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中的语言特点透视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西复杂的地域特征和民间文化对山西民歌的语言要素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而言,山西民歌是建立在山西方言基础上的另一种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从几首流传较广的山西民歌进行分析,到揭示其与当地语言结合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山西民歌 语言特征 音韵 节奏 民歌功能
  一、山西民歌中的地域文化特点
  山西民歌中具有浓郁的地方语言音调、节奏特征。在山西地域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方言并不是山西本地的语言特征,而是在社会、民族不断融合的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以明清时期的语言为基础的地域性语言形态。{1}在这些山西民歌中,不仅通过富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发展出了包括民间生活、农民苦难、创业故事和各类悲惨命运在内的民歌内容,形成了不同题材特征的民歌,还以其山西境内各不相同的地域語言特色,形成了包括民间的劳动人民、乡间经商者、手工业者以及城市市民在内的广大受众群体。{2}
  山西民歌中的爱情题材、美好愿望题材、幸福生活题材和历史故事、人物传奇、神话传说等在内的题材,都使得山西民歌成为人们讲述故事、改造现实生活、励志奋斗的重要手段。在这些重要的歌曲题材中,不仅深刻的反映出了山西长期以来的特殊地理地貌特点,也揭示出了特殊的位置、生活环境和山西民俗特征。流传于山西乡间和市井间的历史文化和方言俚语,都对山西民歌的风格形成、发展演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山西民歌在发展中与山西地方方言形成互为影响的重要因素,从而促成了山西民歌的多样性音乐风格、艺术形态特征。
  山西地区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早期的晋国在历史上也影响深远,因此具有多次战争灾难影响,历史上的尚武文化在山西早期的民歌中也具有重要的史诗性特征,成为人们抒发民歌中情感、情绪的重要载体。{3}但是本文中所讲述的,民歌中的情感、情结特征,已经是指明清以来的语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歌内容。这些内容中的音调、节奏、韵律大多与当地语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二、山西民歌中的地域语言特征
  从诸多山西民歌中的地域性语言特点上来看,这些山西民歌中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特点:
  1.大量运用富有色彩性的“衬词、叠词”。
  山西民歌中的方言特征,首先体现在使用的衬词、实词等都较多叠词特点方面。在运用的这些词汇中,较多的都富有山西当地的语言音韵、节奏特征。而且使用的这些不同的叠词中,有的是形容词性质的叠用,也有的是动词、名词性质甚至是量词性质的叠用。在使用的这些叠词中,往往都具有多样性的韵脚来源,体现出山西当地的语言音调特点。叠词中既有从古代民歌中沿袭下来的词汇、字音,也有从各地汇聚山西居住的民间百姓中提炼出来的,还有的是从人们各不相同的口语中搜集出来的,因此都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音调特点,在节奏、韵脚方面却未必统一,从而具有生动、丰富、灵动性的意义特征。如在山西民歌《会哥哥》中,就有“门搭搭开花呀不来来”这样的句子。其中“门搭搭”、“不来来”,都很好的体现出了陕北地区流行的音韵与山西地域的音调结合特征。再比如在山西民歌《牧羊山歌》中有就有“青山山绿水哟好地方”中的“青山山”也是陕北地域的语言词汇,经过山西的音调,押韵成了“亲仙仙”的音调。而在山西民歌《想亲亲》中的“茴子白卷心心十八”的“白卷心心”与民歌《圪梁梁》的“满天天的那个星星一颗颗明”中的“满天天”“那个星星”“一颗颗明”等都体现出了浓郁的陕北民间词汇特点,只是音调体现出了山西当地的特点。
  山西民歌中的这些实词意义的叠词,大多都来自于黄河对岸、附近的陕北地区,然后融入了山西地区的音调特征,体现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用语特点。这些叠词中既很好的对实词的意义进行了重复与强调,又形成了能够反应人们对特殊事物的偏爱之情。这些对事物的喜爱主要体现在叠词后造成的效果不仅小巧、精细,还具有灵俏、幽默的艺术形象、音乐风格特征,从而使得这些民歌中也充斥着激越、优美、富有情感性的曲调旋律。山西民歌中的这些叠词性特点,不仅使歌曲充满了浓厚的山野风味,也将不同区域人们对于自然万物的印象、情感等也都很好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还体现出了比较多样的曲调表达特征。
  2. 常用即兴性较强、方言特征较浓的衬词。
