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独版画册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有自己的作品集,曾经是一件门槛极高的事,除了你的照片水准高,还要符合种种标准,而这些标准都是别人制订的。后来,很多朋友手里阔绰了,开始搞清楚“手续”,找人设计,联系印刷厂……再得到一摞传统意义上的“画册”,它的版式印刷等诸多方面都在追随你看到过的大师作品画册,但却总显出几分“山寨”,且大多千篇一律,个性不足。如今拍摄、输出、制作手段都已经十分方便,制作自己“独一份”的作品集,在年轻人中蔚然成风。如何做你自己那独一份的画册?
  
  个性化相册的时代到了?!
  
  个人制作成为可能
  数码冲印店提供的个性化影像服务已经有很多年,虽说是“个性化”的,但终究是基于各种模板进行套用:“巴黎罗马北京范儿,奢侈复古文艺腔”,实际上并不个性化,也不大能体现你的个人创意。随着数码打印技术的发展,打印机不再是奢侈的东西,各种输出方式也多样化,成本慢慢可以接受了,这就给独自一个人制作印刷品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摄影语汇多元化
  数码影像普及了,估计现在世界上拥有相机,且在每天拍照记录自己生活的人是历史上最多的,且今后还会更普及,更多。这么多的人每天拿着相机拍来拍去,拍的内容和方式都丰富得令传统的摄影人难以想象,这必然对摄影语汇产生影响,它会更多元化,不再是某种审美方式一统天下的时代了。这么多的人要用影像来记录和表达,而看得见且摸得着的照片仍然是令人着迷的影像存在方式。印刷厂成本太高,还需要种种复杂手续,作品还要经过众多标准审核,怎么办?自己动手弄吧!
  
  谁在做?
  各种新鲜玩意儿,年轻人都是首先尝试的,自制影像书也不例外。国内外玩家大多是特立独行的年轻人,他们有的只是随意记录自己生活,有的则是认真从事着自己的拍摄项目。年轻人“经济基础”不够强大,但影像的创意却是元气十足,未来的影像时代由他们创造,选择自主创意制作,成本可以接受,技术可以掌握,更主要的是一切都在自己手里,不需外人指手画脚,其实不再年轻的您也可以自己尝试制作您的影像书,只要心还是年轻的自由的,不愿画地为牢圈住自己的想象力,就没什么不可能。
  
  怎么做
  
  选择和编排照片
  既然是影像书,那么照片本身仍然是主要的部分。其实成系列的照片本身是没有一定之规的,你可以将日常随手拍的记录生活的照片整理归类,也可以将你拍的某个图片专题进行编排,甚至只是根据色彩、情绪的统一进行归类,其实说来照片的编辑是专门的一门学问,但既然要落实到印刷品上,就要考虑书本阅读习惯对照片观看感受的影响。它是和网络相册或是展览的编排顺序不一样的,它相对更线性一些:故事的发展、情绪的高低乃至画面的大小和留白都会形成视觉节奏,影响观者的感受,这点不妨参考一些经典画册——即使你们采用的材料不同,视觉感受和视觉节奏的营造原理也是一样的。研究研究,再出发。
  
  A选择输出方式
  照片的输出方式主要有手工冲印、冲印店、工业流程的印刷和喷墨打印这几种,每种都有它特别的质感,纸张也会有所不同。多数朋友最容易接触到的方式还是冲印店输出的照片,若是成本允许,可以采用微喷打印输出,这样输出照片的纸张会不受限制,甚至可以选择打印在布上,自己通过试验完成。
  
  B纸张
  我们采访了几位朋友,大多采用卡纸作为书的纸张,黑色的硬卡纸作照片的衬底是比较合适的,但要注意的是卡纸不容易折叠成很整齐的边,折叠的时候需用尺子等工具协助完成,或者索性裁成单张的然后装裱。
  
  C版式
  版式在书和照片都准备好的情况下才开始实施,但是关于版式的想法是从最早就开始了,因为你要确定书的大小和照片的尺寸。照片和书页的相对比例和位置,整本书中照片的位置,这就要在摆放中考虑了,在这里建议照片不要弄得太大,不妨多留一些空白的位置,这样手工的质感会更明显,拿在手里的“是你拍的照片”这个感觉也会更加强烈。
  
  D文字和其他元素
  个人制作的影像书,从印刷质量上和装订来说不容易达到画册的整齐效果,它本身就是个手工产品,那么索性就纳入更多的个人因素,写字绘画拼贴都没什么不行的,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更为重要。文字可用作图片说明,图片可用作空白和插页的点缀,他们共同控制着照片审视的节奏。
  
  如何制作一本手工书?
  
