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福建卷、江苏卷、浙江卷、江西卷、湖南卷五套试卷考查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其中江西卷、湖南卷2011年增加了对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在内容上,江苏卷、江西卷只考查文学名著阅读,浙江卷、湖南卷考查了文化经典阅读,而福建卷既考查了文学名著阅读,又考查了文化经典阅读。对这一部分的考查,江西卷与福建卷同以往一样,分值比重大,在15分左右;浙江卷与往年相比,分值比重有所增加。对于这一考点的考查,各考区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江苏卷要求文科生必做,湖南卷要求考生选做,其他三省则要求考生必做。
【高考链接】
一、文学名著阅读。
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是考查学生是否“读书”,同时在题型上采取主、客观题相结合,避免了简单的考查识记。设题角度主要从名著故事、经典情节、场景、人物性格、作品主题、结局等方面入手,侧重于对名著内容的分析鉴赏,如对名著的人物形象、结构模式、思想主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作简要的鉴赏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相应的评判。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 赏析评点类等。
考向一,即客观题:此种题型考查信息量大,侧重检测考生的识记能力。这种题型都是一个选项对应一部名著,常在故事情节、经典细节与精彩对白等方面设题,选项主要有两种类型:细节型和理解型。细节型,即考查名著中的人物、情节有关的某个或某些细节;理解型,即对人物形象、作品主旨、艺术特点等相关需要理解的內容进行考查。
如2011年江西卷第6题:
6.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圣母院》)
B. 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家》)
C. 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红楼梦》)
D. 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三国演义》)
【评析】 本题答案是:C。在第一百一十九回,家人向王夫人报喜时,报信的说宝玉中了第七名举人,贾兰中了一百三十名。说贾宝玉遭遇科举考试失败不正确。江西考纲规定,文学名著,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考查的是识记能力。但如果不去读原著,只看电影,或者只看章节目录,也会失分的,如A项《巴黎圣母院》考查的情节,电影里是没有的;D项,只看《三国演义》目录是无法判断的。
考向二,即主观题:相对于客观题来说,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考生对文学名著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对主要情节烂熟于心。高考试卷中设置主观题对文学名著进行考查,一般有三种题型:一是要点识记题,即要求记住名著中的一些要点;二是故事情节概括题,即对名著中某个故事情节作简要的梳理、概括。可以针对全书,可以针对某章节,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事件设题;三是人物形象描述题,即针对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描述。考查的对象既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如2011年江苏卷第23题:
23. 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4 分)
(2)《雷雨》中的侍萍经历了哪些人生悲苦?(6 分)
【评析】 本题答案是:(1)袭人(花袭人);蒋玉菡,宝玉(贾宝玉)。(2)①年轻时被周朴园遗弃,以致投河。②嫁给鲁贵,遇人不淑。③重逢周朴园时遭到误解和训斥。④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⑤无法对儿女诉说苦情。⑥接连面对儿女的突然死亡。
解答第一小题时,熟悉情节的话不难判断这首判词写的是宝玉的通房丫头花袭人;优伶是指袭人后来所嫁的戏子蒋玉菡;公子当指宝玉。答第2小题时,可从自己的阅读印象中概括出几条来。江苏卷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的风格,而且特别注重试题的质量,因而在今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着一定的地位。文学名著阅读题的测试并不求深,重点放在考查学生是否读过这些名著上。这样的考查,有助于引导文科倾向的高中生多读名著。
二、文化经典阅读
考向一,即理解内含: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此考点在题型上有选择题与简答题两种。选择题一般考查对文化经典阅读内容的理解,简答题一般是先提供一段或几段内容相关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设问,难度不会太大。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1):
9.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评析】 本题答案是:(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 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
考向二,即分析、评价:此类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化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这一考点进一步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材料的认识,涉及考生对经典文化、传统思想的了解,稍有难度。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命题上都很谨慎,提问也很直接、明确。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2):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评析】 本题答案是:(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 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 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本试题难度较大,我们答题时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刃而解。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评析有理有据,不能牵强附会,有时分析、评价还要联系现实谈看法。
【技法总结】
由上面我们对高考“经典名著”这一考点的命题分析和各地命题的特点,我们可总结出一些答题规律,以期对同学们备考能有所帮助。
具体说来我们要做到如下两个关键点: ⑴ 熟悉考纲限定的必读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⑵ 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和要求组织答案,切忌答非所问。力求答案语言简明、连贯,书写字迹工整,标点规范。
针对不同的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规范与技巧也相当重要。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规范。
①识记辨别类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例如: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下列情节相对应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姓名。“怒鞭督邮、割须断袍、单骑救主、辕门射戟、白衣渡江”,相对应的人物依次是张飞、曹操、赵云、吕布、吕蒙。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② 理解概括类题型。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要复述这个故事。那么在答题时,考生就应该介绍“走麦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包括起因、经过、发展和结局。解题时可以这样回答:关羽拒绝和东吴联姻,孙权大怒,令吕蒙夺回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关羽被围麦城,孤立无援,他拒绝诸葛瑾的劝降,率关平等二百余骑突围而出,被俘而死。
③ 赏析评点类题型。这类题一般是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意义作赏析。例如这样一道题:雨果说过,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请结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简要赏析这句话的含义。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评价人物、复述主要内容,还是阐述思想意义、概括语言特点等;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内容角度、人物角度还是艺术手法角度等。解答这道题时可以这样赏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了她。这正体现了“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而弗罗洛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受了绞刑。这也体现了“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热身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过程中,晴雯和探春表现出强烈反抗的态度,而宝钗因要成为将来的“二奶奶”而没被抄检,黛玉却无此待遇。
