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正统观念及民族偏见根深蒂固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文学都是处于一种忽略少数民族而以汉民族文学为主流,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就是一部汉民族的文学史的不完整状态。本文拟从《诗经》这部流传千年的文学典籍来进行探讨,分析出从先秦时候开始的中国文学就是包含了多民族融合的文学。
关键词:《诗经》;民族;文学;民族融合
在中国文学的研究领域里,民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说到底就是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这对中国文学的学科建设来说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课题。但是由于正统观念及民族偏见根深蒂固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文学都是处于一种忽略少数民族而以汉民族文学为主流,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就是一部汉民族的文学史的不完整状态,而对于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关系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近几年,这个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日渐成为一个热点和前沿问题。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郎樱、扎拉嘎先生主编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托研究重大项目成果《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先秦至唐宋卷”、“元明清卷”,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探索,从而把中国各民族文学相激相融、互动互补关系的认识推进到新的学术高度和新的历史阶段。”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民便已经认识到所谓的“蛮夷戎狄”各个民族都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是创造中国历史文化的主要力量之一。根据《礼记·王制》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食火者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将生活在中国境内的民族分为华夏与东夷、南蛮及西戎、北狄五种。而从《诗经》这部融合了多民族智慧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略窥当时华夏民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关系。
一、政治联姻促进各民族文学融合
《诗经》中有很多反映周族(即当时的华夏民族)与周围各民族联姻的诗歌。
首先,从《大雅·生民》到《大雅·瞻卬》就有八首诗演绎着周族从产生之初再到灭亡的过程中周族与其他各民族的联姻。其中《大雅·緜》就反映了周王族十三世祖古公亶父与姜氏联姻的事件。而《大雅·大明》则具体讲到王季从殷商的附属国挚国娶来太任,也就说明了王季与太任的联姻就是周族与殷商的联姻。并且《大明》又在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写到文王于渭水之滨迎娶殷商帝乙之妹及从有莘国娶来太姒这样的民族联姻事件。《小雅·黍苗》则是侧面反映周族与申国的联姻,而在《小雅·正月》、《小雅·十月之交》和《大雅·瞻卬》这3首诗中都提到了周的附属小国褒国把褒姒贡献给周幽王以求自保,反映的正是周王朝与褒国的联姻。诗歌中的这些联姻虽都是政治联姻,但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与融合。
《国风》中亦有涉及到政治联姻的诗歌,其中《卫风·硕人》虽是主要赞美庄姜的美丽,但庄姜作为“齐侯之子,卫侯之妻”,则从侧面反应了齐卫的联姻。另外,《邶风·燕燕》中“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先君之思,以勖寡人”反映的是卫君送其妹嫁于南国。还有,《鄘风·载驰》这首诗主要是写许穆夫人哀悼宗国为狄所灭,故“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却遭到许国人的阻拦与责备“许人尤之,众稚且狂”,从侧面反映了卫国与许国的联姻。《陈风·株林》中“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虽是讽刺陈灵公通夏姬之事,却从侧面反映了陈郑之间的联姻。《秦风·渭阳》是秦康公还是太子时赠给晋文公的一首表达甥舅情谊的诗,却从侧面反映了秦晋之间的联姻,因为康公之母,乃是晋献公之女、晋文公的异母姐姐。《诗经》中这些反映周王朝的各个历史过程中的政治联姻的诗歌,说明了周王朝处于一个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而这些流传下来的联姻诗更是各民族融合的结晶。
二、战争促进各民族文学融合
