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到栖霞之前,并不知有这么个牙山,且一听牙山的名字也有些泄气。这看来更似村俗俚语的乳名,还能让人存有什么非分的联想?九九登高,倒是沾了节气的光儿,赶上霜秋初上,白露司时,凑个热闹倒也无妨:呼啦啦一行三十来人向着陌生的牙山前进。
空气就散漫了一层薄雾,虽说没有影响行程,却也因此减缓了车速。一路自是些晚秋的景象,秋行无迹,却又急急匆匆,随处可见。连绵的果园,弯翘的枝头,成堆上垛的苹果。如一堆果虫儿,循着果味,我们不经意间钻进烂熟苹果的果肉里,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甜蜜,一片啧啧的赞叹声,分明夹杂着下咽口水的动静,于是,含混的带有含糖量的声音也愈发变得粘滞。
车还在走,夹道堆积的果品越来越多,而“突突突”往来奔跑忙着运送苹果的农用车甚至塞住了去路。陷入苹果阵仗的人们不但不恼,还拉开窗子看起热闹——若不是赶上秋收时节,任是谁也动员不得这么多果农和车辆,排起长队接受游人的检阅。
和一路上热闹繁华相比,牙山山门内冷清了许多。偌大的停车场上只有我们一辆车,临近的小路上,麻雀自在地捡拾它们的口粮,静静的秋山纠缠在薄雾里还没有醒转。
最盛的秋时已过,树影飘黄,虬枝向天,而山的肌肤在秋雨的纠缠后一层层展露出来。山以形胜,水以势奇。所以以“岩岩”之貌示人的泰山,在群山中成为了极致;以“汤汤”之势邀人一观的钱塘大潮,让人见识了水的魄力。登山,当在盛秋之后,芳菲净尽,秋岚初上之时,看褪去万千浮蔽铅华却又风采绰约的山的形容,强于看夏的滟绿,冬的清寒,春的浅薄。秋来看山,难见溪流,寒潭水下,乱石幽溪间,溪道里堆砌得满是累累的石头:那是出峪溪水凝固的波痕。
秋天的山真是有劲道。横勾竖挑,笔力雄浑。若要留连于山间一两片髡黄盈红的叶片,或是采一串状如玛瑙的野果,还体味不出山的味道。行走于山间路上,猛一回头,不经意间与对面的山峰撞个满怀。这却是与山的一次对视,视野里,磊落的山岩,突兀的峰峦,飘飞的黄叶,潮起的薄雾,在虚虚实实间为你演绎山的瑰伟奇绝,让人慨叹山间寥廓,胸有豪情。
雾走牙山,一如帷幕观花,本来秋来登高,是为了望得更远,但不管是山间回眺,还是崖顶撒眸,眼力所及,只是若隐若现的山村水坝,崖壁草花。隔着层薄雾,总觉不过瘾,这或是许多游人的败兴之处。但这层薄薄的雾气,窃以为恰恰给山间带来了生气。
登山,则情满于山;涉水,则意溢于水。山水之乐,岂在山水?所以我的登山,不以前呼后应为乐,不以嵯峨山势为喜,每有登山则慢条斯理,散慢悠闲。两登泰山,却都是花了一天时间登到山顶,人家上山看日出,我赶上了日落。日出盼的是希望,日落看的苍凉。在日出日落的轮回里,我随兴而为,率性而为,哪管它日出月落?
