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本文从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出发,借鉴波特的价值链思想,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进行价值链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价值链;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群体是高校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也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专业技术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比较系统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与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素质要求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集中体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文章在对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弱的表现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利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做出新发现、创造新事物、提出新观点、运用新办法、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因而,它的开发与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过程。
  创新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和创新技能四个方面。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实践知识组成,它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形式,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潜意识思维和显意识思维的有机统一,其本质特征是新颖性和开拓性。创新品格包含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层面,是在一定社会条件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有别于他人的较固定的态度和行为特征,是思维和行为的综合,主要包括严谨、自信心、激情、好奇心、乐观、容忍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等意志品质。创新技能是指具有创新品质的主体实现创新思想的具体操作技术和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与实现能力等技能。
  创新能力的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人的整体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的积累与储备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基石,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成果的思想原型;创新品质是创新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在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创新技能在创新品质的引领和驱动下将创新思维成果物化、定型的手段和技能。四个要素在人的整体创新能力中地位作用不同,却又相辅相成,欠缺任何一种要素都会使创新能力大打折扣,甚至无从发挥。
  目前我国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教条的接受书本知识,不去积极主动的思考由所获得的知识可以推广、扩展成哪些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知识;不去动手操作,而是被动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也体现出非创新性,仅仅是照搬照抄他人的科研成果,同时又不善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这些既是我国研究生缺乏创新能力的表现又是促成其丧失创新能力的原因。为解决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各高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从根本上寻找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来的,是分析和研究企业如何获取价值最大化和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其理论方法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描绘成一个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的链式结构,即价值链。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由材料采购、生产作业和产品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被称为价值活动。它们是企业创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可以用价值链的形式表示出来。
  价值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直接创造价值并将价值传递给顾客,它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为基本活动提供条件并提高基本活动的绩效水平,它不直接创造价值,主要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
  价值链虽然是一种分析和研究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竞争优势的工具,但是如果我们把高校作为是一个特殊的组织,高校的大部分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提升作为特殊产品的学生的价值而展开的,也就是说,学校实质上就是把学生“加工”为人才的“大工厂”,在这里,新生是它的原材料,毕业生是它的产品,高校的目标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等价值创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研究生群体作为高校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其作为核心价值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正如一个产品,由多道工序共同决定了其价值的大小。高校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以下几个关键的工序过程,即课程教学、研究实践、学位论文撰写,而这些也是高校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和基础性活动。与此同时,伴随着主渠道和基础性活动,配套了大量的辅助性活动,如导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物质基础建设等,这些活动的有序开展保障了基础性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基于价值链基础性活动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1、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创新方法的基本途径,是研究生教育环节的起始阶段,它对研究生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起到重要的作用。(1)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必须符合世界科技发展动态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体现加强基础性、突出创新性、强化实践性、体现前沿性、注重交叉性的原则,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发、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方法指导、创新精神和意识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包括:适当减少公共课比重,增加专业课和选修课的结构比例,特别是要增设有关创新方法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打破学科樊篱,增设跨学科课程,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思维的系统化;改变课程形式,鼓励开设多样性、高水平、短周期的专题讲座,帮助研究生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及最新动态,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2)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宽松、自由的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过程,从而体现课程教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改革教学模式包括:开展课程设计,做好涵盖指定相关参考书目、介绍学习方法的课前任务布置,章节讲解、学术研讨、参考文献阅读的课中知识讲授,考试形式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制定的课后学业测评;采用启发式、讲座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课程知识进行“精讲+研讨”,将学生由“平面”的课本知识,引导向“立体”的学科前沿和应用领域中去,激发研究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的奥秘,以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基础课融入实验技术操作多媒体演示,依托网络进行网上讨论,克服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限制,实现师生的无障碍交流,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3)变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做法,着重考查研究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对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变革考核方式应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形式,包括课程设计、专题讨论、论文、读书报告等。
