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必然.信息时代,通过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以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牢牢掌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为安全防范,以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筑中华民族网络共有精神家园为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的行动方案,丰富内容,创新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其他文献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兜底性社会服务,在全国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全面启动的背景下,参与兜底民生保障服务的社会工作被赋予重要角色.如何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打通兜底民生保障政策实践的“最后一米”,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必须突破的核心议题.以广东社工“双百计划”为例,运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视角,从精准化专业识别到精细化专业服务是中国社会工作个案救助过程的核心,而要做到精准化专业识别和精细化专业服务,就需要精准把握政策优势、在场优势、信任关系优势,还需要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化和专业方法的本土运用.中国社
社区兼及理论和实践,其内涵涉及成员的沟通互动及其衍生品性.基层(地理)社区在当代中国有特殊地位,实现“正和”或“零和”是社区治理推进的前提.在基层治理中,“区而不社”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多元共治也是近年热点议题,两者均具有社区成员弱参与特性.社区成员弱参与现象至少与社区成员的利益预期、居委会的参与制度安排、政府的政策设计、社会转型中单位制惯性等因素有关.因此,加强社区事务治理与社区成员的利益关联,强化社区成员对社区与社区组织的整体认同,助力社区治理主体的整体增能,优化社区治理的制度设计,改善社区治理的过程质
枢纽型治理正在成为我国基层治理中的一种重要创新形式,枢纽型组织构成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中间层”.通过对上海市J区枢纽型治理的全景式描述和过程研究,发现国家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同于“嵌入”模式和“吸纳”模式的“双面胶”模式.其中,“政府-枢纽型组织”构成垂直连接,“枢纽型组织-社会组织”构成水平连接,前者更多体现为资源依赖基础上的强粘合,而后者集中表现为服务提供前提下的弱粘合.研究进一步发现,枢纽型治理通过创新组织结构、资源利益、人事安排、管理服务和价值规范等政社关系各要素间的连结方式和组合形态,对政
老年群体在数字技术物理接入、操作使用和实际效果等方面处于一定程度的不利地位.除了需要获得年轻人的精神鼓励和情感支持之外,老年人更需要具体实质操作上的帮助,通过合理的学习策略,尽快实现在数字技术领域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数字技术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心理价值体现为:维持老年人必要的社会互动促进心灵充实;延缓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保持合理行为;改善老年人信息参与能力的不足强化自尊体验;满足老年人健康信息的需要缓解衰老焦虑等方面.这些对于提升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显著意义.
施闰章见证和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这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使其进入清朝后的处世态度耐人寻味.作为人仕新政权的徇吏,他真实描写了易代之际动乱的惨象,又敬重前朝遗民,惺惺相惜;面对清初一些整饬士人的案狱,他抒写了自己的感受,并流露出怜惜哀伤的情感;他对前朝暗存怀念,对清初的社会动乱和政治文化措施流露出不满,但总体上对清王朝表现出礼赞顺从的态度,采用了怨而不怒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作为清初国朝诗人典型代表的施闰章在心态和创作方面的独特之处.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认知表达、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之一.这一内涵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具体表现为山河依恋、家国情怀和中国心.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可以概括为:满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心理需要,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灾害频繁,社会急剧变化,文坛也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传统文人结社吟咏,感慨时局,交流感情,慰藉心灵.当时的陇右文坛不仅成立了消寒诗会、闰欢诗社、千龄社、雍社、和平诗社等旧体文学社团,而且举行了鹿鸣私宴雅集、庚午登高雅集等大型雅集活动,创作了大量忧念时局、关心民生、珍视友谊的诗篇.这些结社与雅集活动既推动了民国时期陇右旧体诗歌创作的繁荣,亦扩大了陇右文人的交游圈,还促使其整理、保存了丰厚的陇右地方文献.考察民国陇右文人结社与雅集活动,不仅可以拓展民国时期文人社团研究的空间,也
本文旨在鼓励人类学学者开辟新径,将人类学知识和伦理应用于数字信息技术项目的设想、设计与研发,将人类学转变为一门创造未来之学,为数智文明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并据此讨论两个框架.第一个是由阿尔君·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提出的总框架,用于思考将人类学作为一门创造未来之学,即研究文化再生产的逻辑与影响力的人类学学者应该将其解释性见解应用于创造未来的实践.理想状况下,通过将其他(非现状)存在方式纳入实践中,为人类繁荣开启新的可能,进而体现全然可能性伦理.第二个是由文化理论家和设计师安妮·巴尔萨莫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总是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因此对时间节点的清晰把握有助于对会议精神的深刻领会.文章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险挑战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推进期”这五个重要时间节点,从政治领导、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工作主线五个角度对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尝试性解读.
融入乡村振兴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聚焦于人民的生活空间.空间赋能就是挖掘、激活民众传统生活空间蕴藏的潜在动力,赋予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生活空间基础上新建的空间和网络关系空间以能量.空间赋能是民众自主参与空间生产能动性的体现,也是赓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传承发展的源泉.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空间赋能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推进区域性空间共同体建设.空间赋能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汲取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智慧和能量,能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空间建设的可持续平衡发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