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是踏上头也不回的火车,而我的旅途,是在满是沙砾和荆棘中,终于破开的一道黎明。
——题记
吾向所志,必当勇往直前
高三开始前的暑假,我看了一部纪录片——《高三》。其实我已经看过不下七遍了,可还是躲在房间里再度重温着。看着镜头下那教科书堆积成山的教室,后进生对大学充满渴望却无能为力的自暴自弃……对于这些场面,我忍不住哽咽。对于那日寸的我来说,高三是从未经历过的征途。于是,我不止一次地暗下决心要在别人的奋斗故事中获得精神的支撑。
然而正如那句话所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三的第一次家长会便击碎了我的信心。
那是一次从未有过的严肃的家长会,学生和家长被一起请到教室。电视转播的校长讲话也不再对上一届高三辉煌的升学率进行侃侃而谈,而是前所未有地分析了我们在区里岌岌可危的排名顺序。班主任在黑板上抄着去年本科分数线、录取率等数据。我对照着手里的成绩单:语文A、英语A、数学E、物理E、生物D、政治A、历史A、地理C、综合排名C。我不得不佩服那一张成绩单的细致程度,它不仅汇集了高一至高二所有科目的成绩,而且还有老师的个性化建议、年级排名、区上排名、与年级均分的对比情况等数据。看完后,我的内心生生凉了一截。
爸爸沉默地坐在我的身边,抄写着黑板上的数据。我暗自估算了一下,形式严峻极了:二本,我突然觉得那美丽的梦想似乎有些遥远了。
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回到家,我便收起了安装了许多游戏的电脑,桌上瓶瓶罐罐的化妆品也都被我纳入了抽屉……我揭下了墙上贴的明星海报,换上手写的标语——“吾向所志,必当勇往直前。”
无穷无尽的考试中,每十人都像满格的电池
紧张的高三生活真的开始了。班级里的同学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中。每一个人都像满格的电池,七点便到了学校开始戴上耳机做听力习题,不少同学甚至拿起了高考真题开始“刷”题演练。这些场景像是握力比赛,绵蓄已久的力量蠢蠢欲动。
放学路上聊天,朋友常问我们:“想去哪里读书?”我们纷纷说出自己的心声:“北大。”“清华也不错!”“我还是觉得南大比较好”“浙大是属于姐的!”我们没有想过自己和学校的巨大差距,只是觉得这些梦想很美好,但在每~阶段,我们都在努力,都在奋斗。
到期末的时候,我们有无穷无尽的考试:半节课的随堂考、两节课拼起来的整卷考、班主任整理的一周错题重考、“姐妹”学校联合的月考…用老师的话说:考试就是为了麻痹我们那根会紧张的神经。的确,后来拿到试题,没有时间多想,我们的笔头便开始运算起来。那是高三最刻骨铭心的~段日子,分数似乎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高三初始看到成绩感到自责的心理也渐渐麻木。
就这样,在重要的考试后,我总是拿着粉红色的小记事簿,记着每一次考试成绩和下一次的目标,用各种感叹号一遍遍地写下自己的梦想,我窃喜着、盘算着,希望每个月进步十分……就这样,在一次次匆忙的考试后,我们蓄势待发,准备用最佳的姿态走进高考的“战场”。
风油精在班里迅速流行了,班上总弥漫着它那股奇怪的气味。哪个同学偶尔抹到眼睛边,总忍不住“鬼哭狼嚎”一番。为了节约去食堂吃午饭的时间,我们点遍了学校周围的小吃店。于是,无味儿的鸡排、辣到流泪的凉粉、全是面粉的椒盐排条等等不好吃的小吃都变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毕业典礼上,看到同学在饭盒上用豆芽菜拼的“难吃”,我们都忍不住会心一笑。青春是化学形式的发疯,
高三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或许正是我的乐观,才让我觉得高三不那么压抑。累到想哭的时候,甚至想过放弃。大学有什么了不起!人生又不是一条出路!可是抹了眼泪,还是加快脚步追上同学的步伐。
咬着牙,不放弃,这是高:让我领悟最深刻的道理。现在的我坐在电脑前,一字一句敲打着我的高三。高三一年改变我太多,我带着本该只能上二本的“头衔”,冲击着我美丽的梦想。都说青春是一场化学形式的发疯,在我看来,这貌似被应试教育挥霍的一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题记
