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04月02日-203期
如果资产管理是对有限资本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那么基金经理每天的工作是什么呢?是预测GDP或CPI?是预测大盘走势?是预测公司利润?
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调查和思考世界的未来变化。这个未来不必过于遥远,可以是3年、5年,但绝不是明天或下周。
成功的投资始于未来
当蒸汽机刚刚发明时,它没有瞬间改变世界,而是在其他相关技术也取得进展后才经过几年的发展造就出重工业的辉煌。二战末期德国纳粹发明的喷气飞机和地对地导弹也同样没让希特勒改变自己的命运,它们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推动在若干年后才显现出来。
即便在今天,在我们身边,腾讯从仿造MSN到今日的壮大,吉利从二线夏利到吞并沃尔沃,京东360从初创到改变你我的消费习惯,匹克从替外国人做鞋到以自己的品牌垄断NBA……这些改头换面的转变都不是朝夕之功,而是年复一年的努力配以各种细微的因素共同推进而成的。
瞬息即逝的变化不仅是随机的,而且没有太大意义,长期的发展趋势才是投资者需要把握的未来。
在技术和商业的巨大成功背后,几乎都不可或缺地站满了富有远见的基金经理和理性投资者,他们看到的不是一时的暴利,而是未来的发展。
真正的投资者需要从历史和现今的趋势中揭示未来,从而对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合理的分配和判断。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我们对未来趋势的预期判断是否正确,时刻都在接受现实的检验。
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基金经理对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解。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投资者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推理和判断。所有的预期都围绕着经济如何发展这一原点展开探索。
关注人口和科技
在中国,很多基金经理痴迷于垄断带来的暴利。他们每天都在寻找具有行政垄断味道的企业和行业。害怕竞争的他们本质上还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时代,也不关心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而仅仅关注所谓的技术指标。就根本而言,他们没有尽到基金经理应尽的责任,这也不是在投资。他们不过只是投资巨人身上的一个寄生虫。如果市场中都是这些投机者,那么市场就会变得无聊且低效——就如今日中国的A股市场。
很多人说,市场的自然发展是最有效的发展过程,但当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投机者时,这个市场就只能是个疯人院,其指向最多只能是一个高效的疯人院。如果各位不信的话,请回想2007年的美国次级债市场。
在我看来,经济的自然发展所依赖的两大外部元素分别是科技和人口,内部元素就是资本的有效分配。而二者是互补的。
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由政府直接管理了若干年,现在面对的不再是人口增长与否的问题,而是老龄化的问题。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应是国家长远计划的一部分,一两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热情可能无济于事。
从科技角度看,中国政府早已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路线。基础科学是实用科技的基础。由于前者的非实用性,绝大多数国家发展基础科学的责任都由政府和大专院校所承担。而对基础科学的初步成果做实用性和商业性拓展的任务就落在各个企业之上。
不光是基础研究所费不菲,就是后期的商业化利用所需的投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微软需要平均近5年的时间才能把一个新的科研成果与Windows系统进行有效兼容。这代表商业化的成本有时不会比基础研发的成本低。
我的办工桌上放着一个从手提电脑上退役下来的Intel芯片。每次攥着它,我都想到,如果没有这种技术,我们今天是否还要用10000个算盘或花费像山一样的草稿纸来完成一个复杂的数学运算。一份电子邮件和一份600里加急的“快信”相比,效率差别之大显然难以用语言表达。
作为资产管理者的我们必须明白科技的重要性和其蕴含的伟大能量,并给予资金的支持,如果看对方向,它终究会回报你。
投资生物链
正如以前所说,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代表着资源。从一个概念的诞生到一个生产线的落成,从一个产品的面世到一个品牌的成功,乃至到规模壮大达成一次次的局部垄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合格的资产管理者的身影。
一个好概念如果想变成产品,天使投资是最有效且必要的投资者。从产品到商品则应是风险投资者的世界。从商品到品牌的打造则应有股权投资者或和债务投资者的介入。而从品牌到达成某种垄断,长期债权投资者会在此有所作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见识的智者为未来做打算。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新生事物会不断出现,新的挑战也会层出不穷,被淘汰的老东西就越来越多。这时,经验和展望会有冲突。经验总用已知的历史评价现在,而展望总是向未知的未来靠拢。此时我们需要平衡,过分理想化容易造就希特勒的悲剧,而过分保守只能守出大清朝的残局。
今天中国需要更多的创新与发展。我们需要打破和摆脱的是陈旧的思想与现有的既得利益。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步,它要求的不仅仅是对外市场的开放,更多是思想的开明。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投资者,看到中国的有限资源很多被某些富二代败家子般地拿走去换没有任何深刻价值的跑车和名牌手包时,我们应该愧疚。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资产管理者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让资本流向它最被需要的地方。
现在,我们需要打破已经阻碍发展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已经从创造者变成了纯粹的获得者。创造的能力是文明发展的力量,而获得的能力可能是野蛮掠夺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就管理资产的基金经理们而言,革命远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作者为北京凯世富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新浪微博@乔嘉SteveQ)
如果资产管理是对有限资本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那么基金经理每天的工作是什么呢?是预测GDP或CPI?是预测大盘走势?是预测公司利润?