我还是不喜欢高高在上的泰山。泰山,历史赋予的已经太多,看日出的确不如品日落,因为历史都已经被刻画在每一块山岩上。看日出,是应景;看日落,则是应时,随意而行,才能寻到她的历史。
牙山不是泰山,也不可能成为泰山。在历史和地理的双重定位下,在西望泰山,东顾崑嵛山的宿命里,早已注定文化宗教都不会眷顾这块土壤,文人的脚印踩踏出泰山的高傲,道士的经幡牵引出崑嵛的胜境。倒是牙山,除了山下红光耀跃的苹果,能数落出来的就只有山间的草木。
庆幸牙山没有成为泰山。登山者不惮于历史文化的敬畏,在文化堆起的高度面前,他们手撕嘴咬,一分分地削弱泰山的尺寸。在近乎侵扰的拜谒者的脚下,名山们一天失去光辉,虽然他们的名头下,或许又增添了一长串世俗的文字。
倒是牙山能守拙本分,因为没有文化的层累,不必艳羡名山的风头,也不必过多地开山凿岩,自戕躯体。看看牙山上的小路,看看随性而为的石阶,就知道,清苦寂寞的岁月里,她独享到的欢乐。其实,论起山岩石矶,她并不输于泰山,论树丛草木,她并不输于崑嵛,在人们早已认定的世俗面前,她成了牙山(做崖字或许好些),一个粗俗鄙陋,甚至连自己也讨厌名字。不过粗俗也好,倒也免去了纷争和烦恼,从此净心吁气,独处一隅,冷眼看这世间的日月轮回。
雾一样的牙山,不必承受过多的毁誉,不必接纳过盛的香火。春来满山杜鹃,辉映山谷;夏来雨后溪水,细声呢喃;秋来红叶飘飞,雾锁重峦;冬来寒潭水尽,披坚执锐。从此,她的音容笑貌里,少了份喧嚣,多了份从容和宁静。
品味死亡
死生亦大矣!
逝去的总是最为悲壮,最可怀念的,更何况是鲜活的生命?死亡是一种最冷酷的剥夺,一击之下,灰飞烟灭,只留下一段若可若否的历史印痕。
我第一次对于死亡的认识,是二婶娘的病逝,离现在总有二十几年时间了。生时每天都在眼前,音容举动,历历在目。忽然间人就殁了,只留下一床旧被和一篮尚未择好的菜。初始时我是极不相信的,再就是迷惑。此后一走进二伯的家里,就有了空落落的感觉。还不更世事的我,有时跟大人问起二婶娘,不觉又勾起他们的眼泪,唉声叹气地谈论起二婶娘的好来!
八九岁的时候,有天夜里做梦,梦见所有亲人都死去了,独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田野徘徊游荡,凄清而又无助,遂生出许多悲哀。醒来时已是深夜,窗外残月西斜,树影摇窗,四野阒静。我披着被子坐起来,看床上的亲人一呼一息地打着酣,游戏在他们甜甜的梦里。寂寂的寒夜,我回味起梦里的情景,感到万分地无助,泪水簌簌地下来了:我害怕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离开我,没有了他们的我应该怎样去生活呢——小小年纪的我竟然背负了这样一个生老病死的课题,第一次从内心中深处产生出对于死亡的恐惧。
此后,我的心态就有了变化,害怕死亡,更害怕长大,常常一个人闷闷地存想:人为什么要长大呢?人一旦长大了,是不是就意味着距离死亡更近了?因为害怕长大,我每天狠命地掐捏人中、下巴,生怕那里有朝一日长出胡须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个人总是呆呆地窝在一个角落里,心猿意马地想着生命的长度和脆弱,幻想着如何去逃避死亡。
人还是长大了!
