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时期,如何加强高职语文教学创新,促进学生发展,已成为高职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探究,希望对后期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语文 功利主义 学习兴趣 创新
语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学科,内容丰富,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到丰富的知识,但在当前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基本上也都是停留在了教材课文的学习,而且所采取的也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习效率尤为低下,显然这不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需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进行自主学习才是当代高职语文所追求的。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也就需要积极的进行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针对高职语文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仅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美景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的教学,如果单纯的凭借黑板、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显然学生很难去想象,学生想象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就成为了一种奢想。对此,为更好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这一缺陷,我们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在学习《天山景物记》时,笔者在课堂上首先就利用多媒体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些天山景物视频资料向学生们进行了展示,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内容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通过利用多媒体创设出的这样一种教学情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文章所所描写的那种自然美。
二.引入课外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1.以历史知识为积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利用历史故事来带动课堂氛围,学生在历史背景和故事的吸引下,将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讲解演变成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能够收获一种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赤壁赋》文章时,与文章中的字词句等知识相比,学生往往更青睐于教师所讲的一些历史事件。学生们喜欢去听一些为什么世人来到赤壁之后,意气风发的周瑜和聪明绝顶的孔明为什么都沒有题诗作赋,而唯有争议颇多的曹操进行了赋诗?学生在读完这些句子之后开始思考苏轼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是如何创造出如此动人的语句的,又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触发他发出深刻的感慨?......结合学生们的这些学习偏好,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以此为切入点来实施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2.探幽发微、见缝插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目光引入到“幽微之处”,促使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一些小细节进行空间的延伸,以此强化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促使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比如在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时,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家,所以在其所写这篇文章时注重点也是在邓稼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笔者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邓稼先,因此特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向学生们讲述了有关邓稼先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表现出的不再是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而是一种宁静淡泊、不图名利的情怀。由此学生们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邓稼先先生的高贵人格。
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积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1.强化教师情感渗透。在进入课堂进行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一种饱满的精神和情绪,学生受到感染也会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精神振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帮助其树立起语文学习的自信,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导语激发兴趣,实施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就盲目的进行知识讲解,那么学生们反馈上来的更多地也都是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会去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一个好的课堂导语能够有效的调动起学生们的情绪状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在我们学习《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就特意进行了这样一种课程导语的设计,其实也是一则小故事:“冯骥才是我国著名作家,又一次去外国访问,有一位外国记者对其进行了访谈,记者针对我国正在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搞建设进行了刻薄的提问“冯先生,我们都知道,中国现在正在大力的学习我们资本主义,难道你们不怕自己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听完之后微微一笑,斩钉截铁而又不失幽默的回答道“当然不会,你看在场的这么多人,肯定都吃过牛肉和猪肉,可你看到他们变成猪和牛了吗?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但绝不是原班照抄,不盲目跟风追随,更不会把中国也变成资本主义。这里面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此时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于“拿来主义”都表示很困惑,于是借机进行了本次教学内容的导入。
对于高职教学而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任务,步履维艰,但要始终相信,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及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探索与创新,充分调动各项因素发挥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屏.关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130.=
[2]刘淑娟.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7):111-112.
[3]王科瑛.关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85-86.
(作者单位: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语文 功利主义 学习兴趣 创新
语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学科,内容丰富,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到丰富的知识,但在当前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基本上也都是停留在了教材课文的学习,而且所采取的也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习效率尤为低下,显然这不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需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进行自主学习才是当代高职语文所追求的。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也就需要积极的进行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针对高职语文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仅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美景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的教学,如果单纯的凭借黑板、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显然学生很难去想象,学生想象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就成为了一种奢想。对此,为更好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这一缺陷,我们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在学习《天山景物记》时,笔者在课堂上首先就利用多媒体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些天山景物视频资料向学生们进行了展示,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内容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通过利用多媒体创设出的这样一种教学情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文章所所描写的那种自然美。
二.引入课外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1.以历史知识为积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利用历史故事来带动课堂氛围,学生在历史背景和故事的吸引下,将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讲解演变成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能够收获一种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赤壁赋》文章时,与文章中的字词句等知识相比,学生往往更青睐于教师所讲的一些历史事件。学生们喜欢去听一些为什么世人来到赤壁之后,意气风发的周瑜和聪明绝顶的孔明为什么都沒有题诗作赋,而唯有争议颇多的曹操进行了赋诗?学生在读完这些句子之后开始思考苏轼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是如何创造出如此动人的语句的,又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触发他发出深刻的感慨?......结合学生们的这些学习偏好,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以此为切入点来实施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2.探幽发微、见缝插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目光引入到“幽微之处”,促使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一些小细节进行空间的延伸,以此强化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促使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比如在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时,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家,所以在其所写这篇文章时注重点也是在邓稼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笔者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邓稼先,因此特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向学生们讲述了有关邓稼先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表现出的不再是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而是一种宁静淡泊、不图名利的情怀。由此学生们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邓稼先先生的高贵人格。
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积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1.强化教师情感渗透。在进入课堂进行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一种饱满的精神和情绪,学生受到感染也会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精神振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帮助其树立起语文学习的自信,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导语激发兴趣,实施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就盲目的进行知识讲解,那么学生们反馈上来的更多地也都是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会去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一个好的课堂导语能够有效的调动起学生们的情绪状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在我们学习《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就特意进行了这样一种课程导语的设计,其实也是一则小故事:“冯骥才是我国著名作家,又一次去外国访问,有一位外国记者对其进行了访谈,记者针对我国正在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搞建设进行了刻薄的提问“冯先生,我们都知道,中国现在正在大力的学习我们资本主义,难道你们不怕自己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听完之后微微一笑,斩钉截铁而又不失幽默的回答道“当然不会,你看在场的这么多人,肯定都吃过牛肉和猪肉,可你看到他们变成猪和牛了吗?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但绝不是原班照抄,不盲目跟风追随,更不会把中国也变成资本主义。这里面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此时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于“拿来主义”都表示很困惑,于是借机进行了本次教学内容的导入。
对于高职教学而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任务,步履维艰,但要始终相信,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及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探索与创新,充分调动各项因素发挥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屏.关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130.=
[2]刘淑娟.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7):111-112.
[3]王科瑛.关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85-86.
(作者单位:江苏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