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工作以来,他常怀报国之志,常行创新之举,始终秉持“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以国防安全需求为导向,积极履行强军首责,大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十余年间,他常存忧患之思,常葆奋进之心,带领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实现了企业年营业收入从4.1亿元增长到30.8亿元,利润总额由0.3亿元增长到4.3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4.6万元/人年增长到83.6万元/人年的跨越式发展。
他,就是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八三五七所所长、党委副书记陈玉涛。常怀报国之志的“航天人”
“八三五七所是军工央企,不仅有目标责任,更有强烈的政治担当,我们不但要发展,而且还要健康发展,因为发展是责任、是义务、是使命。”陈玉涛认为。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核心要义,积极履行新时代国防装备建设历史使命,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带领全所干部职工,全面夯实军用基业,不断做强民用产业,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他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以质量求生存,追求“零缺陷”,全力确保科研生产工作质量和进度。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潮面前,他牢牢把握“稳增长、调结构”这条主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壮大国有资产,他强化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导向能力,大力开拓市场经营业务,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获得了“航天基金奖”、航天科工首届“优秀经营管理者”等诸多荣誉。2007年,他参与研制的某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在他的带领下,八三五七所获得了“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常存忧患之思的“实干家”
陈玉涛始终怀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因时因势提出“立足三院求生存,走出三院谋发展”的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市场拓展之路。
作为分系统和设备级的承制单位,八三五七所主要给大的总体单位、主机厂所提供配套产品。结合单位的专业“出身”——嵌入式计算机专业,陈玉涛将研究所的这种生存模式,形象地称之为“嵌入式生存”。随着军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大量民营企业涌入军工市场,原先封闭的竞争格局被打破,越来越多的订单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市场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同时,由于专业通用性强、竞争门槛低,再加上设备继承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挤压传统产品领域,八三五七所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
内外部的种种因素,倒逼着陈玉涛以及全所干部职工不断探索:用户、总体现在怎么发展?将来又会怎样发展?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陈玉涛追问自己,也不断将这些忧思传递给全所职工,久而久之,这种“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八三五七所每一位干部职工的血液里。
常葆奋进之心的“引领者”
“靠扎实的科研生产作为生存的基础,以积极的市场开拓作为发展的保证,用强劲的技术创新打造企业腾飞的动力。”谈到科研生产、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时,陈玉涛这样解释。近年来,他带领干部职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强化所领导、中层领导、全所职工“三个层次”的市场意识,牢固树立从小做起、从头做起、从我做起的“三做起”市场理念,从满足顾客需求向引导和培育顾客需求转变,逐步拓宽市场渠道,着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真正实现了八三五七所快速跨越发展。八三五七所承揽横向任务的营业收入,已连续多年占全年营收的2/3以上。
陈玉涛认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产品过硬,才有实力和“本钱”与人合作,才能获得用户的信任。在陈玉涛的带领下,八三五七所每一位职工深刻认识到:市场竞争,本质上是质量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更要树立精品意识,狠抓产品设计、生产、调试、试验等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不断强化质量管控能力,确保交付的每一件产品都是精品。
在赢得市场的过程中,夯实质量是基础,降低成本则是手段。 “控制成本,决心比方法更加重要。”陈玉涛要求研发人员从设计源头抓成本,从产品策划和设计阶段抓起,确保每一个产品、每一个项目在设计时,就有一个“目标成本”。其次从制度规范、外协外购、生产制造、基础管理等方面人手,不断强化各个环节的成本管控,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
常行创新之举的“排头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興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军工企业的管理者,陈玉涛时刻深刻意识到创新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方面,陈玉涛提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的思路,带领八三五七所攻克瓶颈技术和关键技术,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研究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近年来,他要求干部职工以科技创新引领技术跨越,逐步构建了以“指火控、军用计算机、通信与测控、微系统集成”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体系,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与此同时,依托航天军工技术优势,陈玉涛还大力推进民用产业发展,带领八三五七所形成了“信息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装备、智慧环保”四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陈玉涛带领八三五七所干部职工转换思路,转变竞争模式,主动与竞争对手合作,联合竞标,合理分配任务,不打价格战。