眼见故乡的老人一个接一个地辞世,屈指算来总有几十人了,有时闷闷地想:这些死掉的人到底去了哪里,他们孤单吗?在我的感受里,活着的人还可以继续享受阳光,品味生活,就把他这一个逝去的人单独隔膜起来,分离出来。难怪古人相信灵魂,把人死后的魂灵编排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个世界也是有车有马有集市和村庄,与人世间一一对应起来,这是他们对死亡最无奈和妥协的幻想。比起还在做孩子的我来说他们要阿Q得多,也聪明得多了。人是社会中的人,是群体里的一个,是不能离群寡居的,人最耐不得的就是孤独和寂寞,孤独无异是另一种生命的剥夺。死亡对个人来说,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剥夺。
在战乱灾荒年月里,人一批接一批地死去,只留下孀妻弱子,贫病交加,这时活着的人留守的悲哀和孤单是多么地强烈:死去的人看来是结着伴走远了,活着的仿佛被锁进另一层空间,忍受孤独和丧失亲人的痛苦煎熬。
两年来,夜里常常做梦,梦里是二伯父一次次地死去。事实上二伯父早在九二年冬天就已经逝去了,他离世时我并不在家,我也奇怪为什么梦里总时要回放那个悲哀的影像。是让我品味死对于生的滋味还是别的什么讳莫如深的寓义?我虽然还无法确知这滋味的全部,但已经开始了对生与死的思考。
两千年前的孔子对死亡的品味是“未知生,焉知死?”,我的感受是,如果不能体味生的乐趣,死亡对于个体而言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品味死亡,还要先揣摩生命的份量。
在不同人眼中,生命所能承受的份量总是不同,这就构成我们最丰富多彩的生活。上苍给我们每个人同样一个生活起点,于是不分晨昏地走向生命彼岸。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角逐,因为参赛者不知道终点在哪儿,不知道前面是否有深沟流水和丛生的荆棘,这一切都没有人透露消息。
循环是自然界的最大品性,日出月落,春去秋来,这周而复始的循环总能给人以安慰:今天的太阳,明天还照样会挂在天上;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律熟记在心中,我们就不用去担心明天的太阳是否会失去光色;今年误了农时,明年还可以赶早播种。这听起来像是实验,实验中只要抓住一点儿规律,我们就能成为这个世界主宰。这看起来更像是自然科学里面的实验,不管是牛顿定律还是热力学方程,实验者只要创造出相类的实验条件和场所,实验结果总会是相同的,对此几乎没有人担心过,更没有人去质疑。
但是生命可以吗?生命是不可循环和逆转的,一个人出生时,谁能知道他是大善抑或是大恶?恐怕也只有时间,所以人说盖棺论定。皓首苍髯的老叟,每每在夕阳西下时回望走过的路时,无奈地感叹:当初为何要走出那样的歧路呢?一声叹息掩盖不了逝去的岁月,惟一能想明白的是,若说人生经历是一次实验的话,那么这样的实验也就只有这么一次,结果就意味着结束。
生命是对死亡的一个接续,而死亡则是生命的一个必然归宿。
相对于生的欢愉,死亡无疑是抽象的。死亡的价值在于对亲人朋友心灵深处的致命撞击。它的意义和价值也是被亲人朋友一再提升后,才有了一定高度。在后死者看来,死亡其实就是一个黑洞,无穷无尽,吸收生命却不肯表明其真实形态。它既没有大小,也没有质量,没有方位,更没有光环和颜色。宇宙中的黑洞是星球的坟墓,而死亡是人生的黑洞,时间则是充当了其中的墓志铭。
从当事者的角度看来,生和死是人生最大的事件,是生命乐章的开始和休止,但当事者却总是被隔膜起来。一个人呱呱坠地,获得了生命,这是件多么欣幸的事啊,对他自己而言,他知道为自己的生命高兴吗?不谙世事的他只能傻楞楞地张望那一张张如花的笑靥,自己却不知所措。面对生命,当事者仅获得了一个看客的身份。
