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高师是省、地属高等师范院校的简称,是指除国家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外的其余各省、地的师范院校。过去它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承担了为我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培养教师的重要职责。但近年来,由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地方高师遭遇全国性范围内的强大冲击和挑战。首先,面对建国以来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广、对实践的影响最为深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方高师缺乏应对的有效措施。其次,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再由师范院校独家经营,教师教育由过去封闭性体系走向由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共同分担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再次,2007年,国家在教育部所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投入教师行列并终身为教育事业服务,为未来的骨干教师培养储备资源等。地方高师面对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转型、综合性大学和重点师范大学的三重压力,有的学校大胆改革,有的学校犹豫不决,更有的学校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本文以韩山师范学院(简称韩师)为例,反思历史,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寻找原因,最后提出构建韩师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建议,这些对于其他兄弟院校也同样有益。
一、地方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
新世纪里,传统封闭的师范教育转向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我国师范院校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时期和变革时期。关于未来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笔者认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地方高师仍然会在一主多元的教师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它却被置于改革的风口浪尖,面临强劲的冲击和挤压,处于劣势。这其中原因何在?笔者以韩师为例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造成该原因的主要有:
(一)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
长期以来,地方高师实行的是定向型双轨制的师范教育,即各个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在设置上采取并行的模式。这种体制的优点是保证人才培养按一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其缺点则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趋于单一化,学校主要围绕基础教育所需师资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经久不变,教学方式落后。另外,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识不足,研究也不够深入。由于到中小学教育实习的时间较短,专科生只有4周,本科生6周,部分学生还主动要求分散实习,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地方高师的教育科研主要注重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忽视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及指导,尤其是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尽管《学科教学论》的任课教师知道中学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改革,但是到底是如何改、怎样变,则不清楚,从而在指导和培训上显得有些被动和盲目。
(二)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师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师,范院校开始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与演化。这种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非师范专业的设置。大部分学校非师范专业的数量已超过1/2。大量设置非师范专业既是形势所趋,也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赢得了空间,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主要的问题包括:第一,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教师教育办学模式的单一化造成部分人员在教学上、管理上观念的落后。狭隘的专业知识导致无法接受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反对新办专业的开设,无法做到交叉融合。第二,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由于观念陈旧、经费不足等原因,学校内部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等政策乏力,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前。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第三,非师专业的师范化。由于大部分教师长期从事师范教育,按照多年来形成的师范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传递与记忆,注重课堂知识讲授的示范性,淡化对知识运用的实践性。这种师范教育出身占主体的师资队伍,使非师范专业教育带有非常突出的师范化教育痕迹,且实践基地缺乏,由此导致培养的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进而缺乏竞争力。
新办非师范专业在定位上的模糊、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非师范专业的师范化教育,便成为地方高师转型后所要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综合性与学术性的薄弱化
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惠及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免费政策,收费和助学金制度的改革,助学贷款的发放,奖学金的实行,以及课余勤工俭学岗位的增加,使优秀贫困学生有了更多的减轻就学负担的办法,也使得高师院校整体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所处劣势地位进一步加剧。在面向市场方面,综合性大学表现出比较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围绕社会需求进行学科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应用性学科与市场经济建设紧密相连,从而使得综合性大学更能够获得比较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而受传统师范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地方高师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大都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需要而设置的,如文科就是语文、外语教育等人文科学;理科则是数理化生等基础理论科学。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的不断扩大和提升,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但综合性程度不高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另外,这种单一的学科与专业结构,客观上制约了学科结构的优化,弱化了学校的学术建设,从而造成了学校在学术水平上无法与综合性大学竞争的被动局面。在学术研究方面,虽然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但学术建设非常薄弱却是不争的事实。学校的学术氛围不浓也导致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少、质量较差,最终体现在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弱化,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非师专业的师范化、综合性与学术性的薄弱化等原因成为学院近年来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题。如何针对现有的问题,结合原有基础,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所必须深思的问题。
二、构建地方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在办学的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等方面具有的独特并可产生出色教学成效之处。培养地方高师有特色的模式,是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形成并彰显办学特色是地方高师的必然选择。
(一)面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部分地方高师由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特色和优势仍是师范教育,仍是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基地。因此,以师范教育为主体,继承师范教育办学经验,发挥学校的优势,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的新型教师,是保持竞争优 势的基础。
1 报抓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在新形势下,地方高师应在师范教育不断线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素质,以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的新型人才。首先,除了继承原来的优势与传统外,基本功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应有所变化,其中包括: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如“三笔一话”,不仅面向学生,而且还应该对教师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其次,针对所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将工作于中小学的实际,鼓励教师到中小学开展调研活动。活动时间可定为一到两年,工资由地方高师支付,编制仍然属于地方高师,这样既能解除教师的顾虑,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又可提高学术研究的可操作性。在调研过程中,还可邀请一些中小学教师到校讲述上课经验,以提高学生毕业的适应性,加强中小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另外,对学校教师可通过在职培训、校外进修、国外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学历;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充实师资队伍。
