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是在人们审美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音乐文化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丰富而丰富,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音乐培养学生创造力、感受力、感召力、想象力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创新能力 学生活动
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创造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专门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我们绝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创造力得到培养。下面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体会。
一、利用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如欣赏《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并为其制作小插图时,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有的想到天安门、气球与和平鸽;有的想到革命烈士;有的想到一群小朋友登上长城,并把国旗插在烽火台上,他们在高喊:“祖国万岁!”还有一个学生想到台湾,用一颗大心代表中国,一颗小心代表台湾,小朋友高举这两颗心,背景是中国版图和五星红旗,他希望最后一个流落他乡的“孩子”尽快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时,左边的“太阳公公”说:“祖国万岁!”右边的“月亮婆婆”也露出了笑脸,说:“我爱你中国!”还有的学生从国防、军事、教育、科技、工业、农业等各个角度绘画,表达对祖国的祝愿。
二、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学生感受力。
音乐之美美在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各人听来,具体表现内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同时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个性,如德国音乐教学就很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这里略举一二与大家共勉。
如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造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学生保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动作静止,甚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做快动作、慢动作等,直到音乐再次响起继续创造动作,或滑稽、或优美、或跳跃、或笨重,教室内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跟随音乐节奏律动。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肢体创作能力及音乐感受能力。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闻乐起舞,学生多方面能力都得到培养。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更多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感召力。
教学观念的转变显现在课堂上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得到多方面发展。
如《小雨沙沙沙》一课,学生在会唱歌曲后意犹未尽,教师及时启发:“我们知道了,春天的小雨落在哪儿,哪儿就快乐。你们想想,小雨还会落在哪儿呀?”学生创编出歌词:小雨落在大海里,海水乐得翻浪花;小雨落在校园里,我们乐得笑哈哈……事实证明: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用音乐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音乐课程标准》)
新教材给予教师和学生很大的空间,让我们探索。我们区组成课题小组,根据教材挖掘更多音乐实践活动,在教材里留有15%的空间里,设计与创编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教师以丰富的情感、高尚的人格感召学生,实现心灵的情感互动。我们区音乐教师在近两年的实验中,不断更新与拓展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我们尝试在教材可以增加的空间里多设计音乐实践活动课。不但熟悉和掌握教材的精髓,更将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标准》精神融入内心体验中,展示在课堂上。还可以灵活运用教材,适当扩充和修改,设计出更多音乐实践活动,使音乐课更具有吸引力,受到学生的喜爱。
四、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多样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课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与其他学科整合。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活动显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教师要把活动设计得“多而不杂、繁而不乱”,有头有足,有重点、有中心。例如: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中,我除了引导学生听辨声音的强弱外,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动作、绘面方面的联想。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倾听,想象音乐表现的是什么画面,这时,一位同学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站起来就说:“老师,听着听着我的想象就出来了。”他的语言使在座的听课教师都发出笑声,但他却一本正经地说:“同一种声音有的也不一样,就像鸭妈妈和鸭孩子的叫声就不是一样的,一个声音大,一个声音小,刚才听这段音乐我仿佛看到一大早,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鸭妈妈领着鸭孩子们去河边游泳。”然后他又到黑板上简单画了一幅小鸭子们游水的图画,接下去,我便引导学生试着把他们的想象编成情景剧表演出来,看着他们带着头饰认真地表演和模仿,我更深地感受到音乐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力的魅力所在。这说明,创新意识是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心中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多样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效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必要且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前提,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创新能力 学生活动
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创造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专门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我们绝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创造力得到培养。下面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体会。
一、利用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如欣赏《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并为其制作小插图时,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有的想到天安门、气球与和平鸽;有的想到革命烈士;有的想到一群小朋友登上长城,并把国旗插在烽火台上,他们在高喊:“祖国万岁!”还有一个学生想到台湾,用一颗大心代表中国,一颗小心代表台湾,小朋友高举这两颗心,背景是中国版图和五星红旗,他希望最后一个流落他乡的“孩子”尽快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时,左边的“太阳公公”说:“祖国万岁!”右边的“月亮婆婆”也露出了笑脸,说:“我爱你中国!”还有的学生从国防、军事、教育、科技、工业、农业等各个角度绘画,表达对祖国的祝愿。
二、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学生感受力。
音乐之美美在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各人听来,具体表现内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同时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个性,如德国音乐教学就很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这里略举一二与大家共勉。
如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造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学生保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动作静止,甚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做快动作、慢动作等,直到音乐再次响起继续创造动作,或滑稽、或优美、或跳跃、或笨重,教室内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跟随音乐节奏律动。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肢体创作能力及音乐感受能力。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闻乐起舞,学生多方面能力都得到培养。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更多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感召力。
教学观念的转变显现在课堂上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得到多方面发展。
如《小雨沙沙沙》一课,学生在会唱歌曲后意犹未尽,教师及时启发:“我们知道了,春天的小雨落在哪儿,哪儿就快乐。你们想想,小雨还会落在哪儿呀?”学生创编出歌词:小雨落在大海里,海水乐得翻浪花;小雨落在校园里,我们乐得笑哈哈……事实证明: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用音乐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音乐课程标准》)
新教材给予教师和学生很大的空间,让我们探索。我们区组成课题小组,根据教材挖掘更多音乐实践活动,在教材里留有15%的空间里,设计与创编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教师以丰富的情感、高尚的人格感召学生,实现心灵的情感互动。我们区音乐教师在近两年的实验中,不断更新与拓展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我们尝试在教材可以增加的空间里多设计音乐实践活动课。不但熟悉和掌握教材的精髓,更将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标准》精神融入内心体验中,展示在课堂上。还可以灵活运用教材,适当扩充和修改,设计出更多音乐实践活动,使音乐课更具有吸引力,受到学生的喜爱。
四、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多样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课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与其他学科整合。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活动显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教师要把活动设计得“多而不杂、繁而不乱”,有头有足,有重点、有中心。例如: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中,我除了引导学生听辨声音的强弱外,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动作、绘面方面的联想。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倾听,想象音乐表现的是什么画面,这时,一位同学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站起来就说:“老师,听着听着我的想象就出来了。”他的语言使在座的听课教师都发出笑声,但他却一本正经地说:“同一种声音有的也不一样,就像鸭妈妈和鸭孩子的叫声就不是一样的,一个声音大,一个声音小,刚才听这段音乐我仿佛看到一大早,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鸭妈妈领着鸭孩子们去河边游泳。”然后他又到黑板上简单画了一幅小鸭子们游水的图画,接下去,我便引导学生试着把他们的想象编成情景剧表演出来,看着他们带着头饰认真地表演和模仿,我更深地感受到音乐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力的魅力所在。这说明,创新意识是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心中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多样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效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必要且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前提,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