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石门县自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以来,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从业技能为核心,以推动茶叶、柑橘、水稻、蔬菜产业提质升级为目的,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的积极探索与认真实践,培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1200多人, 2014年8月,已首批认定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50人。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组织体系。石门县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政府日常工作。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发改、财政等20个部门、20个乡镇(区)和国有农林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任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同时,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开会2~3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解决职业农民培育有关重大问题。
第二,完善政策体系。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范化运行,2013年,石门县人民政府下发了《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2014年,石门县人民政府又下发了《石门县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明确了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奖励的相关办法,为加快推进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制度保障,注入了强大动力。
第三,强化财政支持体系。石门县财政每年安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经费20万元,并积极引导整合阳光工程培训、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巩固退耕返林资金、茶叶柑橘发展基金、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支农惠农项目资金500多万元,着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与生产扶持。比如,今年选送30名柑橘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到湖南农大集中培训3个月,就是由县委领导亲自调度整合了4个单位的教育培训资金。
(二)狠抓教育培训
第一,遴选学员。石门县在学员挑选时,设置了基本条件,规定年龄18~55周岁,初中文化;有强烈农业从业意愿;占有一定农业资源,分产业划分,分别为茶叶8亩、柑橘5亩、水稻30亩、露地蔬菜5亩、设施蔬菜2亩。按个人自愿申请,乡镇初审,县级遴选程序确定。
第二,因需施教。一是建立师资库。石门县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划,精心挑选了一批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与接地气的能工巧匠,组成了由“省市县农业专家 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研究员、教授 土专家”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
二是构建教育平台。经公开招标并报省农业厅审定,确定了石门县行政学校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石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并在全县范围内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农业企业基地中确定了20多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
三是创新方式方法。石门县根据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要求,在办班形式上,把季节性短期班(7~15天)与产业后继者人才培育长班(2个月~1年)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上主要采取“理论授课、基地实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对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实施7天短期技能提升式培训,对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实施15天“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养,力求让培训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见实效。
(三)实施认定管理
第一,抓职业农民认定。根据《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试行办法》,按照茶叶、柑橘、水稻、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县茶叶办、县柑橘办、农业局粮油经作股、县蔬菜办审核;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再进行7天公示五个步骤开展认定工作。目前,石门县已认定第一批茶叶、柑橘、水稻、蔬菜产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50人,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召开了会议,为其发放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并给予每人1000元奖励。
第二,抓动态管理。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石门县还将每年开展4天研讨式经验交流培训,以惠农新政策、农业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知识为培训内容,并对职业农民资质进行年审,一旦无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将取消其资格,不再享受扶持政策。
(四)开展多项扶持
第一,技术扶持。石门县成立了农业技术专家组,制定了《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县、乡农技指导员结对挂钩,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提供农资、农技、农机、产销信息等综合服务,并将帮扶指导的成效与农技指导员的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以调动他们跟踪服务的积极性。2013年,县、乡农技指导员上门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指导2000多次。2014年春节以来,为指导职业农民抓好茶叶产业,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团队在年初春茶培管、清明节前后及春茶制作期间,分三次为培训学员上门服务,指导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200多次,受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欢迎。
第二,政策扶持。石门县对认定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土地流转、农业项目、涉农优惠、金融信贷、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等六方面给予扶持政策优惠。县信用联社为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改进工作方式、创新信贷品种,推出“农房新政”,精简贷款流程等举措,解决新型职业农民贷款抵押难问题,办理此项贷款186笔2856万元,其中,由国家全额贴息贷款112笔1786万元。三圣乡新型职业农民刘玉龙用农房抵押,向信用社申请小额担保贴息贷款30万元,添置制茶设备18台,使海拔1027米泰青山上的茶农以及邻村近300多村民的鲜叶得以就近销售。
第三,项目扶持。一是承担试验示范项目。石门县把一些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并由相关部门派出技术指导员跟踪指导,为他们解决资金、科技推广方面的困难。2013年以来,丰瑞乐家庭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黄云华承担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石门县实施的超级稻“种三产四”粮食丰产工程和“三分田养活一个人”粮食攻关项目,2013年“三分田养活一个人”粮食攻关项目经省、市、县专家联合测产验收,水稻亩平产量达749.8公斤,高出预期目标产量49.8公斤,更超出当季水稻平均亩产量250公斤,在石门县粮食主产区蒙泉镇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二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石门县坚持把水利、农开、国土、农业等部门项目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突出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为他们解决生产中的水、电、路等问题。两年来,已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改善了机耕路和灌溉设施问题。如二都乡卫星村新型职业农民易先秋承租流转土地558亩,创建“秋兰家庭农场”,主要从事水稻、柑橘、油菜、蔬菜的生产与销售, 2013年以来,石门就为其投入500多万元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列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石门县将茶叶、柑橘、水稻、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全部纳入县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管理范畴。2014年,给每位培训学员发放500多元物化补贴,每名技术指导员均上门指导8次以上,以支持他们开展有机茶生产和柑橘、水稻、蔬菜高品质化栽培。
