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新课程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绝不能取代学生。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阅读教学。
一、激发阅读兴趣,做好读书笔记
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非负担。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自然会拨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会学生阅读时做好摘录、写好随感。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少,但读完后便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这与他们阅读时只动口、动眼,不动手、不做摘录有关。因此,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评注、仿写、加标题、写段意等,以此控制阅读注意力,弄清文章内容。
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教师只是教授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读,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借助工具书和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问题。只要坚持阅读、善于思考,就会达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而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是自我消化和吸收,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特色,体会到作家的情感,既有兴趣又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重点、难点,予以点拨,就避免了不论难易、不分详略轻重、一讲到底的做法,这才能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三、让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辞典》解释“想象”为:“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我们称之为“再造性想象”。此外,心理学指出:“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称之为创造性想象。”无论是“再造性想象”还是“创造性想象”,共同点就是在“想”的基础上产生图画。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或摇头晃脑、或念念有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地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地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如教授《净沙·秋思》时,让学生边诵边吟,诗中景物便活了起来: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古道……纷至沓来,映入眼帘,在头脑中绘成一幅凄美图画。再吟再品,景物愈发活灵活现,图画愈发栩栩如生:藤想象(枯);树想象(老);马想象(瘦);道想象(古)……学生与作者达到心灵会通,品出了诗情。从品物境到品情境到品意境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再造性想象”到“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四、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方式有精读、略读、速读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要热心、诚心、耐心,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作家赵丽宏写道:“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自我发现的惊喜,感受到愉悦,他就一定有了阅读的兴趣。所以学生在阅读时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自主的文学活动主体。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閱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
五、坚持课内外相结合
课内阅读教学决定于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再辅之以课外阅读,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学生读不好的,教师教他读好,学生读不懂的,教师教他读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底蕴,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做一个适合社会发展、学生需要的语文教师。
总之,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还有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即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巧妙地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互补兼容,并恰当地使用激情的方法,激活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地实现“再创造的心理过程”,达到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的目的。
一、激发阅读兴趣,做好读书笔记
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非负担。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自然会拨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会学生阅读时做好摘录、写好随感。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少,但读完后便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这与他们阅读时只动口、动眼,不动手、不做摘录有关。因此,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评注、仿写、加标题、写段意等,以此控制阅读注意力,弄清文章内容。
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教师只是教授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读,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借助工具书和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问题。只要坚持阅读、善于思考,就会达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而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是自我消化和吸收,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特色,体会到作家的情感,既有兴趣又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重点、难点,予以点拨,就避免了不论难易、不分详略轻重、一讲到底的做法,这才能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三、让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辞典》解释“想象”为:“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我们称之为“再造性想象”。此外,心理学指出:“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称之为创造性想象。”无论是“再造性想象”还是“创造性想象”,共同点就是在“想”的基础上产生图画。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或摇头晃脑、或念念有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地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地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如教授《净沙·秋思》时,让学生边诵边吟,诗中景物便活了起来: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古道……纷至沓来,映入眼帘,在头脑中绘成一幅凄美图画。再吟再品,景物愈发活灵活现,图画愈发栩栩如生:藤想象(枯);树想象(老);马想象(瘦);道想象(古)……学生与作者达到心灵会通,品出了诗情。从品物境到品情境到品意境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再造性想象”到“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四、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方式有精读、略读、速读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要热心、诚心、耐心,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作家赵丽宏写道:“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自我发现的惊喜,感受到愉悦,他就一定有了阅读的兴趣。所以学生在阅读时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自主的文学活动主体。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閱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
五、坚持课内外相结合
课内阅读教学决定于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再辅之以课外阅读,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学生读不好的,教师教他读好,学生读不懂的,教师教他读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底蕴,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做一个适合社会发展、学生需要的语文教师。
总之,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还有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即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巧妙地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互补兼容,并恰当地使用激情的方法,激活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地实现“再创造的心理过程”,达到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