2 教学改革纵深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特色的落脚点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学校应该在具有全面的人文科学素养、过硬的业务技能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上下工夫。第一,要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人文、科学素养,大力推行“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借助“平台”,为人才的全面、多样化发展提供共性基础;通过“模块”,把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专业都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满足学生不同发展的要求。积极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加强科技文化素质的质量建设,开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深受学生欢迎的科技文化素质课。第二,在深化第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的作用,开辟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将学生课外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一部分重要的课外科技、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列入培养计划。如:“三笔一话”师范生技能比赛;爱国爱乡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地方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各种人才的拼搏、创造。学校要把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合理地融合到学生的教育中,努力塑造学生群体敢闯、敢拼、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3 不断改善环境,凝练培养模式
办学理念是学校在确定其办学的理想模式、目标追求、社会责任等方面以及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根本指导思想。学校要形成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是其源头。首先,学校应更新教育思想,明确办学思路。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性,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根据师范生原有的特性,设计出一些特色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并由教育学科的教师任教,这样,使师范生既有自己的特长,又有综合大学学生的优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增加实践时间,见习从原来的一次增加到几次,专业实习从一个月增加到两个月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形式。其次,应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地方侨资侨力优势,创建开放、多元的侨乡特色。如潮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目前,潮人在海外的经济实力令人瞩目,他们在世界经济舞台和许多重要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韩师如能借助华侨的社会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信息资源为学校建设服务,不仅能提高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还可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另外,要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在自身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适应调整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方向,有选择地培养特色。如潮州师范学校的师范性专业、技校的厨师专业、会计专业等。
(二)弘扬地方文化,开设特色学科
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在许多方面体现了中华主体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补充。潮汕文化又是一种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区域文化,涵盖了文、史、哲、艺诸方面,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一样,具有集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特点,能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优良思想道德,具有其他专业课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潮汕地区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使更多的人认识潮汕文化,更关注潮汕文化,并在现有的和潮汕文化相关的研究机构的基础上设立相关特色学科是我们所要构想的。
近年来,潮州市实施“旅游旺市”发展战略,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而在粤东地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相对欠缺,只有韩师一所院校开设旅游管理本科非师范教育,培养旅游管理相关人才。这与粤东地区经济与旅游的发展前景极不协调,因而,笔者认为要立足地方性,一方面充分利用这次经济发展的契机,寻求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企业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多渠道拓宽办学途径。另一方面对旅游管理的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进行相应研究和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向市场驱动转变,培养大批能适宜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2003年初,潮州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称号。2004年,潮州又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瓷都”称号,可以说,韩师美术系所创办的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其他院校所无法相比的办学资源优势和专业发展前景。它可借助潮州婚纱、陶瓷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对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增强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最近,原潮州市陶瓷学校也成为我校的二级学院,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强人才引进、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它将成为我院非师范类的另一大特色学科。
(三)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服务发展地方经济
地方高师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经费支持、生源质量都有一定的局限,但地方高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因而其优势也在于地方,显然,“地方性”是地方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韩师只有从实际出发,发挥其历史、地域和传统所决定的优势,做好其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才能更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作为韩师,如何合理利用潮汕地区的现有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科研转化为经济效益,是其能否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通常科学研究有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之分。对于以教学型多科性为定位的韩师而言,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开展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难度较大,一般应以粤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导向,在准确进行本校学科建设目标定位的前提下有重点地进行开发研究。应力争能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将其产业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随着科研项目的转让,可以有更多的经费投入科学研究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改善科学研究的条件,使研究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校应立足本地区,结合本校实际以及市场需求开展应用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必须始终将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作为研究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鼓励学校科研人员结合本校的实际能力和条件,确定自己服务的目标市场,之后根据目标市场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
其次,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学校除了关注科学研究本身以外,更注重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问题。一般而言,大学与它所在的城市之间是依存共荣的关系,任何一方良好知名度的提升都会有助于另一方的发展。学校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切实鼓励广大教师、科技工作者参与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此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教、科、经一体化的进程,提高对粤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这既是学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是其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如:1994~2004十年间,学校生物系立项科研项目中76%是面向粤东地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而立项研究的,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科研应用性水平。粤东地区是潮汕文化集中的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社会科学领域,学校的科研人员把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地区文化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走遍潮汕,深入民间,躬身田野调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校的潮学研究已初具规模,成为填补省内空白的重要学科。学校的潮语研究努力争取在国际上的较高知名度,打造中国潮汕语研究中心。此外,学校应更加重视对潮州旅游开发的研究、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扶贫开发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及侨乡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等、以期成为政府重要的决策参考。