  2、加强研究实践训练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技术的活动,是培养研究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科研方法的有效方式。目前在研究生的培养及其管理工作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忽视了对研究生进行全面和严格的研究实践训练,忽视了通过计划严密的研究实践来达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标。(1)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科研实践,形成学习与实践的良性循环,进而掌握科研规律、培养创新能力最好最快的手段之一。开展课题研究包括:参与导师课题,即让研究生成为整个研究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导师的传、帮、带之下,熟悉研究步骤,学习研究方法,锻炼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和研究作风;联合完成课题,即由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组成课题小组,通过申请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等对相关课题展开研究,培养团队意识,开阔学术视野;独立完成课题,即研究生以自身专业知识背景为依托,通过查阅文献、实验探究等方式,独自完成所感兴趣的课题,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观点、视野。(2)促进学术交流。学术活动是展现学者研究方向、科研能力、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大舞台。开展学术交流不仅可以汲取学术新思想,把握学术新动态,活跃学术气氛,开阔学术眼界,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调动研究生的创新激情,而且可以锻炼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促进学术交流包括:参加校内常规学术活动,包括名师讲坛、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科技节、学术节等;参加校外各种学术会议,特别是学术性较强的国际性会议;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鼓励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3)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从社会生产中形成感性认识的实践活动。研究生通过参加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提高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能力,不断积累新知识,逐步形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假期服务小分队、”三下乡 活动、挂职锻炼、实证研究等。
  3、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工作是从选题开始到答辩为止一系列互相衔接而密不可分的环节的综合,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也是衡量研究生素质的重要标志。(1)重视论文选题与开题。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对最终完成的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选题必须在深人调查研究、广泛阅读和查阅资料的前提下进行,要突出新颖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注重从科技前沿、学科交叉和社会实践中凝练课题,保证学位论文研究有较高的起点;开题报告是在选题基础上,阐明研究范围、内容、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预计达到的研究成果等内容的书面文本,是完成学位论文重要的环节。为此,要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请有关专家对选题的创新性、研究方案的合理性、理论依据的科学性和技术方法的可行性等进行分析论证,并实行开题查新制度。(2)规范论文撰写过程。论文撰写是研究生按照开题报告拟定的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的过程,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极其重要的阶段,也是具有创新性学位论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为此,必须建立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汇报制度,让学生汇报研究思路、课题进展和阶段成果,请导师给予诊断、指导和纠偏;同时,导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启发研究生在研究中萌发个人见解,有新的发现和创新的成果。(3)严审论文评审与答辩。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举措,必须构建一套有效审定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操作性强的评审、答辩模式。为此,要严格审核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条件,完善论文初审程序,执行论文“双盲”评审制度、导师回避制度、学位论文网上公示制度和评审答辩专家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评审的客观性、严肃性和公正性。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学位论文末位淘汰制度、学位论文抽查制度和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制度。
  
  四、基于价值链辅助性活动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1、提高导师队伍素质
  导师是研究生的直接培育者。具备敬业精神和优良品德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主导,是提高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围绕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考虑组建导师群体。(1)严格导师遴选上岗制度。让那些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术思想活跃,能够高瞻远瞩、洞悉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具备指导能力、政策掌握能力和道德品质的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并打破导师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竞争机制。(2)多渠道扩大导师资源。积极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和科研水平,激励优秀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多方吸纳高水平的校外导师资源,包括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遴选和聘任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学术素养的管理、技术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3)开展终身教育培训。把终身教育体系引入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当中,让任何导师都有机会在任何年龄阶段进行进修、提高,保证导师在进行研究生创新指导中始终站在学术前沿。
  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是工作开展的行为规范和指导原则,是保持并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围绕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来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并严格各个环节的考核。(1)改革招生选拔制度。改变目前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中统考统招、“严进宽出”的现象,逐步向严进严出、宽进严出过渡;进一步扩大学校和指导教师对学生选拔的权力,加大面试比重;严格招生流程管理,提高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公正性。(2)完善教学监控制度。规范教师授课制度,杜绝教师随意调课、停课、代课现象;建立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提高教师授课质量;完善课程考试(查)制度,构建多元、开放的评价机制,采取“过程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研究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行弹性学分制度。重视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突出研究生个性化发展,让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进度提前或延长学习年限。(4)建立竞争激励制度。积极制定研究生创新奖励政策,包括研究生荣誉称号评定条例、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的实施办法和科研、论文创新的奖励方式,以此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热情。