一个人将要撒手离去时,是不可能带有悲哀的,倒是身边的亲人早已捶胸顿足,哭翻了天地。哭吧哭吧,悲则悲矣,死去的人作为整个事件的主体,可是他本人知道吗?人的最大悲哀就在于:生与死这两件跟自己最密切相关的人生大事,竟然没有表白和品味的机会,只能等着别人来盖棺论定了。痛哭制造了人死亡的氛围和悲伤的浓度,死亡的人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孙姓的先生去吊唁一个挚友,这里不能不说明一下,他的好友年纪尚轻,突然病得倒下,没挨到一星期就撒手去了。悼念会归来后,孙先生得了一场大病,心情极度消沉,甚至怀疑自己是否也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家人劝说,医生宽慰,总算是吃了一些药,渐渐地好了起来。有人说他是被朋友的死吓到了,最实际的情形是,那件事情让他对于生死人生有了新的领悟。尽管这一品味的过程过于痛苦,但在生和死的一线之间,他还是敏感地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人生几何!死亡的滋味竟然不是自己品出来的,而是别人回味的结果。这可是生与死品味的最大收获。
世上总有害怕神灵鬼怪的人,追究起来,还是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死亡是什么?是无影无形的黑洞。人们就把黑夜牵扯进来,于是死亡有了颜色;把对死亡的种种恐惧表述出来,于是死亡有了声音;把死亡附加以不同形态,于是死亡就有了模样。
也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开始相信神秘力量,就此产生了原始图腾,也就有了宗教信仰。其实人心最妥协的愿望就是逃避死亡,出于这个顾虑,人们甚至干了许多卖友吮血的坏事,皇帝老子也不例外。历代君王中,有多少尊崇神仙,信奉图腾的人呢?可以说不可胜数。他们搞起大规模祭神事佛的事情来,不惜荒废了朝政。结果一世世精诚,换来了一堆堆白骨。死亡在以时间作为武器淘汰生命,浑然不顾宗教信徒们最后一点哀怜的目光。
生命对个体来说,只能有一次,是弥足珍贵的,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永恒顽固地将每个人纳入到它制订的轮回之中,人们一方面清楚地知道这一规律,一方面又希望竭力突破它的束缚。所以秦始皇派出了求药的童男童女,所以皇帝们用长生不老的丹药一个个地将自己毒死。
在悲观人的眼里,“日方中方晲,物方生方死”,生命就此失去了应有的人性光辉,沦为事物运动的一个周期或简单复制,在一次次循环往复的挣扎中,完成一次生命的巡礼。
倘若每个人都能体味美国盲诗人海伦•凯勒的那句名言就好了,她说,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正是抱着“来日方长”的念头,人们才安于欢乐,忌讳死亡,不会品味死亡,才会心安理得地去挥豁本以不多的时间和生命,直到死亡猝然降临。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这样的人非但不是自己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参与者,至少连一个思考者也算不上。
最近热播的《百家讲坛》里,钱文忠教授在说解“三字经”的段落里对“庄生梦蝶”有过一段这样的表述:庄生梦蝶讲的并不一定是梦,庄子只不过借梦和觉来比喻死和生,他的梦和醒过来在他这个故事里面都是一个比喻。庄子对人生的处境有深刻的体会,生和死是庄子对人生体会中最深刻的内容之一。生不是你选择的,死也不是你想逃就逃得了的。庄子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生和死的确是有分别的,就像蝴蝶和庄子,梦和醒,它终究是有分别的一样。
在笔者看来,以梦和醒对应生与死,这不该是庄子的本意。庄子想说的是,羽化与物化阴阳相对,梦中羽化,醒来物化。虽然生与死是不可逆转的,但梦和醒是可以交替的,物化是客观的实际,而羽化则是“道”的最高境界,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升华,代表着人性的达观。生与死只是一种宿命,但物化与羽化则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循环。
