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起牙山(外一篇)

来源 :大地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yun99a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到栖霞之前,并不知有这么个牙山,且一听牙山的名字也有些泄气。这看来更似村俗俚语的乳名,还能让人存有什么非分的联想?九九登高,倒是沾了节气的光儿,赶上霜秋初上,白露司时,凑个热闹倒也无妨:呼啦啦一行三十来人向着陌生的牙山前进。
  空气就散漫了一层薄雾,虽说没有影响行程,却也因此减缓了车速。一路自是些晚秋的景象,秋行无迹,却又急急匆匆,随处可见。连绵的果园,弯翘的枝头,成堆上垛的苹果。如一堆果虫儿,循着果味,我们不经意间钻进烂熟苹果的果肉里,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甜蜜,一片啧啧的赞叹声,分明夹杂着下咽口水的动静,于是,含混的带有含糖量的声音也愈发变得粘滞。
  车还在走,夹道堆积的果品越来越多,而“突突突”往来奔跑忙着运送苹果的农用车甚至塞住了去路。陷入苹果阵仗的人们不但不恼,还拉开窗子看起热闹——若不是赶上秋收时节,任是谁也动员不得这么多果农和车辆,排起长队接受游人的检阅。
  和一路上热闹繁华相比,牙山山门内冷清了许多。偌大的停车场上只有我们一辆车,临近的小路上,麻雀自在地捡拾它们的口粮,静静的秋山纠缠在薄雾里还没有醒转。
  最盛的秋时已过,树影飘黄,虬枝向天,而山的肌肤在秋雨的纠缠后一层层展露出来。山以形胜,水以势奇。所以以“岩岩”之貌示人的泰山,在群山中成为了极致;以“汤汤”之势邀人一观的钱塘大潮,让人见识了水的魄力。登山,当在盛秋之后,芳菲净尽,秋岚初上之时,看褪去万千浮蔽铅华却又风采绰约的山的形容,强于看夏的滟绿,冬的清寒,春的浅薄。秋来看山,难见溪流,寒潭水下,乱石幽溪间,溪道里堆砌得满是累累的石头:那是出峪溪水凝固的波痕。
  秋天的山真是有劲道。横勾竖挑,笔力雄浑。若要留连于山间一两片髡黄盈红的叶片,或是采一串状如玛瑙的野果,还体味不出山的味道。行走于山间路上,猛一回头,不经意间与对面的山峰撞个满怀。这却是与山的一次对视,视野里,磊落的山岩,突兀的峰峦,飘飞的黄叶,潮起的薄雾,在虚虚实实间为你演绎山的瑰伟奇绝,让人慨叹山间寥廓,胸有豪情。
  雾走牙山,一如帷幕观花,本来秋来登高,是为了望得更远,但不管是山间回眺,还是崖顶撒眸,眼力所及,只是若隐若现的山村水坝,崖壁草花。隔着层薄雾,总觉不过瘾,这或是许多游人的败兴之处。但这层薄薄的雾气,窃以为恰恰给山间带来了生气。
  登山,则情满于山;涉水,则意溢于水。山水之乐,岂在山水?所以我的登山,不以前呼后应为乐,不以嵯峨山势为喜,每有登山则慢条斯理,散慢悠闲。两登泰山,却都是花了一天时间登到山顶,人家上山看日出,我赶上了日落。日出盼的是希望,日落看的苍凉。在日出日落的轮回里,我随兴而为,率性而为,哪管它日出月落?
