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适量施肥、平衡水分、防治病虫害及适时收获等田间管理技术,熟练的掌握这些先进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种植业中的玉米田间管理为例,简要阐述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玉米;田间管理;防治
前 言
玉米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各个农业生产大省中都不占少数。所以能否大幅度的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只有掌握了玉米在各个季度的声场规律,加强玉米的田间管理,才能提高玉米产量,保障质量,从而实现秋季的丰收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1.玉米的前期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前期管理很关键,因为前期玉米的育苗期是基础,尤其是像种植玉米这种高产且晚熟的作物,更应该加强玉米前期育苗工作的管理,这直接影响到下半年的丰收。具体方法如下:
1.1玉米种子和土地是影响前期育苗的关键因素,不好的玉米苗和土壤的不适宜会直接在田间播种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却秒和断垄,这会严重影响玉米收获时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当玉米苗开始生长时要勤到田间去查苗,发现缺苗或断垄的情况要及时补苗。如缺苗较多,可以用浸种催芽的种子坐水补种。如缺苗较少,则可以移苗栽植的方法。特别注意的是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最好要带土移栽。栽后要及时浇水,保证成活。
1.2适时合理定苗是实现合理密植的关键措施。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三四片叶时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苗,去病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如间苗过晚,植株过分拥挤,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当幼苗长到四五片叶时,应按品种、地力不同适当定苗。如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要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间、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二茬苗。间、定苗可结合铲地进行。
1.3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减缓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防旱除草等。中耕除草一般分为三个期间,第一个期间应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叶时进行,深度在3.5-4.5厘米之间;第二个期间应在定苗后,幼苗在达到30厘米左右高度时进行;第三个期间应在拔节期前进行,深度为11厘米左右。除草要除干净,特别是那些根扎在土壤里较深的杂草。且要保证既不压苗又不伤苗,必要时可应用化学除草剂技术,如乙草胺乳油、乙阿合剂、玉米宝等。每公顷除草剂的用量应严格按照说明配比,既保证不伤害玉米幼苗对玉米田杂草又有较好的防效。
1.4春玉米由于基肥充足,一般不需要施苗肥。麦垄套种和贴茬抢种的玉米则因免耕播种,多数不施基肥,主要靠追肥。基肥不足的田间玉米应及时做到追肥,以此来保证玉米对营养的需要,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
1.5防治地下害虫。育苗期间对玉米危害最严重的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一旦发生虫害,一定要对症下药,及时有效的消灭。
2.玉米的中期田间管理技术
要提高玉米高产,除了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和加强育苗期田间管理外,更要加强玉米生产中期的田间管理,其主要表现在减少空秆和“秃穗”,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2.1轻施拔节肥。玉米生长至5-7叶时正是拔节期,是需肥高峰期,应根据玉米苗的具体涨势和情形进行追肥工作。
2.2重施穗肥。施玉米穗肥的时间也就是在玉米抽穗的前10 天,在这段时间玉米的生长生殖速度是最快的,幼穗迅速分化并进入雌穗小花分化的盛期,这一时期就是能决定果穗的大小、有多少籽粒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的一个生长中需肥量最多的时期,这个阶段的施肥量要占总体施肥量的50%-60%。在中下偏低的产地和后期不给予施肥的地区更要加大穗肥的追肥量。同时,可根据长势适时补充适量的微肥。
2.3防病治虫。对于中期仍然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对患有黑粉病的玉米植株,要及时发现,趁黑粉还未散发之前,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免在第二年重新感染病状。同时,在玉米进入心叶末的时期即大喇叭口期,也就到了正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因为在这时玉米螟基本都集中在草丛中进行危害,在这个时期药物防治是最佳手段。主要防治方法一是用菊脂类的农药对成1000倍液体,摘掉喷雾器的喷头,直接将药液喷入心叶丛中;二是用辛硫磷乳剂与水配比各50%调和成500倍液,喷灌于心叶丛中。
