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自己的眼睛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ow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Ⅰ.瞬间的真实性
  尽管印象派的大师们想以自然光、条件色和户外作画的方式来显现对象“瞬间的真实性”,但对绘画而言,这是不可能的。绘画所凝固的瞬间,是为理解所组织的场景,而理解所依赖的知识塑构和艺术规范决定了绘画的所谓真实。所以对绘画而言,真实是一个文化概念,不同时代有不同文化的真实性。摄影显然和绘画不同,当快门以百分之一秒或千分之一秒抓住对象时,其影像正是瞬间的真实。但应该指出,它只能是局部的。局部的瞬间的影像能否代表对象的真实姑且勿论。问题在于对局部和瞬间的择定乃是人为的结果,这样影响的危险即是用真实世界的类像去取代人与真实世界的直接联系。
  陈启基先生深谙摄影的本质,他从不用虚假的记实性迷惑人,即使是对象具体的人像摄影,或者是运用道具使之具有舞台性,矫饰感,或者是附着物品使之呈现异样感、荒诞性,或者通过绘画处理和拼贴添加以造成残缺、破碎、割裂和分解,其目的无非是要把观者的感受引离对象的真实,导向内心的体验。
  陈启基手中的镜头是不平静的。经常运用闪忽、裂变的影响来提示精神的压抑和紧张,具有突出的表现主义倾向,其作品有一种特殊的影响效果。一方面是强烈的黑白关系,借中国水墨“计白为黑”、“无之以为用”的手法,但更冲突、更放纵、更大胆,也更刺激。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感动势,不管是表现音乐和呼吸的抽象形式,还是表现书法和肌体的合成作品,都是以线条的急速运动来捕捉不是凝固的瞬间,而是运动的瞬间。
  在瞬间与运动发生关系时,也就是影像和心理相通的时候。人的内心世界,无论是意识还是潜意识,无论是幻想还是梦境,用柏格森的话说,乃是绵延不断的“生命在于运动”的另一种解释,即是生命在于精神、心理、情感。以及内心冲动的不断发生,永不平息。影像的瞬间,如果有意义,不过是精神真实的象征。所以对摄影而言,对作为艺术家的摄影家陈启基先生而言,重要的不是拍摄了什么,而是呈现了什么和引发了什么。
  Ⅱ. 发生的和背后的
  陈启基无论拍照片,还是画画,其创作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原生态。他总是从个人观察出发,去呈现那些深有体味的东西,从来不管什么技术规范或学院要求,也不管自己的作品能否成为画廊所需的样式。他和他的作品处在不断发生的状态之中,这样的创作过程让他很快乐,很投入。
  近些年来,他在周围朋友中进行家庭调查,收集照片,整理线索,生活在历史追寻里。贵阳这座城市,地处高原,远离中心,避祸、避世的移民历代有之,至今尚存不少渊源甚深的家庭,像陈启基长期关注的吕氏家族便是一例。但陈启基并非社会学家,也无意于调研成果,那些已经破碎、正在消逝的历史记忆,带给他深入个人内心、也深入社会现实的感慨与感动。于是他开始以《中国家庭》为题进行绘画创作。
  第一个阶段是用丙烯手绘方式画出版画印制的效果,不独因贵州有当代版画创作传统,而且因借用过去常见的奖状式样来表现中国家庭给人以复制印象,其标准化与模范化不啻是强权时代的隐喻。当家庭成为社会整齐划一的单元时,个人更是早已不见踪影。我相信陈启基在这样的创作中是深知痛苦的,因为他难以把那些个别家庭、具体经历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来,于是他不惜破坏刚刚定格的图式,让鲜活的历史记忆自由进入创作之中。不仅图框被任意打破,背景纹样也因其杂糅而变得随心所欲。特别是人物画法,取线条勾勒,淡彩涂抹,类似水彩速写的生动性,有一种未完成效果,仿佛是画家难以抓牢那些历史影像,它们正在淡化、正在消逝,正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文化境遇中变得残缺、破碎,永远不再完整。这种使记忆真正成为记忆的绘画方式有一种力量,就是让艺术在场,指向造成问题的现实境遇与文化背景,而不仅仅是回忆历史和历史回忆。集权时代对中国家庭的伤害、对人的伤害是不能忘记的,其根本原因是这种伤害并未真正得到反省,甚至仍在继续。艺术家并非公诉人,他只能在艺术不断发生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创作方法中去触及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所以对陈启基而言,绘画生活将与问题意识并存而同步。
