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隈研吾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_s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旨在解析隈研吾提出的负建筑概念的同时,着重分析隈研吾提出该理论的原因。分别从生长环境,成才环境,社会环境,世界局势等多角度诠释。重点分析了理论的诞生理论的延续和发展。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关键词:负建筑隈研吾日本建筑
  “我想创造一种像飘动的微粒那样的模糊的状态。与那种状态最接近的东西是彩虹。”——隈研吾
  很难描述隈研吾的建筑。他的建筑物与现代风格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不同。隈研吾的作品似乎溶化成既没有轮廓鲜明的边线,又没有突出的视觉焦点的无限的混合物。因此我形容他的建筑暧昧。
  “负建筑”与“胜建筑”相对。隈研吾追求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环顾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象征意义”和“视觉需要”似乎已经成了建筑的使命。对此,隈研吾曾自己这样解释:“所谓‘负建筑’并非是输的建筑,而是指最适宜的建筑。”朱锷为《负建筑》作序说:“但我想还是可以看出他对建筑因为被赋予过多的寄托而偏离其本初面目的一种澄清。”
  现代的建筑以夸张的姿态展现我们面前时,隈研吾的建筑物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他对建筑的理解建立在对材料的认识的基础上的。这位建筑师的建筑物似乎不是坚固的。反之,它们在在视觉上分裂成产生迷人效果的微粒。隈研吾说:“我的目标不是创造像微粒一样的建筑作品。我希望创造一种像飘动的微粒一样的状态。与这种状态最接近的东西是彩虹。”
  隈研吾的建筑与它们的环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并且不试图打破原有的氛围,尊重固有的东西。隈研吾设计的博物馆、神庙和住宅,大部分就地取材。例如泥土、木材、竹子、石头和脆弱的米纸。他认为这些元素凝聚了日本哲学和日本精神的核心。
  负建筑的萌芽
  隈研吾出生于1954年,孩提时代在神奈川县度过。神奈川县是日本的旅游胜地,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和旅游风光。有悠闲的乡村小镇,国际化的现代城市,充满历史文化的街街巷巷。有充满异国情调的想到都市也有恬淡舒适的小城镇,因此在这种多文化碰撞下成长的隈研吾自身具备着矛盾性。一方面他接受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两个矛盾文明的冲击,另一方面隈研吾本能的抗拒着现代文明下张扬的建筑(这从他青年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出)。
  他曾说“在我小时候,三爱梦幻中心是我心中一个谜。我总是觉得很奇怪:在银座四目丁这样闹市‘中心’的一隅为什么会有小得如此可怜的茶馆。地处闹市,这个茶馆显得如此不协调,如此简陋。按照孩子的思维方式,尽我的力所能及,我曾经想过无数个答案,我想那个茶馆可能是一扇通向后面主建筑的大门,为此,我进行了实地探查,结果这个答案也被否定了。梦幻中心是一个独立的建筑,跟哪儿都不连着,它就那样茕茕子立。”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隈研吾在幼年已经有了对建筑的敏感,虽说不出哪里不好但突兀存在的三爱梦幻中心已刺激到他的视觉神经。建筑物与环境的格格不入的感觉促使向往自然,平和的视觉感受已在他身上生根。
  隈研吾从小对纯自然的材料有一种莫名的好感。“我出生在大阪,家里的房子也是土木结构。用土和石头堆成的墙壁,高高的木头房梁和竹子是我儿时记忆中最熟悉的部分。”对纯自然材料的这种眷恋一直影响了他很多年。暂时的迷茫
  1979年,他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学院。获东京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后,他赶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接受典型的西方教育。上文提到过隈研吾是存在矛盾性的,接受西方教育史研吾暂时摒弃原有理念的主要原因。
  一、世界的设计审美的变化
  此时正值“后工业时代”的兴起,1972年,由日本设计师山崎实设计的普鲁帝·艾戈公寓被拆毁,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结束,美国评论家、建筑家查尔斯·詹克斯大声喊到:“现代主义死了。”这对于在变革前沿阵地美国的年轻的隈研吾来说是个极大的冲击。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功能结构方面的一系列科学的、物质的法则、规律和原理,已经迅速为设计者所掌握,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适用性已不再成为设计中的难题用来判断设计水平的高低。艺术上的趣味、风格重新提到消费者的面前,工业品被要求具备文化的品格,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并且在人为环境中产生审美的感情效应。化学工业为设计提供了许多新能源新材料,扩大了可用材料。消费群众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促成了多种多样的设计风格。
  二、日本的“泡沫经济”
  隈研吾从变革的前沿阵地接受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回到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即现在著名的隈研吾建筑事务所,准备大干一场。这时正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处于亢奋期,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到处都在追求新奇特异的建筑。隈研吾设计了一系列造型奇异的建筑,例如“M2”,一根古希腊式的巨大柱子耸立中央,俨然一派古典建筑废墟的风格。在这些年中,有许多令人感兴趣的工程在东京建设。许多国际是知名的建筑师来到日本工作一一包括彼得·埃森曼、斯蒂芬·霍尔和迈克尔-格雷夫斯。逆境中成长