庄生由梦蝶而联想到羽化,由羽化而演进到“道”的自然循环,但是在面对生与死的取舍前,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庄子的达观与从容?持有进化论的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悲观灰暗的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其实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至少也脚踏实地接触到了沙滩,甚至用自己的手刻画了沙滩的形状。比起一起在海洋中簇拥不前,飘摇不定的海浪,总算在生命的尽头找到了自己停靠的滩头,与地面的亲吻让海浪在情人的拥抱中恬淡地死去,生命的厚重也随着越来越多海浪的追逐而得到了认可。
有滩头牵引的海浪成为有秩序的海洋;有社会责任引导的我们则必然是社会秩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此一来,我们宁愿脚踏实地地走一程,让生命在脚下纷飞的泥土中留驻,也把脚印留给后面的人解读。
(张成良,在吉林电视台等媒体工作9年,现从事新闻传播研究工作。其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经济新闻奖、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奖、吉林新闻奖及吉林广播电视新闻奖等多项。在《新闻记者》、《新闻界》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其散文游记在全国多家报纸发表,并多次获奖。)
空气就散漫了一层薄雾,虽说没有影响行程,却也因此减缓了车速。一路自是些晚秋的景象,秋行无迹,却又急急匆匆,随处可见。连绵的果园,弯翘的枝头,成堆上垛的苹果。如一堆果虫儿,循着果味,我们不经意间钻进烂熟苹果的果肉里,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甜蜜,一片啧啧的赞叹声,分明夹杂着下咽口水的动静,于是,含混的带有含糖量的声音也愈发变得粘滞。
车还在走,夹道堆积的果品越来越多,而“突突突”往来奔跑忙着运送苹果的农用车甚至塞住了去路。陷入苹果阵仗的人们不但不恼,还拉开窗子看起热闹——若不是赶上秋收时节,任是谁也动员不得这么多果农和车辆,排起长队接受游人的检阅。
和一路上热闹繁华相比,牙山山门内冷清了许多。偌大的停车场上只有我们一辆车,临近的小路上,麻雀自在地捡拾它们的口粮,静静的秋山纠缠在薄雾里还没有醒转。
最盛的秋时已过,树影飘黄,虬枝向天,而山的肌肤在秋雨的纠缠后一层层展露出来。山以形胜,水以势奇。所以以“岩岩”之貌示人的泰山,在群山中成为了极致;以“汤汤”之势邀人一观的钱塘大潮,让人见识了水的魄力。登山,当在盛秋之后,芳菲净尽,秋岚初上之时,看褪去万千浮蔽铅华却又风采绰约的山的形容,强于看夏的滟绿,冬的清寒,春的浅薄。秋来看山,难见溪流,寒潭水下,乱石幽溪间,溪道里堆砌得满是累累的石头:那是出峪溪水凝固的波痕。
秋天的山真是有劲道。横勾竖挑,笔力雄浑。若要留连于山间一两片髡黄盈红的叶片,或是采一串状如玛瑙的野果,还体味不出山的味道。行走于山间路上,猛一回头,不经意间与对面的山峰撞个满怀。这却是与山的一次对视,视野里,磊落的山岩,突兀的峰峦,飘飞的黄叶,潮起的薄雾,在虚虚实实间为你演绎山的瑰伟奇绝,让人慨叹山间寥廓,胸有豪情。
雾走牙山,一如帷幕观花,本来秋来登高,是为了望得更远,但不管是山间回眺,还是崖顶撒眸,眼力所及,只是若隐若现的山村水坝,崖壁草花。隔着层薄雾,总觉不过瘾,这或是许多游人的败兴之处。但这层薄薄的雾气,窃以为恰恰给山间带来了生气。
登山,则情满于山;涉水,则意溢于水。山水之乐,岂在山水?所以我的登山,不以前呼后应为乐,不以嵯峨山势为喜,每有登山则慢条斯理,散慢悠闲。两登泰山,却都是花了一天时间登到山顶,人家上山看日出,我赶上了日落。日出盼的是希望,日落看的苍凉。在日出日落的轮回里,我随兴而为,率性而为,哪管它日出月落?