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调查和思考世界的未来变化。这个未来不必过于遥远,可以是3年、5年,但绝不是明天或下周。
成功的投资始于未来
当蒸汽机刚刚发明时,它没有瞬间改变世界,而是在其他相关技术也取得进展后才经过几年的发展造就出重工业的辉煌。二战末期德国纳粹发明的喷气飞机和地对地导弹也同样没让希特勒改变自己的命运,它们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推动在若干年后才显现出来。
即便在今天,在我们身边,腾讯从仿造MSN到今日的壮大,吉利从二线夏利到吞并沃尔沃,京东360从初创到改变你我的消费习惯,匹克从替外国人做鞋到以自己的品牌垄断NBA……这些改头换面的转变都不是朝夕之功,而是年复一年的努力配以各种细微的因素共同推进而成的。
瞬息即逝的变化不仅是随机的,而且没有太大意义,长期的发展趋势才是投资者需要把握的未来。
在技术和商业的巨大成功背后,几乎都不可或缺地站满了富有远见的基金经理和理性投资者,他们看到的不是一时的暴利,而是未来的发展。
真正的投资者需要从历史和现今的趋势中揭示未来,从而对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合理的分配和判断。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我们对未来趋势的预期判断是否正确,时刻都在接受现实的检验。
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基金经理对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解。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投资者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推理和判断。所有的预期都围绕着经济如何发展这一原点展开探索。
关注人口和科技
在中国,很多基金经理痴迷于垄断带来的暴利。他们每天都在寻找具有行政垄断味道的企业和行业。害怕竞争的他们本质上还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时代,也不关心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而仅仅关注所谓的技术指标。就根本而言,他们没有尽到基金经理应尽的责任,这也不是在投资。他们不过只是投资巨人身上的一个寄生虫。如果市场中都是这些投机者,那么市场就会变得无聊且低效——就如今日中国的A股市场。
很多人说,市场的自然发展是最有效的发展过程,但当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投机者时,这个市场就只能是个疯人院,其指向最多只能是一个高效的疯人院。如果各位不信的话,请回想2007年的美国次级债市场。
在我看来,经济的自然发展所依赖的两大外部元素分别是科技和人口,内部元素就是资本的有效分配。而二者是互补的。
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由政府直接管理了若干年,现在面对的不再是人口增长与否的问题,而是老龄化的问题。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应是国家长远计划的一部分,一两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热情可能无济于事。
从科技角度看,中国政府早已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路线。基础科学是实用科技的基础。由于前者的非实用性,绝大多数国家发展基础科学的责任都由政府和大专院校所承担。而对基础科学的初步成果做实用性和商业性拓展的任务就落在各个企业之上。
不光是基础研究所费不菲,就是后期的商业化利用所需的投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微软需要平均近5年的时间才能把一个新的科研成果与Windows系统进行有效兼容。这代表商业化的成本有时不会比基础研发的成本低。
我的办工桌上放着一个从手提电脑上退役下来的Intel芯片。每次攥着它,我都想到,如果没有这种技术,我们今天是否还要用10000个算盘或花费像山一样的草稿纸来完成一个复杂的数学运算。一份电子邮件和一份600里加急的“快信”相比,效率差别之大显然难以用语言表达。
作为资产管理者的我们必须明白科技的重要性和其蕴含的伟大能量,并给予资金的支持,如果看对方向,它终究会回报你。
投资生物链
正如以前所说,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代表着资源。从一个概念的诞生到一个生产线的落成,从一个产品的面世到一个品牌的成功,乃至到规模壮大达成一次次的局部垄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合格的资产管理者的身影。
一个好概念如果想变成产品,天使投资是最有效且必要的投资者。从产品到商品则应是风险投资者的世界。从商品到品牌的打造则应有股权投资者或和债务投资者的介入。而从品牌到达成某种垄断,长期债权投资者会在此有所作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见识的智者为未来做打算。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新生事物会不断出现,新的挑战也会层出不穷,被淘汰的老东西就越来越多。这时,经验和展望会有冲突。经验总用已知的历史评价现在,而展望总是向未知的未来靠拢。此时我们需要平衡,过分理想化容易造就希特勒的悲剧,而过分保守只能守出大清朝的残局。
今天中国需要更多的创新与发展。我们需要打破和摆脱的是陈旧的思想与现有的既得利益。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步,它要求的不仅仅是对外市场的开放,更多是思想的开明。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投资者,看到中国的有限资源很多被某些富二代败家子般地拿走去换没有任何深刻价值的跑车和名牌手包时,我们应该愧疚。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资产管理者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让资本流向它最被需要的地方。
现在,我们需要打破已经阻碍发展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已经从创造者变成了纯粹的获得者。创造的能力是文明发展的力量,而获得的能力可能是野蛮掠夺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就管理资产的基金经理们而言,革命远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作者为北京凯世富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新浪微博@乔嘉Stev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