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晚清民间的新式报人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sdb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康年出生在一个中国遭遇剧变的时代,他的一生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作为近代新式民间报人,他为中国近代报刊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37岁创办的《时务报》算起,到51岁因病辞世,汪康年将生命中的最后16年交给了新闻业。在这16年中,汪康年主持并创办了6份报刊,即《时务报》、《时务日报》、《昌言报》、《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作为中国较早的近代新闻业的民间从业者,汪康年积累了大量的实用经验,做出了许多建设性和开创性的贡献。他以政府要改革、民间要安定为出发点,目光犀利,刚正不阿,从权贵高官到民间人士,一律抨击无误;同时他具有独立见解,从不人云亦云;捍卫个人理想,不管处境多么艰难,从不低头屈服。汪康年坚持独立办报,不受外国人和满清政府所左右,这也是他区别当时其它报业老板和传媒官僚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在维新变法中的摇旗呐喊,还是在立宪运动中为民间监督权力运作的舆论助威,他都亲自操笔作文,利用舆论宣传阵地,希望通过报纸的呐喊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维护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力促中国走向独立富强。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衰败、灭亡过程的亲历者,汪康年无疑具有时代所赋予他的特点。一个败落家庭的读书人,能有什么路可走?时代的局限性使他只能选择科举一途。在他30岁的而立之年,终于高中浙江己丑恩科第6名。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他可以高枕无忧,平步青云。事实上他的前途并不明朗,在腐败的晚清官场上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幸运的是,当时环境已不同于他刚求学科考之时,“学而优则仕”已非士大夫唯一的出路,商业、文教、传媒的兴起,使失意的士大夫在当时政府机构之外也可找到寄托理想之所。加之,他已在洋务派领袖人物之一的湖广总督张之洞那里磨砺数年,思想、见识、视野已非当年所可比拟。这些因素促使他终于走上“绝意仕进”,10年内不应朝考,专意办报,其目的在于讨论中国命运与前途,参与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一直到晚年,他始终贯彻这一点。完成了从一个追求功名的旧士子到锐意维新的报业实干家的转变,走向呼吁制度变革的道路,而办报便是他的工具之一。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上海报刊对战事的错误报道,刺激了汪康年办一份中国人自己报纸的决心。在当时中国近百家报刊中,50余家属于教会所办,20余家属于外国商人所办,中国商办报刊只有10余家。而到1894年底,这10余家中,至少已有5家停刊。剩下的数家中,外国人入股、推外国人为总董的也有几家。这样算来,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也就寥寥无几。汪康年想在新闻舆论日益重要、地位日渐突出的晚清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可谓开时代之先河。
  1896年在新闻史上极具纪念意义。这一年,汪康年、梁启超联手创办《时务报》,汪康年担任报馆总理,负责馆中事务和外出应酬;梁启超出任撰述,主管报中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一份属于求新求变的士大夫的民办报刊。这一年的8月9日,酝酿多时的《时务报》第一期正式刊出。汪康年也正式辞去张之洞孙辈家庭教师之职,不再依附他人,成为一名呼吁变法的办报自由职业者。对于第一份自己所办的报刊,汪康年对其倾注了相当多的心血。《时务报》作为一份民办报纸,无任何来自官方的定期拨款,全靠捐款创立。对报馆的财务情况,汪康年给予了极大重视,采取多挖掘捐款渠道,在全国九地设立15处代收捐款点,每隔半年在报中刊登一次收支清册等措施。尽管其间出现过许多问题,但从总体而言,《时务报》的经营还是成功的,报馆收支基本持平,并小有盈余;报馆人员持续发展,销量持续上升,质量亦有保障;最后报纸的停刊不是因为经济和质量问题,而是内部派系斗争所致。这都说明汪康年对《时务报》的经营是成功的,也为我们今天报刊改革提供了经验。
  《时务报》出版后,因为以旬为发行周期,每月只有3册,又专以提倡变法为主旨,所以不能顾及新闻的事。鉴于这种情况,汪康年便想再办一份日报,以弥补这一不足。1896年汪康年与梁启超谈及办日报之事,梁启超立刻表示赞同,接着又建议日报分张别行,记时务、新闻、商务等各为一张,读者可以全买,也可分开买,各取所需。1898年5月11日,汪康年、曾广铨等合筹股本16000元,开办《时务日报》,以记载中外大事、评论时政得失为主。
  戊戌变法中《时务报》被改为官报,汪康年另外创立《昌言报》,取其说真话、真实之意,章炳麟任主笔。报纸栏目有译论、论说、谕旨、奏章、外文译编等,同《时务报》基本一致。虽然在传达信息的丰富性和评论的深度上不及《时务报》,但仍传达着改革者的一份执著追求。但戊戌变法后,维新风气全无,办报环境大变,《昌言报》实难维持下去。此外,《昌言报》偏重于政论,不登商业广告,没有广告收入。报馆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报馆财务与经营陷入恶性循环。1898年11月出版了第10册报纸之后,报纸停刊。
