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顶层设计、价值关切与实践向度

来源 :桂海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长远规划与谋篇布局做出了顶层设计,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地位表明了价值关切,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指明了实践向度,使得这篇讲话成为推动我国新时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顶层设计;价值;实践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1-0020-06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华文明。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重任,各类社会实践与治国理政的要求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鲜活的命题,需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对现实,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寻求答案,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智慧,增添学术力量。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我国未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价值关切与实践向度的谋划安排,成为我国新时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一、顶层设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长远规划与谋篇布局
  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既要直面各种社会实践的现实回应,也要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着诸多短板和不足,在这种情势下,亟需对我国未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顶层设计的长远谋划。
  (一)指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便使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与发达的自然科学一起共同支撑我们国家能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且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做到“三个体现”:一是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二是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三是体现系统性和专业性。这样才能显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而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这就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方向指引上体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时代高度感,站在时代潮头话未来。习近平在讲话中论述了我国新形势下“五个面对”的具体任务,并强调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种时代高度感必将极大地鼓舞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起时代的要求和使命。
  二是历史厚度感,透过历史看未来。习近平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中的思想大家、各家学说、文化典籍,并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形成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同时,习近平也指出了我国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这实际上是从历史的角度为我国未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要补齐这些短板和不足,才能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跻身世界一流水准。
  三是洞察深度感,纵览人类论未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西方各种社会学说既是对西方社会问题的阐释,也是西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深刻影响着西方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所包含的理论学说是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回应关切,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支撑。因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推动。
  (二)谋划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思路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受到前苏联学术体制和意识形态的较大影响,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渐回归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轨上来。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它作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方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谈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时,提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重点虽在文艺文化方面,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样有指导意义。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谋划了今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思路,即在中央顶层设计下,统筹各方、协同推进,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目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以扩大我国的影响力。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谋划整体思路上体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国情与世情相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离不开具体的國情和世情,它研究的内容也与国家或人类世界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习近平在讲话中具体论述了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关注“五个面对”所遇到的新情况,解决“五个迫切需要”的新任务,体现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紧紧关注中国现实的国情,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理论支撑,找到理论方案。同时,关注世情发展,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需要自立于中国国情现实,自主于中国叙事表达,自强于中国学术体系,才能在世界场域中增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添中国话语分量。   二是反思与构建相结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经不同历史时期,既有古时的辉煌成就,也有近代的迷惘探索,更有现代的急起直追和重新建构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习近平在讲话中实事求是地表述了这些现实,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直面问题现实,分析短处不足,表达出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现状的反思,提出构建的谋划思路。在成就和不足的双重关切中,展现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自省自信,是对现状的实际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驾驭指引。
  三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文明的传承,也离不开思想观点的创新和学术理论的创造。传承是有选择性的继承,创新是在累积中的创造。习近平在讲话中论述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要求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并且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可见,这个讲话表现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自给自发自律。
  (三)强调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的多数学科有着严格鲜明的政治属性,体现着较浓的意识形态性。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在讲话中坚定地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为此,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讲话还告诫各级党委和主要领导干部在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上,既要加强领导,统筹管理;也要改善领导,注重实效,更要完善体系,理性引领,充分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特征。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学术观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人民的一员,“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这是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基本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价值关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地位和价值
  (一)深度剖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是否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即二者合成的综合实力。习近平在讲话中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经典作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的认识,并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这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经典作家们的认识是一致的,而且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为此,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既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也充分肯定了其主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还表明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工作者重要地位和价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坚定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和价值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其后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成果。这既是党领导人民创造适合中国自己的理论,也是党和人民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结果。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我们既不能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重大的理论成果,也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铿锵有力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因为在他看来,“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习近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和价值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坚持“问题导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解决“好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三个关键问题。这种实事求是的问题导向原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格,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和发展,对这三个导向性问题要高度关注,这三个问题解决得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能贯彻得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发展得好。
  三、实践向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理论思维中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无论是“解释世界”,还是“改造世界”,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构建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在讲话中整体性地指出了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向度。
  (一)直面问题,分析不足
  哲学社会科学自产生以来,一直都以分析和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为己任,于是“问题”就成为哲学社会科学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试图发现和解决所处时代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我国当前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的多种问题和不足作出了深刻而又独到的分析,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风格和高屋建瓴的指引。第一,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了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是新形势下“五个面对”的任务要求,折射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如“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问题。”这表明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原创能力还较弱,“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仍较突出。第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方面,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等问题,干扰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落实。第三,在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中,“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在贯彻“双百”方针方面,存在混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在学风上存在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侵蚀着优良学风和学术生态。这些问题和不足表明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仍须努力前行。   (二)坚持原则,构建体系
