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随机事件几乎是每位老师在每堂课都要面对的问题,学生的奇思妙想、不按常理的说法、做法打乱了老师课前预设的教案——“计划没有变化快”。面对随机事件,有的老师乱了阵脚,或训斥,或武断,或置若罔闻无视学生,或偏离主线随学而走……而有的老师则视随机事件为宝,加以巧妙地点拨引导,反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月21日,中心校组织了一次集体备
课,我主讲了观摩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在加法结合律引出的过程中发生了随机事件,现将我的应对方法列举出来,供各位同仁指正参考:
利用教材29页的主题图,创设情境引出例2后,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列出算式,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哪种方法计算简便呢?
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做的:
①88 104 96 ②104 96 88
=192 96 =200 88
=288(千米) =288(千米)
针对这一随机事件,为了引出加法结合律,我在让学生汇报并板书到黑板上后,我做了如下点拨引导:
师:这两种方法在計算的过程中都经过了几步思维?
齐:两步思维。
师:谁来说一说每步思维所表示的意思?
生1:方法一:第一步思维求的是李叔叔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加上第三天的路程,表示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生2:方法二:第一步思维求的是李叔叔第二天和第三天一
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加上第一天的路程,表示三天一共骑了多少
千米。
师:我们能不能运用88 104 96,不改变三个数字的顺序,而达到第二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生想、讨论……
生3:把后面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其他学生赞同)
师:在这里括号起什么作用?
生4: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已经对括号的作用有所了解)
师: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替换刚才的第二种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学生完成,指生回答并板演:88 (104 96)
=88 200
=288(千米)
师:哪种方法计算简便?
生:第二种方法。
师:为什么?
生:因为104 96等于200。
师:是呀!这样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能使计算简便。观察88 104 96和88 (104 96),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你能把它们的关系用式子表示出来吗?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
中心学校土城子小学)
3月21日,中心校组织了一次集体备
课,我主讲了观摩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在加法结合律引出的过程中发生了随机事件,现将我的应对方法列举出来,供各位同仁指正参考:
利用教材29页的主题图,创设情境引出例2后,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列出算式,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哪种方法计算简便呢?
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做的:
①88 104 96 ②104 96 88
=192 96 =200 88
=288(千米) =288(千米)
针对这一随机事件,为了引出加法结合律,我在让学生汇报并板书到黑板上后,我做了如下点拨引导:
师:这两种方法在計算的过程中都经过了几步思维?
齐:两步思维。
师:谁来说一说每步思维所表示的意思?
生1:方法一:第一步思维求的是李叔叔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加上第三天的路程,表示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生2:方法二:第一步思维求的是李叔叔第二天和第三天一
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加上第一天的路程,表示三天一共骑了多少
千米。
师:我们能不能运用88 104 96,不改变三个数字的顺序,而达到第二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生想、讨论……
生3:把后面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其他学生赞同)
师:在这里括号起什么作用?
生4: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已经对括号的作用有所了解)
师: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替换刚才的第二种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学生完成,指生回答并板演:88 (104 96)
=88 200
=288(千米)
师:哪种方法计算简便?
生:第二种方法。
师:为什么?
生:因为104 96等于200。
师:是呀!这样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能使计算简便。观察88 104 96和88 (104 96),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你能把它们的关系用式子表示出来吗?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
中心学校土城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