  我还是不喜欢高高在上的泰山。泰山,历史赋予的已经太多,看日出的确不如品日落,因为历史都已经被刻画在每一块山岩上。看日出,是应景;看日落,则是应时,随意而行,才能寻到她的历史。
  牙山不是泰山,也不可能成为泰山。在历史和地理的双重定位下,在西望泰山,东顾崑嵛山的宿命里,早已注定文化宗教都不会眷顾这块土壤,文人的脚印踩踏出泰山的高傲,道士的经幡牵引出崑嵛的胜境。倒是牙山,除了山下红光耀跃的苹果,能数落出来的就只有山间的草木。
  庆幸牙山没有成为泰山。登山者不惮于历史文化的敬畏,在文化堆起的高度面前,他们手撕嘴咬,一分分地削弱泰山的尺寸。在近乎侵扰的拜谒者的脚下,名山们一天失去光辉,虽然他们的名头下,或许又增添了一长串世俗的文字。
  倒是牙山能守拙本分,因为没有文化的层累,不必艳羡名山的风头,也不必过多地开山凿岩,自戕躯体。看看牙山上的小路,看看随性而为的石阶,就知道,清苦寂寞的岁月里,她独享到的欢乐。其实,论起山岩石矶,她并不输于泰山,论树丛草木,她并不输于崑嵛,在人们早已认定的世俗面前,她成了牙山(做崖字或许好些),一个粗俗鄙陋,甚至连自己也讨厌名字。不过粗俗也好,倒也免去了纷争和烦恼,从此净心吁气,独处一隅,冷眼看这世间的日月轮回。
  雾一样的牙山,不必承受过多的毁誉,不必接纳过盛的香火。春来满山杜鹃,辉映山谷;夏来雨后溪水,细声呢喃;秋来红叶飘飞,雾锁重峦;冬来寒潭水尽,披坚执锐。从此,她的音容笑貌里,少了份喧嚣,多了份从容和宁静。
  
  品味死亡
  
  死生亦大矣!
  逝去的总是最为悲壮,最可怀念的,更何况是鲜活的生命?死亡是一种最冷酷的剥夺,一击之下,灰飞烟灭,只留下一段若可若否的历史印痕。
  我第一次对于死亡的认识,是二婶娘的病逝,离现在总有二十几年时间了。生时每天都在眼前,音容举动,历历在目。忽然间人就殁了,只留下一床旧被和一篮尚未择好的菜。初始时我是极不相信的,再就是迷惑。此后一走进二伯的家里,就有了空落落的感觉。还不更世事的我,有时跟大人问起二婶娘,不觉又勾起他们的眼泪,唉声叹气地谈论起二婶娘的好来!
  八九岁的时候,有天夜里做梦,梦见所有亲人都死去了,独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田野徘徊游荡,凄清而又无助,遂生出许多悲哀。醒来时已是深夜,窗外残月西斜,树影摇窗,四野阒静。我披着被子坐起来,看床上的亲人一呼一息地打着酣,游戏在他们甜甜的梦里。寂寂的寒夜,我回味起梦里的情景,感到万分地无助,泪水簌簌地下来了:我害怕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离开我,没有了他们的我应该怎样去生活呢——小小年纪的我竟然背负了这样一个生老病死的课题,第一次从内心中深处产生出对于死亡的恐惧。
  此后,我的心态就有了变化,害怕死亡,更害怕长大,常常一个人闷闷地存想:人为什么要长大呢?人一旦长大了,是不是就意味着距离死亡更近了?因为害怕长大,我每天狠命地掐捏人中、下巴,生怕那里有朝一日长出胡须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个人总是呆呆地窝在一个角落里,心猿意马地想着生命的长度和脆弱,幻想着如何去逃避死亡。
  人还是长大了!
  眼见故乡的老人一个接一个地辞世,屈指算来总有几十人了,有时闷闷地想:这些死掉的人到底去了哪里,他们孤单吗?在我的感受里,活着的人还可以继续享受阳光,品味生活,就把他这一个逝去的人单独隔膜起来,分离出来。难怪古人相信灵魂,把人死后的魂灵编排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个世界也是有车有马有集市和村庄,与人世间一一对应起来,这是他们对死亡最无奈和妥协的幻想。比起还在做孩子的我来说他们要阿Q得多,也聪明得多了。人是社会中的人,是群体里的一个,是不能离群寡居的,人最耐不得的就是孤独和寂寞,孤独无异是另一种生命的剥夺。死亡对个人来说,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剥夺。
  在战乱灾荒年月里,人一批接一批地死去,只留下孀妻弱子,贫病交加,这时活着的人留守的悲哀和孤单是多么地强烈:死去的人看来是结着伴走远了,活着的仿佛被锁进另一层空间,忍受孤独和丧失亲人的痛苦煎熬。
  两年来,夜里常常做梦,梦里是二伯父一次次地死去。事实上二伯父早在九二年冬天就已经逝去了,他离世时我并不在家,我也奇怪为什么梦里总时要回放那个悲哀的影像。是让我品味死对于生的滋味还是别的什么讳莫如深的寓义?我虽然还无法确知这滋味的全部,但已经开始了对生与死的思考。
  两千年前的孔子对死亡的品味是“未知生,焉知死?”,我的感受是,如果不能体味生的乐趣,死亡对于个体而言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品味死亡,还要先揣摩生命的份量。
