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效课堂案例教学策略创新应用研究报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lwl20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高职人文社会课程教学质量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为此,通过行动研究等方法的应用,完成了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探索出了高职思政课、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地理学等人文社会课程案例教学创新应用的成果。
  关键词:高职人文社会课程;案例教学创新;研究成果
  笔者主持并参加了2013年陕西省教改课题《高职高效课堂案例教学策略创新应用研究》工作,课题研究秉承“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一体”理念,有机融合案例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对高职人文社会课程案例教学进行了创新应用研究。现已基本完成研究任务,在此对工作进行扼要总结。
  一、 工作报告
  1. 本课题基础研究阶段。(2014.1-6)
  面对课题,开题论证;明确任务,分工合作;理论学习,课题培训;相互研讨,聚焦各学科案例教学的实践,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理论学习——修订相关专业课程标准——明确案例教学要求——制订教学计划——明确研究任务
  2. 课题主体研究阶段。(2014.7-2015.12)
  (1) 考察现状,提出问题;相互研讨,行动反思,中期研究成果汇报。(2014.7—12)进一步调整学科中的案例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各学科的课例研究,切实进行行动研究,采取“观课——研讨——改进——总结”,深化高职人文地理学、思政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相关内容的案例教学研究工作,对教学效果采用纵向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
  (2) 落实方案,扎实推进;课例分析,深入研讨,重在创新应用。(2015.1-12)紧紧围绕课题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深入研讨,细化研究问题:
  ①高职人文社会科学案例应具有哪些学科特点?如何编写各科乡土社会课的案例?②结合案例教学的基本方式,如何开展高职人文社会课案例教学的多样化教学方式?③如何评价人文社会课案例教学效果?你对案例教学有哪些比较深入的认识?课题组举行人文社会课案例教学成果汇报课,课堂教学大赛;评选优秀教学设计等一系列活动,还同时进行课题研究成果课堂教学的再检验和应用。
  3. 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16.1-6)。
  整理发表论文,收集有特色的案例教学设计等资料,举行案例教学专题讲座,交流各学科案例教学创新应用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题验收。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人文地理学、思政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等案例的开发研究和设计力度不够,没有建立高职人文社会课程案例库;还需深化高职人文社会学科案例教学的学科特色研究;进一步总结高职人文社会学科案例教学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增进教学的有效性。
  今后研究设想:加强人文社会学科案例资源开发研究,师生动员多途径多方式收集、更新人文社会科学案例素材、进行优质高效的课程案例设计,争取学院支持,建立高职人文社会课程案例库;进行高职人文社会课程的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融合研究,争取立项;深化对案例教学理论的研究,积极开展高职教改实验,进行定量化的实证研究,增强研究科学性,并把它拓展到高职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中,推动案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 研究成果
  课题组基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案例教学适切于高职人文社会课程,能够在高职人文地理学、思政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创新应用研究:(1)案例选取。高职案例选取和设计要多途径多方式的选择多样化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案例,案例不仅要有启发性、典型性、时代性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科特征(具有社会性和综合性),也要便教利学,要有教学性。(2)案例教学方式。从单个较小案例到综合性案例、研究型复杂案例的教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逐步递进教学方式方法。(3)教学评价。要以案例教学评价促进高职人文社会课程有效性的提高。研究表明,案例教学在高职人文社会课程中的创新应用,确实提升了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水平。
  研究特色:基于高职课程“做中学”的思想,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开展了“学中做”的案例教学行动研究。创新之处:(1)选题新。专注于高职人文地理学、思政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案例教学的创新应用研究。(2)预期结果的创新。探索案例的选取、展示、讨论、评价、拓展应用,建立高效课堂,提高人文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新观点:(1)案例和原理要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提升其应用价值。(2)要重视原理类比迁移策略的运用。为此,教师指导案例教学应该聚焦于学生人文社会核心素养的培养,运用案例分析原理,把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从“案例学习”到“案例研究”的转化和升級。
  实践上的新举措:人文社会课程案例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原理;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人文社会学科项目之案例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人文社会学科的特点、内容,选择优质高效的课程案例,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配置安排、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考核、分析案例教学的效果。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也为高职其他课程案例教学提供教学借鉴。
  成果形式:研究工作报告一份;发表省级以上刊物研究论文十二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论文五篇,还有创新的教学设计、课件、说课稿等。
  三、 结语
  课题组真切的感受到:高职人文社会课程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具体事例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和原理,再将这些规律、原理演绎用于学习、生活当中去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为案例”而学案例。案例教学的宗旨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与研究性学习相似的是重视探究过程。创新性的案例教学可以加深高职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并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在暑假即将结束之时,我有幸来到重庆西南大学学习。感受到了山城的磅礴与火热,聆听了各位大师深刻而精彩的培训,体味到了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身上的使命与责任。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也对自己今后的成长之路有了全新的定位。  关键词:健康教学;摆正心态;敬业爱岗  回想自己走上工作岗位的点点滴滴,不论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个人修养的提升,还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等,也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实践教学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要概述射频识别技术,然后研究了工作在主流工作频率分别为125kHz、13.56 MHz、900 MHz与2.4GHz应用下的射频识别实践平台的软硬件系统建设方法,建设该平台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射频识别系统的功能用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
摘 要:在农村初中读书节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注意从单纯节点性、阶段性的读书节活动拓展延伸开去,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读书阅读技巧,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积累,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读书节;阅读指导  在农村初中校园文化生活中,读书节是一项师生共同关注的重要活动。在读书节活动中,学生一展学习成果,学校也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方面的引导,如推荐优秀读物,推出读书阅览展板,开展读书汇报成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课业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德育教学,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在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我们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上。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  教育体制的不断变化催生了我们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在职业教学的教学思想观念,人才不同层次的培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摘 要:我國高校专业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课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高校学生在实际过程中作为特殊的社会劳动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权益保障意识。针对我国高校实习生权益保障问题,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本文在此基础上,着重对高校实习生权益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高校实习生;权益保障;困境;出路;政策  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关键部分,也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