  在不同类型的山西民歌中,淳朴的山西人还喜欢在演唱中即兴的加入方言特征较强的衬词。明清时期以来,山西人们大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规律生活、劳作的普通群体。因此,在进行即兴演唱的过程中,他们喜欢进行个性化的“二度创作”——通过山西民歌的演唱,调解他们在日常劳作、生活中的单调生活,增添富有乐趣的精神调味元素。尤其是当山西百姓面临生活困境或者生意压力时,都会用“风也听见,沙也听见”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他们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厚爱。尤其是透过对虚词、衬词的自由运用,展现出了他们对故乡、对山西这片热土的无比热爱之情。
  在歌词中即兴性的加入“虚词意义的衬词”,不仅使得歌曲音调更富有情感色彩,还可以展现出不同步的节奏、音调特征,具有独特性的审美意义。尤其当他们在黄土高原、深山沟壑进行长途贩运,或者在走走停停中进行繁重的劳作时,都会即兴的、根据步伐节奏特点进行即兴演唱、改编不同的歌曲。这些在没有任何伴奏背景下所进行的演唱,基本是“做甚唱甚,想甚唱甚、爱甚唱甚”,可以很好地表达出不同的世情风物,体现出他们对于爱情婚姻、现实生活的感悟。比如在山西民歌中的河曲民歌《拜大年》、晋北小调《绣荷包》等作品中,就有这样的衬词特征。这些歌词中不仅可以演唱现实中的社会状况、历史变迁等内容,也可以随机的、即兴融入不同情绪特征的叠词、衬词,从而使这些山西民歌变得非常平直、质朴、稍带修饰性特征,演唱中的这些歌词在衬词的映衬下体现出合辙、对称的特点,因此富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3.运用的方言俚语音调较为丰富
  在山西民歌的这些歌词语言中,还具有丰富的俚语音调特点,这些大量使用的不加修饰的民间土语,虽在歌词中年显得有些“土掉渣”,但却往往体现出生动、形象的特点,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特征。如在民歌《交城山》中就有“灰毛驴驴上山灰毛驴驴下”的衬词,演唱中可以即兴加入“灰毛驴(驴)上山(呦)灰毛驴驴下”的效果,因此较富有情感性色彩。   对于虚词的运用,也可以体现出浓郁的俚语性特征。在山西民歌《三天的路程两天到》中的歌词原为“马鞭子一甩我就回口里。不大大那个小青马”,演唱时可以在突出俚语方言特征基础上,体现出“马扁子一甩(哪)我就回口里”“不大大(的)那个小青马(哎)”的实际演唱效果,从而强调虚词的装饰性特点。在另一首山西民歌《摘花椒》中的原歌词为“红的多来绿的少,绿的不像红的好,红的是花椒”,可以演唱为“红的(吆呵呵)是花椒”等。在这些山西民歌中融入富有情感、情绪色彩的虚词衬词,对于当地的劳动人们来说,不仅揭示出他们对自己方言土语的情感特点,也揭示出他们生活的基因,不仅来自于他们对生活、对爱情、对家乡的热爱,也表现出他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虚词、衬词都完美的表达出了整首歌曲的情绪特点。
  三、山西民歌语言中的价值取向
  首先,山西民歌语言折射出了山西人们传统的价值取向特点。山西地区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地,当地人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达山西地域的历史文化、神话传奇。从明清时期以来的现存民歌可见,山西民歌的数量多达上千首,是我国民间流传的民歌代表。在山西民歌所经历的悠久历史过程中,山西地域的价值取向与传统精神,也都折射出了山西当地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结合的“牧耕文化”特点。{4}
  其次,在这些山西民歌发展中,浓郁的地方语言特点除了表现出多样性的内容外,还包括了对于农民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同情、伤感等复杂的情感特点。这些民歌大多体现出当地劳动人民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对于幸福耕织生活的愿望。此外,在这些民歌中,還包含了当地百姓的一般社会地位、现实生活情况以及历史传奇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中对于传统伦理价值的影响等。民歌故事中所包含的情感、情绪特点,不仅都深刻的反映出山西这块特殊的区域在社会、自然、文化环境中孕育出的典型文化,还深刻的反映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方言土语内涵特点。山西民歌对于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是通过相近的语言特点、语义特征来体现的。因此,在演唱山西民歌中,需要借助于这些山西民歌中的语言、俚语特点,揭示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情感、价值认同特点。
  再次,在这些山西民歌中还具有很强的地域精神特征,在这些具有山西方言特征的作品中,除了表现出了典型的地域文化特点外,还表现出了浓郁的地域精神特征。山西民歌早在尧舜时就已经出现,其中所包含的山西地域精神和伦理体系,不仅成为山西民歌后来发展的深层动力,还是地域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性体现。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山西民歌也不断的与时代文化、地域精神进行交汇、融合,从而呈现出一系列山西地域文化在选择方面逐渐趋同化的特征。作为山西地域精神的代表艺术——山西民歌中不仅体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和地域艺术风格,还与我国各地的民歌相似,展现出了对于各种伦理、道德价值体系的认同特点。