《诗经》中也有一部分反映周族与其他民族之间战争的诗歌。像《豳风·东山》中“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乃是一位征战之士从东方部落征战归来的途中所作,侧面反映了周族与东夷之间的战争关系。另外,像《豳风·破斧》、《周颂·酌》、《大雅·江汉》、《大雅·常武》、《商颂·泮水》、《商颂·閟宫》等等也都反映的是周与东夷之间的战争。而《大雅·抑》、《大雅·崧高》、《小雅·采芑》和《鲁颂·閟宫》则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周王朝与南蛮的关系。《秦风·小戎》虽是一首闺妇思念征夫的诗,反映的则是周王朝与西戎的战争关系。
而在《诗经》中反映周族与北方戎狄关系的诗歌就更多了,其中在《小雅》中就有四首诗直接提到了北方戎狄的一支部落“猃狁”。《采芑》只提到曾经到北方征伐猃狁,《出车》则是通过对周宣王初年伐猃狁胜利的歌咏,满腔热情地颂扬了其统帅的英明和赫赫战功。《六月》虽是通过对周宣王时北伐猃狁这次战争胜利的描写来赞美此次战争的统帅尹吉甫的文韬武略以及指挥若定的出众才能和堪为万邦之宪的风范,但也反映出周王朝与北狄的战争关系。《国风》中也有四首反映与北方戎狄的关系的诗,其中《鄘风·定之方中》《鄘风·载驰》《郑风·清人》都是描叙有关狄人侵卫的诗。另一首《秦风·无衣》则是一首战士备战之歌,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也是一首狄人入侵王师的诗歌。战争所带来的民族之间的兼容与包并从而促使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在《诗经》这部文学作品中都被全面地反映出来了。
三、逃亡避乱促进各民族文学融合
《诗经》中所描写的逃亡避乱主要是由旱灾、灾荒和社会动乱等引起的。《大雅·云汉》是写周宣王忧旱的诗,《大雅·召旻》这首诗主要是痛斥昏庸荒淫的周幽王宠幸褒姒,败坏纲纪,倒行逆施,以致政乱民病,天怒神怨,人民流离失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会出现众多百姓为求生存而辗转流离的状态。
《诗经》中大约有七首诗揭示了当时的政治混乱,人们到处流亡的现象。其中有二首是由关卫国的诗歌:《邶风·北风》,《毛诗序》说:“《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互相携持而去焉”。其实,这应是一首反映贵族逃亡的诗歌,这种现象说明了当时卫国的政治已经十分的动荡不安。《卫风·河广》描述了一位客旅于卫国的宋人急于返回父母之邦的思乡之情,主人公十分想回到故乡却又无法回去的原因可能就是他在卫国避难。另外像《王风·葛藟》、《桧风·匪风》、《大雅·荡》、《小雅·黄鸟》、《小雅·鸿雁》这五首诗歌都是从流亡异乡之人思乡的角度来描写国内政治动乱的。这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这些天灾人祸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人民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却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由此才产生了众多跨民族性的经典诗篇。 四、结语
《诗经》是我国流传下来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十五国风乃是采自不同民族的歌谣,它是一部古老而又超越民族界限的文学典籍。从《诗经》这部流传千年的文学典籍来看,从先秦时候开始的中国文学就是包含了多民族融合的文学。故而,今天讨论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应该是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中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各民族文学关系的问题,而不应再是讨论中国文学史中所应该包含的对象构成及文学史构建的完整性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不争的中国文学史事实:中国的文学是同时包含了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在内的多民族文学。
在当今學术界,要想研究各民族文学间的关系,就需要对民族文学的概念重新审视,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院关纪新曾作出解释:“民族和文学的出现,都远远迟于人类的出现;但民族是早于文学而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前者产生于氏族社会产生时,后者产生于氏族社会的末期);文学由于晚于民族而出现,因此,历史上存在过的所有文学(包括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都是民族的文学;伴随着人类走到今天的民族文学还将伴随着人类的未来发展而持久发展,但民族将先于人类和文学的消亡而消亡;文学将在民族消亡之后取得彻底超越民族的性质,继续伴随人类的发展而达到它们共同的终极”。
中国的文坛需要多祥性,民族文学的多元发展,有利于当今文坛多样性的发展。在今天的形势下,任何想要让某一民族的文学完全摆脱外部交流的异议都只能是空想。民族间的文学互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力度在现实当中展开,想要躲避这样的潮流与趋势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3.
[2]关纪新.论各民族文学在互动状态下的多元发展[J].社会科学期刊,1944(6):121-127.
[3]周惠泉.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引发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6(3):189-192.
[4]郑希.《诗经》所反映的华夏早期民族融合[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69-73.