  在不同人眼中,生命所能承受的份量总是不同,这就构成我们最丰富多彩的生活。上苍给我们每个人同样一个生活起点,于是不分晨昏地走向生命彼岸。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角逐,因为参赛者不知道终点在哪儿,不知道前面是否有深沟流水和丛生的荆棘,这一切都没有人透露消息。
  循环是自然界的最大品性,日出月落,春去秋来,这周而复始的循环总能给人以安慰:今天的太阳,明天还照样会挂在天上;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律熟记在心中,我们就不用去担心明天的太阳是否会失去光色;今年误了农时,明年还可以赶早播种。这听起来像是实验,实验中只要抓住一点儿规律,我们就能成为这个世界主宰。这看起来更像是自然科学里面的实验,不管是牛顿定律还是热力学方程,实验者只要创造出相类的实验条件和场所,实验结果总会是相同的,对此几乎没有人担心过,更没有人去质疑。
  但是生命可以吗?生命是不可循环和逆转的,一个人出生时,谁能知道他是大善抑或是大恶?恐怕也只有时间,所以人说盖棺论定。皓首苍髯的老叟,每每在夕阳西下时回望走过的路时,无奈地感叹:当初为何要走出那样的歧路呢?一声叹息掩盖不了逝去的岁月,惟一能想明白的是,若说人生经历是一次实验的话,那么这样的实验也就只有这么一次,结果就意味着结束。
  生命是对死亡的一个接续,而死亡则是生命的一个必然归宿。
  相对于生的欢愉,死亡无疑是抽象的。死亡的价值在于对亲人朋友心灵深处的致命撞击。它的意义和价值也是被亲人朋友一再提升后,才有了一定高度。在后死者看来,死亡其实就是一个黑洞,无穷无尽,吸收生命却不肯表明其真实形态。它既没有大小,也没有质量,没有方位,更没有光环和颜色。宇宙中的黑洞是星球的坟墓,而死亡是人生的黑洞,时间则是充当了其中的墓志铭。
  从当事者的角度看来,生和死是人生最大的事件,是生命乐章的开始和休止,但当事者却总是被隔膜起来。一个人呱呱坠地,获得了生命,这是件多么欣幸的事啊,对他自己而言,他知道为自己的生命高兴吗?不谙世事的他只能傻楞楞地张望那一张张如花的笑靥,自己却不知所措。面对生命,当事者仅获得了一个看客的身份。
  一个人将要撒手离去时,是不可能带有悲哀的,倒是身边的亲人早已捶胸顿足,哭翻了天地。哭吧哭吧,悲则悲矣,死去的人作为整个事件的主体,可是他本人知道吗?人的最大悲哀就在于:生与死这两件跟自己最密切相关的人生大事,竟然没有表白和品味的机会,只能等着别人来盖棺论定了。痛哭制造了人死亡的氛围和悲伤的浓度,死亡的人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孙姓的先生去吊唁一个挚友,这里不能不说明一下,他的好友年纪尚轻,突然病得倒下,没挨到一星期就撒手去了。悼念会归来后,孙先生得了一场大病,心情极度消沉,甚至怀疑自己是否也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家人劝说,医生宽慰,总算是吃了一些药,渐渐地好了起来。有人说他是被朋友的死吓到了,最实际的情形是,那件事情让他对于生死人生有了新的领悟。尽管这一品味的过程过于痛苦,但在生和死的一线之间,他还是敏感地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人生几何!死亡的滋味竟然不是自己品出来的,而是别人回味的结果。这可是生与死品味的最大收获。
  世上总有害怕神灵鬼怪的人,追究起来,还是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死亡是什么?是无影无形的黑洞。人们就把黑夜牵扯进来,于是死亡有了颜色;把对死亡的种种恐惧表述出来,于是死亡有了声音;把死亡附加以不同形态,于是死亡就有了模样。
  也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开始相信神秘力量,就此产生了原始图腾,也就有了宗教信仰。其实人心最妥协的愿望就是逃避死亡,出于这个顾虑,人们甚至干了许多卖友吮血的坏事,皇帝老子也不例外。历代君王中,有多少尊崇神仙,信奉图腾的人呢?可以说不可胜数。他们搞起大规模祭神事佛的事情来,不惜荒废了朝政。结果一世世精诚,换来了一堆堆白骨。死亡在以时间作为武器淘汰生命,浑然不顾宗教信徒们最后一点哀怜的目光。
  生命对个体来说,只能有一次,是弥足珍贵的,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永恒顽固地将每个人纳入到它制订的轮回之中,人们一方面清楚地知道这一规律,一方面又希望竭力突破它的束缚。所以秦始皇派出了求药的童男童女,所以皇帝们用长生不老的丹药一个个地将自己毒死。
  在悲观人的眼里,“日方中方晲,物方生方死”,生命就此失去了应有的人性光辉,沦为事物运动的一个周期或简单复制,在一次次循环往复的挣扎中,完成一次生命的巡礼。
