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心理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_usern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是新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人。在语文课堂,我尝试从引导角色转换、提出问题争辩、营造创造空间三个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的学习,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创造的活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中尝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创造激情
  语文教材是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这是它区别于理科的鲜明特征。如果能让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无疑学生的思维热情就能高涨,语文课堂中学生不再会感觉枯燥沉闷、索然无味。我的做法是通过角色转换,激活主体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表述教材,把“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课堂中的学生“活”起来。
  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的表达方法时,我并没有直接把诗的表达特点告诉给学生,也没有通过学生的简单讨论来实现,而是让学生变为诗人的好友,请他们谈听到诗人吟咏此诗的感受。于是,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争相发言。有的说“我会夸诗好,寥寥几句,写出了西湖蓬勃的春意!”有的说:“我会赞诗妙,一个‘渐欲’、一个‘才能’,展现了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我会说白兄手法高明!‘莺、燕、花、草’,动物和植物选择组合真是别具匠心。”还有的另择思路,大胆直言:“老兄,这‘早莺’若改为‘黄莺’,‘新燕’改为‘归燕’,岂不更好?”话音刚落,已经有同学反驳:“‘早莺’‘新燕’更能突出早春季节的特点,改了后,不能表达这层含义,还是不改为好。”
  我发现,学生们说得很投入,也很动情。角色转换使他们变成了诗人的好友,这拉近了他们与诗人的距离。那一刻在学生的眼里,诗人不再遥远,诗人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神,而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常人,相互间还能进行对话和情感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境里,学生的思维可以任意驰骋,个人独特的见解能够充分发表。自然,由此而带动的课堂活跃气氛,很是喜人。课堂活力也得以充分体现。
  二、提出问题,经过辩论活动,激发、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爱因斯坦对他何以能成功的回答是:“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无疑,创新是从质疑问难开始的。要激活学生的创造力,首要的是必须让学生心中有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去思考、去研究。而一个只知道记忆知识的人是永远不会独立思考的。故此,我坚持不搞一言堂,而是努力为学生创建自由辩论的舞台。课堂上我常抓住疑点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问题的争辩中辨明真伪,追求真知。
  以《小桔灯》为例,“我”拜访小姑娘一家,故事的经过、小姑娘的爸爸怎么失踪的等,文章中没有交代,留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谜,我便设计了想象补充情节的训练。当同学想出多种理由后,我也并没有急于作出判断,而是让学生再读课文,评哪些理由更站得住脚。学生纷纷以课文情境为依据,抓住重点句子进行了分析,最后评出了适宜文章的解释。这样,学生们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在不断的肯定或否定过程中明确认知,这个由发散到集中的认知过程中,正好是学生的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另外,我在分析课文时还常提出能引发学生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经历探索求知创造的过程,让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熠熠闪光。
  三、创设有利于创造的自由空间,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
  常常在作文中,听学生谈到自己花几个小时苦思瞑想做出一道几何证明题抑或一道物理难题时的兴奋与激动。不难看出,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最大快乐,莫过于自己发现了问题,又经独立思考解决了问题。作为教师,应该保护好这种“快乐”,因为它是创造性火花的闪现。如果教师引导得好,这“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因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发挥创造力的自由空间。
  (1)创造广阔的创造性实践空间。勿庸讳言,学生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创造潜能的发展。平时教师上课板着脸,说话冷冰冰,毫无亲切感,学生会对你“敬畏三分”。这种情形下,课堂里学生面对你就会心理闭锁,创造潜力难以开掘。所以,教师要努力改善态度,用热情之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教学中,我注重课堂教态,脸带微笑,并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发现、创造。如读完一段文章,我常会这样问:“你从中获得了哪个信息?”“还有什么疑问吗?”“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你还有更好的看法吗?”等等。这样,学生在教师穿针引线下,始终处于主体实践地位。长期实践下来,这样容易形成浓厚的创造研究氛围。
  (2)创造宽松的创造心理空间。创造力的培养,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陶行知先生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念;试念生断语;断语生行动,以此演化无穷。”因此,教学中我常常提供机会让学生尝试体验阅读、操作、表演、编辑等活动。在具体活动中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每一篇新课文的预习,我专门设了一个栏目: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后提三个问题。在教学新课时我会先用5分钟时间评析,表扬激励有创见的同学,然后围绕对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的学习。慢慢地,学生对提问越来越重视,提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深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器”已经启动。再如有的课文里配有插图,我便会指导学生一边读文一边根据插图描画、添画、画简笔画等,没有插图的课文也可以根据理解的需要让他们自由想象画图。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就让学生在通读相关段落后画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平面图,大家非常踊跃,一阵“你修我补”后,桥型定位了,学生对这两座桥的特点也印象深刻了。创造潜力在“你修我补”的过程中开掘出来。
  总之,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在激励学生参与创造,把语文的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现代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因此,作为新时期教育者的我们要不断探索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更加活泼,使语文课堂充满创造的活力!
其他文献
叙述室内装饰色彩语言的运用.论述不同色彩对人的心情和心理的影响;室内装修颜色搭配分类;家居装修色彩搭配技巧.
摘 要: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都存在着差异,然而过去传统的班级授课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辛苦,学生头疼”,吃力不讨好,导致学生怕学、厌学、逃学。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而分层教学正适应了这一要求。本文将对分层教学的实施策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从高中数学教学前、教学时,教学后三个阶段分析了翻转教学交互教学行为的相关理论概念,以函数单调性的实际教学案例,分析高中数学应用翻转教学交互教学行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翻转课堂;交互行为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中数学知识点难度不断增大,同时还有很多高数的教学内容下放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之中,例如人教A版高中数学的教学的必修内容涉及到平面向量等相关问题,在选修内
期刊
现在有些初中生见到几何题中的综合题就头疼,几乎到了谈何色变。由怕到差,由差到不爱,由不爱到讨厌,由讨厌到放弃解答几何综合题。导致此类现象的出现,我认为原因有四:一是学生对一些概念、定理的理解比较模糊,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二是学生动手画图能力差,甚至有学生根本不愿意动手重新画图;三是学生的知识链接能力、联想能力差;四是学生对基本几何图形,基本典型试题不会进行分离和组合。为此,我谈谈在对学生解几何
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一项系统性工作,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下我们可以从探讨高校教育管理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出发,来详细阐述高校教育管理相关研究内容的重要性和重要地
高职院校就业形势严峻,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发展令人尴尬,本文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试图探索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
摘 要: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很多弊端,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可能的开展有效教学。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教学呢?其实,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很简单,它是指教师同多多种方法开展教学,并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倦怠感,有效教学就是消除这种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用教学新模式取
摘 要:阅读是语文最重要的基本功,语文是把语言变成了文字,它的本质还是语言,所以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方面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学生学习知识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阅读教学不但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对其它学科的知识掌握也非常重要。发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与深度,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要研究的。课堂上教师
本学期,我们学校在每班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为了更好地做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发展的融合,我在课文教学课堂、作文课堂做了相关的探索。  一、常规教学课堂上  我不仅努力地做好教案,还努力地制作课件。在课件的制作上,我一般是先参考别人的优秀PPT,再根据自己的教案和班级实际来独立完成课件的制作,并力求在图片或视频上出新。  在图片上,比如,我在制作《说“木叶”》这一课时,把以前教过并且现在北方读大学
期刊
只有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一年来化学教学实践、教研活动,针对进一步领会课改理念,优化教学过程谈一些思考。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高考资源网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