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词时态和语态的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有不少高中毕业生学了六年英语都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教师对此感到非常困惑。为了探索其有效教学方法,本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和实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同行们教学参考。
一、调查与思考
为了研究英语教师是如何进行动词时态和语态的教学,笔者随机口头调查了工作10年以上的初、高中英语教师各10名。他们均为优秀中学教师、其中还有两名是地市级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之所以调查这些人,是因为他们更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更能反映这方面的教学现状。我的问题如下:
1. 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的(只向初中教师提问)?
2. 你是怎样帮助学生复习英语动词时态的(向初、高中教师提问)?
3. 你是否曾通过其结构形式让学生理解动词时态(向初、高中教师提问)?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情况是:3人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理解;3人通过时间轴,在轴上标示各种动词时态的时间关系来让学生理解;另外4位教师则仅凭自己的讲解,让学生多做填空、选择或句子翻译题等练习来让学生理解。对于第二个问题,所有教师均回答是通过做练习讲练习来复习的。第三个问题,20位教师均回答没有考虑过。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教学方法就是活动、图示或讲解。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动词时态和语态的用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做了很多练习,还是不能熟练掌握。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是我们的教师讲解时没有让学生根据其结构形式来理解和掌握动词时态和语态的用法。而这恰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与分析
我们稍做研究就知道,英语的动词结构形式体现其时态和语态的内在规律。那么其内在规律是什么呢?它是通过不同的动词结构形式来表达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及其影响和动作与主语的逻辑关系。
英语最基本的动词时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分别用原形动词或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和过去式表示。动词还有两种形式,即-ing形式,表进行意义,过去分词,表过去或被动意义。看下表(以实义动词do为例):

上表的内容对我们教师来说,算不了什么,这也是我们教师会忽视它的原因。但是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要真正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则的话,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学生难于掌握它。
三、实验与结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教学才更为有效呢?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下面一个对比实验。我们选取高三A、B两个英语程度差不多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级。A班只用前面20位英语教师常用的方法进行动词时态和语态的教学,在B班教学时教师则特别强调动词的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我把它称之为“让形式说话”。即根据上表的动词结构形式,让学生通过动词结构形式来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时态和语态意义,并在练习中经常这样思考和运用。
在进行对比实验前,我们用20道题(其中10道选择题、10道填空题)测试这两个班的学生,上面所列8种常用的动词时态,每种1题,再加上2道被动语态题,其中大部分选择题选自历年高考题,每题1分,共20分。第一周教师对动词时态和语态进行复习,接下来两个月内教师每周做两次类似练习进行巩固,两个月后,我们与前面一样又出20道练习题考查内容一样,只是题目不同,但增加了两道现在完成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的填空题。前后两次的测试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B班的得分率比A班高出18%,提高非常明显。我们还发现,两个班都没有讲现在完成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的用法,A班只3人做对,B班的正确率则达到了50%,从中可以看出,B班的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根据动词结构形式来判断其用法,而A班的学生只有极少数。
四、启示与建议
上面的实验和结果表明,程度差不多的班级。在我们注意了运用动词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来进行动词时态和语态教学的实验班级里,学生在两个月内动词时态和语态运用正确率提高了32%,而对比班只提高10%,这说明实验班的使用正确率的提高远远高出对比班。据此我们对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 让学生弄清英语动词不同形式所表达的基本意义。作为对现在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的表达,体现其经常性谓语动词就用原形;考虑到主谓一致,第三人称单数还要加-s或-es,表达发生在过去的动作用过去式,过去分词则有两种功能,即表达过去或被动,现在分词也有两种功能,即进行意义或主动意义。
2. 无论学生做选择题、填空题,还是写句子,都必须考虑句子中谓语动词所发生的时间,有确定的时间状语根据时间状语来思考,没有时间状语就要注意该动词的时间与其它动词作对比或考虑其暗含时间。最后根据动作所发生的时间来确定句子所要使用的动词时态或语态。
3. 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做题目,而是为了交流,即把所学会的英语词汇用正确的句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训练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我们才有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设计。教学使用选择题、填空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解到运用,逐步学会正确运用英语。所以,在训练时,我们要从选择、填空、句子翻译一步一步进行,最后过渡到学生自由地运用动词时态和语态写句子。
一、调查与思考
为了研究英语教师是如何进行动词时态和语态的教学,笔者随机口头调查了工作10年以上的初、高中英语教师各10名。他们均为优秀中学教师、其中还有两名是地市级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之所以调查这些人,是因为他们更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更能反映这方面的教学现状。我的问题如下:
1. 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的(只向初中教师提问)?
