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选择黄河口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黄河口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展开分析,并对黄河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的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黄河水文特征;河口海岸;影响分析
1 研究概括
1.1 水文特征
我国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相对显著,洪水径流峰量大,降水时间较长,导致黄河流域降水量分布不均,其中降水量最大主要表现在6月,7月,8月3个时间段,这个时间内黄河流域降水量在全年降水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54%。另外,黄河流域冬季的降水量与夏季降水相比流量更少,集中在12月,1月,2月3个时间段,以12月流量最少,比重为全年降水的0.6%。
在我国黄河流域,暴雨的发生也是常见的气候现象,一般会出现在中下游区域以及上游区域,黄河流域天气系统中,以冷峰见常,其降雨面积大,历时长,根据我国黄河流域水文特点,选择有效的研究方法,对黄河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分析。
1.2 研究方法分析
在研究工作中,采取海岸线信息的提取来探讨黄河三角洲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的影响。但在具体研究中,应考虑到潮汐,海岸及地形相关因素,由于黄河口地势平坦,因此海岸线会随潮汐位的变化而变化,在实践研究中,因水陆边界线仅仅是瞬时水边线,提取标准缺乏统一,最终影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研究表明,当缺乏潮位及地形相关资料时,可采取平均高潮线位来展开研究,这也能充分满足宏观分析中所需要的精确度。与此同时,利用近红外波段水体反射辐射率低于其他地物的特点,对平均高潮线进行提取。在研究工作中,可通过Erdas8.6以及Arcview3.2来提取海岸线相关信息,通过遥感监督将沙滩与陆地区分开,并对不同时段下海岸线空间分布信息一一提取出。
2 研究区的确定
黄河口海岸研究区是一段北起五号桩,南至宋春荣沟之间的海岸,黄河三角洲属于重淤海岸,同时也是陆地面积发展最快的地区。本次研究主要选择孤东油田至宋春荣沟间的冲淤地段为研究对象。
3 数据源及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根据1976年~2002年这个时间段的遥感影像来展开,以美国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判定。遥感影像则通过Erdds8.6来校正,切割。
海岸延伸距离应定位为研究区内陆地最东端至A.B控制点连线垂直距离,陆地面积则为研究区内,高潮线与A.B连线所控制的面积。选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作為根据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本文所实施的统计分析也可用Excel软件完成。
4 海岸线变迁分析
4.1 海岸线变化趋势
在海岸线变化研究中,采取平均高潮线法,并采取遥感技术来对河口海岸线进行提取,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演变过程实时反映(见图1)。
图1 河口海岸线变化
4.2 黄河口来水来沙变化趋势
根据数据表明,黄河均径流量,输沙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减少12.42×108m3和0.32×108t(趋势线斜率),因此存在一些波动性。
4.3 来水来沙对河口海岸变迁影响分析
经相关研究发现,当黄河输沙量为0.817**,含沙量为0.707**时,黄河流域河口变幅为1,径流量为0.765**;当黄河输沙量为0.949**,含沙量为0.774**时,黄河径流量为1。据相关数据显示,黄河输沙量,含沙量的变化均会对河口变幅造成影响。
5 结语
综上,笔者对我国黄河流域水文特征进行了分析,河口是流域与海洋的主要枢纽,是海洋的开始也是流域的归宿;海岸作为陆地及海洋二者间的过渡带,而河口海岸介于海洋与陆地的中间地带,具有耦合多变,环境恶劣,机制复杂等相关特点,此外,河口海岸也是人口集局,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均会对河口海岸造成巨大压力。本文综合了黄河水文特征,海洋动力等因素对黄河河口变迁展开了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夫星,陈东,汤秋鸿.黄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及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J].水科学进展,2015,(4):481-490.
[2]李剑锋,张强,陈晓宏,等.考虑水文变异的黄河干流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J].地理学报,2011,(1):99-110.
(作者单位:黄河委员会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关键词:黄河水文特征;河口海岸;影响分析
1 研究概括
1.1 水文特征
我国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相对显著,洪水径流峰量大,降水时间较长,导致黄河流域降水量分布不均,其中降水量最大主要表现在6月,7月,8月3个时间段,这个时间内黄河流域降水量在全年降水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54%。另外,黄河流域冬季的降水量与夏季降水相比流量更少,集中在12月,1月,2月3个时间段,以12月流量最少,比重为全年降水的0.6%。
在我国黄河流域,暴雨的发生也是常见的气候现象,一般会出现在中下游区域以及上游区域,黄河流域天气系统中,以冷峰见常,其降雨面积大,历时长,根据我国黄河流域水文特点,选择有效的研究方法,对黄河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分析。
1.2 研究方法分析
在研究工作中,采取海岸线信息的提取来探讨黄河三角洲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的影响。但在具体研究中,应考虑到潮汐,海岸及地形相关因素,由于黄河口地势平坦,因此海岸线会随潮汐位的变化而变化,在实践研究中,因水陆边界线仅仅是瞬时水边线,提取标准缺乏统一,最终影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研究表明,当缺乏潮位及地形相关资料时,可采取平均高潮线位来展开研究,这也能充分满足宏观分析中所需要的精确度。与此同时,利用近红外波段水体反射辐射率低于其他地物的特点,对平均高潮线进行提取。在研究工作中,可通过Erdas8.6以及Arcview3.2来提取海岸线相关信息,通过遥感监督将沙滩与陆地区分开,并对不同时段下海岸线空间分布信息一一提取出。
2 研究区的确定
黄河口海岸研究区是一段北起五号桩,南至宋春荣沟之间的海岸,黄河三角洲属于重淤海岸,同时也是陆地面积发展最快的地区。本次研究主要选择孤东油田至宋春荣沟间的冲淤地段为研究对象。
3 数据源及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根据1976年~2002年这个时间段的遥感影像来展开,以美国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判定。遥感影像则通过Erdds8.6来校正,切割。
海岸延伸距离应定位为研究区内陆地最东端至A.B控制点连线垂直距离,陆地面积则为研究区内,高潮线与A.B连线所控制的面积。选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作為根据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本文所实施的统计分析也可用Excel软件完成。
4 海岸线变迁分析
4.1 海岸线变化趋势
在海岸线变化研究中,采取平均高潮线法,并采取遥感技术来对河口海岸线进行提取,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演变过程实时反映(见图1)。
图1 河口海岸线变化
4.2 黄河口来水来沙变化趋势
根据数据表明,黄河均径流量,输沙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减少12.42×108m3和0.32×108t(趋势线斜率),因此存在一些波动性。
4.3 来水来沙对河口海岸变迁影响分析
经相关研究发现,当黄河输沙量为0.817**,含沙量为0.707**时,黄河流域河口变幅为1,径流量为0.765**;当黄河输沙量为0.949**,含沙量为0.774**时,黄河径流量为1。据相关数据显示,黄河输沙量,含沙量的变化均会对河口变幅造成影响。
5 结语
综上,笔者对我国黄河流域水文特征进行了分析,河口是流域与海洋的主要枢纽,是海洋的开始也是流域的归宿;海岸作为陆地及海洋二者间的过渡带,而河口海岸介于海洋与陆地的中间地带,具有耦合多变,环境恶劣,机制复杂等相关特点,此外,河口海岸也是人口集局,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均会对河口海岸造成巨大压力。本文综合了黄河水文特征,海洋动力等因素对黄河河口变迁展开了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夫星,陈东,汤秋鸿.黄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及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J].水科学进展,2015,(4):481-490.
[2]李剑锋,张强,陈晓宏,等.考虑水文变异的黄河干流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J].地理学报,2011,(1):99-110.
(作者单位:黄河委员会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