我还是不喜欢高高在上的泰山。泰山,历史赋予的已经太多,看日出的确不如品日落,因为历史都已经被刻画在每一块山岩上。看日出,是应景;看日落,则是应时,随意而行,才能寻到她的历史。
牙山不是泰山,也不可能成为泰山。在历史和地理的双重定位下,在西望泰山,东顾崑嵛山的宿命里,早已注定文化宗教都不会眷顾这块土壤,文人的脚印踩踏出泰山的高傲,道士的经幡牵引出崑嵛的胜境。倒是牙山,除了山下红光耀跃的苹果,能数落出来的就只有山间的草木。
庆幸牙山没有成为泰山。登山者不惮于历史文化的敬畏,在文化堆起的高度面前,他们手撕嘴咬,一分分地削弱泰山的尺寸。在近乎侵扰的拜谒者的脚下,名山们一天失去光辉,虽然他们的名头下,或许又增添了一长串世俗的文字。
倒是牙山能守拙本分,因为没有文化的层累,不必艳羡名山的风头,也不必过多地开山凿岩,自戕躯体。看看牙山上的小路,看看随性而为的石阶,就知道,清苦寂寞的岁月里,她独享到的欢乐。其实,论起山岩石矶,她并不输于泰山,论树丛草木,她并不输于崑嵛,在人们早已认定的世俗面前,她成了牙山(做崖字或许好些),一个粗俗鄙陋,甚至连自己也讨厌名字。不过粗俗也好,倒也免去了纷争和烦恼,从此净心吁气,独处一隅,冷眼看这世间的日月轮回。
雾一样的牙山,不必承受过多的毁誉,不必接纳过盛的香火。春来满山杜鹃,辉映山谷;夏来雨后溪水,细声呢喃;秋来红叶飘飞,雾锁重峦;冬来寒潭水尽,披坚执锐。从此,她的音容笑貌里,少了份喧嚣,多了份从容和宁静。
品味死亡
死生亦大矣!
逝去的总是最为悲壮,最可怀念的,更何况是鲜活的生命?死亡是一种最冷酷的剥夺,一击之下,灰飞烟灭,只留下一段若可若否的历史印痕。
我第一次对于死亡的认识,是二婶娘的病逝,离现在总有二十几年时间了。生时每天都在眼前,音容举动,历历在目。忽然间人就殁了,只留下一床旧被和一篮尚未择好的菜。初始时我是极不相信的,再就是迷惑。此后一走进二伯的家里,就有了空落落的感觉。还不更世事的我,有时跟大人问起二婶娘,不觉又勾起他们的眼泪,唉声叹气地谈论起二婶娘的好来!
八九岁的时候,有天夜里做梦,梦见所有亲人都死去了,独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田野徘徊游荡,凄清而又无助,遂生出许多悲哀。醒来时已是深夜,窗外残月西斜,树影摇窗,四野阒静。我披着被子坐起来,看床上的亲人一呼一息地打着酣,游戏在他们甜甜的梦里。寂寂的寒夜,我回味起梦里的情景,感到万分地无助,泪水簌簌地下来了:我害怕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离开我,没有了他们的我应该怎样去生活呢——小小年纪的我竟然背负了这样一个生老病死的课题,第一次从内心中深处产生出对于死亡的恐惧。
此后,我的心态就有了变化,害怕死亡,更害怕长大,常常一个人闷闷地存想:人为什么要长大呢?人一旦长大了,是不是就意味着距离死亡更近了?因为害怕长大,我每天狠命地掐捏人中、下巴,生怕那里有朝一日长出胡须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个人总是呆呆地窝在一个角落里,心猿意马地想着生命的长度和脆弱,幻想着如何去逃避死亡。
人还是长大了!
