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民居是当地人民为适应本民族民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而创造出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白族民居文化积淀深厚,风格独特,建筑形式多样,庭院古朴自然,住宅环境整洁优雅。本文在对云南白族民居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选取云南白族民居的代表—喜洲白族民居,从选材、结构形式、空间构成及抗震措施等方面对云南民居的特点及建构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白族民居;原生特色;空间构成;建构方式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岭以南,全省地势呈扇形分布,且自西北方向朝向东南方向倾斜,境内广泛分布着溶洞、伏流以及石林等喀斯特地貌。云南省处在低纬高原上,受大气环流影响较大,冬季盛行干燥的大陆季风,夏季多起湿润的海洋季风,气候区域差异及垂直变化差异较大,尽管年温差较小,但日温差较大,境内多降雨,雨水较充沛,干湿分明,但其分布缺乏均匀性。由于地理及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云南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质结构居多,地域特色明显,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本文以喜洲白族民居为例,针对云南民居特色及构建展开论述,以期在目前如火如荼的民宿、客居的开发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1、云南白族民居概述
白族民居建筑大多有其独特的风格,其文化积淀浓厚,大理民居的建筑样式,一般分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院”、“一进四院”等样式,其中又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居多。白族人尤为注重门楼建筑、照壁建筑、门窗雕刻与山墙彩画等装饰艺术,其中,门楼装饰往往采用泥塑、木雕、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或青砖形成翘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中凸显稳重与大方。白族庭院的特色是“户户流水”与“家家种花草”,古朴玲珑,远近闻名,充分展现出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与创造力。白族人尤其崇尚住宅环境的整洁与优雅。大多数人家天井中往往都砌有花坛,种植有山茶、丹桂、石榴以及缅桂等乔木或果树、兰花等。
2、云南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特色及建构分析
2.1建筑历史沿革特色风貌
喜洲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东临洱海,西枕苍山。中国西南边疆的历史文化名镇。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近有闻名遐迩的蝴蝶泉。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青瓦人字坡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下灰。
喜洲目前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一大批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明代遗留下来的杨士云“七尺书楼”;清代杨源大院,赵廷俊大院;民国严子珍大院,杨品相大院等共三十多院,既保持了白族民居传统,又结合西式建筑手法。
喜洲村现存最早的民居建筑建于明代早期。古代大理地区的白族建筑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汉化程度较高,中原四合院形式已经被大量使用,具有较高工艺水平。民居建筑的院落布局、木构架体系、房屋大小、进深等方面,达到一定程度的定型。
喜洲村有少数明代土库房民居住屋,室内光线不足,但防火、防盗和保暖功能强。由于采用“五柱落地”,楼房十分牢固,虽然经历多次地震,以及数百年风雨的侵蚀,依然结构完整。
清朝中后期,喜洲村地方经济得到发展,吸引了中原一带的汉族工匠的迁入,喜洲民居住宅建筑中开始出现“大出厦、宽走廊”的造型。构架上出现“四柱落地”、“三柱落地”等形式,空间更加宽敞。院落布局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形成并定型,张仕锃的“张府”便是“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典型代表。
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喜洲商人到海外经商,带回一些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使喜洲白族民居建筑呈现出一个新的内涵。一些中西合璧的住宅、洋楼、别墅等开始出现,西式建筑元素柱式、门窗、线角等出现在民居建筑中,这一时期的典型民居是统称农大院、严子珍大院和严宝城大院为典型代表。
2.2 喜洲白族民居 建构分析