  Ⅲ. 让历史回到个体
  历史一旦过去,就只能存在于遗物、记录、叙述与阐释之中。而现有体制规定的叙事模式,一切相违的东西皆被视为机密而不得解,由此官修史成为被遮蔽的历史。
  去蔽历史的要求必然求助于个体叙事。尽管个体叙事零碎、片面,不无记忆模糊性,也不能排除叙述者的意图性,但这种叙事的真实性有人负责,并可进行参照和比对。其细节性与具体性难以被空壳化和概念化,因此与真实最为接近。众多个体叙事有一种力量,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向并以不同叙事方式指向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中国学界,以历史阐释的主观性来否定历史真实的必要性,是一帮御用文人的机会主义策略。面对正在兴起、无处不在的个人回忆录和口述史,他们将无能为力。
  此所谓“礼失求诸野”。
  陈启基一直生存在野地之中。他在贵州五十年人生经历,既是中国社会经历变迁的投影,又是当代艺术发生过程的案例。陈启基的写作方式,就像他的为人,天然而质朴,坦率而真诚,从不虚妄,从无夸饰。我们在他的文字中经常可以发现断裂,那是记忆的断裂处,无须修补也无法修补。甚至他不想去寻求某种叙事的统一性,其实过度的修辞方法反而会损害直言不讳的真实。于是我们在他的回忆中,读到了那些已经被遗忘或正在被遗忘的故事:1984年清污运动波及贵州,有关部门竟以洗印人体模特照片为由抄家抓人关押审讯;1987年贵阳《现代艺术展》以装置等观念艺术为主,居然美协主席董克俊请来了市长剪彩;1989年前后一群贵阳艺术家以“人·生命与信仰”为题,策划实施行为艺术活动长达三年之久,等等。其叙述之生动、描绘之细致,让人身临其境。往事并不如烟,也不会因主流叙事的强大而烟消云散。往事的追寻不仅是消遣,而是为了捕捉记忆,揭示真实。
  这是诚实的陈启基所作的一件诚实的工作,做得很认真很地道。谨以此文向陈启基先生致敬。
其他文献
索玛大草原晚雾  从那些不明成因的天坑  的繁茂叶片之上,迷途的天马开始  轻盈的还乡之旅  夕阳那捂得发烫的罗盘  如同一个无法挽救的王朝逐渐式微  牧马人在回家的路上,远去了  马蹄声……模糊如一部暧昧的断代史  月上中天,星星像汹涌的  发光而沉重的泪滴,一任往事的白色轻蹄  托举着越过你和天空永恒的分界线  此时要是不用思念,该多好?  即使高处不胜寒,也可以学习露水  相拥于这来自远古的
期刊
不要说写诗。所谓的诗可以绕过去。直接去写汉语,新汉语,当代汉语。如果你写到家了,它们就是诗,高门槛的诗,绕不过的诗。那是一条隧道,太阳就在出口那里照耀。汉语的光芒照耀着不配照耀的一切。  我们现在看见的诗,还是冰山一角。看不见的部分埋在大海里。还没有被发现,所以,还没有被认识。最热闹的部分,看上去很高很亮很显眼,但不要忘了,是冰山下面的力量承载着。过不了太久,那些所谓“山尖尖”便给化掉了,落在水里
期刊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田中走。”  农历节令数到八九,渝东南的大村小镇,冰凌已经消失,稻种开始打整,有的水田里也开始响起农民“喂,瞿……”赶牛犁田的声音了。  一天中午,六子刨了几口饭,一边抹嘴巴一边出门往村口去。他是想去动员他舅黄老更把稻种改换下来。可是他又担着心,村里人都叫他舅“老业转儿”,今天去未必说得好。  在渝东南那一边方,“老业转儿”这个称谓有些贬意,意思是说某些人老是围
期刊
