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长是领导学校系统的核心人物,校长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管理能力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发展,因此校长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指数、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以身作则、科学管理,勇于负责,不断提高领导质量。
关键词:校长质量 影响学校 提高领导力
一、校长应具备的素质
(一)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一位称职的校长,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包括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有严格的政治纪律。校长一定要有大教育观,既要努力把所在学校办好,又要维护教育整体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所学校风气如何,师德如何,学生的行为习惯如何,关键在于校长,关键在于校长的品质和行为。因此,名校长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品质修养,注重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以他的良好品质和高尚行为去影响人,感召人。像我们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就是以他们的优秀品质去影响群众,感召群众。由此可见,一位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有没有威信,受不受群众的拥护,不但要看他的能力和水平,还要看他的道德品质,而且是把道德品质摆在第一位的。
(三)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校长在学校的核心作用要求其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业务素质包括多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学校的能力。
1.先进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将决定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和治校方略。办学理念一是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二是要紧跟时代的要求,三是要符合学校的实际。
2.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
校长在学校的核心地位要求其必须具有科学的管理能力。包括统揽全局的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周密的组织协调能力、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自觉拒腐防变的能力等等。
(1)统揽全局的能力
“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治理好一所学校,校长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统揽全局的能力。一要熟悉国情,了解世情,明确办学方向;二要熟悉校情,了解市情,明确办学目标;三要熟悉干部,了解师生,明确办学思路;四要学会“弹钢琴”,既能够统揽学校全局的工作,又善于抓主要矛盾。
(2)果断的决策能力
校长的决策能力是衡量其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原因。思前顾后,四平八稳,只能安于现状;不敢改革,不敢创新,就不可能发展;发生问题不敢果断处理,将会造成更严重后果。一位治校能力强的校长必然是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必然是善于决策,敢于决策。当然敢于决策,不是个人独断专行,而是要科学决策。
(3)周密的组织协调能力
一所学校管理是否科学,教育教学秩序是否良好,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是否稳步提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校长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是一门学问,科学的管理首先是要明确职责,健全制度,使学校各方面的管理都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包括班子每位成员、每位中层干部、全体教师和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主动性和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办好一所学校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上级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这就需要校长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努力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工作包括协调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包括协调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关系。
二、领导质量对学校的影响
1.校长的办学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
校长的办学理念代表着一所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办好一所学校至关重要。校长在确立学校办学理念时,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研究学校所在区域的情况,研究学校自身发展的优势;既研究这些具有特殊性的东西,也要研究社会的发展、时代的特点、教育的主题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校办学理念确立后,校长要通过学习、研讨等方式,努力使办学理念内化为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景,进而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办学实践,努力使学校走向校本管理,自主发展,深化改革,不断进步。
2.校长业务素质提升,会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校长作为学校办学的组织者、领导者,要注意抓好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教师生命活力,挖掘教师发展潜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专业性强、学术含量高的工作,它不是一般的行政管理所能替代的。校长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责无旁贷。校长进行专业引领,主要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教师的榜样,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举措、新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此引领全体教师专业品质、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如何提高领导质量
1.提升校长的品德修养指数
“为政以德,就会象北极星一样,有群星环绕着它;为政者如果缺德,本事再大也会变成孤家寡人,既使政治上正确也有时候会导致政息。”当好一名校长,必须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召人。古人把道德的最高境界归纳为“二慎”,即慎独、慎微,指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和在细微的个人小节上,同样能够遵循道德规范。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待人以诚。校长真诚待人,别人与你合作共事就会感到放心,感到可靠,有信任感,有安全感。对教师有什么意见,要把话摆在当面,是非分明。切忌当面一套背后套。要淡泊名利,揽过诿功。另外要对人宽,在工作中尊重理解每一个人。否则,一个眼中唯图蝇头小利,心中只靠权势压人的校长是带不出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的学校的。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靠理论指导工作提升领导质量要提升校长的学识能力水平。
.校长的理论知识与领导能力密不可分,一个理论不强的校长,它的领导力绝不会强,理论水平是深邃抑或是肤浅,决定了领导力的高低。校长的智慧从何而来?校长的理论从何而来?校长不妨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没事的时候,翻看一些管理类的书籍,。校长应学习并掌握领导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学史、学校管理学、学校卫生学,并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用理论来指導实践,从多方面来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校长要学习业务,精通业务,做教育教学的行家;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本行业的专家,旗帜。如果校长不懂业务或业务不精,听课、评课时就难免出现谬误,抓不住要点“瞎评”、“胡评”就无法指导教师,更谈不上给教师解疑答难,搞科学研究。所以校长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力争做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新型校长,以引领全体教师由“传授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从而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走科研兴教之路。
总之,校长要通过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达到在谋略上高人一招,在精神上胜人一筹,在工作上快人一拍,在方法上强人一等,在竞争中先人一步的境界,我想领导质量的提升,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领导力》陈俊昊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2.《中小学管理》2010.3,北京教育学院。
