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蕴含知识理解、抽象概念、实验现象、运算运用等,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发展; 关爱; 环境教育; 训练
化学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启蒙发展的肥沃土地。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好这块土地来引导学生受到思维训练。让学生能够创新性思考问题,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一、领会课改精神,正确认识引导学生思维能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在此,认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意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是课改的主要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以调动学生发散思维为指导思想,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关爱中发展
初中学生还处在一种不成熟的情况下,特别是好多同学已经进入青春期时期,需要教师的关爱,他们的思绪才会稳定,才会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和生活中,教师人心关爱是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教师用自己的感召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支持和帮助,努力创设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拓展思维空间的前提。老师话语、关怀、信任和鼓励,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养成乐思、善思、勤思和敢思的思维品质。
三、有效设置教学环境以触发学生思维
教学环境的设置有利于思考,愉快的教学情境容易让学生产生借鉴,主动鉴别物质差别。充满疑难的教学情境会容易引起学生反思。首先教师要创设一种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且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设计了一个电脑动画:由一个氧原子开始,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核外8个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将画面拉近,电子变成了8个在操场上跑步的人,原子核原来是个足球。其次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在这种宽松、和谐、师生心理都不设防的氛围下谁能保证没有发散性思维火花的闪现?例如复习分子原子时,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阅读后总结出你认为最合理的知识结构图;2、你认为本章有那些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并提出可以讨论,相互间交流想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选择,这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的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个学生碰到教师的目光就避开,教师便与他交流,启发他,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愉悦的教学气氛。
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索求知中得到训练
在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而激发其主动思考问题。在这方面,化学实验教学比较有用。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化学实验现象给学生以无限的遐想,通过化学实验,化学知识变得富有魅力,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老师可只讲实验要求,在实验器材、实验方案等方面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老师对这些过程实行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铁遇浓硝酸钝化反应实验,把铁放入浓硝酸中,不易观察到明显现象,这时可说是铁被浓硝酸钝化了,但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反应。针对这个问题,请学生设计实验,自己证明铁与浓硝酸是否反应了。学生们经过思考、探索,纷纷拿 出了自己的方案:
方案1:Fe+浓 HNO3混合一会儿→加水稀释(有微量气泡)→取其中少许 溶液加Fe屑(剧烈反应)
方案2:Fe片插入浓 HNO3一会儿→取出、洗净,再插入CaSO4溶液→取出 (观察)→用小刀划几条痕迹再插入→取出(再观察)
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得到不少新奇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维
在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措施中,逆向思维顺利发是比较有用的一种。其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其次,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但是反向思维并不违背生活实际。我国生产抽油烟机的厂家都在如何能“不粘油”上下功夫,但绝对不粘油是做不到的,用户每隔半年左右还得清洗一次抽油烟机。美国有一位发明家却从相反方向去考虑问题,他发明了一种专门能吸附油污的纸,贴在抽油烟机的内壁上,油污就被纸吸收,用户只需定期更换吸油纸,就能保证抽油烟机干净如初。这就是反向思维的典型实例,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六、有效利用复习课的要点引导学生学会多向思维
在上好复习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连接,归纳重难点等方式适当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融会贯通,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学习了“几种重要的金属”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这一专题进行复习小结,启发他们从多方面去寻求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找出了以下方法:(1)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判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位于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2)从结构入手,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强,对应的元素的金属性越强。(3)从性质入手,可以从金属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4)可以从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碱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5)还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6)另外,还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经过这样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金属部分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发散思维,训练了思维的广阔性,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
总之,初中新课程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物质概念,理解物质之间联系与变化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菽. 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 雷文搁. 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吴进国.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12
关键词:思维发展; 关爱; 环境教育; 训练
化学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启蒙发展的肥沃土地。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好这块土地来引导学生受到思维训练。让学生能够创新性思考问题,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一、领会课改精神,正确认识引导学生思维能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在此,认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意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是课改的主要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以调动学生发散思维为指导思想,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关爱中发展
初中学生还处在一种不成熟的情况下,特别是好多同学已经进入青春期时期,需要教师的关爱,他们的思绪才会稳定,才会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和生活中,教师人心关爱是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教师用自己的感召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支持和帮助,努力创设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拓展思维空间的前提。老师话语、关怀、信任和鼓励,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养成乐思、善思、勤思和敢思的思维品质。
三、有效设置教学环境以触发学生思维
教学环境的设置有利于思考,愉快的教学情境容易让学生产生借鉴,主动鉴别物质差别。充满疑难的教学情境会容易引起学生反思。首先教师要创设一种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且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设计了一个电脑动画:由一个氧原子开始,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核外8个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将画面拉近,电子变成了8个在操场上跑步的人,原子核原来是个足球。其次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在这种宽松、和谐、师生心理都不设防的氛围下谁能保证没有发散性思维火花的闪现?例如复习分子原子时,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阅读后总结出你认为最合理的知识结构图;2、你认为本章有那些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并提出可以讨论,相互间交流想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选择,这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的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个学生碰到教师的目光就避开,教师便与他交流,启发他,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愉悦的教学气氛。
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索求知中得到训练
在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而激发其主动思考问题。在这方面,化学实验教学比较有用。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化学实验现象给学生以无限的遐想,通过化学实验,化学知识变得富有魅力,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老师可只讲实验要求,在实验器材、实验方案等方面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老师对这些过程实行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铁遇浓硝酸钝化反应实验,把铁放入浓硝酸中,不易观察到明显现象,这时可说是铁被浓硝酸钝化了,但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反应。针对这个问题,请学生设计实验,自己证明铁与浓硝酸是否反应了。学生们经过思考、探索,纷纷拿 出了自己的方案:
方案1:Fe+浓 HNO3混合一会儿→加水稀释(有微量气泡)→取其中少许 溶液加Fe屑(剧烈反应)
方案2:Fe片插入浓 HNO3一会儿→取出、洗净,再插入CaSO4溶液→取出 (观察)→用小刀划几条痕迹再插入→取出(再观察)
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得到不少新奇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维
在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措施中,逆向思维顺利发是比较有用的一种。其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其次,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但是反向思维并不违背生活实际。我国生产抽油烟机的厂家都在如何能“不粘油”上下功夫,但绝对不粘油是做不到的,用户每隔半年左右还得清洗一次抽油烟机。美国有一位发明家却从相反方向去考虑问题,他发明了一种专门能吸附油污的纸,贴在抽油烟机的内壁上,油污就被纸吸收,用户只需定期更换吸油纸,就能保证抽油烟机干净如初。这就是反向思维的典型实例,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六、有效利用复习课的要点引导学生学会多向思维
在上好复习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连接,归纳重难点等方式适当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融会贯通,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学习了“几种重要的金属”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这一专题进行复习小结,启发他们从多方面去寻求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找出了以下方法:(1)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判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位于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2)从结构入手,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强,对应的元素的金属性越强。(3)从性质入手,可以从金属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4)可以从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碱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5)还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6)另外,还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经过这样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金属部分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发散思维,训练了思维的广阔性,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
总之,初中新课程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物质概念,理解物质之间联系与变化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菽. 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 雷文搁. 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吴进国.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