这样一来,既开拓了新的市场,又获得合理的利润空间。2015年,在某产品的前期论证过程中,陈玉涛力主与竞争对手合作,一起参与总体论证,协调分工,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人才管理创新方面,陈玉涛推崇“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管理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化。为快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产业发展,打造民用产业新支柱,陈玉涛积极转换引智思路,将“单一人才引进、收并购整体接收”等传统方式,创新为“引进核心团队”的引才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八三五七所先后引进了车载PIS、地面PIS、信号控制团队3个核心技术团队,高效完成了轨道交通核心人才的汇聚,快速形成研发力量,有效规避了公司兼并购带来的各种风险隐患。
常系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陈玉涛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长期出差职工及其家属,建立“一对一”服务制度,积极沟通和走访,切实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开通地铁站到新所区的直通班车,开设晚班和周末加班班车,有效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难题。与此同时,他还积极致力于在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员工的薪酬收入、福利待遇,确保广大职工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按照天津市公积金政策上限为职工缴纳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缴纳比例高达42%,有效提升了职工购房的还贷能力,减轻了职工的生活压力。
疫情发生以来,陈玉涛与班子成员始终靠前指挥,用坚守和作为践行着军工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担当。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向全所干部职工讲授了一堂“严防严控疫情,抓紧抓实发展”的形势任务教育课,要求干部职工保持定力,着眼大局,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此外,他还主持制定了一系列贴合实际、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疫情防控管理要求,优先保障重大科研生产任务进度,切实解决了复工复产过程中各类困难,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科研生产经营攻坚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作为一名航天军工企业的管理者,陈玉涛将始终恪守富国强军的职责和使命,发扬“企业家精神”,继续团结和带领八三五七所干部职工,不断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努力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八三五七所)
十余年间,他常存忧患之思,常葆奋进之心,带领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实现了企业年营业收入从4.1亿元增长到30.8亿元,利润总额由0.3亿元增长到4.3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4.6万元/人年增长到83.6万元/人年的跨越式发展。
他,就是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八三五七所所长、党委副书记陈玉涛。常怀报国之志的“航天人”
“八三五七所是军工央企,不仅有目标责任,更有强烈的政治担当,我们不但要发展,而且还要健康发展,因为发展是责任、是义务、是使命。”陈玉涛认为。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核心要义,积极履行新时代国防装备建设历史使命,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带领全所干部职工,全面夯实军用基业,不断做强民用产业,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他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以质量求生存,追求“零缺陷”,全力确保科研生产工作质量和进度。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潮面前,他牢牢把握“稳增长、调结构”这条主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壮大国有资产,他强化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导向能力,大力开拓市场经营业务,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获得了“航天基金奖”、航天科工首届“优秀经营管理者”等诸多荣誉。2007年,他参与研制的某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在他的带领下,八三五七所获得了“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常存忧患之思的“实干家”
陈玉涛始终怀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因时因势提出“立足三院求生存,走出三院谋发展”的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市场拓展之路。
作为分系统和设备级的承制单位,八三五七所主要给大的总体单位、主机厂所提供配套产品。结合单位的专业“出身”——嵌入式计算机专业,陈玉涛将研究所的这种生存模式,形象地称之为“嵌入式生存”。随着军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大量民营企业涌入军工市场,原先封闭的竞争格局被打破,越来越多的订单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市场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同时,由于专业通用性强、竞争门槛低,再加上设备继承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挤压传统产品领域,八三五七所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