  倘若每个人都能体味美国盲诗人海伦•凯勒的那句名言就好了,她说,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正是抱着“来日方长”的念头,人们才安于欢乐,忌讳死亡,不会品味死亡,才会心安理得地去挥豁本以不多的时间和生命,直到死亡猝然降临。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这样的人非但不是自己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参与者,至少连一个思考者也算不上。
  最近热播的《百家讲坛》里,钱文忠教授在说解“三字经”的段落里对“庄生梦蝶”有过一段这样的表述:庄生梦蝶讲的并不一定是梦,庄子只不过借梦和觉来比喻死和生,他的梦和醒过来在他这个故事里面都是一个比喻。庄子对人生的处境有深刻的体会,生和死是庄子对人生体会中最深刻的内容之一。生不是你选择的,死也不是你想逃就逃得了的。庄子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生和死的确是有分别的,就像蝴蝶和庄子,梦和醒,它终究是有分别的一样。
  在笔者看来,以梦和醒对应生与死,这不该是庄子的本意。庄子想说的是,羽化与物化阴阳相对,梦中羽化,醒来物化。虽然生与死是不可逆转的,但梦和醒是可以交替的,物化是客观的实际,而羽化则是“道”的最高境界,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升华,代表着人性的达观。生与死只是一种宿命,但物化与羽化则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循环。
  庄生由梦蝶而联想到羽化,由羽化而演进到“道”的自然循环,但是在面对生与死的取舍前,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庄子的达观与从容?持有进化论的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悲观灰暗的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其实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至少也脚踏实地接触到了沙滩,甚至用自己的手刻画了沙滩的形状。比起一起在海洋中簇拥不前,飘摇不定的海浪,总算在生命的尽头找到了自己停靠的滩头,与地面的亲吻让海浪在情人的拥抱中恬淡地死去,生命的厚重也随着越来越多海浪的追逐而得到了认可。
  有滩头牵引的海浪成为有秩序的海洋;有社会责任引导的我们则必然是社会秩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此一来,我们宁愿脚踏实地地走一程,让生命在脚下纷飞的泥土中留驻,也把脚印留给后面的人解读。
  
  (张成良,在吉林电视台等媒体工作9年,现从事新闻传播研究工作。其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经济新闻奖、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奖、吉林新闻奖及吉林广播电视新闻奖等多项。在《新闻记者》、《新闻界》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其散文游记在全国多家报纸发表,并多次获奖。)
其他文献
城西山烈士陵园的东面,有一处大理石建筑的文化广场,广场东下方有一个借低洼沟湾人工围坝形成的水池,因为池中栽种了荷花,人们便称这水池为荷花湾。夏日,湾中碧叶掩映,荷蕾亭立,虽不达“接天连叶无穷碧”之恢弘,却也有“映日荷花别样红”之艳丽,点缀了绿地,优化了环境,如诗如画,煞是迷人。凡到文化广场休闲的人们,都要到荷花湾边溜一圈。久而久之,荷花湾便成了文化广场的代名词。  荷花湾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汛
期刊
伴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无数招金儿女走向了西南山地,奔向了塞外边陲。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融入共和国黄金产业的变革,用挚诚和真爱谱写了一曲奉献西部的时代赞歌。——题记    在九曲弯转的黄河边,在幽静深远的古道旁,在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处,都留下了你坚定跋涉的脚印;在苍茫辽阔的大漠戈壁中,在群山绵延的云贵高原上,都飘荡着你豁达爽朗的歌声!  这么多年来,你以智慧做行囊,你把信念做拐杖,你用雄心当干粮,你