喜洲白族民居住宅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表现出多种类型:“一坊一阁”、“一坊两阁”、“两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一进两院”、“一进三院”、“一进四院五重堂”等等合院式民居,型制较为规范统一。喜洲白族民居采取了从坊、院落、大型住宅院落群的组织方式。这种按“纵向串联”、“横向并联”和“纵横双向组合”的方式构建建筑群体、组合而成的庭院布局肌理,构成了丰富的喜洲民居村镇聚落。
在结构体系方面,白族民居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干欄式、井干式、穿斗式 、穿斗、抬梁混合体系。后一种则是中原汉文化与大理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白族民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穿斗、抬梁混合体系是喜洲村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合院式民居中常用的构架体系,以穿斗构架为主,局部配合使用抬梁式构架。
2.2.1喜洲民居住宅建筑平面型制
喜洲白族民居住宅建筑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村镇居民普通住屋,另一种则是文人宅第的内向型合院式民居住屋。
普通民居建筑多数以三开间的两层楼作为建造的一个基本单元,这种基本单元称为“坊”。平面布局形制及功能:底层为三开间,明间为堂屋,是家庭起居待客、供奉祖先神灵的地方,两边次间,一间作为卧室,另一间则用作厨房,联系上下层的楼梯一般布置在堂屋后部,二楼通常是三开间全部敞通,或者隔出一间作为卧室,其余部分用于储藏粮草、堆放杂物。喜洲白族普通民居通常以这种单一的正房作为一个基本单位或与耳房组合,并根据不同的地形、朝向,进行多种组合建构。
合院式民居建筑是喜洲村白族民居的主要布局形式,数量多,定型化程度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轴线关系:以庭院天井为中心进行组织,一般有明确的纵向或者横向轴线,主体建筑位于主轴线上,占据突出的位置。大型民居院落群可以通过纵向或者横向轴线的延伸,组织多层次的院落,常有二进院、三进院的民居建筑群,甚至达到四进院之多。 二是流线与分区:室内外交通联系方便,流线主次分明。群体院落沿轴线布局,形成空间渐进的层次,由公共性部分的入口庭院,经过廊子的过渡,引入具有区域感的半公共性空间,最后进入独立的私密性较强的房间。院落以“坊”划分家庭成员空间区域,这是封建大家庭的等级观念在大型民居中的具体体现。
2.2.2 喜洲民居形式风格特征
喜洲民居具有以下鲜明风格特征:
一是走马楼,这种构架形式在白族民居中应用最普遍,在前檐柱和京柱间以及上下层之间都设置有走廊。作为白族民居中高级住宅形式,走马楼往往多幢组合,适用于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布局,楼上走道通达,比如喜洲严家老宅、杨品相宅等官宦府邸民居就采用的是“走马楼”形式。
二是带腰厦楼房。这种构架形式往往在前檐柱前设置厦柱,通过厦插进行连接,形成两个重檐式屋顶。在腰檐下设有宽敞走廊,当地人称之为“屋檐台”,其不仅是住宅内外连接的过渡空间,更是白族人家居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
三是挑厦楼房。这也是一种重檐结构,但其不用厦柱,而是引出“承重”将其作为挑头,并在其上置桁作为腰檐的承托。因为出檐有限,导致挑厦楼房不在正房建设中使用,主要使用于厢房或临街店铺中。
四是吊柱楼房。吊柱楼房往往将吊柱设置于承重挑头上,下不着地,并由其上端支承前子桁梁,为了有效扩大二楼空间和使用面积,封闭楼层的板窗常设置于吊柱处。通常,采用吊柱楼房构架形式并没有宽敞的走廊,主要用作厢房或耳房。
2.2.3 喜洲民居结构体系与构造
穿斗、抬梁混合体系是喜洲村合院式民居中常用的构架体系,喜洲白族民居屋架通常使用五柱落地的做法,但会影响房间的使用功能,所以,普遍的做法是山墙举架五柱落地,而分间架则主要采用的是前后檐柱落地,能有效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扣榫技术:扣榫技术是喜洲白族民居使用较多的木工技法之一,不仅只有梁柱采用扣榫,桁条间、楼楞间都有采用扣榫。一般而言,榫眼大小往往与柱子粗细成正比,扣榫技术要求榫与榫之间必须碰头,这样才能避免在地震过程中抽脱。
墙体构造:喜洲白族民居墙体最大特色就是“厚”,厚厚的土墙将房屋柱子团团包围,同时也使得民居建筑外观更加厚实。使用大量墙筋(竹筋),有效增强墙体整体性,并在其中加入碎石或卵石等骨料,也有掺入海螺贝壳等骨料的土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
封檐构造:在喜洲当地,封檐又被称为风火檐。因为当地常年风力较大,往往使用当地材料石板封檐,山墙主要采用的是片石或者封面砖进行封檐,既能防止山墙出窜火,同时也能有效防风。
结语:
结合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云南民居中蕴含着众多原生态、天然的建筑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在当下兴起的大量民宿、客舍建设过程中,应当准确地把握云南民居的构成形式,融入云南民居的原生态建筑理念,并突出云南民居的原生特色,尤其提倡木质结构的选用、构造和装饰细节,打造出具有传统云南民居特色的建筑。我们应积极吸取其中的精华,将其运用于民宿、客舍设计、建设过程中,推动其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茜,王洁.云南民居浅析——建水合院民居的空间特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2]杨富全.云南合院民居的建筑空间特色[J].建筑知识,2015(12).