内外部的种种因素,倒逼着陈玉涛以及全所干部职工不断探索:用户、总体现在怎么发展?将来又会怎样发展?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陈玉涛追问自己,也不断将这些忧思传递给全所职工,久而久之,这种“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八三五七所每一位干部职工的血液里。
常葆奋进之心的“引领者”
“靠扎实的科研生产作为生存的基础,以积极的市场开拓作为发展的保证,用强劲的技术创新打造企业腾飞的动力。”谈到科研生产、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时,陈玉涛这样解释。近年来,他带领干部职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强化所领导、中层领导、全所职工“三个层次”的市场意识,牢固树立从小做起、从头做起、从我做起的“三做起”市场理念,从满足顾客需求向引导和培育顾客需求转变,逐步拓宽市场渠道,着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真正实现了八三五七所快速跨越发展。八三五七所承揽横向任务的营业收入,已连续多年占全年营收的2/3以上。
陈玉涛认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产品过硬,才有实力和“本钱”与人合作,才能获得用户的信任。在陈玉涛的带领下,八三五七所每一位职工深刻认识到:市场竞争,本质上是质量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更要树立精品意识,狠抓产品设计、生产、调试、试验等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不断强化质量管控能力,确保交付的每一件产品都是精品。
在赢得市场的过程中,夯实质量是基础,降低成本则是手段。 “控制成本,决心比方法更加重要。”陈玉涛要求研发人员从设计源头抓成本,从产品策划和设计阶段抓起,确保每一个产品、每一个项目在设计时,就有一个“目标成本”。其次从制度规范、外协外购、生产制造、基础管理等方面人手,不断强化各个环节的成本管控,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
常行创新之举的“排头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興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军工企业的管理者,陈玉涛时刻深刻意识到创新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方面,陈玉涛提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的思路,带领八三五七所攻克瓶颈技术和关键技术,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研究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近年来,他要求干部职工以科技创新引领技术跨越,逐步构建了以“指火控、军用计算机、通信与测控、微系统集成”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体系,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与此同时,依托航天军工技术优势,陈玉涛还大力推进民用产业发展,带领八三五七所形成了“信息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装备、智慧环保”四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陈玉涛带领八三五七所干部职工转换思路,转变竞争模式,主动与竞争对手合作,联合竞标,合理分配任务,不打价格战。这样一来,既开拓了新的市场,又获得合理的利润空间。2015年,在某产品的前期论证过程中,陈玉涛力主与竞争对手合作,一起参与总体论证,协调分工,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人才管理创新方面,陈玉涛推崇“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管理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化。为快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产业发展,打造民用产业新支柱,陈玉涛积极转换引智思路,将“单一人才引进、收并购整体接收”等传统方式,创新为“引进核心团队”的引才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八三五七所先后引进了车载PIS、地面PIS、信号控制团队3个核心技术团队,高效完成了轨道交通核心人才的汇聚,快速形成研发力量,有效规避了公司兼并购带来的各种风险隐患。
常系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陈玉涛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长期出差职工及其家属,建立“一对一”服务制度,积极沟通和走访,切实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开通地铁站到新所区的直通班车,开设晚班和周末加班班车,有效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难题。与此同时,他还积极致力于在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员工的薪酬收入、福利待遇,确保广大职工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按照天津市公积金政策上限为职工缴纳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缴纳比例高达42%,有效提升了职工购房的还贷能力,减轻了职工的生活压力。
疫情发生以来,陈玉涛与班子成员始终靠前指挥,用坚守和作为践行着军工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担当。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向全所干部职工讲授了一堂“严防严控疫情,抓紧抓实发展”的形势任务教育课,要求干部职工保持定力,着眼大局,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此外,他还主持制定了一系列贴合实际、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疫情防控管理要求,优先保障重大科研生产任务进度,切实解决了复工复产过程中各类困难,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科研生产经营攻坚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作为一名航天军工企业的管理者,陈玉涛将始终恪守富国强军的职责和使命,发扬“企业家精神”,继续团结和带领八三五七所干部职工,不断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努力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八三五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