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方舟:以身试药的糖丸之父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_CBSC_C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孩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记忆:小时候曾领过一颗乳白色的小糖丸。就是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糖丸,却是无数中国孩子的健康保障,彻底消灭了中国土地上的脊髓灰质炎。
  2019年1月2日,糖丸的研发者、92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因病逝世。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第一次认识了这位了不起的“糖丸爷爷”。9月29日,“糖丸之父”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这种病毒极易传染,好多孩子感染后会落下终身残疾,有的截肢、瘫痪,有的甚至失去生命。在20世纪50年代,脊髓灰质炎疫情给中国带来的恐惧是深切的。
  1955年,中国江苏省南通市暴发大规模疫情,1680人感染,其中466人死亡,随后疫情迅速蔓延,全国闻之色变,1957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他调查了国内几个地区脊髓灰白质炎,并发表了《上海市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离与定型》。以此研究为标志,顾方舟打响了攻克脊灰的第一战。一支脊灰疫苗研究协作组随后成立,由顾方舟担任组长。
  为了进行自主疫苗研制,政府在云南建立了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此作为中国脊灰疫苗生产基地。当时的生产基地选址在昆明玉案山上,山上一片荒芜,科研团队自己动手建房子、运设备,只用了9个月时间,拥有19幢楼房的疫苗生产基地就建成了。
  顾方舟制订了两步研究计划: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在动物试验通过后,进入了更为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按照顾方舟设计的方案,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三期。
  疫苗临床试验Ⅰ期阶段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试者要面临未知的风险,顾方舟毫不犹豫地作出自己先试用疫苗的决定。冒着可能瘫痪的风险,顾方舟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一周过后,顾方舟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然而,他的眉头锁得更紧了。因为他必须证明疫苗对儿童也安全才行。
  当时,疫苗研制已经进入最后的临床检验阶段,顾方舟和他的团队对疫苗的安全有着充分的自信,可是如果一点风险都没有还做试验干什么?顾方舟说:“我自己的孩子不吃,让别人孩子去吃,这不太仗义。”于是,他又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自己刚满月的独子做试验。在他的影响下,研究所的同事们也纷纷给自己的孩子服用疫苗,为Ⅱ期临床试验安全性和药效的初步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撑。接下来Ⅱ期临床试验是安全性和药效的初步评价。Ⅲ期临床试验的圆满成功,表明顾方舟研究的疫苗可以投入生产,给全国儿童服用了。
  如果仅仅是发明了脊髓灰质炎疫苗,顾方舟还不足以让无数中国家庭受益。免疫,在顾方舟眼中还是一场战役,想要打赢这场战役,还要讲求一些策略。
  疫苗有“死”“活”之分,当时美苏两国已研制出的脊灰疫苗普遍采用注射式死疫苗。就在大家争论研发活疫苗还是死疫苗时,顾方舟敏锐地发现死疫苗并不适合中国国情。首先,死疫苗价格非常昂贵,中国需要免疫的孩子上亿,国家承担不起这笔费用;其次,给孩子打针注射需要庞大的专业防疫队伍,这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死疫苗虽然能降低发病率,但控制疫情的效果不甚满意。顾方舟抱着厚厚的研究论文,反复推敲琢磨,最终下定决心建议国家取消死疫苗方案,选择活疫苗的技术路线。
  疫苗实现批量生产之后,该怎么送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体里?这也需要策略。美国的孩子可以到保健站去打针,但这种平常的方法在当时的中国却行不通。远在西藏高原、新疆大漠、贵州深山的孩子都需要无一例外地进入防护屏障,稍有疏漏,病毒就可能暴发。那时没有冷链,怎么让疫苗有效地在全国短期内流通?
  顾方舟想到了糖丸。疫苗最开始是液体的,运输困难,糖丸发明后,防疫人员只需将糖丸放进保温瓶里再装上冰块,就能保证活疫苗的效力。这些策略,让糖丸疫苗迅速扑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从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病例数继续呈波浪形下降。199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发现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没有发现由本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太平洋地区已经消灭脊髓灰质炎。“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当时的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1957年到2000年,从无疫苗可用到消灭脊髓灰质炎,顾方舟一路艰辛跋涉,奉献了40多年的计划免疫策略没有漏掉一个孩子。
  ◎ 来源|人民画报(有删减)
  顾方舟

  病毒學家,“人民科学家”,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
  语录:
  “珍惜生命,就必须爱护健康。”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其他文献
《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年科技规划》)是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下简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于1963年制定的第二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聂荣臻在回顾该规划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时说:“当时制定新的《十年科技规划》,总的目标就是要赶上60年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  虽然《十年科技规划》的实施被“文化大革
期刊
李四光在工作。图片|新华社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956年4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到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报告,主题是《地壳运动问题》。  其间,李四光将一个金属球套在自行车车轮的辐条上,当车轮旋转加速时,金属球从中心向边缘滑动,当转速变慢,金属球则从边缘滑向中心。用这个例子,李四光想说明一个道理:地壳垂直运动也受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影响。  “那时整个屋子都是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在北平生活的梁思成、林徽因。 图片|中国青年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至今保存着当年自己作为梁思成助手,在參与北京近代建筑研究时给先生拍的照片。“在东交民巷圣米歇尔教堂考察时,正巧梁先生一回头,嘿!我就按下快门给他照了一张相。当时先生立刻就指着我说,‘以后再不准许你用公家的胶卷照私人照片!’还把我训斥了一番。”  “这是梁先生主持此项工作的唯一工作照。”说到这里,86岁高龄的老人有些
期刊
科技园区是一个内外构成要素之间互动适应、显著协同的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战略实施的主体,园区之间、园区内部的协同发展程度会直接影响区域自主创新的绩效
随着企业科研水平不断壮大,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时间不断缩短,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为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适应科研人员快速获取所需元器件,快速满足科研
2003年12月,袁隆平在实验室观察杂交稻苗。图片|中新社  当公元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这一革命的发动者满怀信心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可以为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贡献。几十年前,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山村中等农业学校的教师,今天,他却实实在在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名人,他就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磨难伴随着
期刊
华罗庚和杨乐、张广厚、陈景润在一起。图片|新民周刊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一小商之家。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在数学老师李月波及王维克引导下,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少年天才 身殘志坚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就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报名参加过一次上海全市性的珠算比赛。当时的参赛者,大都是银行、店铺、钱庄的职员和伙计,有一道珠算题:189987×
期刊
“中国(穷得)三个人穿一条裤子,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中国种的是‘蘑菇云’,收获的是‘鹅卵石’。”但就在苏联毁约停援5年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大漠深处爆炸。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获知这一结果,或许会为当初的断言懊恼不已。  两年零八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没有任何资料,没有其他国家的帮助,对西方国家来说,中国
中国科技体制既非一成不变,更非无章可循,而是有一条清晰的轨迹——积极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尤其是经济发展所需,同时积极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与趋势,适时调整科技事业的目标、结构、效能与机制,促进科技持续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強。中国科技体制的建立  科技体制作为科技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历经体系初建、全面规划、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等 4 个前后略有交错的时期,发挥了体系保障与运行调控的重要作用。  中华
期刊
1950年8月,傅鹰、叶笃正、涂光炽、余国琮、邓稼先、庄逢甘等128人在“威尔逊总统号”上合影。图片|中国科学报  “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1949年前我国去美国的学者及留学生有5000多人,50年代归国的有1200人。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秋天,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王德禄和杜开昔开始了一项“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的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