[4]欧阳可惺.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建构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8.2:5-12.
[5]李海浪.从《诗经》看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关系[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57-59.
作者简介:邓扬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两汉文学方向。
关键词:《诗经》;民族;文学;民族融合
在中国文学的研究领域里,民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说到底就是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这对中国文学的学科建设来说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课题。但是由于正统观念及民族偏见根深蒂固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文学都是处于一种忽略少数民族而以汉民族文学为主流,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就是一部汉民族的文学史的不完整状态,而对于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关系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近几年,这个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日渐成为一个热点和前沿问题。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郎樱、扎拉嘎先生主编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托研究重大项目成果《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先秦至唐宋卷”、“元明清卷”,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探索,从而把中国各民族文学相激相融、互动互补关系的认识推进到新的学术高度和新的历史阶段。”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民便已经认识到所谓的“蛮夷戎狄”各个民族都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是创造中国历史文化的主要力量之一。根据《礼记·王制》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食火者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将生活在中国境内的民族分为华夏与东夷、南蛮及西戎、北狄五种。而从《诗经》这部融合了多民族智慧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略窥当时华夏民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关系。
一、政治联姻促进各民族文学融合
《诗经》中有很多反映周族(即当时的华夏民族)与周围各民族联姻的诗歌。
首先,从《大雅·生民》到《大雅·瞻卬》就有八首诗演绎着周族从产生之初再到灭亡的过程中周族与其他各民族的联姻。其中《大雅·緜》就反映了周王族十三世祖古公亶父与姜氏联姻的事件。而《大雅·大明》则具体讲到王季从殷商的附属国挚国娶来太任,也就说明了王季与太任的联姻就是周族与殷商的联姻。并且《大明》又在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写到文王于渭水之滨迎娶殷商帝乙之妹及从有莘国娶来太姒这样的民族联姻事件。《小雅·黍苗》则是侧面反映周族与申国的联姻,而在《小雅·正月》、《小雅·十月之交》和《大雅·瞻卬》这3首诗中都提到了周的附属小国褒国把褒姒贡献给周幽王以求自保,反映的正是周王朝与褒国的联姻。诗歌中的这些联姻虽都是政治联姻,但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与融合。
《国风》中亦有涉及到政治联姻的诗歌,其中《卫风·硕人》虽是主要赞美庄姜的美丽,但庄姜作为“齐侯之子,卫侯之妻”,则从侧面反应了齐卫的联姻。另外,《邶风·燕燕》中“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先君之思,以勖寡人”反映的是卫君送其妹嫁于南国。还有,《鄘风·载驰》这首诗主要是写许穆夫人哀悼宗国为狄所灭,故“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却遭到许国人的阻拦与责备“许人尤之,众稚且狂”,从侧面反映了卫国与许国的联姻。《陈风·株林》中“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虽是讽刺陈灵公通夏姬之事,却从侧面反映了陈郑之间的联姻。《秦风·渭阳》是秦康公还是太子时赠给晋文公的一首表达甥舅情谊的诗,却从侧面反映了秦晋之间的联姻,因为康公之母,乃是晋献公之女、晋文公的异母姐姐。《诗经》中这些反映周王朝的各个历史过程中的政治联姻的诗歌,说明了周王朝处于一个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而这些流传下来的联姻诗更是各民族融合的结晶。
二、战争促进各民族文学融合
《诗经》中也有一部分反映周族与其他民族之间战争的诗歌。像《豳风·东山》中“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乃是一位征战之士从东方部落征战归来的途中所作,侧面反映了周族与东夷之间的战争关系。另外,像《豳风·破斧》、《周颂·酌》、《大雅·江汉》、《大雅·常武》、《商颂·泮水》、《商颂·閟宫》等等也都反映的是周与东夷之间的战争。而《大雅·抑》、《大雅·崧高》、《小雅·采芑》和《鲁颂·閟宫》则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周王朝与南蛮的关系。《秦风·小戎》虽是一首闺妇思念征夫的诗,反映的则是周王朝与西戎的战争关系。