  材料:铅笔、选做封面的硬卡纸、白卡纸、粗线、大号针、厚纸板、剪刀、尺子、胶水、锥子、夹子。
  
  Step1:
  将大小相同的白卡纸对折,一张一张放在一起,像书那样,用夹子夹住。
  
  Step2:
  在集中了折叠处的“书脊”处标识出距离相等的四个点,把每张纸摊开,在标示处用锥子刺穿。
  
  Step3:
  按图所示,像书脊的缝合方式一样,用线将这些纸张穿缝在一起,看不明白的话,解剖一本没用的书就知道了。
  
  Step4:
  以与书心尺寸相同的尺寸制作封面封底,别忘了书脊用的衬,再以比衬大一些的面积确定硬纸封面,将衬和封面粘贴好。
  
  Step5:
  在衬上用胶棒均匀涂抹,并且在书脊上用乳胶涂抹,再将书心与之粘连,用夹子固定几天,取下之后,一本手工书做好了,可以开始贴照片了。
  
  如何分享你的创意
  
  1未知方向传递
  就如同我们在后面采访的MEMO,你可以将这本画册想象为一只漂流瓶,在这只瓶子中装有你的信息,寄给朋友由他们传递完成,最后归还到你这里,此时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个人,大家都会在上面贴什么照片,写什么话,这一趟未知的旅途会成为难以预料的冒险,还是天马行空的创意集结?
  
  2参加比赛
  爱普生彩色影像大赛(Epson Color Imaging Contest)始于1994年,是旨在将高画质、高清晰的打印技术与自由创作相结合,兼具年轻一代新的视觉表达与数码文化,促进蕴含新鲜创作魅力的艺术作品产生的一项摄影和艺术图像设计竞赛。经过10多年的发展,“爱普生彩色影像大赛”目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数码打印照片和图像大赛,并以其独特的自由风格与鼓励创新的评选法则,吸引了亚洲各国喜欢自我表达的年轻人。在历届爱普生彩色影像大赛中,来自中国区的作品都广获赞誉。2009年,专门针对中国大陆地区参赛者的比赛“爱普生新视界大赛”从彩色影像大赛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立奖项,优秀作品还有机会参加在日本举办的彩色影像大赛。今年的报名已于9月30日截止,并将于年底公布评选结果,获奖作品将在爱普生影艺馆举办展览。现在开始着手制作你的作品集,参加下一届比赛吧!
  Link:http://www.epson.com.cn/CONTEST2009/index.html
  
  DIY相本套装
  对于懒得自己动手制作书的朋友,也有“偷懒”的办法,就是买现成的空白本子,能针对照片设计的更好。爱普生在我国台湾省市场推出了“DIY相本套装”,折合人民币约160元,是由12张带有装订孔和装订线,可双面打印的无酸艺术纸,以及封面、封套、铜钉等组成。打印后即可直接自己装订成为自己的作品集,收藏或送给朋友都不错,希望不久的将来大家都能买到这种“方便套餐”。
  
  装着照片的漂流瓶
  MEMO和他的手制影像书
  
  MEMO的影像书已经做到了第三本,和其他人用于自己展示作品的自制作品集不同的是,他的书是以在朋友圈中传递的方式完成的,每个人可以在上面贴自己的照片,写字,画画,拼贴,甚至对前人的作品进行小规模“篡改”,这种分享的未知感,是否是习惯了网络分享之后的一种返璞归真?
  
  Q_如何想到做这集子?
  最初开始拍照片都是在网络上和朋友交流,但是我对于照片总是不满足于仅仅是图像,想以一种更直接或者更传统的方式来认识照片,同时也让这些网友们有另一种方式的接触。至于这种传递的方式其实很早就有了,类似书的漂流之类的,我想到比较多的是小时候同学们毕业要在本子上写留言相互祝福。
  
  Q_如何选定传递的人,是否通过人群选定来控制整本的取向和风格,还是任意的?
  人选就是我的朋友们,风格并没有考虑太多。
  
  Q_有没有计划一直做下去?
  现在第二本已经完成了。两本之间从我的意图上应该说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做完之后两本是有差别的,第一本显得更放肆,方式比较多元,第二本似乎回归到摄影上面来的多一些,很多人就是单纯的贴图片。这完全是无意的,但是或许也微妙的体现了我自己的态度的变化……很有趣。如果有合适的时候和人选应该就会继续的。
  