二、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技能的提升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增强了培育对象多方面能力,使其不仅掌握生产、统防统治、农机具操作等实用技术,而且还涉猎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成为当地推广农业技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佼佼者。如,雁池乡横断山村新型职业农民周健,2010年打工返乡创业,种了20多亩茶叶,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和种植加工技术的欠缺,生产的茶叶品质差、效益低。2013年10月参加茶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拓宽了发展思路,提升了经营水平,提高了专业技能,流转土地80亩,建成了100亩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名优茶叶加工厂。在他的带领和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全村新发展碧香早、槠叶齐良种茶园400多亩,茶园总面积达到800亩,成为了茶叶生产专业村。为让新扩茶区尝到发展茶叶生产的甜头,促使茶农加大茶园培管力度,今年春茶上市期间,他又履行社会责任,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2~0.5元价格收购鲜叶,充分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特别是在湖南农业大学长训班学习一年的学员,目前均成为加工企业的生产骨干。如茶叶长训班学员曹哲星,以前对茶叶生产有兴趣无技术,效益一直不太好。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实践,被石门渫峰名茶有限公司录用,他虚心好学,技能提高很快,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参与制作的“石门银峰”茶样,荣获石门县第四届“茶王”赛“银茶王”称号。
(二)促进了石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带来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变化,许多新型职业农民发挥知识新、信息灵、政府扶持力度大等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和建立家庭农场或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范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经营,促进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为农民实行经营形式的转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14年上半年,全县新增家庭农场7家,专业合作社20个。如所街乡黄虎港村新型职业农民唐生雕就领衔一家拥有100多户茶农、300亩茶叶基地、一家茶叶加工厂、一家农资配送中心的“产、供、销”一体化的金林茶叶专业合作社,仅2014年就已加工黑茶3500担、绿茶1800担,产值近400万元,带动了一方经济。
(三)促进了县域主导特色产业的提质升级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极大地促进了石门县主导产业的提质升级。2013年,石门柑橘产量比2012年增产2万余吨,销售均价比上年增加0.3元/公斤,全县橘农柑橘人均收入增加452元,带动全县二、三产业增加产值2亿元。全县名优茶产量1800吨,同比增加7.08%;产值同比增加1.86%;全县有12家企业、1.38万亩茶园通过国际、国内有机茶认证;全年产干茶17000吨,销售产值3.8亿元。
(四)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正能量的传递
石门县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积极探索与认真实践的同时,还加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的意义、石门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营造了适宜新型职业农民茁壮成长的社会氛围。到2014年10月底,就先后在农民日报、农业部及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等网站登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报道50多篇,在《农民科技培训》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制作了《助力新农业——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纪实》专题片,参加了“新农民”微视频展播活动,广泛宣传了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释放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正能量。
湖南省石门县农业局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组织体系。石门县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政府日常工作。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发改、财政等20个部门、20个乡镇(区)和国有农林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任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同时,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开会2~3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解决职业农民培育有关重大问题。
第二,完善政策体系。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范化运行,2013年,石门县人民政府下发了《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2014年,石门县人民政府又下发了《石门县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明确了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奖励的相关办法,为加快推进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制度保障,注入了强大动力。
第三,强化财政支持体系。石门县财政每年安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经费20万元,并积极引导整合阳光工程培训、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巩固退耕返林资金、茶叶柑橘发展基金、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支农惠农项目资金500多万元,着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与生产扶持。比如,今年选送30名柑橘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到湖南农大集中培训3个月,就是由县委领导亲自调度整合了4个单位的教育培训资金。
(二)狠抓教育培训
第一,遴选学员。石门县在学员挑选时,设置了基本条件,规定年龄18~55周岁,初中文化;有强烈农业从业意愿;占有一定农业资源,分产业划分,分别为茶叶8亩、柑橘5亩、水稻30亩、露地蔬菜5亩、设施蔬菜2亩。按个人自愿申请,乡镇初审,县级遴选程序确定。
第二,因需施教。一是建立师资库。石门县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划,精心挑选了一批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与接地气的能工巧匠,组成了由“省市县农业专家 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研究员、教授 土专家”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
二是构建教育平台。经公开招标并报省农业厅审定,确定了石门县行政学校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石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并在全县范围内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农业企业基地中确定了20多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
三是创新方式方法。石门县根据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要求,在办班形式上,把季节性短期班(7~15天)与产业后继者人才培育长班(2个月~1年)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上主要采取“理论授课、基地实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对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实施7天短期技能提升式培训,对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实施15天“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养,力求让培训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见实效。
(三)实施认定管理