  3、营造校园创新环境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研究生的自身素质和努力,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通过有形的活动和无形的氛围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及身心素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教育。(1)培育健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氛围的好环直接影响到创新的绩效。健康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民主、自由、宽松、进取的校园文化,它提倡辩证看待学术权威,鼓励质疑问难、积极思考,宽容创新失败,从而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研究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对话、协作的关系,即师生在学术上是平等同行、教学上是对话交流、科研上是协作探索,它提倡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主体作用,鼓励师生交流讨论,重视个性化发展,从而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3)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学风是一种求知的氛围、育人的环境、熏陶的力量、创新的灵魂。优良的学风提倡以“严谨”为荣,鼓励严谨地分析、计算和试验,反对粗制滥造;以“求实”为荣,鼓励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反对不懂装懂、沽名钓誉;以“勤奋”为荣,鼓励团结拼搏,勤奋学习,勇敢探索,反对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以“超越”为荣,鼓励提出科学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反对不求进取和知难而退。
  4、构筑坚实物质基础
  “工无器何以善其事?”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包括网络环境、图书资料、实验或教学设备、研究经费等。但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生均可支配教育资源日趋紧张,研究经费、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数字化与网络化平台建设等都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为此,必须加快改善物质环境,构建硬件条件。(1)增加研究经费。尽可能拓宽研究生培养经费来源,继续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保证有足够的研究课题来培养研究生,并改革研究经费的使用办法,使研究经费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进一步健全奖助学金制度,专项设立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努力改善研究生待遇。(2)改进实验条件。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有计划地更新软硬件设施,使之满足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实验室建设要充分开放、体现以人为本,为研究生创造开放自由的实验实践条件,使实验仪器设备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发挥应有作用。(3)丰富图书资料。加强图书馆建设,不断增添能反映科学发展前沿的图书资料,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4)改善网络环境。加快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拓宽网络发展区域,改善研究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为研究生开展研究提供资料查询便利。
  
  [参考文献]
  [1]黄小欧,董定超.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高校人才培养探析[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4)
  [2]吴巨慧,李金林. 整合与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3]薛静,李玉龙.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
  [4]李伟英,张姗姗,张小升.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8,(6)
  [5]孙国强.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资源观[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3)
  [6]刘淼群.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贸,2008,(6)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题、高教研究课题(G0806)、教学改革重点课题(JGZ1012)。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发生学生在同一时空下对同一文本的主题意义众说纷纭或者对于教师的文本主题意义分析提出不同或相反意见以及师生共同解读的文本主题意义有时还会与作者视域下的文本情怀相互抵牾的尴尬现象。其实,接受美学关于文本的“召唤结构”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等重要阐述为“多元解读”奠定了文本物质基础,并提供了读者主体可能性,从而使接受美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强有力的
期刊
摘 要:电路变化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学生疑问多,本文从电路变化的四种类型进行分析说明。如何区别电路的串、并联,是电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联系实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电路;串联;并联;类型;思考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老师必须把握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多思维,在实验中探究规律,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得出结论。这样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韩礼德所提出的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出发,从语气与情态系统两方面分析《致蒋经国信》一文及其英译本,考察译文如何体现原文的人际功能,以此尝试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在翻译中实现人际功能对等的问题。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翻译;“致蒋经国信”    1.引言  近年来,很多学者将系统功能语言与翻译相结合,为翻译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见解。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喻体联想意义的异同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进行语用对比, 并在此对比的基础上, 以语用等效的翻译原则为指导, 提出了在英汉比喻性语言的翻译中应采取的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喻体;联想意义;语用意义;语用等效    1. 引言  大约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多次提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之后,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一直是传统修辞学的研究重点
期刊
摘 要:隶属函数的确定不应只侧重于对信息自身模糊性的识别和描述,还应该正确描述主体的心理测度,重视主体认识水平的缺陷。探讨了用简便可行的隶属函数度量方法来测量人们进行决策时心理测度上的模糊性,给出了具体不同情况下的描述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信息的模糊性,从而使决策更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隶属函数;模糊分布;心理测度    一、引言  客观事物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蕴
期刊
摘 要: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一部分,它包括三个部分:态度、介入和分级。评价理论能够反映出说话者的态度和立场。今年来,一些学者将评价理论引入到中国,并将其应用于不同体裁的文本研究之中。但至今为止,这一新兴发展的理论却很少应用于翻译研究之中。本文尝试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从显性态度和隐性态度两个方面来分析《傲慢与偏见》两个不同版本的译文,以此来印证评价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在分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要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表述、新论断,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 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
期刊
摘 要:爱是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描写了在历史、种族、性别等各方面因素作用下美国黑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爱的缺失,爱的缺失使美国黑人陷入人生悲惨经历的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人格分裂。莫里森在展示美国黑人所受到的人格戕害的同时也表现了黑人对完整和健康家园的渴望。  关键词:黑人家庭;爱的缺失;戕害;人格分裂    托尼莫里森在1993年
期刊
摘 要: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是法国艺术歌曲的初创之作,本文以它的第四首歌曲《分离》为主题,对诗、曲作家的历史地位和创作风格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并对法文诗歌的篇章结构和韵脚形式等,以及音乐与诗歌对应融合的创作手法进行了文体和谱例分析,以便从中探讨法国艺术歌曲规范、典雅、精致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夏夜;分离;诗歌;音乐    法国艺术歌曲的兴起、发展到顶盛时期,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法国
期刊
摘 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由于国家政策支持,社会需求旺盛,办学方式灵活,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出现了某些新的问题。本文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和学习等实践模式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以使这一新型的教育形式得以稳健地发展。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模式;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