  Q_可否将其定义为流动未知的展示空间?
  嗯,这一点几乎没有其他采访提到,但是我个人的确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这样的展览方式是个人的、秘密的,有点儿像古代传阅画卷的味道。
  
  Q_是否会展出,何种方式,在哪儿?
  展览的事情是我一直希望的,但是能力所限,我无法计划这个事情。方式想过一些,等有希望时候再说好了。
  
  Q_用什么材料做的书?
  第一本是用油画纸做的封面,内页是素描纸和黑卡纸。第二本是店里买的,有点像再生纸的质感。
  
  Q_采用什么方式装订的
  第一本是铁环穿的,第二本是骑马订。
  
  Q_制作过程,哪些部分自己可完成,那些部分需外面作坊支持?
  第一本就是自己想好,买好材料之后找店里制作的,第二本就完全是现成的。
  
  Q_总结起来,有几个主要步骤?
  构思-制作-确定人选-制定路线-传递-回收。
  
  Q_第一本完成总共用了多长时间?多少人?
  大概有两年吧,,但是中间停了半年时间没动。应该是20多个人,现在一共是40人了。
  
  给人看到有完整度的作品
  杨赣
  
  作为北京爱普生影艺坊的工作人员,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影像人能够通过我们的平台展示自己,进入主流的专业圈子。爱普生数码影像大赛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比赛,它鼓励年轻的艺术家用全新的影像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
  曾经有一年获得特等奖的作者,拍的是他生活的小区,他的全部作品有将近300幅,我们展览时只选择了三四十幅,很多参观展览的人会指着某一张作品说:“他这张就是废片啊”,或者说“他这个我也能拍啊”。但是评委的评判是有依据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图片海量的年代,一天拍几千张不需要任何成本,这样一来需要的不仅有你拍的能力,还有你挑选组织整理呈现影像的能力。获奖者通过自己的编辑和整理,形成一本册子,这本册子拿在手里给别人的感觉就和其他的呈现方式,比如网络,是完全不一样的,作品是有一个完整度的。拍只是一个阶段,你有意识的去组织和选择呈现方式,才算是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表达。
  现在技术的发展,让一个影像爱好者能够通过一己之力,对拍摄编辑输出都进行统一的控制,体现自己的创意,这是以往的方式所不能实现的。技术提供了可能,任何人都可能拿出自己那独特的一本作品集。
  数码影像带来了呈现方式的更多元化,目前这个东西还不是很大范围的,它仍然是一个较小范围的年轻人的潮流。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把它当作一个传统的摄影比赛,后来我们办了一些获奖作品展,大家看到获奖作品和传统的影像呈现风格完全不同,很多都是装裱成册,那国内的年轻影像爱好者就会逐渐发现,装裱成册是一种很不错的影像呈现方式。
  最近有很多国内年轻影像爱好者的作品,从拍摄到装裱等整体效果看来已经非常不错。在这个数码影像普及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自主的认识到,摄影无论是作为日常记录生活的工具,还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表现方式,它不只取决于你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
  我们说“影集”,其实不光照片是作品,这个“影集”本身也是个作品,它不只是照片的结集,它还是照片以某种方式结集,这种方式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这个时代的影像创作者给人看的应该是有完成度的作品。
  这几年来我们看到的国内的作品集,完成度越来越高,样式也越来越丰富,作者的个性越来越能得到体现,发展还是很快的。其实即使没有爱普生的比赛,年轻的影像人群也有自己的交流圈子,网络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而且能瞬间找到同类人群的交流方式,所以这部分影像人群也正在扩大,大家都知道个性化是表达的必要。
  