引言  爱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以自身的震撼力,撕心裂肺的情感力度,冲击着读者心灵,横掠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作者越过时代的限囿,对心理的不吝笔墨的描述,看似轻描淡写,却是渗入心脾。强烈的爱,狂暴的恨,无情的报复构筑出畸形社会畸形人性所展露的感情盛宴。凡是阅读过《呼啸山庄》的人,都会被其新奇的写作手法和古怪的思维方式所震撼,由于小说中人物事件传奇,情节离奇荒诞,场景变幻莫测,
期刊
再次接到《山花》副主编谢挺老师的电话,说是《吉卜斯》将与《关系》的稿子一起,以小辑的形式刊发,要求写一个创作谈,心中又惊又喜:《山花》作为国内第一流的文学刊物,竟可以这样厚爱我,让我获得这莫大的荣耀!  然而,这个创作谈却迟迟难以下笔。毕竟从文的时间长了,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时间也长了,就不得不冠上“说来话长”这几个字。  说来话长,如果从发表所谓的处女作算起,已经走过了23年:如果从我开始到圈内
期刊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随着济慈、雪莱、拜伦的相继去逝,英国诗坛开始走向沉寂,自莎士比亚以来最为繁荣的诗歌时代中断了。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小说几乎占据了英国文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为数不多的诗人中找到一位优秀的抒情女诗人——勃朗宁夫人。她不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留给我们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还以“十四行诗”这一传统诗体写下了一组感人肺腑的爱情诗篇,历来被人们作为珍品收藏。勃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组诗共有四十
期刊
飞廉兄,你到底在写些什么?“绿林记”系列差不多有十年的时候,我也停下来反省自己。四十岁是一个奇怪的年龄,有的人归隐山林,有的人避世网络,有的人混迹市井,有的人却重新踏上长征路。由《飞廉的村庄》《草木一村》到计划中的“风土记”与“云梦小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速写到深描,由田园牧歌的乡土写作到“重新进入”的生态写作,路径清晰,我决心已定。可是在林中的另外一条小路“绿林记”上,我费时费力,写下《洞
期刊
王西平:刘春你好,据说你曾经在广西师大当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那大概是什么时候?  刘春:我在广西师大印刷厂工作是1994年7月到1995年5月,但不是当工人,是中专毕业分配去的,算是干部(笑)。当时找工作比较容易,不像现在,连研究生都难找工作。1995年5月下旬,就调到新闻单位工作了。  王西平:那么当时在工厂是怎么上班的?请描述一下你的一天是怎么开始,又是怎么结束的?  刘春:在印刷厂几乎没有什
期刊
艺术圈的朋友都称启基叫“幺哥”。陈启基这个名字似乎已被人们遗忘,可我自七十年代起就称“启基”,直到现在,时间长了,越老越亲切。“幺哥”大慨是八十年代后才有人这样叫他的吧?  我就读中央美院时,有一次回贵阳,我们在郊外画画,看到启基画的画还不错,我就问启基:“你怎么不去报考美院呢? ”他回答:“超龄了。”是啊,那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时代决定了他不能是科班,命运决定了他只能生长在野地。启基命运坎坷,从
期刊
一  阿朱和目芬相识快一年了。一直说要见面,一直未见。  7月,骄阳似火,目芬接到消息,阿朱要来汪村。阿朱说:“思念得紧,亲爱的,我是逃出来的,专为会你!”目芬喜得心儿跳,却回复:“专为‘绘画’吧?我丑,说好了不见的呀,谁叫你擅自违约呀!555。”继而又道:“哄人的,骗人的,谁信你呀?”  直到阿朱称他住进汪村了。住在一个农家乐客栈,说吃住都便宜,目芬还是不信。  “临湖民居,客栈不大,干净漂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