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传导异质性与实体经济流动性配置的“马太效应”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1983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流动性进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交互效应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流动性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实体经济流动性配置陷入了资金越充裕的企业越易于获得融资,越易于获得融资的企业资金越充裕的窘境。这种流动性配置的“马太效应”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对尾部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及头部企业的一半;虚拟经济对尾部企业的“分流效应”高达头部企业的3倍,从而强化了流动性配置的失衡。因此,当前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普惠政策有助于提升流动性配置效率,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的关键在于健全现代化金融体系,增强货币政策的靶向性和针对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国放松卖空管制为视角,探究其对内部人减持的影响.研究表明,卖空机制能够抑制企业内部人减持行为.机制分析发现,卖空对内部人减持的抑制作用是通过缓解股权高溢价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能够抑制大股东、董事以及管理层减持,但对监事减持无影响;卖空能够降低内部人减持的获利程度,并且在内部人减持动机更大时,对内部人减持的抑制作用更强;卖空通过约束内部人减持提升了股票定价效率,还有助于降低内部人增持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卖空和内部人减持领域的文献,并对政府部门完善制度设计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在我国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下,从债券融资的视角,探讨债务结构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融资与企业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
本文关注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后离任、但经过一段"冷却期"后再次被原上市公司返聘的现象("独立董事返聘").本文以200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独立董事返聘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究竟是基于"学习效应"的抑制效果还是基于"关系效应"的助长效果.研究发现:(1)对独立董事返聘的公司而言,相对于冷却期,返聘期的公司违规显著更少(纵向对比);(2)返聘的独立董事首任期间,公司违规要显著低于冷却期(纵向对比);(3)相较无独立董事返聘、返聘人数更少的公司,返聘人数更多的公司违规显著更少(横向对比).研究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回流趋势显现以及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如何促进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正成为众多城市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撤点并校"政策外生冲击,结合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95个地级市层面特征数据,实证研究了户籍地教育公共品供给状况对流动人口回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户籍地教育公共品减少显著阻碍了流动人口回流,减少幅度越大,阻碍越严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种阻碍倾向不分户口类型,但对家中有男孩、家庭规模较小的流动人口更加明显.引入代际视角后的研究
集体所有制与地方性制度约束影响农地合约的可选择性和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配置,导致新古典意义的"农地市场化流转—规模经营—农业绩效提高"路径难以实现,因此,"三权分置"改革后,不同农地合约结构对制度绩效的影响备受关注.在集体地权可分割、乡村治理体系转型的前提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农地合约结构与制度绩效的分析框架,并对松江集体村社型家庭农场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农户"阶梯型农地合约结构下,若相关利益主体围绕集体共有农地资源达成一致协定并能实现共同获益,集体共有产权下的农地合约可以提高制度
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国企"混改"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国企"混改"过程中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机.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参股促进了国有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机制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参股通过治理效应路径和融资约束路径共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具体表现为非国有股东参股带来的监督治理效应和融资约束强化效应均增强了国有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而促使国有企业增加金融资产投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参股推动的国有企业金融资产投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前5名应收账款欠款人信息以及前5名大客户信息的披露数据,本文较为直接地考察了企业是否以及如何利用应收账款的产品质量担保功能与大客户构建合作型客户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提供给大客户的信用政策越宽松,即应收账款金额越多,信用期限越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与主要客户地理位置相似度较低的企业、处于竞争性行业的企业以及营商环境较好的地区,上述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增强.最后,本文发现,在与大客户构建合作型客户关系时,企业向这些大客户提供的应收账款越多,企业的业绩越好.
资本运作一方面可以提高股价,另一方面可以让公司股票停牌,那么是否会成为大股东度过质押风险的方式呢?基于此,本文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的可能性越大;这一关系在质押股权面临的平仓风险越高和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2)机制检验发现,随着质押比例的提高,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后的停牌时间越长;从股价提升的效果来看,资本运作在短期内能提高股价,缓解质押风险,但从长
资金流量表数据表明,劳动报酬上涨对2008年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了解释国民储蓄率演变趋势的劳动报酬假说,认为2008年以来的国民储蓄率持续下降是居民劳动报酬上涨推动的。具体来说,居民劳动报酬上涨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增强了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造成居民储蓄率下降;居民劳动报酬上涨导致企业支付劳动报酬占比上升,企业储蓄率下降;而企业支付劳动报酬占比上升又导致政府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支出,政府可支配收入比重和政府储蓄倾向下降,进而使得政府储蓄率下降。基于2008—2016年的省级面板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股东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开通的“沪港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是否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