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都是有故事的人,我们从来不会缺少体育教学案例的素材,而是缺失发现素材的“锐眼”和付诸实际行动的“撰写力”。牛翠翠老师的《“飞行证书”在一年级队列队形教学中的运用》,是她探索队列队形教学研究的旅程,也是她追求体育教学真谛、研磨教学技艺、深耕教学过程的映照。
一、品读案例,体悟作者的真情
文字是看得见的心灵之光,每一次记录,都是在挖掘自己的心灵。文中案例背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直面问题,也让“体育人”感同身受;案例描述开门见山,过程完整,详略得当,“课堂实录式”的叙事行文中体现着实践操作性,也把体育教学中内在的情感力“还原”出来,让体育学习真正发生;案例反思脉络清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作者在文中从站位学生角度、创设趣味情境、巧妙设计教具、任命飞行队长四个方面理性再审视,不仅可见作者观念和思想升华的轨迹,也将案例推向纵深处。领会、理解牛老师的教学流程,解码、内化设计之“所以然”,字里行间不仅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用心用情,更是一篇可圈可点、可学可用的绝真案例。
二、深度剖析,感受课堂的温情
1.情境创设,基于儿童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情境创设能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牛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基于儿童立场、关注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方式打开,借助一年级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超级飞侠》,引领学生们进入富有学科特点的表达语境。整节课创设“选拔飞行员”的情境,遵循儿童“玩”的天性,激发学生“学”的动机,满足学生“生长”的需求。设置“游戏比赛”“任务挑战”“小组合作”等一系列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队列队形的规训。作为教师的她还拥有和保持着一颗童心,课堂上既是教师,又是学生们的“玩伴”,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陪伴儿童一起成长,这也是体育课堂应有的价值与魅力。
2.巧用教具,丰盈教学
“飞行证书”是吸引学生的亮点,数字地标是成全学生的印记。“飞行证书”与数字地标的结合,展示的是细节的艺术,成就的是教学的智慧。教师运用“亮一亮”证书、“找一找”舱位、“认一认”邻居、“记一记”同号,“比一比”速度等活动方式,使课堂教学从单一走向丰富,快快集合不再是靠机械的记忆和枯燥的规训去实现。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具設计,不仅顺应学生的情感需要,让队列队形教学充满了无限“磁力”,同时还引导学生“变”用器材,打破定向思维,吸引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乐此不疲。
3.融合游戏,着力引导
游戏,是儿童成长的必需品;游戏,是儿童的专利。牛老师洞察心灵,摸清学情特点,将队列教学中的集队要求与飞行游戏精妙结合,无缝衔接。先从游戏中切入——由“飞行证书”找准“数字地标”,然后在活动中进行——寻找飞行队长、争当飞行小队长,最后在比赛中延伸——挑战隐藏数标找位置,实现了用游戏推动课堂,把课堂变成乐园。学习方法的渗透也融合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从前后的点到左右的线再到整体的面、从纵队组员到横队伙伴、从显性数标到隐性地标,整个队形集合的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让练习变得更加富有挑战性。课堂上,牛老师的一言一行皆是招,一招一式皆在导。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激励,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信地完成学习任务;练习中快速定位的经验分享,让学生在体验观察、辨析发言中建构自己的认知;游戏时小组成员的限定,旨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精准记忆。
三、且行且思,碰撞教学的热情
本文标题虽指向明确,但字数偏多,似乎缺乏视觉冲击力,如把题目改为《“飞行证书”点亮队列队形教学》,或许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行动,是思考的基石。把教学设计移植于自身体育课堂,经过实践后发现:案例中对于飞行队长、飞行小队长组织的表述比较模糊,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纵队,或是同号的组合?笔者认为队长的荣誉不仅仅只是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荣誉可以是一种肯定,也可以是一份信任,荣升队长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的机会。教学中更可以通过“飞行队长”的位置变化,改变整体的站位方向,助力学生们空间感的提升。“穿山越岭”游戏的设计比较单一,表述中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层次性,在设计串联游戏时,还应注重学科内容之间的融合,如合理运用数字,提高数字感;适切利用地标,提高距离感。
思考,是行动的阶梯。快、静、齐,是队列队形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案例中,作者只有流于口号式的要求,而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快、静、齐”的理解与定位是不明确的,怎么样做到“快、静、齐”?其实,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动作提示、评价指向,增强队列要求的逻辑性与梯度性。针对案例背景中提出的“一年级学生站队难”这一难点,如果只是靠一节课的教学,是无法实现彻底突破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有磁力去吸引学生,同时更要有张力,有问题延伸的生长点,担起学科育人的责任。我们都知道队列练习离不开日常坚守,有系统才有体系,有远见才有远方。建议在文中教师可以围绕队列队形进行适度拓展,隐化地标,实践内化,从而有效突破教材难点。