B. 《边城》反映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也表现了人物之爱、矛盾与孤寂等共同的心理。
C. 《家》中,觉慧对封建制度疾恶如仇,他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D. 《哈姆雷特》中,第五幕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是全剧的高潮,在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后,雷欧提斯揭穿了克劳狄斯的下毒害人的阴谋。
E. 《欧也妮·葛朗台》中,吝啬和爱财致使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锱铢必较。家人安排好一天的伙食他都要亲自审核,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
2.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许攸在东城门遇见许褚,说:“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愤怒地驳斥道:“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 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三国演义》)
B. 为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花招。先是闹“鬼”,吓病了老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战,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家》)
C. 桑丘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为该岛的国王,他颁布了一道法律,每个到这个岛上的人都得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答对了,就允许他在岛上游玩;而如果答错了,就要把他绞死。因此到岛上来的人,要么是尽兴地玩,要么是被吊上绞架。(《堂吉诃德》)
D.敲钟人卡西莫多私下里爱慕着美丽善良的艾斯梅拉尔达,但因为自惭形秽而把这份爱深埋在自己心里;艾斯梅拉尔达遭到陷害,卡西莫多用巧计救出了她,并让她在圣母院的一间密室里避难。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巴黎圣母院》)
E.吴荪甫利用父亲的丧事,将自己的几个企业联合成一个托拉斯,打倒“没见识,没手段,没胆量”“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把企业拿到他的铁碗里来”。看着企业合并草案,憧憬着烟囱如林吐着黑烟、轮船乘风破浪、汽车驶过原野的前景,他不由微微一笑。(《子夜》)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曹禺的著名戏剧《日出》的故事梗概和作者要表达的主体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选自《十三经注疏·子鱼论战》有删节)
(1)在子鱼看来,应如何做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语段节选自《十三经注疏》,请你写出“十三经”中的任意两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AE(宝钗是因凤姐的建议而没被抄检;家人一天的伙食都是葛朗台亲自安排。)
2. BE(B项,“吓病了老太爷”改为“吓死了老太爷”;E项,“将自己的几个企业联合成一个托拉斯”改为“跟另外两个老板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托拉斯”。)
(二)1. 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昔日的恋人方达生希图拯救她,但她無力自拔。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终于服毒自杀。《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
2. (1)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等。(2)“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儳穀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
【译文】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白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么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高考链接】
一、文学名著阅读。
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是考查学生是否“读书”,同时在题型上采取主、客观题相结合,避免了简单的考查识记。设题角度主要从名著故事、经典情节、场景、人物性格、作品主题、结局等方面入手,侧重于对名著内容的分析鉴赏,如对名著的人物形象、结构模式、思想主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作简要的鉴赏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相应的评判。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 赏析评点类等。
考向一,即客观题:此种题型考查信息量大,侧重检测考生的识记能力。这种题型都是一个选项对应一部名著,常在故事情节、经典细节与精彩对白等方面设题,选项主要有两种类型:细节型和理解型。细节型,即考查名著中的人物、情节有关的某个或某些细节;理解型,即对人物形象、作品主旨、艺术特点等相关需要理解的內容进行考查。
如2011年江西卷第6题:
6.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圣母院》)
B. 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家》)
C. 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红楼梦》)
D. 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三国演义》)
【评析】 本题答案是:C。在第一百一十九回,家人向王夫人报喜时,报信的说宝玉中了第七名举人,贾兰中了一百三十名。说贾宝玉遭遇科举考试失败不正确。江西考纲规定,文学名著,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考查的是识记能力。但如果不去读原著,只看电影,或者只看章节目录,也会失分的,如A项《巴黎圣母院》考查的情节,电影里是没有的;D项,只看《三国演义》目录是无法判断的。
考向二,即主观题:相对于客观题来说,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考生对文学名著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对主要情节烂熟于心。高考试卷中设置主观题对文学名著进行考查,一般有三种题型:一是要点识记题,即要求记住名著中的一些要点;二是故事情节概括题,即对名著中某个故事情节作简要的梳理、概括。可以针对全书,可以针对某章节,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事件设题;三是人物形象描述题,即针对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描述。考查的对象既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如2011年江苏卷第23题:
23. 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4 分)
(2)《雷雨》中的侍萍经历了哪些人生悲苦?(6 分)
【评析】 本题答案是:(1)袭人(花袭人);蒋玉菡,宝玉(贾宝玉)。(2)①年轻时被周朴园遗弃,以致投河。②嫁给鲁贵,遇人不淑。③重逢周朴园时遭到误解和训斥。④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⑤无法对儿女诉说苦情。⑥接连面对儿女的突然死亡。
解答第一小题时,熟悉情节的话不难判断这首判词写的是宝玉的通房丫头花袭人;优伶是指袭人后来所嫁的戏子蒋玉菡;公子当指宝玉。答第2小题时,可从自己的阅读印象中概括出几条来。江苏卷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的风格,而且特别注重试题的质量,因而在今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着一定的地位。文学名著阅读题的测试并不求深,重点放在考查学生是否读过这些名著上。这样的考查,有助于引导文科倾向的高中生多读名著。
二、文化经典阅读
考向一,即理解内含: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此考点在题型上有选择题与简答题两种。选择题一般考查对文化经典阅读内容的理解,简答题一般是先提供一段或几段内容相关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设问,难度不会太大。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1):