期刊
初秋,丹东广播电视报在魅力网组织了坝上摄影采风活动,毫不犹豫的报了名,拿个数码小卡片鱼目混珠的随着背着摄影包扛着三角架的队伍上了火车。   从木兰围场到坝上的长途小客车以老马拉重车的劲头载着满满的人和货,颠簸着摇摆着,留一路黑烟将我们的视线扯进了内蒙古的塞罕坝上草原。小城镇的招牌渐渐不见,一路翠绿的松林绵延着,不用看路牌就知道这已经进入国家森林公园的防护林区了。随着松林的指引,山峦的形状起伏着开阔
期刊
水陆法会全名“法界圣凡水陆普渡大斋胜会略称“水陆会”、“水陆道场”、“悲济会”、“水陆斋”等。俗称“打水陆”。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内容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蔫亡灵,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    一、水陆法会的缘由    据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四曰:“有一天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
期刊
三本诗集同时出在我的书案上,最后面世的一本也有六个年头了。伊恋著《流浪的鸽子》,香菲子著冉晓光赏析《血色樱花》,冉晓光著《带泪的玫瑰》。三人诗歌,诗风相像,诗脉相连,诗材相近;都是喝着长江三峡中的水成长起来的。三本诗集的主体都是爱情诗,亲情和山水的表达只是爱情的合声。  还在喝着三峡水的诗人和诗评家向求纬、柏铭久、黄濂清、熊勇、夏新权诸先生,显然是熟悉或了解这三位诗人的,他们就近就诗论诗;或看见了
期刊
去年的确是个暖冬,一冬天没有下过一场像样子的雪,无雪的冬天便缺少了精彩,缺少了气魄,缺少了情趣,也缺少了诗意,似乎不是真正的冬天。春节的鞭炮刚刚响过不久,转眼间,那路边的柳树枝条儿,便悄无声息地绽开了淡淡的鹅黄,偶尔枝头传来几声鸟儿欢快悦耳的歌韵,在撩拨着我那沉寂的心弦儿……  知道吗?在我居住的楼房前,是一栋半新半旧的只有三层高的小楼,因为这座楼的结构有点特别,对着我家窗户的侧面,有几根贴着码赛
期刊
太阳和月亮,一个是活力四射、俊朗阳刚的男儿,一个是温婉静雅、清纯秀丽的女子。他们一直以守望的姿态相互爱慕、不离不弃。终于有一天,他们想要穿越宇宙间神秘、诡奇的阻隔,相拥相吻。他们在天幕上的激情表演,让见证他们情爱的地球人在震撼和惊艳之余,更为那份相守的执著与相会的缠绵深深感动。  2009年7月22日,太阳和月亮约定相聚的日子到来了。这一次,他们选择了让中国广阔的长江流域的人民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人
期刊
歪门邪道    宋县长晚上秘密把懂风水的王先生请到会议室,消息不胫而走,所有的副县长不约而同地来到会议室,俨然是开县长办公会议。  传说王先生是他娘与一游方道人的私生子,道人临别赠一红包给他娘,叮嘱三十年后方能打开,准保她和儿子荣华富贵,他娘等不到三十年后的荣华就忧郁而终。王先生穷困潦倒之时想起娘临终遗言,不正是三十年么?打开红包是一本算命看风水的老书,或许是遗传基因的作用,王先生无师自通。这几年
期刊
到西安北广济街买羊肝、牛骨头后,春游余兴未尽,我和妻子特意向东逛了一下西羊市街。  转眼三十年了,而今的西羊市街今非昔比。那富于民族特色的街道,让我一眼看到就心花怒放,激动不已。门面林立,装饰华丽,古香古色。那品种多样的清真食品,令人垂涎欲滴。多么熟悉的街道,多么熟悉的人流!徜徉在西羊市街,真有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突然向南一瞧,那垃圾台,那简陋的水泥垃圾台还存在!简直不可想象,城市化进程到现在
期刊
我有个朋友,他说他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处在海边的房子,因为可以喂马、劈柴、发呆、坐在房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请等一等,这话听着如此耳熟?想起来了,它曾经出现在海子的一首诗里,他说: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从明天起,我要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些年,他一直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着,直至他相中了离北京不算太远的大连海边的一座小楼,也攒足了足够的钱,于是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