  当泡沫经济分崩离析时,隈研吾也遭到攻击,“M2”成为殡葬厂,他自此被“逐出”东京建筑圈12年。他说:“我年轻而没有工作。幸运的是,我可能在乡下找到小的工程。”他有一些朋友在农村,因此迁移到小城镇,从事预算非常紧的小项目的设计。但是小城镇的环境优美,场地适宜并且工人的技术娴熟。由于项目的规模小,隈研吾可以直接与工人交流,从他们那里了解天然材料的情况。这为日后隈研吾形成轮廓鲜明的边线,又没有突出的焦点的无限建筑风格和尊重环境和本身固有物的态度,提出“负建筑”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小城不尽相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状况让他首次考虑建筑的适用性和生态性,独特的理论和风格隨之形成。1994年到2000年间,这些地方工程屡获日本各大建筑设计类奖项,2001年“石博物馆”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次年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为他赢回国际声誉,他得以重新开展东京的工作。
  隈研吾从小养成的豁达恬淡乐观的心态同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论诞生的契机   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刺激了隈研吾,他将建筑灌注“负”的一面,将建筑脆弱的属性,从阪神大地震联系到建筑的私有属性——建筑在灾难面前是无能的,人们辛苦买下了房子却在灾难的一瞬间毁于一旦,带给人们的只是雪上加霜的打击与痛苦。这是日本的自然环境是隈研吾理论成形的原因一。将历史背景下民众的生活保障,从房屋贷款政策联系到对凯恩斯鼓励消费的经济主张等社会现象方面,奥姆真理教恐怖主义活动到美国,“911”事件等等世界局势,都为隈研吾理论形成提供条件。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人类最宏大的劳动产品一一建筑展现了其脆弱的本性。
  “如何才能放弃建造所谓‘牢固’建筑物的动机”“有没有可能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呢?”“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优于地面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隈研吾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日本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世界的局势,以及当代的设计趋势的影响,隈研吾开始对建筑反思。
  当被问及对张狂的库哈斯以及充满奇思妙想的扎哈,哈迪德、保罗,安德鲁的看法时,隈研吾毫不掩饰地批评说:“央视大楼这类建筑给人视觉上的刺激,是很容易让人厌倦的。
  在他看来,库哈斯等人给中国带来的是典型的西式作品,这些建筑强调的是建筑与空间的对立。“那是20世纪流行的概念了。在21世纪,应该进人‘负建筑时代’,建筑应该在环境中消失。”
  理论的延续和发展
  隈研吾“让建筑消失”的理论被国际建筑界接纳讨论,是在2000年6月的威尼斯双年展上。意大利建筑师马西米里亚诺,福克萨斯提出这样的忠告:“建筑师必须具有社会意识,如果建筑只是沉溺于形式的把戏,这样的建筑宁可不要!如果公共建筑是对税金的浪费,那么它终究将被社会所摒弃。”
  隈研吾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为现在的建筑引起人们的反思。后现代多种个性化,新型材料搭出的庞然大物,弊端逐渐显现。如果还没研发出一种符合低碳理念的新型建筑材料,那为何我们不使用传统的材料?“我一直在找寻21世纪建筑的基本驱动力,在19世纪是石头和木材,20世纪是混凝土,21世纪会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新的材料,也可能是老的材料的新用法。”隈研吾说。
  隈研吾认为我国用木质建筑已经几百年,没有理由舍弃。
  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作品“长城下的公社-竹屋”(见下图),及其代表作三得利美术馆、莲屋、“水-玻璃”等。这些作品并非只是一个个静态的呈现,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隈研吾对于建筑的深层思考与其建筑理念的嬗变——已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隈研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进行建筑设计,这对他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转变。他认为,中国拥有数目惊人的多元状态。在这里,不仅多元文化、历史以及传统并存,自然环境的多元化也同样让人惊奇。中国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和力量,想要超越自身的多元性,这种力量在日本是没有的。可以说,隈研吾在中国的建筑项目不但丰富了自身的建筑实践和理论,也为中国建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说道隈研吾,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_一一日本中生代著名视觉设计师原研哉。朱锷在为隈研吾写序是说:“我和隈研吾是经由原研哉介绍认识的。‘你一定要认识隈研吾。’原研哉和隈研吾关系可见一斑。
  原研哉的设计理念是关注使用者的感受。他表示现代科技愈便利後,感官就愈退化。希望设计能帮助人寻回感官的记忆。崇尚自己所要的生活方式,回归设计单纯、自然的本源。这和隈研吾的理念不谋而合。只不过各自领域不同。
  “无品牌”也好“输”也好,都是一种策略。以退为进的策略。
  实际的情形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建筑物依然需要消耗资源、能源,依然会给周围的景观造成影响,依然会对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我们不禁意识到建筑物无论怎么弱化,或者装出何种“输”的姿态。事实却是它依旧是一种强大的存在。
