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52833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是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园活动是由游戏活动共同构成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形式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强调活动的趣味性与综合性。本文就对此从游戏的定义、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与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关系、幼儿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互相渗透三个大的方面浅谈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游戏 课程 关系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儿童及体现儿童自主性的需要,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在逐步落实,幼儿园课程设计及教师的教育行为无不在游戏性、活动性上下功夫,但是如何将游戏自如地运用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本文就此浅谈一下幼儿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一、幼儿游戏与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关系
  关于幼儿游戏与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分离平行的观点、同等的观点和相互融合的观点。其中相互融合的观点最提倡也最流行,它既看到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又看到了二者的区别,把游戏寓于教育中,把教育寓于游戏中。
  因此,事实告诉我们,只研究游戏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游戏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游戏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出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让游戏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使游戏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二、幼儿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互相渗透
  1.游戏给幼儿园课程注入了活力
  游戏和课程的渗透就好像血液和身体的关系,血液渗透在身体的每一部位,当血液的供应充足时,人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当血液出现毛病时,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之相似,它渗透在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之中。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儿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分割的,它以反映幼儿完整的经验为目的。安排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借助游戏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课程选择的形式和内容要注意趣味性,强调在内容之中渗透游戏性特征。
  2.幼儿需要相互渗透、彼此联系的经验
  各种各样的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割裂和肢解了,但是,学科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生活事件和现象是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智力游戏绝对不可能只发展智力,就像角色游戏也有智力的价值一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发生作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在各个领域中。因此,幼儿园课程各个领域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有机联系、相互支持,关注幼儿的整体生活,抓住生活、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将游戏与教育因素融合在一起,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教育的形式、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帮助幼儿建构一个完整的经验体系。
  3.课程使游戏变得更有魅力
  从某种意义来说,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就是设置一个丰富而相互联系的整体环境,将课程中相互渗透的各领域内容和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来,增加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这样,不仅用课程滋养了游戏,增加了游戏自身对幼儿的吸引力,而且使幼儿的经验在游戏中得以延续,不断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帮助幼儿学习和过滤经验,促进幼儿智力和道德的成长。有指导的游戏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游戏与课程有机联系、相互融合,游戏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又发挥出教育价值,将游戏与教育活动相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一日生活主要围绕主题来开展,游戏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所有活动都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下以游戏或游戏性的方式出现。师幼关系表现出较多的互动性,教师是游戏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关怀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认真努力地研究幼儿,与幼儿一起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把活动引向深入。
  总之,幼儿园是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园教学是由游戏活动与教学课程共同构成的。在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游戏活动绝不等同于自然游戏活动,在这个环境中的教学活动也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教学活动。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儿童以及体现儿童自主性的需要,游戏被推崇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探讨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对开展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春燕 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2]刘炎 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黎安林 走近幼教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1,10,26。
其他文献
探究性教学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数学探究是指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  本文试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尝试。  一、在导入新知识中进行探究性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
期刊
讨论式教学是学生合作学习与教师启发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倡导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体现。课堂是师生在学校中共同学习的中心舞台,也是学生全面成长、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对此,在实践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中,我的体会和做法是:  一、讨论式教学的理性思考  首先,讨论式教学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回顾人类教育史,这种形式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如孔子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在教学中尝试和实践了以“指导阅读——组织讨论——引导交流——巧妙点拨——反馈总结”为基本结构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达到了最佳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模式 有效课堂 新颖教法  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新”劲十足,可高中历史课堂仍“涛声依旧”,新课程呼唤新型的课堂教学,即以学生主体为核心,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
期刊
新课改已经进行几年了,如何搞好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我对有效课堂教学有一点粗浅的理解。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有效课堂教学的表现:课堂上教师能自由驾驭课堂,收放自如,要动能动,要静能静,要思能思,要看能看,要停能停,学生没有一个睡觉、开小差等游离于课堂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研究的课题。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根据卡罗尔(Carroll,1963—1965)的学习模式认为,如果学生学习某一学科的能力倾向不同,成绩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培养学生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更应从小开始。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意识  新课改下,在愈来愈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环
期刊
摘 要:现在在教学中,一谈到作文教学,大多数老师都说“难”,而在农村小学中更是“难上加难”。针对作文教学,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作文这一大难题也会“由难变易”,会让学生“真情书写人生,信笔彰显个性”,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文 教学  习作,是整个语文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学生都对作文有着畏难甚至恐惧的心理,写出来的大多是“任务式”的作文。学生不会在作文中说自己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些都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内容的运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期刊
摘 要: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必须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规律。若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双向交流是师生双方心与心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径。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 师生关系  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生活其中的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教育革命。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对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来说,既是智慧与创造的挑战,又是自我发展的机遇。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班主任应如何按照新的要求营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熟悉学生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必须了解每一位学生,熟悉他们的思想、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