一、品读案例,体悟作者的真情
文字是看得见的心灵之光,每一次记录,都是在挖掘自己的心灵。文中案例背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直面问题,也让“体育人”感同身受;案例描述开门见山,过程完整,详略得当,“课堂实录式”的叙事行文中体现着实践操作性,也把体育教学中内在的情感力“还原”出来,让体育学习真正发生;案例反思脉络清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作者在文中从站位学生角度、创设趣味情境、巧妙设计教具、任命飞行队长四个方面理性再审视,不仅可见作者观念和思想升华的轨迹,也将案例推向纵深处。领会、理解牛老师的教学流程,解码、内化设计之“所以然”,字里行间不仅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用心用情,更是一篇可圈可点、可学可用的绝真案例。
二、深度剖析,感受课堂的温情
1.情境创设,基于儿童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情境创设能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牛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基于儿童立场、关注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方式打开,借助一年级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超级飞侠》,引领学生们进入富有学科特点的表达语境。整节课创设“选拔飞行员”的情境,遵循儿童“玩”的天性,激发学生“学”的动机,满足学生“生长”的需求。设置“游戏比赛”“任务挑战”“小组合作”等一系列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队列队形的规训。作为教师的她还拥有和保持着一颗童心,课堂上既是教师,又是学生们的“玩伴”,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陪伴儿童一起成长,这也是体育课堂应有的价值与魅力。
2.巧用教具,丰盈教学
“飞行证书”是吸引学生的亮点,数字地标是成全学生的印记。“飞行证书”与数字地标的结合,展示的是细节的艺术,成就的是教学的智慧。教师运用“亮一亮”证书、“找一找”舱位、“认一认”邻居、“记一记”同号,“比一比”速度等活动方式,使课堂教学从单一走向丰富,快快集合不再是靠机械的记忆和枯燥的规训去实现。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具設计,不仅顺应学生的情感需要,让队列队形教学充满了无限“磁力”,同时还引导学生“变”用器材,打破定向思维,吸引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乐此不疲。
3.融合游戏,着力引导
游戏,是儿童成长的必需品;游戏,是儿童的专利。牛老师洞察心灵,摸清学情特点,将队列教学中的集队要求与飞行游戏精妙结合,无缝衔接。先从游戏中切入——由“飞行证书”找准“数字地标”,然后在活动中进行——寻找飞行队长、争当飞行小队长,最后在比赛中延伸——挑战隐藏数标找位置,实现了用游戏推动课堂,把课堂变成乐园。学习方法的渗透也融合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从前后的点到左右的线再到整体的面、从纵队组员到横队伙伴、从显性数标到隐性地标,整个队形集合的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让练习变得更加富有挑战性。课堂上,牛老师的一言一行皆是招,一招一式皆在导。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激励,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信地完成学习任务;练习中快速定位的经验分享,让学生在体验观察、辨析发言中建构自己的认知;游戏时小组成员的限定,旨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精准记忆。
三、且行且思,碰撞教学的热情
本文标题虽指向明确,但字数偏多,似乎缺乏视觉冲击力,如把题目改为《“飞行证书”点亮队列队形教学》,或许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行动,是思考的基石。把教学设计移植于自身体育课堂,经过实践后发现:案例中对于飞行队长、飞行小队长组织的表述比较模糊,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纵队,或是同号的组合?笔者认为队长的荣誉不仅仅只是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荣誉可以是一种肯定,也可以是一份信任,荣升队长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的机会。教学中更可以通过“飞行队长”的位置变化,改变整体的站位方向,助力学生们空间感的提升。“穿山越岭”游戏的设计比较单一,表述中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层次性,在设计串联游戏时,还应注重学科内容之间的融合,如合理运用数字,提高数字感;适切利用地标,提高距离感。
思考,是行动的阶梯。快、静、齐,是队列队形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案例中,作者只有流于口号式的要求,而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快、静、齐”的理解与定位是不明确的,怎么样做到“快、静、齐”?其实,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动作提示、评价指向,增强队列要求的逻辑性与梯度性。针对案例背景中提出的“一年级学生站队难”这一难点,如果只是靠一节课的教学,是无法实现彻底突破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有磁力去吸引学生,同时更要有张力,有问题延伸的生长点,担起学科育人的责任。我们都知道队列练习离不开日常坚守,有系统才有体系,有远见才有远方。建议在文中教师可以围绕队列队形进行适度拓展,隐化地标,实践内化,从而有效突破教材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