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流的本科教育以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为直接目标,其主要途径是在大学教学中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推动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在该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兴趣、注重研究过程、提高“做事”能力是保证计划实施效果的三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本科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性学习;质量工程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一流的本科教育应该是体现个性化培养、研究性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养成的并兼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高水平教育,是以培养身心协调发展,既是“有教养的人”,同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又具有发展潜力的人的教育。
一、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一流的本科教育以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为直接目标,其主要途径是在大学教学中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探索的精神,掌握创造的方法,获得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说,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创新型人才一般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和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发现前人所未见,捕捉创造的机遇;活跃的思维能力,以在不同思路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构思;强烈的创造兴趣,以不泯的童心,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的动手能力,以严谨科学的实验操作,将独特的构思物化为新颖的成果;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克服创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断向目标接近。心理学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性思维过程需要调动集中思维、分散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意志品质等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而创新素质和能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分散思维、直觉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而这恰恰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薄弱的地方。由此观之,目前我国本科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窄的、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的培养理念,转变对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漠视,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着力提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启动,为高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着重形成学生的动手与“做事”能力提供了一个探索与尝试的平台。
二、组织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所谓“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的是在“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认为“探究、调研和发现”是大学教学的核心,相信教学相长是“探究性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上述观念性的认识,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组织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严格地讲,对于本科生而言,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以项目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模拟研究者的研究活动,面向问题,在真实的环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辅助下,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归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的过程,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基于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的课题研究不同,组织开展本科生“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强调基于学生的“兴趣”,而非其他功利性的需要
该计划的核心是“创新”,体现在项目的确立,即题目的选择上应该是带有创新意味的,应该是区别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范式的课题设计的,是真正地体现了学生“奇思妙想”的、极具个性的“想象力”的。由于长期以来专业教育的惯性,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在教育观念上还很难摆脱学科范式的影响,在组织本科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已有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教育目标不明确。因此,我们认为,在计划申报和评审的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的是以计划为载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实现平台和物质条件。因此,评价的标准应与一般的学术研究有所区别,突出题目的新颖性,而不仅仅是学术的规范性。惟有如此,才不致偏离了计划鼓励学生“奇思妙想”的方向,不致使计划的执行又重新回到原有的教学模式当中去,依然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目的,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2、着重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对于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主要成果还不是通过实验形成“创新性”的成果,而是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着重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尽管对于创新性思维形成的“可教性”存在不同意见,但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培养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经过若干年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既是对学校现有教学模式和培养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会促进高校以新的视角来关照本科教育的质量,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具体而言,“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至少在四个方面对本科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一个是培养方案的设计。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应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更加重视方法论课程的比重,在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科学思维。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将第二课堂的各类学生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使其成为本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目的的延伸,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团学活动”。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开设研讨课、带领学生进行合作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的学习机会。在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上则应突破原有的总结性评价的局限,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以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3、值得注意的是强调过程,而非结果
任何旨在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计划,都是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他们所遇到的将不仅仅是由于学科知识的欠缺而难以逾越的障碍。尤其对于文科学生而言,他们既要认识与把握以思辨为特点的人文学科和以经验性、实证性为特征的社会科学各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巨大差别,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会遇到大量的非学术因素的影响,面临诸如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地域的、文化的、风俗习惯的、人际的等问题和冲突,圆满地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靠的并不全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课堂教学所传授的学科知识。这是对学生们更大的考验。现有的教学模式如何实现本质上的创新,不仅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而且在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知识精英方面有所突破,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者应深入思考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重大问题。
责任编辑:文和平
关键词:本科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性学习;质量工程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一流的本科教育应该是体现个性化培养、研究性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养成的并兼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高水平教育,是以培养身心协调发展,既是“有教养的人”,同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又具有发展潜力的人的教育。
一、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一流的本科教育以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为直接目标,其主要途径是在大学教学中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探索的精神,掌握创造的方法,获得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说,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创新型人才一般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和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发现前人所未见,捕捉创造的机遇;活跃的思维能力,以在不同思路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构思;强烈的创造兴趣,以不泯的童心,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的动手能力,以严谨科学的实验操作,将独特的构思物化为新颖的成果;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克服创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断向目标接近。心理学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性思维过程需要调动集中思维、分散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意志品质等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而创新素质和能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分散思维、直觉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而这恰恰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薄弱的地方。由此观之,目前我国本科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窄的、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的培养理念,转变对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漠视,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着力提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启动,为高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着重形成学生的动手与“做事”能力提供了一个探索与尝试的平台。
二、组织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所谓“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的是在“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认为“探究、调研和发现”是大学教学的核心,相信教学相长是“探究性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上述观念性的认识,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组织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严格地讲,对于本科生而言,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以项目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模拟研究者的研究活动,面向问题,在真实的环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辅助下,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归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的过程,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基于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的课题研究不同,组织开展本科生“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强调基于学生的“兴趣”,而非其他功利性的需要
该计划的核心是“创新”,体现在项目的确立,即题目的选择上应该是带有创新意味的,应该是区别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范式的课题设计的,是真正地体现了学生“奇思妙想”的、极具个性的“想象力”的。由于长期以来专业教育的惯性,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在教育观念上还很难摆脱学科范式的影响,在组织本科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已有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教育目标不明确。因此,我们认为,在计划申报和评审的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的是以计划为载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实现平台和物质条件。因此,评价的标准应与一般的学术研究有所区别,突出题目的新颖性,而不仅仅是学术的规范性。惟有如此,才不致偏离了计划鼓励学生“奇思妙想”的方向,不致使计划的执行又重新回到原有的教学模式当中去,依然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目的,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2、着重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对于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主要成果还不是通过实验形成“创新性”的成果,而是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着重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尽管对于创新性思维形成的“可教性”存在不同意见,但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培养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经过若干年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既是对学校现有教学模式和培养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会促进高校以新的视角来关照本科教育的质量,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具体而言,“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至少在四个方面对本科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一个是培养方案的设计。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应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更加重视方法论课程的比重,在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科学思维。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将第二课堂的各类学生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使其成为本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目的的延伸,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团学活动”。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开设研讨课、带领学生进行合作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的学习机会。在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上则应突破原有的总结性评价的局限,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以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3、值得注意的是强调过程,而非结果
任何旨在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计划,都是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他们所遇到的将不仅仅是由于学科知识的欠缺而难以逾越的障碍。尤其对于文科学生而言,他们既要认识与把握以思辨为特点的人文学科和以经验性、实证性为特征的社会科学各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巨大差别,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会遇到大量的非学术因素的影响,面临诸如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地域的、文化的、风俗习惯的、人际的等问题和冲突,圆满地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靠的并不全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课堂教学所传授的学科知识。这是对学生们更大的考验。现有的教学模式如何实现本质上的创新,不仅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而且在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知识精英方面有所突破,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者应深入思考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重大问题。
责任编辑: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