2.4抗旱排渍。在玉米生长的中期,无论是长时间的干旱或者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于作物的生长都很不利。如遇天旱,应坚持早、晚灌溉田间进行抗旱,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若是多雨天气,则要注意疏通排水沟,及时排水,以防作物的根部长时间在水生环境中浸泡,产生烂根状况,不利于生长发育。
3.玉米的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3.1及早补肥。大量的生产时间证明,玉米在吐丝后,下部叶片发黄,有明显的脱肥状况,这是土壤肥力不足的表现,其补救办法是:可追加施氮肥10%速效氮,或喷施0.45%左右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补施攻粒肥。追肥后可使根系活力旺盛,养根保叶,植株健壮不倒,防止叶片早衰。
3.2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一般可进行2-3次即可提高结实率,能够增产9%-11%。人工授粉的好处在于能使玉米不秃尖、不缺粒,穗大、粒饱满,早熟增产。
3.3站秆扒皮晾晒。可促使玉米早熟时间提前5-7天,降低玉米水分13%-16%,增加5%-7%的产量;同时,还能有效的改善玉米的质量。要掌握扒皮晾晒,关键是在实践的选择,在蜡熟中后期进行比较适宜,即籽粒有一层硬盖时,过早或过晚进行扒皮晾晒都不适宜。-过早会影响到灌浆,这样会降低产量;如果时间过晚则完全失去了意义。
3.4适时晚收。一般要掌握玉米植株不冻死不收获的原则,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玉米的后熟的特性,可使其充分普遍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这三个期间的严格管理,使整个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在个体与群体总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高产、稳产、高效、低耗的目的。有效的加强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对玉米生产而言极为重要,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民生,因此,加强玉米田间管理技术的学习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耿华,李树田,徐涛,张瑞仙,薛鹏.浅析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7,(09):145-148.
[2]袁增玉,黄楚玉.玉米果穗发育与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09):155-158.
[3]伊德里萨,張展羽,郭相平,王为木,孔莉莉.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166-169.
[4]张元昶,张首国,李振科,吴永升.转基因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174-176.
【关键词】玉米;田间管理;防治
前 言
玉米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各个农业生产大省中都不占少数。所以能否大幅度的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只有掌握了玉米在各个季度的声场规律,加强玉米的田间管理,才能提高玉米产量,保障质量,从而实现秋季的丰收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1.玉米的前期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前期管理很关键,因为前期玉米的育苗期是基础,尤其是像种植玉米这种高产且晚熟的作物,更应该加强玉米前期育苗工作的管理,这直接影响到下半年的丰收。具体方法如下:
1.1玉米种子和土地是影响前期育苗的关键因素,不好的玉米苗和土壤的不适宜会直接在田间播种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却秒和断垄,这会严重影响玉米收获时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当玉米苗开始生长时要勤到田间去查苗,发现缺苗或断垄的情况要及时补苗。如缺苗较多,可以用浸种催芽的种子坐水补种。如缺苗较少,则可以移苗栽植的方法。特别注意的是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最好要带土移栽。栽后要及时浇水,保证成活。
1.2适时合理定苗是实现合理密植的关键措施。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三四片叶时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苗,去病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如间苗过晚,植株过分拥挤,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当幼苗长到四五片叶时,应按品种、地力不同适当定苗。如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要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间、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二茬苗。间、定苗可结合铲地进行。