[3]王翠兰.云南民居[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大理喜洲村白族民居研究[J].重慶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优秀论文].2013.
【关键词】白族民居;原生特色;空间构成;建构方式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岭以南,全省地势呈扇形分布,且自西北方向朝向东南方向倾斜,境内广泛分布着溶洞、伏流以及石林等喀斯特地貌。云南省处在低纬高原上,受大气环流影响较大,冬季盛行干燥的大陆季风,夏季多起湿润的海洋季风,气候区域差异及垂直变化差异较大,尽管年温差较小,但日温差较大,境内多降雨,雨水较充沛,干湿分明,但其分布缺乏均匀性。由于地理及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云南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质结构居多,地域特色明显,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本文以喜洲白族民居为例,针对云南民居特色及构建展开论述,以期在目前如火如荼的民宿、客居的开发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1、云南白族民居概述
白族民居建筑大多有其独特的风格,其文化积淀浓厚,大理民居的建筑样式,一般分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院”、“一进四院”等样式,其中又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居多。白族人尤为注重门楼建筑、照壁建筑、门窗雕刻与山墙彩画等装饰艺术,其中,门楼装饰往往采用泥塑、木雕、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或青砖形成翘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中凸显稳重与大方。白族庭院的特色是“户户流水”与“家家种花草”,古朴玲珑,远近闻名,充分展现出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与创造力。白族人尤其崇尚住宅环境的整洁与优雅。大多数人家天井中往往都砌有花坛,种植有山茶、丹桂、石榴以及缅桂等乔木或果树、兰花等。
2、云南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特色及建构分析
2.1建筑历史沿革特色风貌
喜洲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东临洱海,西枕苍山。中国西南边疆的历史文化名镇。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近有闻名遐迩的蝴蝶泉。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青瓦人字坡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下灰。
喜洲目前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一大批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明代遗留下来的杨士云“七尺书楼”;清代杨源大院,赵廷俊大院;民国严子珍大院,杨品相大院等共三十多院,既保持了白族民居传统,又结合西式建筑手法。
喜洲村现存最早的民居建筑建于明代早期。古代大理地区的白族建筑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汉化程度较高,中原四合院形式已经被大量使用,具有较高工艺水平。民居建筑的院落布局、木构架体系、房屋大小、进深等方面,达到一定程度的定型。
喜洲村有少数明代土库房民居住屋,室内光线不足,但防火、防盗和保暖功能强。由于采用“五柱落地”,楼房十分牢固,虽然经历多次地震,以及数百年风雨的侵蚀,依然结构完整。
清朝中后期,喜洲村地方经济得到发展,吸引了中原一带的汉族工匠的迁入,喜洲民居住宅建筑中开始出现“大出厦、宽走廊”的造型。构架上出现“四柱落地”、“三柱落地”等形式,空间更加宽敞。院落布局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形成并定型,张仕锃的“张府”便是“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典型代表。
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喜洲商人到海外经商,带回一些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使喜洲白族民居建筑呈现出一个新的内涵。一些中西合璧的住宅、洋楼、别墅等开始出现,西式建筑元素柱式、门窗、线角等出现在民居建筑中,这一时期的典型民居是统称农大院、严子珍大院和严宝城大院为典型代表。
2.2 喜洲白族民居 建构分析
喜洲白族民居住宅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表现出多种类型:“一坊一阁”、“一坊两阁”、“两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一进两院”、“一进三院”、“一进四院五重堂”等等合院式民居,型制较为规范统一。喜洲白族民居采取了从坊、院落、大型住宅院落群的组织方式。这种按“纵向串联”、“横向并联”和“纵横双向组合”的方式构建建筑群体、组合而成的庭院布局肌理,构成了丰富的喜洲民居村镇聚落。