吾向所志,必当勇往直前
高三开始前的暑假,我看了一部纪录片——《高三》。其实我已经看过不下七遍了,可还是躲在房间里再度重温着。看着镜头下那教科书堆积成山的教室,后进生对大学充满渴望却无能为力的自暴自弃……对于这些场面,我忍不住哽咽。对于那日寸的我来说,高三是从未经历过的征途。于是,我不止一次地暗下决心要在别人的奋斗故事中获得精神的支撑。
然而正如那句话所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三的第一次家长会便击碎了我的信心。
那是一次从未有过的严肃的家长会,学生和家长被一起请到教室。电视转播的校长讲话也不再对上一届高三辉煌的升学率进行侃侃而谈,而是前所未有地分析了我们在区里岌岌可危的排名顺序。班主任在黑板上抄着去年本科分数线、录取率等数据。我对照着手里的成绩单:语文A、英语A、数学E、物理E、生物D、政治A、历史A、地理C、综合排名C。我不得不佩服那一张成绩单的细致程度,它不仅汇集了高一至高二所有科目的成绩,而且还有老师的个性化建议、年级排名、区上排名、与年级均分的对比情况等数据。看完后,我的内心生生凉了一截。
爸爸沉默地坐在我的身边,抄写着黑板上的数据。我暗自估算了一下,形式严峻极了:二本,我突然觉得那美丽的梦想似乎有些遥远了。
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回到家,我便收起了安装了许多游戏的电脑,桌上瓶瓶罐罐的化妆品也都被我纳入了抽屉……我揭下了墙上贴的明星海报,换上手写的标语——“吾向所志,必当勇往直前。”
无穷无尽的考试中,每十人都像满格的电池
紧张的高三生活真的开始了。班级里的同学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中。每一个人都像满格的电池,七点便到了学校开始戴上耳机做听力习题,不少同学甚至拿起了高考真题开始“刷”题演练。这些场景像是握力比赛,绵蓄已久的力量蠢蠢欲动。
放学路上聊天,朋友常问我们:“想去哪里读书?”我们纷纷说出自己的心声:“北大。”“清华也不错!”“我还是觉得南大比较好”“浙大是属于姐的!”我们没有想过自己和学校的巨大差距,只是觉得这些梦想很美好,但在每~阶段,我们都在努力,都在奋斗。
到期末的时候,我们有无穷无尽的考试:半节课的随堂考、两节课拼起来的整卷考、班主任整理的一周错题重考、“姐妹”学校联合的月考…用老师的话说:考试就是为了麻痹我们那根会紧张的神经。的确,后来拿到试题,没有时间多想,我们的笔头便开始运算起来。那是高三最刻骨铭心的~段日子,分数似乎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高三初始看到成绩感到自责的心理也渐渐麻木。
就这样,在重要的考试后,我总是拿着粉红色的小记事簿,记着每一次考试成绩和下一次的目标,用各种感叹号一遍遍地写下自己的梦想,我窃喜着、盘算着,希望每个月进步十分……就这样,在一次次匆忙的考试后,我们蓄势待发,准备用最佳的姿态走进高考的“战场”。
风油精在班里迅速流行了,班上总弥漫着它那股奇怪的气味。哪个同学偶尔抹到眼睛边,总忍不住“鬼哭狼嚎”一番。为了节约去食堂吃午饭的时间,我们点遍了学校周围的小吃店。于是,无味儿的鸡排、辣到流泪的凉粉、全是面粉的椒盐排条等等不好吃的小吃都变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毕业典礼上,看到同学在饭盒上用豆芽菜拼的“难吃”,我们都忍不住会心一笑。青春是化学形式的发疯,
高三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或许正是我的乐观,才让我觉得高三不那么压抑。累到想哭的时候,甚至想过放弃。大学有什么了不起!人生又不是一条出路!可是抹了眼泪,还是加快脚步追上同学的步伐。
咬着牙,不放弃,这是高:让我领悟最深刻的道理。现在的我坐在电脑前,一字一句敲打着我的高三。高三一年改变我太多,我带着本该只能上二本的“头衔”,冲击着我美丽的梦想。都说青春是一场化学形式的发疯,在我看来,这貌似被应试教育挥霍的一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