3.《教育管理学》赵中建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4.《学校领导者素质修炼》吴恒山,天津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校长质量 影响学校 提高领导力
一、校长应具备的素质
(一)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一位称职的校长,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包括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有严格的政治纪律。校长一定要有大教育观,既要努力把所在学校办好,又要维护教育整体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所学校风气如何,师德如何,学生的行为习惯如何,关键在于校长,关键在于校长的品质和行为。因此,名校长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品质修养,注重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以他的良好品质和高尚行为去影响人,感召人。像我们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就是以他们的优秀品质去影响群众,感召群众。由此可见,一位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有没有威信,受不受群众的拥护,不但要看他的能力和水平,还要看他的道德品质,而且是把道德品质摆在第一位的。
(三)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校长在学校的核心作用要求其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业务素质包括多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学校的能力。
1.先进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将决定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和治校方略。办学理念一是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二是要紧跟时代的要求,三是要符合学校的实际。
2.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
校长在学校的核心地位要求其必须具有科学的管理能力。包括统揽全局的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周密的组织协调能力、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自觉拒腐防变的能力等等。
(1)统揽全局的能力
“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治理好一所学校,校长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统揽全局的能力。一要熟悉国情,了解世情,明确办学方向;二要熟悉校情,了解市情,明确办学目标;三要熟悉干部,了解师生,明确办学思路;四要学会“弹钢琴”,既能够统揽学校全局的工作,又善于抓主要矛盾。
(2)果断的决策能力
校长的决策能力是衡量其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原因。思前顾后,四平八稳,只能安于现状;不敢改革,不敢创新,就不可能发展;发生问题不敢果断处理,将会造成更严重后果。一位治校能力强的校长必然是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必然是善于决策,敢于决策。当然敢于决策,不是个人独断专行,而是要科学决策。
(3)周密的组织协调能力
一所学校管理是否科学,教育教学秩序是否良好,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是否稳步提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校长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是一门学问,科学的管理首先是要明确职责,健全制度,使学校各方面的管理都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包括班子每位成员、每位中层干部、全体教师和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主动性和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办好一所学校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上级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这就需要校长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努力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工作包括协调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包括协调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关系。
二、领导质量对学校的影响
1.校长的办学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
校长的办学理念代表着一所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办好一所学校至关重要。校长在确立学校办学理念时,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研究学校所在区域的情况,研究学校自身发展的优势;既研究这些具有特殊性的东西,也要研究社会的发展、时代的特点、教育的主题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校办学理念确立后,校长要通过学习、研讨等方式,努力使办学理念内化为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景,进而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办学实践,努力使学校走向校本管理,自主发展,深化改革,不断进步。
2.校长业务素质提升,会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校长作为学校办学的组织者、领导者,要注意抓好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教师生命活力,挖掘教师发展潜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专业性强、学术含量高的工作,它不是一般的行政管理所能替代的。校长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责无旁贷。校长进行专业引领,主要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教师的榜样,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举措、新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此引领全体教师专业品质、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如何提高领导质量
1.提升校长的品德修养指数
“为政以德,就会象北极星一样,有群星环绕着它;为政者如果缺德,本事再大也会变成孤家寡人,既使政治上正确也有时候会导致政息。”当好一名校长,必须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召人。古人把道德的最高境界归纳为“二慎”,即慎独、慎微,指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和在细微的个人小节上,同样能够遵循道德规范。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待人以诚。校长真诚待人,别人与你合作共事就会感到放心,感到可靠,有信任感,有安全感。对教师有什么意见,要把话摆在当面,是非分明。切忌当面一套背后套。要淡泊名利,揽过诿功。另外要对人宽,在工作中尊重理解每一个人。否则,一个眼中唯图蝇头小利,心中只靠权势压人的校长是带不出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的学校的。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靠理论指导工作提升领导质量要提升校长的学识能力水平。
.校长的理论知识与领导能力密不可分,一个理论不强的校长,它的领导力绝不会强,理论水平是深邃抑或是肤浅,决定了领导力的高低。校长的智慧从何而来?校长的理论从何而来?校长不妨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没事的时候,翻看一些管理类的书籍,。校长应学习并掌握领导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学史、学校管理学、学校卫生学,并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用理论来指導实践,从多方面来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校长要学习业务,精通业务,做教育教学的行家;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本行业的专家,旗帜。如果校长不懂业务或业务不精,听课、评课时就难免出现谬误,抓不住要点“瞎评”、“胡评”就无法指导教师,更谈不上给教师解疑答难,搞科学研究。所以校长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力争做一个学习型、科研型的新型校长,以引领全体教师由“传授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从而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走科研兴教之路。
总之,校长要通过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达到在谋略上高人一招,在精神上胜人一筹,在工作上快人一拍,在方法上强人一等,在竞争中先人一步的境界,我想领导质量的提升,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领导力》陈俊昊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2.《中小学管理》2010.3,北京教育学院。
3.《教育管理学》赵中建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4.《学校领导者素质修炼》吴恒山,天津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