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好,本期“国学讲堂”给大家带来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主人公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一起来读一读原文吧。
品读典故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注释
①永平五年:公元62年,“永平”是汉明帝的年号。
②兄固:指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主要作者之一。
③官佣书:帮官府抄录公文。
④傅介子、张骞:均为汉代杰出的外交家,多次出使西域。
这段故事记载于《后汉书·班超列传》,班超与班固两兄弟出身于大儒之家,他们的父亲班彪在司马迁《史记》的基础上继续修著汉史。班彪去世后,班固接过了父亲未竟的事业,潜心编著史书。永平五年,汉明帝听说了这件事,把班固召到洛阳,任命他为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跟着哥哥赴任,一起来到都城洛阳。因为家中经济状况窘迫,班超不得不去帮官府抄写公文,以补贴家用。这是一件枯燥、辛苦的工作,完全是机械重复的劳动,于是有一天班超扔下手中的笔,感叹道:“大丈夫就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异国他乡为国立功,换得封侯的荣誉,怎么能一直在笔砚之间忙活呢?”
于是,班超开始积极谋求从军立功的机会,他先是跟随窦固北上抗击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内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小国,让他们重新臣服于汉朝,为大汉的边疆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西域都护,被封为定远侯,人称“班定远”。
这个故事当然不是告诉我们只有从军打仗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班超的哥哥班固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完成了《汉书》的修撰,也同样名垂青史。所以,班超的事跡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对于不适合自己的道路,要有决心和勇气去做出改变。这样或许会有失败的风险,但如果一直把人生浪费在不感兴趣、不适合自己的领域,又怎么能做出一番事业,成就人生的价值呢?
拓展延伸
人的智慧与才能是有局限性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意思是说,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学到所有的知识。因此,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规划与选择就十分重要了。下面我们通过一则故事,一起来看一看大文豪鲁迅先生是如何选择自己的事业的吧。
弃医从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少年时的鲁迅因父亲患病而早早承担了家业的压力,养成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他和当时许多的进步青年一样,喜欢读传播西方思想的“新书”。父亲去世后,他进入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后又转到矿务铁路学堂,接触了大量的新鲜事物和先进技术,拓宽了他的眼界。毕业后,鲁迅公费赴日本留学,在仙台学习医学。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藤野先生》,讲的就是他在那里求学并结识自己的老师藤野严九郎的故事。
正是在这期间,鲁迅开始注意到国人思想上的麻木和精神上的空洞。时值晚清年间,中国正在被列强逐步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却从明治维新开始奋起直追,逐渐缩小与西方列强的差距,甚至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强大的沙俄。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而发动的,两国直接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战,俨然已经不把孱弱的清政府当做一个主权国家了。鲁迅对此深感耻辱,更令他震惊的是,在日本人为了宣扬战功所拍摄的纪录片中,出现了日军公开处决帮助俄国的中国人的镜头,绞刑架的周围围满了当地看热闹的中国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日军处决自己的同胞,却没有半点愤恨和羞耻,好像在看一出与自己无关的戏剧。
从这以后,鲁迅渐渐认识到,比起身体的病痛,精神上的麻木才是那时的中国人最迫切需要治疗的“疾病”。于是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开始转攻文学,希望能用文字的力量唤醒死气沉沉的国民,让他们睁眼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挽救在列强压迫下岌岌可危的中华民族。幼时良好的家教和私塾启蒙让他有着一个传统中国文人的根骨,而在新式学堂学习和海外留学的经历又给了他开阔的眼界和进步的思想。回国后,鲁迅积极参与进步学者们组织的各类活动,为《新青年》《语丝》等进步期刊撰文。他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积极推动白话文写作,对整个新文化运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鲁迅先生无疑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家,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着深远影响的人。如果他没有选择弃医从文,或许也能在医学界做出一番事业,但这番改变确实成就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和文学史增添了一颗亮眼的明星。
品读典故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注释
①永平五年:公元62年,“永平”是汉明帝的年号。
②兄固:指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主要作者之一。
③官佣书:帮官府抄录公文。
④傅介子、张骞:均为汉代杰出的外交家,多次出使西域。
这段故事记载于《后汉书·班超列传》,班超与班固两兄弟出身于大儒之家,他们的父亲班彪在司马迁《史记》的基础上继续修著汉史。班彪去世后,班固接过了父亲未竟的事业,潜心编著史书。永平五年,汉明帝听说了这件事,把班固召到洛阳,任命他为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跟着哥哥赴任,一起来到都城洛阳。因为家中经济状况窘迫,班超不得不去帮官府抄写公文,以补贴家用。这是一件枯燥、辛苦的工作,完全是机械重复的劳动,于是有一天班超扔下手中的笔,感叹道:“大丈夫就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异国他乡为国立功,换得封侯的荣誉,怎么能一直在笔砚之间忙活呢?”
于是,班超开始积极谋求从军立功的机会,他先是跟随窦固北上抗击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内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小国,让他们重新臣服于汉朝,为大汉的边疆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西域都护,被封为定远侯,人称“班定远”。
这个故事当然不是告诉我们只有从军打仗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班超的哥哥班固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完成了《汉书》的修撰,也同样名垂青史。所以,班超的事跡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对于不适合自己的道路,要有决心和勇气去做出改变。这样或许会有失败的风险,但如果一直把人生浪费在不感兴趣、不适合自己的领域,又怎么能做出一番事业,成就人生的价值呢?
拓展延伸
人的智慧与才能是有局限性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意思是说,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学到所有的知识。因此,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规划与选择就十分重要了。下面我们通过一则故事,一起来看一看大文豪鲁迅先生是如何选择自己的事业的吧。
弃医从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少年时的鲁迅因父亲患病而早早承担了家业的压力,养成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他和当时许多的进步青年一样,喜欢读传播西方思想的“新书”。父亲去世后,他进入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后又转到矿务铁路学堂,接触了大量的新鲜事物和先进技术,拓宽了他的眼界。毕业后,鲁迅公费赴日本留学,在仙台学习医学。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藤野先生》,讲的就是他在那里求学并结识自己的老师藤野严九郎的故事。
正是在这期间,鲁迅开始注意到国人思想上的麻木和精神上的空洞。时值晚清年间,中国正在被列强逐步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却从明治维新开始奋起直追,逐渐缩小与西方列强的差距,甚至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强大的沙俄。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而发动的,两国直接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战,俨然已经不把孱弱的清政府当做一个主权国家了。鲁迅对此深感耻辱,更令他震惊的是,在日本人为了宣扬战功所拍摄的纪录片中,出现了日军公开处决帮助俄国的中国人的镜头,绞刑架的周围围满了当地看热闹的中国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日军处决自己的同胞,却没有半点愤恨和羞耻,好像在看一出与自己无关的戏剧。
从这以后,鲁迅渐渐认识到,比起身体的病痛,精神上的麻木才是那时的中国人最迫切需要治疗的“疾病”。于是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开始转攻文学,希望能用文字的力量唤醒死气沉沉的国民,让他们睁眼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挽救在列强压迫下岌岌可危的中华民族。幼时良好的家教和私塾启蒙让他有着一个传统中国文人的根骨,而在新式学堂学习和海外留学的经历又给了他开阔的眼界和进步的思想。回国后,鲁迅积极参与进步学者们组织的各类活动,为《新青年》《语丝》等进步期刊撰文。他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积极推动白话文写作,对整个新文化运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鲁迅先生无疑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家,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着深远影响的人。如果他没有选择弃医从文,或许也能在医学界做出一番事业,但这番改变确实成就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和文学史增添了一颗亮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