9.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评析】 本题答案是:(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 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
考向二,即分析、评价:此类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化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这一考点进一步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材料的认识,涉及考生对经典文化、传统思想的了解,稍有难度。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命题上都很谨慎,提问也很直接、明确。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2):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评析】 本题答案是:(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 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 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本试题难度较大,我们答题时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刃而解。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评析有理有据,不能牵强附会,有时分析、评价还要联系现实谈看法。
【技法总结】
由上面我们对高考“经典名著”这一考点的命题分析和各地命题的特点,我们可总结出一些答题规律,以期对同学们备考能有所帮助。
具体说来我们要做到如下两个关键点: ⑴ 熟悉考纲限定的必读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⑵ 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和要求组织答案,切忌答非所问。力求答案语言简明、连贯,书写字迹工整,标点规范。
针对不同的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规范与技巧也相当重要。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规范。
①识记辨别类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例如: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下列情节相对应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姓名。“怒鞭督邮、割须断袍、单骑救主、辕门射戟、白衣渡江”,相对应的人物依次是张飞、曹操、赵云、吕布、吕蒙。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② 理解概括类题型。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要复述这个故事。那么在答题时,考生就应该介绍“走麦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包括起因、经过、发展和结局。解题时可以这样回答:关羽拒绝和东吴联姻,孙权大怒,令吕蒙夺回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关羽被围麦城,孤立无援,他拒绝诸葛瑾的劝降,率关平等二百余骑突围而出,被俘而死。
③ 赏析评点类题型。这类题一般是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意义作赏析。例如这样一道题:雨果说过,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请结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简要赏析这句话的含义。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评价人物、复述主要内容,还是阐述思想意义、概括语言特点等;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内容角度、人物角度还是艺术手法角度等。解答这道题时可以这样赏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了她。这正体现了“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而弗罗洛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受了绞刑。这也体现了“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热身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过程中,晴雯和探春表现出强烈反抗的态度,而宝钗因要成为将来的“二奶奶”而没被抄检,黛玉却无此待遇。
B. 《边城》反映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也表现了人物之爱、矛盾与孤寂等共同的心理。
C. 《家》中,觉慧对封建制度疾恶如仇,他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D. 《哈姆雷特》中,第五幕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是全剧的高潮,在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后,雷欧提斯揭穿了克劳狄斯的下毒害人的阴谋。
E. 《欧也妮·葛朗台》中,吝啬和爱财致使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锱铢必较。家人安排好一天的伙食他都要亲自审核,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
2.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许攸在东城门遇见许褚,说:“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愤怒地驳斥道:“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 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三国演义》)
B. 为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花招。先是闹“鬼”,吓病了老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战,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家》)
C. 桑丘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为该岛的国王,他颁布了一道法律,每个到这个岛上的人都得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答对了,就允许他在岛上游玩;而如果答错了,就要把他绞死。因此到岛上来的人,要么是尽兴地玩,要么是被吊上绞架。(《堂吉诃德》)
D.敲钟人卡西莫多私下里爱慕着美丽善良的艾斯梅拉尔达,但因为自惭形秽而把这份爱深埋在自己心里;艾斯梅拉尔达遭到陷害,卡西莫多用巧计救出了她,并让她在圣母院的一间密室里避难。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巴黎圣母院》)
E.吴荪甫利用父亲的丧事,将自己的几个企业联合成一个托拉斯,打倒“没见识,没手段,没胆量”“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把企业拿到他的铁碗里来”。看着企业合并草案,憧憬着烟囱如林吐着黑烟、轮船乘风破浪、汽车驶过原野的前景,他不由微微一笑。(《子夜》)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曹禺的著名戏剧《日出》的故事梗概和作者要表达的主体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选自《十三经注疏·子鱼论战》有删节)
(1)在子鱼看来,应如何做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语段节选自《十三经注疏》,请你写出“十三经”中的任意两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AE(宝钗是因凤姐的建议而没被抄检;家人一天的伙食都是葛朗台亲自安排。)
2. BE(B项,“吓病了老太爷”改为“吓死了老太爷”;E项,“将自己的几个企业联合成一个托拉斯”改为“跟另外两个老板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托拉斯”。)
(二)1. 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昔日的恋人方达生希图拯救她,但她無力自拔。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终于服毒自杀。《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
2. (1)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等。(2)“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儳穀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
【译文】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白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么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