总而言之,地方高师只有从实际出发,发挥其在历史、地域、传统所决定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合理位置,使培养出来的师资和各类人才,既具备地方人勤劳刻苦的精神和爱国爱乡传统美德,又具备现代社会的职业技能,为社会所接受,这就是地方高师得以发展之所在。
一、地方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
新世纪里,传统封闭的师范教育转向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我国师范院校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时期和变革时期。关于未来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笔者认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地方高师仍然会在一主多元的教师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它却被置于改革的风口浪尖,面临强劲的冲击和挤压,处于劣势。这其中原因何在?笔者以韩师为例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造成该原因的主要有:
(一)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
长期以来,地方高师实行的是定向型双轨制的师范教育,即各个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在设置上采取并行的模式。这种体制的优点是保证人才培养按一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其缺点则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趋于单一化,学校主要围绕基础教育所需师资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经久不变,教学方式落后。另外,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识不足,研究也不够深入。由于到中小学教育实习的时间较短,专科生只有4周,本科生6周,部分学生还主动要求分散实习,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地方高师的教育科研主要注重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忽视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及指导,尤其是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尽管《学科教学论》的任课教师知道中学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改革,但是到底是如何改、怎样变,则不清楚,从而在指导和培训上显得有些被动和盲目。
(二)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师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师,范院校开始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与演化。这种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非师范专业的设置。大部分学校非师范专业的数量已超过1/2。大量设置非师范专业既是形势所趋,也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赢得了空间,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主要的问题包括:第一,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教师教育办学模式的单一化造成部分人员在教学上、管理上观念的落后。狭隘的专业知识导致无法接受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反对新办专业的开设,无法做到交叉融合。第二,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由于观念陈旧、经费不足等原因,学校内部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等政策乏力,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前。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第三,非师专业的师范化。由于大部分教师长期从事师范教育,按照多年来形成的师范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传递与记忆,注重课堂知识讲授的示范性,淡化对知识运用的实践性。这种师范教育出身占主体的师资队伍,使非师范专业教育带有非常突出的师范化教育痕迹,且实践基地缺乏,由此导致培养的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进而缺乏竞争力。
新办非师范专业在定位上的模糊、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非师范专业的师范化教育,便成为地方高师转型后所要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综合性与学术性的薄弱化
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惠及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免费政策,收费和助学金制度的改革,助学贷款的发放,奖学金的实行,以及课余勤工俭学岗位的增加,使优秀贫困学生有了更多的减轻就学负担的办法,也使得高师院校整体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所处劣势地位进一步加剧。在面向市场方面,综合性大学表现出比较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围绕社会需求进行学科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应用性学科与市场经济建设紧密相连,从而使得综合性大学更能够获得比较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而受传统师范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地方高师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大都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需要而设置的,如文科就是语文、外语教育等人文科学;理科则是数理化生等基础理论科学。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的不断扩大和提升,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但综合性程度不高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另外,这种单一的学科与专业结构,客观上制约了学科结构的优化,弱化了学校的学术建设,从而造成了学校在学术水平上无法与综合性大学竞争的被动局面。在学术研究方面,虽然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但学术建设非常薄弱却是不争的事实。学校的学术氛围不浓也导致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少、质量较差,最终体现在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弱化,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非师专业的师范化、综合性与学术性的薄弱化等原因成为学院近年来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题。如何针对现有的问题,结合原有基础,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所必须深思的问题。
二、构建地方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在办学的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等方面具有的独特并可产生出色教学成效之处。培养地方高师有特色的模式,是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形成并彰显办学特色是地方高师的必然选择。
(一)面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部分地方高师由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特色和优势仍是师范教育,仍是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基地。因此,以师范教育为主体,继承师范教育办学经验,发挥学校的优势,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的新型教师,是保持竞争优 势的基础。
1 报抓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在新形势下,地方高师应在师范教育不断线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素质,以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的新型人才。首先,除了继承原来的优势与传统外,基本功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应有所变化,其中包括: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如“三笔一话”,不仅面向学生,而且还应该对教师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其次,针对所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将工作于中小学的实际,鼓励教师到中小学开展调研活动。活动时间可定为一到两年,工资由地方高师支付,编制仍然属于地方高师,这样既能解除教师的顾虑,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又可提高学术研究的可操作性。在调研过程中,还可邀请一些中小学教师到校讲述上课经验,以提高学生毕业的适应性,加强中小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另外,对学校教师可通过在职培训、校外进修、国外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学历;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充实师资队伍。