  总之,山西民歌中的语言音韵特点,是与其他区域民歌彼此差异性的标志,这些差异还是地域风格个性化的特征,山西民歌中所表现出的这种风格差异性特点,也是山西的地域精神的独特体现。而且这些民歌既与我国复杂而丰富的多样性地貌、地理、环境有关,还与山西地区数千年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结构特点有关,更与山西各地明清以来的不同文化习俗和方言音调具有密切关系。
  结语
  山西民歌中的语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特征和自然、社会特点。山西民歌中普遍存在的在歌词中运用语言音韵作为歌调的色彩性变化手段,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尤其是在歌词中即兴使用的叠词、衬词等,对于提升歌词的品味和艺术审美力更是具有重要的特征。另外在即兴中加入方言性较强的个别装饰音、运用山西地方特点的方言俚语等,都很好的体现出了山西民歌中的较多变化方式。
  
  注释:
  {1}潘芳.山西民歌中的本土传统文化[J].当代音乐,2017(4):34.
  {2}令狐青.山西民歌山曲及其唱法研究[J].中国音乐,2009(2).
  {3}谷涛.左权民歌中的“五度三音列”特点与传承模式研究[J].当代音乐,2018(12):65.
  {4}黄明政.高原上的天籁之音山西民歌[J].民族音乐,2006(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家逐渐意识到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和开发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变和发展。博物馆中存有大量的古代文化艺术作品,是对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每个博物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都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这也是社会发展赋予博物馆工作的使命和责任。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汉画像石概念,分析博物馆汉画像石文化传承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 
以“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为例,采用课前学习、课前诊断的方式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相应的主题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答疑解惑和生成新
有效地运用桩基施工技术,首先应掌握全面的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确保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以及保障土建施工的质量要求。由于地质条件、基础环境以及施工水平的技术不同等等都会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进,城市环境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绿地、湖泊等自然环境不断减少,城市自身的调节能力显著降低的,
通过研究国内土壤修复治理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动态,发现土壤修复治理技术呈现由异位治理向原位治理转变的趋势,存在由化学治理(如化学淋洗、氧化还原等)向物理脱附治理(如热
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地下室经常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侵蚀作用而发生渗漏,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使用
机电安装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而若选择在该环节融入BIM相关技术,并创建可视化模型,构建完善的信息化集成平台,能极大地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与质量。本文简述了机电施工
3月26日14时许,在龙华某工业园区上班的黄女士下班途中接到一个自称是“江西警方”的来电,称其名下的银行卡涉及经济犯罪,要求将银行卡内资金转到“安全账户”,以配合调查。
中国画是一门包容性极强的民族艺术,对于不同文化的吸纳与融合,使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活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国际
作为李斯特最具开创性的一部钢琴作品,《b小调奏鸣曲》除了受作曲家人生经历与艺术品味、社会思潮和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更与其实现的载体——键盘乐器的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