  《时务报》改为官报的同时,《时务日报》也易名为《中外日报》。对于《中外日报》,汪康年曾因身体原因及家庭私事在数年间退出过报馆,后又重新介入,执掌《中外日报》。1908年,《中外日报》因揭发江苏新兵捉赌枪毙平民及南京军警之腐败,激怒两江总督端方等人,苏松太道蔡乃煌想干涉报馆经营,与报馆约法三章:一,承认先前所登论说实系错误;二、此后报中不得有讥评南北洋之论说;三、报中记事如有损及南北洋之处,须先将稿交彼阅看。面对无理干涉,汪康年严词拒之。1908年蔡乃煌继而又强迫汪康年让出报馆。万般无奈,汪康年忍痛于1908年8月,将报馆让给蔡乃煌。1911年,《中外日报》在蔡氏手中停刊。
  随着时局的发展,汪康年的注意力从地方势力转移到中央政府身上,希冀通过他们对中国现状有所影响或改观。为此,汪康年计划在北京办一份具有影响力的报纸,来宣传他的政治理想。几经周折,1907年3月18日,汪康年终于在北京出版了他一生中所办的第五份报纸——《京报》。《京报》为日刊,为吸引读者,方便读者阅读,汪康年大胆创新,不用普通报纸的大幅形式,采用小页张,以利于读者浏览,这在当时属于创新之举。办报资金尽管一部分来自政府官员,但这只是私人身份的赞助,《京报》仍属民间办报,不受任何外来势力干扰,具有民间色彩的汪康年始终决定着《京报》的舆论与发展方向。汪康年在《〈京报〉发刊献言》中明确揭示了办报目的:处今之时,合同志,结团体,力纠政府之过失,以弭目前之祸。由此看出汪康年直言不讳《京报》理应承担起社会监督的责任,褒贬时政,抨击现实。所以,问世后的《京报》,面对日益高涨的立宪运动,刊发了一系列的议论,阐明立宪的益处和方法步骤,为当时代表进步倾向的立宪运动摇旗呐喊。但好景不长,受清末的丁未政潮的影响,《京报》被勒令关闭。
  如果说汪康年早年所办报,是想有所作为,但无所凭借,不得已借助报刊的力量干预时局。而步入晚年的汪康年更是这种情况,政府中没有强有力的支持,自己也拿不出先进的具有建设性的行动纲领。创办报纸,坐而论道,成了身处困境的汪康年的唯一选择。于是,1910年11月2日,汪康年在北京出版了生平所办的最后一份报纸《刍言报》,5天一期,每月6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份真正属于汪康年自己的报纸,从出版第一期到最后一期停刊,在所出版的82期中,每期八页的稿件几乎全由汪康年一人撰写、编辑和校对。1911年,汪康年病逝,《刍言报》停刊。至此汪康年为自己作为民间报人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汪康年对自身所处的新闻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具有普遍的意义,在这种精神中,既包含着过去士大夫上谏的因素,也有近代西方知识分子充当社会良心的责任感。新闻报纸业是晚清中国新兴的行业,极少传统可循,经验多来自国外,汪康年受西方自由、民主理念的影响较大,诉诸报业,故有较多创新、改革的措施出现。总之,汪康年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活动,使他形成极具特征的新闻思想。提倡在报纸中讲真话,持公正立场,强调新闻的社会监督功能及对新闻行业的反监督等等,充分表现了他经过深入思考而获得的丰富业内经验。作为中国民间有贡献的报人,汪康年在近代新闻史上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其他文献
化学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实质性的理解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决定
大数据迅速发展与普遍运用的大背景下,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让学生在备感枯燥的课堂中主动地去看、去听、去思考、去答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学习
现在语文教学的很多文章都提到很多新理念和新方法.但是,往往忽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都与语文教学的方法论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
就高中语文教学来说,现今除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增强学生文学素养外,还应帮助学生培养并增强人文精神.这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具有重
美术学习是一种兴趣化的学习,还是审美能力的学习.所以小学美术在教学定义中,就应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热爱程度,依靠学生自我的学习爱好和动力来督促美术学习.而要想获得这样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很重要,所以老师应注重在
由于研究开发项目的高风险性,以及随着项目进展投入逐渐增加的特点,适时中止一个没有前途的项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管理实践,首先对中止决策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提出
石化行业关系到几乎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广泛受到重视,特别是目前全球石化行业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显示出其潜力巨大,正处于黄金时代.中国石化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