2 教学改革纵深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特色的落脚点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学校应该在具有全面的人文科学素养、过硬的业务技能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上下工夫。第一,要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人文、科学素养,大力推行“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借助“平台”,为人才的全面、多样化发展提供共性基础;通过“模块”,把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专业都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满足学生不同发展的要求。积极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加强科技文化素质的质量建设,开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深受学生欢迎的科技文化素质课。第二,在深化第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的作用,开辟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将学生课外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一部分重要的课外科技、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列入培养计划。如:“三笔一话”师范生技能比赛;爱国爱乡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地方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各种人才的拼搏、创造。学校要把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合理地融合到学生的教育中,努力塑造学生群体敢闯、敢拼、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3 不断改善环境,凝练培养模式
办学理念是学校在确定其办学的理想模式、目标追求、社会责任等方面以及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根本指导思想。学校要形成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是其源头。首先,学校应更新教育思想,明确办学思路。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性,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根据师范生原有的特性,设计出一些特色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并由教育学科的教师任教,这样,使师范生既有自己的特长,又有综合大学学生的优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增加实践时间,见习从原来的一次增加到几次,专业实习从一个月增加到两个月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形式。其次,应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地方侨资侨力优势,创建开放、多元的侨乡特色。如潮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目前,潮人在海外的经济实力令人瞩目,他们在世界经济舞台和许多重要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韩师如能借助华侨的社会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信息资源为学校建设服务,不仅能提高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还可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另外,要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在自身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适应调整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方向,有选择地培养特色。如潮州师范学校的师范性专业、技校的厨师专业、会计专业等。
(二)弘扬地方文化,开设特色学科
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在许多方面体现了中华主体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补充。潮汕文化又是一种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区域文化,涵盖了文、史、哲、艺诸方面,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一样,具有集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特点,能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优良思想道德,具有其他专业课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潮汕地区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使更多的人认识潮汕文化,更关注潮汕文化,并在现有的和潮汕文化相关的研究机构的基础上设立相关特色学科是我们所要构想的。
近年来,潮州市实施“旅游旺市”发展战略,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而在粤东地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相对欠缺,只有韩师一所院校开设旅游管理本科非师范教育,培养旅游管理相关人才。这与粤东地区经济与旅游的发展前景极不协调,因而,笔者认为要立足地方性,一方面充分利用这次经济发展的契机,寻求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企业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多渠道拓宽办学途径。另一方面对旅游管理的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进行相应研究和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向市场驱动转变,培养大批能适宜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2003年初,潮州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称号。2004年,潮州又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瓷都”称号,可以说,韩师美术系所创办的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其他院校所无法相比的办学资源优势和专业发展前景。它可借助潮州婚纱、陶瓷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对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增强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最近,原潮州市陶瓷学校也成为我校的二级学院,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强人才引进、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它将成为我院非师范类的另一大特色学科。
(三)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服务发展地方经济
地方高师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经费支持、生源质量都有一定的局限,但地方高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因而其优势也在于地方,显然,“地方性”是地方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韩师只有从实际出发,发挥其历史、地域和传统所决定的优势,做好其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才能更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作为韩师,如何合理利用潮汕地区的现有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科研转化为经济效益,是其能否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通常科学研究有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之分。对于以教学型多科性为定位的韩师而言,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开展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难度较大,一般应以粤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导向,在准确进行本校学科建设目标定位的前提下有重点地进行开发研究。应力争能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将其产业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随着科研项目的转让,可以有更多的经费投入科学研究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改善科学研究的条件,使研究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校应立足本地区,结合本校实际以及市场需求开展应用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必须始终将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作为研究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鼓励学校科研人员结合本校的实际能力和条件,确定自己服务的目标市场,之后根据目标市场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
其次,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学校除了关注科学研究本身以外,更注重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问题。一般而言,大学与它所在的城市之间是依存共荣的关系,任何一方良好知名度的提升都会有助于另一方的发展。学校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切实鼓励广大教师、科技工作者参与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此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教、科、经一体化的进程,提高对粤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这既是学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是其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如:1994~2004十年间,学校生物系立项科研项目中76%是面向粤东地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而立项研究的,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科研应用性水平。粤东地区是潮汕文化集中的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社会科学领域,学校的科研人员把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地区文化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走遍潮汕,深入民间,躬身田野调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校的潮学研究已初具规模,成为填补省内空白的重要学科。学校的潮语研究努力争取在国际上的较高知名度,打造中国潮汕语研究中心。此外,学校应更加重视对潮州旅游开发的研究、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扶贫开发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及侨乡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等、以期成为政府重要的决策参考。
总而言之,地方高师只有从实际出发,发挥其在历史、地域、传统所决定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合理位置,使培养出来的师资和各类人才,既具备地方人勤劳刻苦的精神和爱国爱乡传统美德,又具备现代社会的职业技能,为社会所接受,这就是地方高师得以发展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