在结构体系方面,白族民居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干欄式、井干式、穿斗式 、穿斗、抬梁混合体系。后一种则是中原汉文化与大理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白族民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穿斗、抬梁混合体系是喜洲村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合院式民居中常用的构架体系,以穿斗构架为主,局部配合使用抬梁式构架。
2.2.1喜洲民居住宅建筑平面型制
喜洲白族民居住宅建筑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村镇居民普通住屋,另一种则是文人宅第的内向型合院式民居住屋。
普通民居建筑多数以三开间的两层楼作为建造的一个基本单元,这种基本单元称为“坊”。平面布局形制及功能:底层为三开间,明间为堂屋,是家庭起居待客、供奉祖先神灵的地方,两边次间,一间作为卧室,另一间则用作厨房,联系上下层的楼梯一般布置在堂屋后部,二楼通常是三开间全部敞通,或者隔出一间作为卧室,其余部分用于储藏粮草、堆放杂物。喜洲白族普通民居通常以这种单一的正房作为一个基本单位或与耳房组合,并根据不同的地形、朝向,进行多种组合建构。
合院式民居建筑是喜洲村白族民居的主要布局形式,数量多,定型化程度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轴线关系:以庭院天井为中心进行组织,一般有明确的纵向或者横向轴线,主体建筑位于主轴线上,占据突出的位置。大型民居院落群可以通过纵向或者横向轴线的延伸,组织多层次的院落,常有二进院、三进院的民居建筑群,甚至达到四进院之多。 二是流线与分区:室内外交通联系方便,流线主次分明。群体院落沿轴线布局,形成空间渐进的层次,由公共性部分的入口庭院,经过廊子的过渡,引入具有区域感的半公共性空间,最后进入独立的私密性较强的房间。院落以“坊”划分家庭成员空间区域,这是封建大家庭的等级观念在大型民居中的具体体现。
2.2.2 喜洲民居形式风格特征
喜洲民居具有以下鲜明风格特征:
一是走马楼,这种构架形式在白族民居中应用最普遍,在前檐柱和京柱间以及上下层之间都设置有走廊。作为白族民居中高级住宅形式,走马楼往往多幢组合,适用于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布局,楼上走道通达,比如喜洲严家老宅、杨品相宅等官宦府邸民居就采用的是“走马楼”形式。
二是带腰厦楼房。这种构架形式往往在前檐柱前设置厦柱,通过厦插进行连接,形成两个重檐式屋顶。在腰檐下设有宽敞走廊,当地人称之为“屋檐台”,其不仅是住宅内外连接的过渡空间,更是白族人家居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
三是挑厦楼房。这也是一种重檐结构,但其不用厦柱,而是引出“承重”将其作为挑头,并在其上置桁作为腰檐的承托。因为出檐有限,导致挑厦楼房不在正房建设中使用,主要使用于厢房或临街店铺中。
四是吊柱楼房。吊柱楼房往往将吊柱设置于承重挑头上,下不着地,并由其上端支承前子桁梁,为了有效扩大二楼空间和使用面积,封闭楼层的板窗常设置于吊柱处。通常,采用吊柱楼房构架形式并没有宽敞的走廊,主要用作厢房或耳房。
2.2.3 喜洲民居结构体系与构造
穿斗、抬梁混合体系是喜洲村合院式民居中常用的构架体系,喜洲白族民居屋架通常使用五柱落地的做法,但会影响房间的使用功能,所以,普遍的做法是山墙举架五柱落地,而分间架则主要采用的是前后檐柱落地,能有效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扣榫技术:扣榫技术是喜洲白族民居使用较多的木工技法之一,不仅只有梁柱采用扣榫,桁条间、楼楞间都有采用扣榫。一般而言,榫眼大小往往与柱子粗细成正比,扣榫技术要求榫与榫之间必须碰头,这样才能避免在地震过程中抽脱。
墙体构造:喜洲白族民居墙体最大特色就是“厚”,厚厚的土墙将房屋柱子团团包围,同时也使得民居建筑外观更加厚实。使用大量墙筋(竹筋),有效增强墙体整体性,并在其中加入碎石或卵石等骨料,也有掺入海螺贝壳等骨料的土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
封檐构造:在喜洲当地,封檐又被称为风火檐。因为当地常年风力较大,往往使用当地材料石板封檐,山墙主要采用的是片石或者封面砖进行封檐,既能防止山墙出窜火,同时也能有效防风。
结语:
结合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云南民居中蕴含着众多原生态、天然的建筑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在当下兴起的大量民宿、客舍建设过程中,应当准确地把握云南民居的构成形式,融入云南民居的原生态建筑理念,并突出云南民居的原生特色,尤其提倡木质结构的选用、构造和装饰细节,打造出具有传统云南民居特色的建筑。我们应积极吸取其中的精华,将其运用于民宿、客舍设计、建设过程中,推动其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茜,王洁.云南民居浅析——建水合院民居的空间特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2]杨富全.云南合院民居的建筑空间特色[J].建筑知识,2015(12).
[3]王翠兰.云南民居[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大理喜洲村白族民居研究[J].重慶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优秀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