  发现问题固然重要,解决问题同样重要,指出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显得尤其可贵。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实践路径中,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了明晰的实践向度。在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在坚持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体系,是在加强顶层设计和价值关切的基础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切实可行之道。
  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三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使我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须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的问题。
  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中,一是哲学社会科学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不仅仅是学术担当,也是政治立场问题;二是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三是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自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四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能仅用一种模式,而是必须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双百”方针在其中能取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在于创新,它必须随着社会发展、实践变化和人类认知要求做出新的理论阐释。
  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体系上,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构建发展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训练培养教育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针对这些体系的构建,习近平还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发展途径,使有结构有层次的体系网络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善用资源,体现特点
  习近平在讲话中鲜明地指出,必须善于汲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
  第一,要体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民族性,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放在一个国家历史发展进程的视野中去对待,需要放在本民族文化发展传承的视野中去对待,也需要放在与国外同类科学的比较视野中去对待。一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离不开自身国家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悠久的中华文明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孕育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输送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也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二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实际形成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资源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活水源头之一,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继承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符合中国国情发展和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理论资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离不开国外优秀的有益的理论滋养。人类发展国情各异,社会情况千差万别,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解决课题均有不同,但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各国有益的科学资源,吸收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在取长补短的交流过程中充实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
  总之,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体现继承性的同时,保持民族性成果的发展,这其中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如此构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方能彰显中国特色。
  第二,要体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时代性,突出中国风格。哲学社会科学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它直面时代发展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案,这就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必然打上时代发展的烙印,从而体现其原创性时代性。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唯有用中国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分析和解决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才能体现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原创性时代性,突出中国风格。
  习近平指出,面对时代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以中国的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也才能真正解决理论“肌无力”的难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體现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创性时代性,就要以关注中国现时代的实践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再以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在现实中,我们党正是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再以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从而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而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回答,在科学回答实践问题中所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既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的理论,也突出了中国风格。
  第三,要体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性专业性,呈现中国气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和发展需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同时,它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材体系与学科体系的支撑,需要学术体系的研究和引领,需要话语体系的传播和阐述,需要创新平台体系的交流和影响,也需要成果评价体系的规范和推介等等,这样才能体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性专业性,才能让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中国气派,发挥出中国的影响力。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统一,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充满哲理思辨的论述,给中国未来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 李建良
其他文献
一    朱厚泽同志出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对贵州政界的许多人来说,是意料中之事。  那是1982年隆冬季节,中国的政治气候却是春意盎然。那年9月,胡耀邦同志代表中央向党的十二大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改革开放大业方兴,全国充满生机与希望。大批年轻有为、经受考验的知识型干部被推上各级领导岗位,贵州也启动省党代会的筹备工作。在省委组成的文件起草小组名单中,我看到朱厚泽的名字,
期刊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的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論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有关“一带一路”战略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著作就层出不穷,可谓汗牛充栋。有的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有的从实践方面进行研究;有的从国家层面进行研究,有的从地方层面进行研究;有的从操作层面进行研究,有的从政策层面进行研究;有的从外交层面进行研究,有的从开放层面进行研
期刊
摘要:有效遏制直至消除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发生率高、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因此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文章分析了南宁市四个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同时指出脱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村两委班子能力建设、精心谋划扶贫产业、整合扶贫资金、精准判断帮扶需求、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规范驻村干部
期刊
摘要:习近平从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曾多次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形成了其党校事业思想。文章旨在对习近平对党校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而特殊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党校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研究概述一二。  关键词:党校事业;党的事业;习近平党校事业思想  早在2007年12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听取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广西党校系统党员队伍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党校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坚持党校姓党,强化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坚持从严治党,增强遵守党章党纪观念和宗旨意识;突出党校特色,增强主阵地和主渠道意识。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党校党员;队伍建设;广西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1-0047-06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
期刊
足部虽不需像手那般拋头露面,可藏身于鞋袜内。但若不勤加保护,很可能会出现局部硬皮、脱皮、长茧的现象。所以定期的美足护理是必需的,若你喜欢穿着舒服透气的凉鞋,更需注意双足的美观。这里提供一个美足护理方法,让我们放上一点轻音乐,沏上香醇的一杯红茶,在DIY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尽情享受吧。    过程:1 将双足洗净,抹上角质霜;  2 用刮脚石去除脚底部及周围的厚皮;  3 用指甲刷去除趾甲内的污垢;  
期刊
“漂亮的高跟鞋并不能把你的身体遮住,反而能让你把更多的衣服脱掉。”著名的鞋履设计师Louboutin不露声色地道破了高跟鞋背后那隐秘的情欲暗示。对于女人来说,12厘米的“恨天高”无疑是一把最易攻破男人欲望防线的妖娆利刃。    对于女人来说,高跟鞋是一把妖娆的利刃武器。对于男人来说,则是一个性感的致命杀手。有着400年历史的高跟鞋在女人心目中永远是一个完美的隐喻,若隐若现的性感细节,不温不火的矜持
期刊
摘要:以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为视角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内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个演变过程从两位一体逐渐演变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把握其全面
期刊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形成的,具有坚实的基础条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其形成条件包括:主观条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基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条件是新时期新时代,国际环境是中西治乱比较。其科学内涵表现为:一个主题、两个任务、三个关键、四个伟大、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其重大意义表现
期刊
我只是需要一双可以抓住的手,带我离开绝望的谷底。为爱犯的罪,不可饶恕吗?上帝:“是罪,皆不可饶恕。”皆因我是一尾心碎的鱼,你是唯一的水,却不肯给,我只有在岸上,等待枯萎。有爱,从而有根,因此有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