第一,抓职业农民认定。根据《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试行办法》,按照茶叶、柑橘、水稻、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县茶叶办、县柑橘办、农业局粮油经作股、县蔬菜办审核;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再进行7天公示五个步骤开展认定工作。目前,石门县已认定第一批茶叶、柑橘、水稻、蔬菜产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50人,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召开了会议,为其发放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并给予每人1000元奖励。
第二,抓动态管理。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石门县还将每年开展4天研讨式经验交流培训,以惠农新政策、农业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知识为培训内容,并对职业农民资质进行年审,一旦无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将取消其资格,不再享受扶持政策。
(四)开展多项扶持
第一,技术扶持。石门县成立了农业技术专家组,制定了《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县、乡农技指导员结对挂钩,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提供农资、农技、农机、产销信息等综合服务,并将帮扶指导的成效与农技指导员的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以调动他们跟踪服务的积极性。2013年,县、乡农技指导员上门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指导2000多次。2014年春节以来,为指导职业农民抓好茶叶产业,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团队在年初春茶培管、清明节前后及春茶制作期间,分三次为培训学员上门服务,指导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200多次,受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欢迎。
第二,政策扶持。石门县对认定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土地流转、农业项目、涉农优惠、金融信贷、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等六方面给予扶持政策优惠。县信用联社为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改进工作方式、创新信贷品种,推出“农房新政”,精简贷款流程等举措,解决新型职业农民贷款抵押难问题,办理此项贷款186笔2856万元,其中,由国家全额贴息贷款112笔1786万元。三圣乡新型职业农民刘玉龙用农房抵押,向信用社申请小额担保贴息贷款30万元,添置制茶设备18台,使海拔1027米泰青山上的茶农以及邻村近300多村民的鲜叶得以就近销售。
第三,项目扶持。一是承担试验示范项目。石门县把一些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并由相关部门派出技术指导员跟踪指导,为他们解决资金、科技推广方面的困难。2013年以来,丰瑞乐家庭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黄云华承担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石门县实施的超级稻“种三产四”粮食丰产工程和“三分田养活一个人”粮食攻关项目,2013年“三分田养活一个人”粮食攻关项目经省、市、县专家联合测产验收,水稻亩平产量达749.8公斤,高出预期目标产量49.8公斤,更超出当季水稻平均亩产量250公斤,在石门县粮食主产区蒙泉镇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二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石门县坚持把水利、农开、国土、农业等部门项目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突出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为他们解决生产中的水、电、路等问题。两年来,已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改善了机耕路和灌溉设施问题。如二都乡卫星村新型职业农民易先秋承租流转土地558亩,创建“秋兰家庭农场”,主要从事水稻、柑橘、油菜、蔬菜的生产与销售, 2013年以来,石门就为其投入500多万元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列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石门县将茶叶、柑橘、水稻、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全部纳入县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管理范畴。2014年,给每位培训学员发放500多元物化补贴,每名技术指导员均上门指导8次以上,以支持他们开展有机茶生产和柑橘、水稻、蔬菜高品质化栽培。
二、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技能的提升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增强了培育对象多方面能力,使其不仅掌握生产、统防统治、农机具操作等实用技术,而且还涉猎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成为当地推广农业技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佼佼者。如,雁池乡横断山村新型职业农民周健,2010年打工返乡创业,种了20多亩茶叶,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和种植加工技术的欠缺,生产的茶叶品质差、效益低。2013年10月参加茶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拓宽了发展思路,提升了经营水平,提高了专业技能,流转土地80亩,建成了100亩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名优茶叶加工厂。在他的带领和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全村新发展碧香早、槠叶齐良种茶园400多亩,茶园总面积达到800亩,成为了茶叶生产专业村。为让新扩茶区尝到发展茶叶生产的甜头,促使茶农加大茶园培管力度,今年春茶上市期间,他又履行社会责任,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2~0.5元价格收购鲜叶,充分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特别是在湖南农业大学长训班学习一年的学员,目前均成为加工企业的生产骨干。如茶叶长训班学员曹哲星,以前对茶叶生产有兴趣无技术,效益一直不太好。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实践,被石门渫峰名茶有限公司录用,他虚心好学,技能提高很快,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参与制作的“石门银峰”茶样,荣获石门县第四届“茶王”赛“银茶王”称号。
(二)促进了石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带来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变化,许多新型职业农民发挥知识新、信息灵、政府扶持力度大等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和建立家庭农场或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范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经营,促进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为农民实行经营形式的转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14年上半年,全县新增家庭农场7家,专业合作社20个。如所街乡黄虎港村新型职业农民唐生雕就领衔一家拥有100多户茶农、300亩茶叶基地、一家茶叶加工厂、一家农资配送中心的“产、供、销”一体化的金林茶叶专业合作社,仅2014年就已加工黑茶3500担、绿茶1800担,产值近400万元,带动了一方经济。
(三)促进了县域主导特色产业的提质升级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极大地促进了石门县主导产业的提质升级。2013年,石门柑橘产量比2012年增产2万余吨,销售均价比上年增加0.3元/公斤,全县橘农柑橘人均收入增加452元,带动全县二、三产业增加产值2亿元。全县名优茶产量1800吨,同比增加7.08%;产值同比增加1.86%;全县有12家企业、1.38万亩茶园通过国际、国内有机茶认证;全年产干茶17000吨,销售产值3.8亿元。
(四)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正能量的传递
石门县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积极探索与认真实践的同时,还加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的意义、石门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营造了适宜新型职业农民茁壮成长的社会氛围。到2014年10月底,就先后在农民日报、农业部及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等网站登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报道50多篇,在《农民科技培训》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制作了《助力新农业——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纪实》专题片,参加了“新农民”微视频展播活动,广泛宣传了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释放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正能量。
湖南省石门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