眼见故乡的老人一个接一个地辞世,屈指算来总有几十人了,有时闷闷地想:这些死掉的人到底去了哪里,他们孤单吗?在我的感受里,活着的人还可以继续享受阳光,品味生活,就把他这一个逝去的人单独隔膜起来,分离出来。难怪古人相信灵魂,把人死后的魂灵编排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个世界也是有车有马有集市和村庄,与人世间一一对应起来,这是他们对死亡最无奈和妥协的幻想。比起还在做孩子的我来说他们要阿Q得多,也聪明得多了。人是社会中的人,是群体里的一个,是不能离群寡居的,人最耐不得的就是孤独和寂寞,孤独无异是另一种生命的剥夺。死亡对个人来说,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剥夺。
在战乱灾荒年月里,人一批接一批地死去,只留下孀妻弱子,贫病交加,这时活着的人留守的悲哀和孤单是多么地强烈:死去的人看来是结着伴走远了,活着的仿佛被锁进另一层空间,忍受孤独和丧失亲人的痛苦煎熬。
两年来,夜里常常做梦,梦里是二伯父一次次地死去。事实上二伯父早在九二年冬天就已经逝去了,他离世时我并不在家,我也奇怪为什么梦里总时要回放那个悲哀的影像。是让我品味死对于生的滋味还是别的什么讳莫如深的寓义?我虽然还无法确知这滋味的全部,但已经开始了对生与死的思考。
两千年前的孔子对死亡的品味是“未知生,焉知死?”,我的感受是,如果不能体味生的乐趣,死亡对于个体而言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品味死亡,还要先揣摩生命的份量。
在不同人眼中,生命所能承受的份量总是不同,这就构成我们最丰富多彩的生活。上苍给我们每个人同样一个生活起点,于是不分晨昏地走向生命彼岸。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角逐,因为参赛者不知道终点在哪儿,不知道前面是否有深沟流水和丛生的荆棘,这一切都没有人透露消息。
循环是自然界的最大品性,日出月落,春去秋来,这周而复始的循环总能给人以安慰:今天的太阳,明天还照样会挂在天上;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律熟记在心中,我们就不用去担心明天的太阳是否会失去光色;今年误了农时,明年还可以赶早播种。这听起来像是实验,实验中只要抓住一点儿规律,我们就能成为这个世界主宰。这看起来更像是自然科学里面的实验,不管是牛顿定律还是热力学方程,实验者只要创造出相类的实验条件和场所,实验结果总会是相同的,对此几乎没有人担心过,更没有人去质疑。
但是生命可以吗?生命是不可循环和逆转的,一个人出生时,谁能知道他是大善抑或是大恶?恐怕也只有时间,所以人说盖棺论定。皓首苍髯的老叟,每每在夕阳西下时回望走过的路时,无奈地感叹:当初为何要走出那样的歧路呢?一声叹息掩盖不了逝去的岁月,惟一能想明白的是,若说人生经历是一次实验的话,那么这样的实验也就只有这么一次,结果就意味着结束。
生命是对死亡的一个接续,而死亡则是生命的一个必然归宿。
相对于生的欢愉,死亡无疑是抽象的。死亡的价值在于对亲人朋友心灵深处的致命撞击。它的意义和价值也是被亲人朋友一再提升后,才有了一定高度。在后死者看来,死亡其实就是一个黑洞,无穷无尽,吸收生命却不肯表明其真实形态。它既没有大小,也没有质量,没有方位,更没有光环和颜色。宇宙中的黑洞是星球的坟墓,而死亡是人生的黑洞,时间则是充当了其中的墓志铭。
从当事者的角度看来,生和死是人生最大的事件,是生命乐章的开始和休止,但当事者却总是被隔膜起来。一个人呱呱坠地,获得了生命,这是件多么欣幸的事啊,对他自己而言,他知道为自己的生命高兴吗?不谙世事的他只能傻楞楞地张望那一张张如花的笑靥,自己却不知所措。面对生命,当事者仅获得了一个看客的身份。
一个人将要撒手离去时,是不可能带有悲哀的,倒是身边的亲人早已捶胸顿足,哭翻了天地。哭吧哭吧,悲则悲矣,死去的人作为整个事件的主体,可是他本人知道吗?人的最大悲哀就在于:生与死这两件跟自己最密切相关的人生大事,竟然没有表白和品味的机会,只能等着别人来盖棺论定了。痛哭制造了人死亡的氛围和悲伤的浓度,死亡的人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孙姓的先生去吊唁一个挚友,这里不能不说明一下,他的好友年纪尚轻,突然病得倒下,没挨到一星期就撒手去了。悼念会归来后,孙先生得了一场大病,心情极度消沉,甚至怀疑自己是否也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家人劝说,医生宽慰,总算是吃了一些药,渐渐地好了起来。有人说他是被朋友的死吓到了,最实际的情形是,那件事情让他对于生死人生有了新的领悟。尽管这一品味的过程过于痛苦,但在生和死的一线之间,他还是敏感地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人生几何!死亡的滋味竟然不是自己品出来的,而是别人回味的结果。这可是生与死品味的最大收获。