  建筑物本身就是強势的化身,它无论如何也躲避不了“赢”的结局。所有一切必须从认清实际状况出发,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分辨出广阔无边、去伪存真后的现实,才能平心静气地对待建筑一一这个真实的现实存在之物。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倡导在旅游商品设计中融入地方符号,彰显地方旅游特色资源,让各地的旅游商品散发着独特的芳香;文章重点探讨如何将地方符号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以常州旅游商品的开发为媒介,创造具有常州地域特点的旅游商品,改变当前旅游商品千地一面的现状。  关键词:旅游商品地方符号设计  一、当前旅游商品设计中地方符号的缺失  1.1 旅游商品的范畴界定  亦今为止,对于旅游商品的定义,未达成统一标准,在此笔者,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景德镇古街里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及对其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立足景德镇千年瓷都地位及旅游城市规划前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轴。深刻分析里弄建筑及里弄文化的重要性,试拟出可实施的保护方案,唤醒世人对传统文化的,恢复、改造、延续工作,重塑里弄文化,重塑古镇风貌。  关键词:里弄 文化 价值 重要性 措施  1 景德镇古街里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景德镇古街里弄的现状  景德镇,一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程,城市广场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景观的重点,是市民们展示现代生活,进行交往、娱乐、休憩的场所。但在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中却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着重从城市广场的功能入手,通过对湘潭东方红广场为主的调研分析,从“以人为本”、多元化、复合性、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对广场的社会功能和使用功能进行研究,为城市广场的设计和建设做出一个参考体系。  关键词:城市广场复合性 人性化 生态效益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如今,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精神的代言,以其理解、尊重、平等交流的姿态,朴素、隐喻、启迪的方式赋予公众最真切的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本文以北京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为例,抛砖引玉,探讨当下地铁公共艺术应当具备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诗性关怀人文关怀互动  公共艺术,顾名思义是针对公共空间,即集体空间所
期刊
摘要:文章试从中央工艺美院旧址被拆谈起,通过回顾国外对待古建筑遗存的保护措施,提出古建筑遗存是文化、历史及记忆的符号、文化连续性的象征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如果不注重对其保护,将使人文、历史及记忆走向失落,因为,只关注当代的民族,无法取得整体的进步。  关键词:古建筑隐遗存的保护包豪斯  吴良镛 当代与整体  近日看到报纸:成立于1956年,位于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4号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已
期刊
摘要:传统民居聚落以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独特,原真,艺术,文化和社会性集中体现其地区风貌特色。但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古城如何延续传统空间肌理同时为历史街区的自我更新注入新的活力是研究当代传统民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保留较为完整的济南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调研和保护设计,浅谈有关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内容,进而以此为例来面对真正的现实,探讨优秀传统民居聚落的保护利用设计。  关键词:传统民居聚落
期刊
摘要:本文将杯子分类整理,阐述其表达出的不同梦想和设计理念。文章分别描述并分析了平凡但富有内涵的杯子,复古并规范行为的杯子,华丽且贵重的杯子,稚拙可爱的杯子,工艺繁复的精致杯子,新奇古怪的杯子等几种杯子。探讨了消费者的多种心理,并由此引出了各种设计理念。  关键词:杯子 梦想 设计  纷繁忙碌而疲惫生活中,小憩的片刻,我们都会端起手边的杯子,为自己冲上一杯果汁、一杯咖啡、一杯香茶……作为对自己的犒
期刊
摘要:本文从景观和人文方面分析并提取天津滨海新区外滩旅游区的和谐元素,探讨天津外滩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的途径。满足人们追求和谐幸福的心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弘扬时代精神。  关键词: 天津滨海新区 和谐旅游纪念品设计  在中國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十一五”规划确定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被纳入到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之中,与此同时
期刊
摘要: 民俗风格是服装设计的永恒主题。“中式风格”不应仅仅是服装的“形象”,而更应是内涵的“神似”。中国哲学的“中和”之道蕴含了适用于现代设计的深刻含义。“中和”之美是一种在艺术创作中整体把握全局的审美观。它主张众多艺术因素的合理共存,各局部既有自我表现的空间,互相之间又声气相通,血脉相连。  关键词:中式风格传统文化中庸和谐  前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以傲人之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几千年。其博大精深
期刊
摘要:书籍的本质是存在于空间中记录信息的纸质六面体。六面体的形态应该存在着多种可能性,然而书籍的形态却似乎早已被固化成一种“标准”的形态——不仅书籍的结构被固化,书籍的阅读方式也被固化。这种被固定下来的书籍形态有其合理性,但是这是不是唯一合理的形态?纵观近年的书籍设计,可以发现一些大胆的设计正在试图挑战书籍的“标准”形态……甚至已经不能将这些颇具实验性质的作品称之为“书”。那么,它们与传统书籍的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