  给照片一个去路
  数字影像时代,拍照片像呼吸一样容易,太多影像千篇一律,追逐那些固有的套路,轻盈得一阵风就吹走,没有个性缺乏质地,更谈不上表达。将拍照落实到照片上,并形成一个集子,是从物理上给了照片一个去路,也许这会让你觉得:哦,我的照片不仅仅是硬盘上的一些数据或网络上的一个个页面,它拿在手里的分量,感觉还不错。
  (责任编辑:张一)
其他文献
陶冶情操、缓解压力,容易入门,影像艺术的魅力在内蒙古林西县公安影协大放异彩!这里的人民警察,不仅有严肃刚正的工作作风,也有着铁骨柔肠的文化生活。他们之中荟萃着摄影、绘画、书法、诗歌、文学、歌唱的“艺术家”,卧藏着网球、乒乓球、篮球、射击等体育“健将”。尤其是摄影创作,受到越来越多民警的喜爱。  本次与《大众摄影》共同举办的联谊会,将创作与交流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大众摄影》不仅带来了“实用摄影技巧”
这张照片拍摄于坝上草原,与前面一些照片不同的是,这张照片不是在日出前或日落之后拍摄,而恰恰是在一般被认为不利于拍摄的中午。此时光线条件为顶光,天空可以更好地呈现为蓝色,与前景大面积沙地的黄色成为很抢眼的补色组合,而简洁的构图强化了这种补色组合。如何把天拍蓝,如何整合、强调现场的色彩,在白天的拍摄中很重要。
随着数码时代的来临,电脑后期以及打印输出的制作品质,越来越成为作品是否亮眼的关键,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获奖与否。于是乎“PS”像一阵风似的席卷全国,然而就在我们炫耀着自己的“PS”技术时,国外同行却提出了与之相左的看法和意见。比如奥赛(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组委会就因中国摄影师数码创作风格单一就取消了中国摄影师下一年度的评委资格,第13届国际摄影展览国外评委也对中国“PS”摄影作品表示疑虑。
(编者按)当我们还处在谈论80后的惯性中时,一个“90后”的摄影师就那么自然地带着几万张有关火车的照片出现了。  这个没有代步车、没有高档装备的“90后”小伙王嵬,用他的脚一步步丈量着中国大地上的铁路线,用他自己的那套毫不刻板的方法拍摄着沿线美景。相比喜欢拍些小情调的年轻人,王嵬更多了些气势与气魄。  在交流中,王嵬很认真地给出了如下建议:“我们不要局限在铁路本身,可以把题目做大一些,譬如‘中国铁
2008年7月24日,松下公司在香港举行了新品发布会,一举推出了四款数码相机,分别是旗舰产品DMC-LX2的升级产品松下LX3和松下FX38、FX180、FZ28相机,从而使松下全线产品的整体水平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适当的像素  通常,摄影人最关心的是数码相机的像素,但是,LX3推出后,人们吃惊地发现相机的像素为1010万,甚至比LX2还略低一点。然而,懂行的摄影器材专家却很佩服松下的
从2004年起,我就开始思索如何用摄影及数字技术来重新诠释传统东方的审美和文化精神,我认定这是一条可能并可行之道,并且可能创造出能唤醒当代人视觉兴趣的,又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图式。2004年我创作了《中国地产梦》系列,该系列在2006年平遥国际大展中获“优秀摄影师奖”。2006年我又开始创作了《消费纪》系列,这些作品包含传统绘画的成分,《中国地产梦》中翻拍了我自己绘的水墨画,《消费纪》中翻拍了古代中
辞旧迎新,过去的一年中,网络天地栏目在大家的关注与支持下快速发展。我们发现,自从新网站投入使用,网络天地每月的投稿量增长到6000-7000幅,这是史无前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新网站投稿更加方便。每位网站会员都拥有一个“地盘”,平时的好作品,都可以发在里面展示,有相关的影展征稿时,直接引用就可以投稿。由于投稿数量多,大家的好作品也越来越多,评选时,非常难以割舍,所以我们把更多的好作品推荐到网站
创意摄影是一种智慧的闪光,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是一种灵感的驰骋,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  虽然现代的创意摄影包含更多的设计元素,但是创意摄影毕竟是摄影,而不是设计,所以摄影语言是根基,需要摄影者调动各种摄影技术手段来拓展视觉表现空间。如何让创造力在影像空间中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如何为影像增添更多魅力?技术技巧的把握与运用非常重要。无论是前期的构思与布置,中期对相机的调整与操控,还是后期的二次创作,都包
|编者按|这些柔美的作品出自日本摄影师中井精也之手。柔和淡雅的色调、温暖美丽的景色,和我们常见的追求高清晰度、高饱和度、大景深的风光摄影不同,作者的介绍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    Q_这些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日系风格”──低饱和度、低对比度、小景深、清新柔美??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风格来体现?您怎么看待传统的追求高清晰度、大景深的风光摄影?  A_我有意地降低色彩饱和度和反差,拍出
编辑手记 曾经在某国外摄影网站看到一句话,特别喜欢,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今天的影像是明天的记忆。在摄影圈里厮混了几年,有时当我站在某展览前或是手捧画册时,脑子里会忽然蹦出这样的怪念头: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子孙看到现在的这些影像时,他们会怎样评价?每有此念头时,心里就会生出些许恐慌。  我是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人,城市应该说是我最为熟悉的场景。由于成长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对社会有什么深刻的认识,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