1.3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减缓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防旱除草等。中耕除草一般分为三个期间,第一个期间应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叶时进行,深度在3.5-4.5厘米之间;第二个期间应在定苗后,幼苗在达到30厘米左右高度时进行;第三个期间应在拔节期前进行,深度为11厘米左右。除草要除干净,特别是那些根扎在土壤里较深的杂草。且要保证既不压苗又不伤苗,必要时可应用化学除草剂技术,如乙草胺乳油、乙阿合剂、玉米宝等。每公顷除草剂的用量应严格按照说明配比,既保证不伤害玉米幼苗对玉米田杂草又有较好的防效。
1.4春玉米由于基肥充足,一般不需要施苗肥。麦垄套种和贴茬抢种的玉米则因免耕播种,多数不施基肥,主要靠追肥。基肥不足的田间玉米应及时做到追肥,以此来保证玉米对营养的需要,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
1.5防治地下害虫。育苗期间对玉米危害最严重的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一旦发生虫害,一定要对症下药,及时有效的消灭。
2.玉米的中期田间管理技术
要提高玉米高产,除了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和加强育苗期田间管理外,更要加强玉米生产中期的田间管理,其主要表现在减少空秆和“秃穗”,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2.1轻施拔节肥。玉米生长至5-7叶时正是拔节期,是需肥高峰期,应根据玉米苗的具体涨势和情形进行追肥工作。
2.2重施穗肥。施玉米穗肥的时间也就是在玉米抽穗的前10 天,在这段时间玉米的生长生殖速度是最快的,幼穗迅速分化并进入雌穗小花分化的盛期,这一时期就是能决定果穗的大小、有多少籽粒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的一个生长中需肥量最多的时期,这个阶段的施肥量要占总体施肥量的50%-60%。在中下偏低的产地和后期不给予施肥的地区更要加大穗肥的追肥量。同时,可根据长势适时补充适量的微肥。
2.3防病治虫。对于中期仍然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对患有黑粉病的玉米植株,要及时发现,趁黑粉还未散发之前,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免在第二年重新感染病状。同时,在玉米进入心叶末的时期即大喇叭口期,也就到了正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因为在这时玉米螟基本都集中在草丛中进行危害,在这个时期药物防治是最佳手段。主要防治方法一是用菊脂类的农药对成1000倍液体,摘掉喷雾器的喷头,直接将药液喷入心叶丛中;二是用辛硫磷乳剂与水配比各50%调和成500倍液,喷灌于心叶丛中。
2.4抗旱排渍。在玉米生长的中期,无论是长时间的干旱或者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于作物的生长都很不利。如遇天旱,应坚持早、晚灌溉田间进行抗旱,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若是多雨天气,则要注意疏通排水沟,及时排水,以防作物的根部长时间在水生环境中浸泡,产生烂根状况,不利于生长发育。
3.玉米的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3.1及早补肥。大量的生产时间证明,玉米在吐丝后,下部叶片发黄,有明显的脱肥状况,这是土壤肥力不足的表现,其补救办法是:可追加施氮肥10%速效氮,或喷施0.45%左右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补施攻粒肥。追肥后可使根系活力旺盛,养根保叶,植株健壮不倒,防止叶片早衰。
3.2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一般可进行2-3次即可提高结实率,能够增产9%-11%。人工授粉的好处在于能使玉米不秃尖、不缺粒,穗大、粒饱满,早熟增产。
3.3站秆扒皮晾晒。可促使玉米早熟时间提前5-7天,降低玉米水分13%-16%,增加5%-7%的产量;同时,还能有效的改善玉米的质量。要掌握扒皮晾晒,关键是在实践的选择,在蜡熟中后期进行比较适宜,即籽粒有一层硬盖时,过早或过晚进行扒皮晾晒都不适宜。-过早会影响到灌浆,这样会降低产量;如果时间过晚则完全失去了意义。
3.4适时晚收。一般要掌握玉米植株不冻死不收获的原则,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玉米的后熟的特性,可使其充分普遍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这三个期间的严格管理,使整个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在个体与群体总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高产、稳产、高效、低耗的目的。有效的加强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对玉米生产而言极为重要,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民生,因此,加强玉米田间管理技术的学习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耿华,李树田,徐涛,张瑞仙,薛鹏.浅析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7,(09):145-148.
[2]袁增玉,黄楚玉.玉米果穗发育与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09):155-158.
[3]伊德里萨,張展羽,郭相平,王为木,孔莉莉.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166-169.
[4]张元昶,张首国,李振科,吴永升.转基因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