2. 你是怎样帮助学生复习英语动词时态的(向初、高中教师提问)?
3. 你是否曾通过其结构形式让学生理解动词时态(向初、高中教师提问)?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情况是:3人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理解;3人通过时间轴,在轴上标示各种动词时态的时间关系来让学生理解;另外4位教师则仅凭自己的讲解,让学生多做填空、选择或句子翻译题等练习来让学生理解。对于第二个问题,所有教师均回答是通过做练习讲练习来复习的。第三个问题,20位教师均回答没有考虑过。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教学方法就是活动、图示或讲解。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动词时态和语态的用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做了很多练习,还是不能熟练掌握。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是我们的教师讲解时没有让学生根据其结构形式来理解和掌握动词时态和语态的用法。而这恰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与分析
我们稍做研究就知道,英语的动词结构形式体现其时态和语态的内在规律。那么其内在规律是什么呢?它是通过不同的动词结构形式来表达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及其影响和动作与主语的逻辑关系。
英语最基本的动词时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分别用原形动词或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和过去式表示。动词还有两种形式,即-ing形式,表进行意义,过去分词,表过去或被动意义。看下表(以实义动词do为例):

上表的内容对我们教师来说,算不了什么,这也是我们教师会忽视它的原因。但是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要真正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则的话,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学生难于掌握它。
三、实验与结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教学才更为有效呢?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下面一个对比实验。我们选取高三A、B两个英语程度差不多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级。A班只用前面20位英语教师常用的方法进行动词时态和语态的教学,在B班教学时教师则特别强调动词的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我把它称之为“让形式说话”。即根据上表的动词结构形式,让学生通过动词结构形式来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时态和语态意义,并在练习中经常这样思考和运用。
在进行对比实验前,我们用20道题(其中10道选择题、10道填空题)测试这两个班的学生,上面所列8种常用的动词时态,每种1题,再加上2道被动语态题,其中大部分选择题选自历年高考题,每题1分,共20分。第一周教师对动词时态和语态进行复习,接下来两个月内教师每周做两次类似练习进行巩固,两个月后,我们与前面一样又出20道练习题考查内容一样,只是题目不同,但增加了两道现在完成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的填空题。前后两次的测试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B班的得分率比A班高出18%,提高非常明显。我们还发现,两个班都没有讲现在完成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的用法,A班只3人做对,B班的正确率则达到了50%,从中可以看出,B班的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根据动词结构形式来判断其用法,而A班的学生只有极少数。
四、启示与建议
上面的实验和结果表明,程度差不多的班级。在我们注意了运用动词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来进行动词时态和语态教学的实验班级里,学生在两个月内动词时态和语态运用正确率提高了32%,而对比班只提高10%,这说明实验班的使用正确率的提高远远高出对比班。据此我们对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 让学生弄清英语动词不同形式所表达的基本意义。作为对现在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的表达,体现其经常性谓语动词就用原形;考虑到主谓一致,第三人称单数还要加-s或-es,表达发生在过去的动作用过去式,过去分词则有两种功能,即表达过去或被动,现在分词也有两种功能,即进行意义或主动意义。
2. 无论学生做选择题、填空题,还是写句子,都必须考虑句子中谓语动词所发生的时间,有确定的时间状语根据时间状语来思考,没有时间状语就要注意该动词的时间与其它动词作对比或考虑其暗含时间。最后根据动作所发生的时间来确定句子所要使用的动词时态或语态。
3. 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做题目,而是为了交流,即把所学会的英语词汇用正确的句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训练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动词时态和语态,我们才有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设计。教学使用选择题、填空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解到运用,逐步学会正确运用英语。所以,在训练时,我们要从选择、填空、句子翻译一步一步进行,最后过渡到学生自由地运用动词时态和语态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