世上总有害怕神灵鬼怪的人,追究起来,还是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死亡是什么?是无影无形的黑洞。人们就把黑夜牵扯进来,于是死亡有了颜色;把对死亡的种种恐惧表述出来,于是死亡有了声音;把死亡附加以不同形态,于是死亡就有了模样。
也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开始相信神秘力量,就此产生了原始图腾,也就有了宗教信仰。其实人心最妥协的愿望就是逃避死亡,出于这个顾虑,人们甚至干了许多卖友吮血的坏事,皇帝老子也不例外。历代君王中,有多少尊崇神仙,信奉图腾的人呢?可以说不可胜数。他们搞起大规模祭神事佛的事情来,不惜荒废了朝政。结果一世世精诚,换来了一堆堆白骨。死亡在以时间作为武器淘汰生命,浑然不顾宗教信徒们最后一点哀怜的目光。
生命对个体来说,只能有一次,是弥足珍贵的,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永恒顽固地将每个人纳入到它制订的轮回之中,人们一方面清楚地知道这一规律,一方面又希望竭力突破它的束缚。所以秦始皇派出了求药的童男童女,所以皇帝们用长生不老的丹药一个个地将自己毒死。
在悲观人的眼里,“日方中方晲,物方生方死”,生命就此失去了应有的人性光辉,沦为事物运动的一个周期或简单复制,在一次次循环往复的挣扎中,完成一次生命的巡礼。
倘若每个人都能体味美国盲诗人海伦•凯勒的那句名言就好了,她说,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正是抱着“来日方长”的念头,人们才安于欢乐,忌讳死亡,不会品味死亡,才会心安理得地去挥豁本以不多的时间和生命,直到死亡猝然降临。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这样的人非但不是自己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参与者,至少连一个思考者也算不上。
最近热播的《百家讲坛》里,钱文忠教授在说解“三字经”的段落里对“庄生梦蝶”有过一段这样的表述:庄生梦蝶讲的并不一定是梦,庄子只不过借梦和觉来比喻死和生,他的梦和醒过来在他这个故事里面都是一个比喻。庄子对人生的处境有深刻的体会,生和死是庄子对人生体会中最深刻的内容之一。生不是你选择的,死也不是你想逃就逃得了的。庄子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生和死的确是有分别的,就像蝴蝶和庄子,梦和醒,它终究是有分别的一样。
在笔者看来,以梦和醒对应生与死,这不该是庄子的本意。庄子想说的是,羽化与物化阴阳相对,梦中羽化,醒来物化。虽然生与死是不可逆转的,但梦和醒是可以交替的,物化是客观的实际,而羽化则是“道”的最高境界,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升华,代表着人性的达观。生与死只是一种宿命,但物化与羽化则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循环。
庄生由梦蝶而联想到羽化,由羽化而演进到“道”的自然循环,但是在面对生与死的取舍前,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庄子的达观与从容?持有进化论的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悲观灰暗的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其实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至少也脚踏实地接触到了沙滩,甚至用自己的手刻画了沙滩的形状。比起一起在海洋中簇拥不前,飘摇不定的海浪,总算在生命的尽头找到了自己停靠的滩头,与地面的亲吻让海浪在情人的拥抱中恬淡地死去,生命的厚重也随着越来越多海浪的追逐而得到了认可。
有滩头牵引的海浪成为有秩序的海洋;有社会责任引导的我们则必然是社会秩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此一来,我们宁愿脚踏实地地走一程,让生命在脚下纷飞的泥土中留驻,也把脚印留给后面的人解读。
(张成良,在吉林电视台等媒体工作9年,现从事新闻传播研究工作。其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经济新闻奖、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奖、吉林新闻奖及吉林广播电视新闻奖等多项。在《新闻记者》、《新闻界》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其散文游记在全国多家报纸发表,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