而在《诗经》中反映周族与北方戎狄关系的诗歌就更多了,其中在《小雅》中就有四首诗直接提到了北方戎狄的一支部落“猃狁”。《采芑》只提到曾经到北方征伐猃狁,《出车》则是通过对周宣王初年伐猃狁胜利的歌咏,满腔热情地颂扬了其统帅的英明和赫赫战功。《六月》虽是通过对周宣王时北伐猃狁这次战争胜利的描写来赞美此次战争的统帅尹吉甫的文韬武略以及指挥若定的出众才能和堪为万邦之宪的风范,但也反映出周王朝与北狄的战争关系。《国风》中也有四首反映与北方戎狄的关系的诗,其中《鄘风·定之方中》《鄘风·载驰》《郑风·清人》都是描叙有关狄人侵卫的诗。另一首《秦风·无衣》则是一首战士备战之歌,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也是一首狄人入侵王师的诗歌。战争所带来的民族之间的兼容与包并从而促使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在《诗经》这部文学作品中都被全面地反映出来了。
三、逃亡避乱促进各民族文学融合
《诗经》中所描写的逃亡避乱主要是由旱灾、灾荒和社会动乱等引起的。《大雅·云汉》是写周宣王忧旱的诗,《大雅·召旻》这首诗主要是痛斥昏庸荒淫的周幽王宠幸褒姒,败坏纲纪,倒行逆施,以致政乱民病,天怒神怨,人民流离失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会出现众多百姓为求生存而辗转流离的状态。
《诗经》中大约有七首诗揭示了当时的政治混乱,人们到处流亡的现象。其中有二首是由关卫国的诗歌:《邶风·北风》,《毛诗序》说:“《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互相携持而去焉”。其实,这应是一首反映贵族逃亡的诗歌,这种现象说明了当时卫国的政治已经十分的动荡不安。《卫风·河广》描述了一位客旅于卫国的宋人急于返回父母之邦的思乡之情,主人公十分想回到故乡却又无法回去的原因可能就是他在卫国避难。另外像《王风·葛藟》、《桧风·匪风》、《大雅·荡》、《小雅·黄鸟》、《小雅·鸿雁》这五首诗歌都是从流亡异乡之人思乡的角度来描写国内政治动乱的。这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这些天灾人祸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人民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却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由此才产生了众多跨民族性的经典诗篇。 四、结语
《诗经》是我国流传下来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十五国风乃是采自不同民族的歌谣,它是一部古老而又超越民族界限的文学典籍。从《诗经》这部流传千年的文学典籍来看,从先秦时候开始的中国文学就是包含了多民族融合的文学。故而,今天讨论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应该是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中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各民族文学关系的问题,而不应再是讨论中国文学史中所应该包含的对象构成及文学史构建的完整性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不争的中国文学史事实:中国的文学是同时包含了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在内的多民族文学。
在当今學术界,要想研究各民族文学间的关系,就需要对民族文学的概念重新审视,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院关纪新曾作出解释:“民族和文学的出现,都远远迟于人类的出现;但民族是早于文学而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前者产生于氏族社会产生时,后者产生于氏族社会的末期);文学由于晚于民族而出现,因此,历史上存在过的所有文学(包括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都是民族的文学;伴随着人类走到今天的民族文学还将伴随着人类的未来发展而持久发展,但民族将先于人类和文学的消亡而消亡;文学将在民族消亡之后取得彻底超越民族的性质,继续伴随人类的发展而达到它们共同的终极”。
中国的文坛需要多祥性,民族文学的多元发展,有利于当今文坛多样性的发展。在今天的形势下,任何想要让某一民族的文学完全摆脱外部交流的异议都只能是空想。民族间的文学互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力度在现实当中展开,想要躲避这样的潮流与趋势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3.
[2]关纪新.论各民族文学在互动状态下的多元发展[J].社会科学期刊,1944(6):121-127.
[3]周惠泉.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引发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6(3):189-192.
[4]郑希.《诗经》所反映的华夏早期民族融合[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69-73.
[4]欧阳可惺.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建构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8.2:5-12.
[5]李海浪.从《诗经》看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关系[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57-59.
作者简介:邓扬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两汉文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