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克氏针与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空心钉组和克氏针组两组,每组75例,克氏针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空心钉组则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对患者术后进行2-3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股骨头坏死率。结果:空心钉组优62.67%(47例/75例),良29.33%(22例/75例),克氏针组优32.00%(24例/75例),良45.33%(34例/75例);空心钉组优良率92.00%,显著优于克氏针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股骨头坏死率1.33%(1例/75例),显著低于克氏针组12.00%(9例/7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在治疗效果及术后股骨头坏死率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克氏针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克氏针;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20-01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是骨科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从保守的牵引治疗发展到了如今仅仅采用3枚空心钉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经济负担轻、固定可靠,术后愈合良好等优势[1]。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与同期采用克氏针固定的患者比较,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克氏针组和空心钉组两组,每组75例,其中,空心钉组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7.1±4.3岁;头下型17例,头颈型23例,颈中型21例,基底型14例;I型6例,Ⅱ型21例,Ⅲ型31例,Ⅳ型17例;骨折至手术时间3-8d,平均4.7±0.8d;克氏针组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6.8±4.6岁;头下型17例,头颈型23例,颈中型21例,基底型14例;I型6例,Ⅱ型21例,Ⅲ型31例,Ⅳ型17例;骨折至手术时间4-9d,平均4.9±0.6d;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取平卧位,硬膜外麻醉,将患侧下肢外旋并固定于托架上,极度外展对侧下肢做,经C型臂X线透视下查看骨折解剖复位情况,确认固定良好后,固定牵引床,常规消毒铺巾;空心钉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患者股骨大粗隆下1.5-2.0cm处做1.0cm左右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层、阔筋膜层,第一枚导针平行于患者股骨颈轴线钻入;第二枚导针平行于第一枚导针,呈正三角或倒三角形钻入,深度为股骨头软骨下5mm;依次进行测深、钻孔、攻丝,选择长度相当的空心螺钉拧入,深度为股骨头下0.5cm,螺纹必须通过骨折线。克氏针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于股骨大粗隆下做手术切口,纵行,长度3-5cm,由粗隆部呈品字形将3枚克氏针依次打入股骨头内,两枚克氏针针之间夹角5°-10°,感觉到阻力时再进针1-2cm左右,摄片,调整,直至确认调整满意后折弯克氏针尾并置于骨皮质外,将手术切口关闭。
1.3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外展30°并予以固定,穿“丁”字鞋,膝、髋关节均屈曲保持30°,于病床上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非负重功能锻炼于3周后进行,3个月后经X线片检查无异常者可进行非负重扶拐锻炼,嘱患者定期复查,当X线片确认骨折愈合后方可完全负重练习。
1.4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股骨头坏死率。
1.5疗效标准 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包括以下四项:疼痛度0-44分,畸形愈合0-4分,活动程度0-5分,功能恢复情况0-47分:得分≥90分为优;分数>80<89分为良;<79>70分者为可;70分<者为差。
1.6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空心钉组优62.67%(47例/75例),良29.33%(22例/75例),克氏针组优32.00%(24例/75例),良45.33%(34例/75例);空心钉组优良率92.00%,显著优于克氏针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老年人大多存在骨质疏松症,因此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为病理性骨折。人体股骨颈解剖关系特殊,手术复位及内固定不当时会破坏股骨头髓内血流灌注,加大了创面愈合的困难及股骨头坏死的几率。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减少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及原发病恶化,对肢体的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导针的指引下安置空心加压螺钉,消除了传统方式的盲目性、不确定性,提高了加压固定的效果,多根平行空心螺纹钉同时在骨折两端加压,而且被断端吸收后仍可提供滑动轴与断端紧密的接触性,同时由于空心螺纹钉作用于骨折块之间,降低了螺钉的传导应力,使螺钉因疲惫造成的断裂有效的避免;克氏针内固定快捷简便、手术创伤小、手术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也较高,但是空心加压螺钉不仅融合了克氏针的优点,而且降低了对股骨头血运的破坏,促进股骨头再血管化,比克氏针拥的稳固性更好[2]。本研究也证实,空心钉组优62.67%(47例/75例),良29.33%(22例/75例),克氏针组优32.00%(24例/75例),良45.33%(34例/75例);空心钉组优良率92.00%,显著优于克氏针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股骨头坏死率1.33%(1例/75例),显著低于克氏针组12.00%(9例/7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在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展奎,曹瑞治,陈伟全等.空心钉结合带旋髂深血管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3):226-227.
[2] 辛景义,曹红彬.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1,33(7):708-713.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克氏针;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20-01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是骨科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从保守的牵引治疗发展到了如今仅仅采用3枚空心钉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经济负担轻、固定可靠,术后愈合良好等优势[1]。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与同期采用克氏针固定的患者比较,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克氏针组和空心钉组两组,每组75例,其中,空心钉组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7.1±4.3岁;头下型17例,头颈型23例,颈中型21例,基底型14例;I型6例,Ⅱ型21例,Ⅲ型31例,Ⅳ型17例;骨折至手术时间3-8d,平均4.7±0.8d;克氏针组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6.8±4.6岁;头下型17例,头颈型23例,颈中型21例,基底型14例;I型6例,Ⅱ型21例,Ⅲ型31例,Ⅳ型17例;骨折至手术时间4-9d,平均4.9±0.6d;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取平卧位,硬膜外麻醉,将患侧下肢外旋并固定于托架上,极度外展对侧下肢做,经C型臂X线透视下查看骨折解剖复位情况,确认固定良好后,固定牵引床,常规消毒铺巾;空心钉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患者股骨大粗隆下1.5-2.0cm处做1.0cm左右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层、阔筋膜层,第一枚导针平行于患者股骨颈轴线钻入;第二枚导针平行于第一枚导针,呈正三角或倒三角形钻入,深度为股骨头软骨下5mm;依次进行测深、钻孔、攻丝,选择长度相当的空心螺钉拧入,深度为股骨头下0.5cm,螺纹必须通过骨折线。克氏针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于股骨大粗隆下做手术切口,纵行,长度3-5cm,由粗隆部呈品字形将3枚克氏针依次打入股骨头内,两枚克氏针针之间夹角5°-10°,感觉到阻力时再进针1-2cm左右,摄片,调整,直至确认调整满意后折弯克氏针尾并置于骨皮质外,将手术切口关闭。
1.3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外展30°并予以固定,穿“丁”字鞋,膝、髋关节均屈曲保持30°,于病床上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非负重功能锻炼于3周后进行,3个月后经X线片检查无异常者可进行非负重扶拐锻炼,嘱患者定期复查,当X线片确认骨折愈合后方可完全负重练习。
1.4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股骨头坏死率。
1.5疗效标准 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包括以下四项:疼痛度0-44分,畸形愈合0-4分,活动程度0-5分,功能恢复情况0-47分:得分≥90分为优;分数>80<89分为良;<79>70分者为可;70分<者为差。
1.6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空心钉组优62.67%(47例/75例),良29.33%(22例/75例),克氏针组优32.00%(24例/75例),良45.33%(34例/75例);空心钉组优良率92.00%,显著优于克氏针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老年人大多存在骨质疏松症,因此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为病理性骨折。人体股骨颈解剖关系特殊,手术复位及内固定不当时会破坏股骨头髓内血流灌注,加大了创面愈合的困难及股骨头坏死的几率。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减少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及原发病恶化,对肢体的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导针的指引下安置空心加压螺钉,消除了传统方式的盲目性、不确定性,提高了加压固定的效果,多根平行空心螺纹钉同时在骨折两端加压,而且被断端吸收后仍可提供滑动轴与断端紧密的接触性,同时由于空心螺纹钉作用于骨折块之间,降低了螺钉的传导应力,使螺钉因疲惫造成的断裂有效的避免;克氏针内固定快捷简便、手术创伤小、手术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也较高,但是空心加压螺钉不仅融合了克氏针的优点,而且降低了对股骨头血运的破坏,促进股骨头再血管化,比克氏针拥的稳固性更好[2]。本研究也证实,空心钉组优62.67%(47例/75例),良29.33%(22例/75例),克氏针组优32.00%(24例/75例),良45.33%(34例/75例);空心钉组优良率92.00%,显著优于克氏针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股骨头坏死率1.33%(1例/75例),显著低于克氏针组12.00%(9例/7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在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展奎,曹瑞治,陈伟全等.空心钉结合带旋髂深血管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3):226-227.
[2] 辛景义,曹红彬.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1,33(7):70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