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在高度现代性世界里,便是生活在一种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世界中。老年人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风险虽然并不比传统社会更多,但是某些风险与现代化密切相关,并在现代社会中更加的凸显出来,比如身体风险、社会适应风险、权威衰退风险、关系疏离等风险,但另一方面老年人学会使用互联网技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一定的社会风险,因此为了更好了解互联网技术对老年人的影响,对Z市H社区的23位老年人进行了访谈,并将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互联网技术对老年人规避现代性社会中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为老年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关键词】现代性;互联网技术;老年人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信息通讯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20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人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可见互联网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同时伴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老龄化开始在全球引起重视,预计到2050年,中国开始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即“老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会带给老年人哪些机遇和挑战,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规避现代社会带给老年人的风险,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关于互联网技术与老年人的相关研究
信息化和老龄化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老年人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关系,对于影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因素,汪斌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从新人力资本、家庭禀赋等角度构建了中国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本土化解释模型。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收入、健康状况、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对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有显著的正效应。居住地有网络、子女数量越少和空巢的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可能性更大。其次关于互联网技术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心理健康、再社会化等角度进行研究。例如:赵建国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心理健康的提升作用高于生理健康,并且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社区参与在此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中介作用。马玲杰从需求层次研究微信对于老年人的影响,认为微信主要是满足了老年的生活需求,增进了老年人与亲友和子女的沟通。丁琦瑶从积极老龄化角度认为微信为老年人“赋能”,增强了他们的社會参与度,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有促进作用。但也有学者提出由于老年人的辨识能力的下降,互联网中的信息鱼龙混杂,容易对老年人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过度暴露个人信息,引发危机;淡化现实人际交往,导致中老年情感危机;传播虚假信息,误导中老年人。关于对待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态度,有学者提出应树立起对老年群体网络使用的新观念,积极进老年群体能动性的数字融入,提升信息社会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加强年轻人的数字反哺,净化网络环境,提升老年人的辨别能力。
根据以往的研究,关于互联网与老年人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及互联网对老年人在继续社会化、社会支持、需求层次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而从现代性这一视角下去探讨的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从现代性视角下去分析互联网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促进积极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老年人所面临的风险
“现代性”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用来在总体性上反思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即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及其蕴含的思想观念,并寻求发展的再生之路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根本特质,是对现代化的“本质”、“特性”的概括和表达。吉登斯例举了伴随现代技术而来的种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制度性风险的强调,另一个是分析了风险社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吉登斯看来,生活在高度现代性世界里,便是生活在一种机遇与风险的世界中。同样,老年人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风险并不比传统社会更多,但是某些风险与现代化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凸现出来。
(一)身体风险
首先,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和健康教育的普及,人口的死亡率在20世纪以后有显著的下降,人口寿命延长,但这并不代表着人类在晚年就拥有健康的身体。在医学统计中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提高人类患病率不断提高。其次,身体受伤的可能性总是无时无刻不存在,即使是在最为熟悉的场景中也是如此。例如居家光滑洁净的瓷砖地面和儿童玩具增加了老人跌倒的风险。以及身体风险的极致——死亡,由于死亡距离老年人更近一些,也给老年人带来了更多的焦虑。
(二)权威衰退风险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于经验而是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更具竞争力,老年人在年龄分层中的地位下降。老年人被看作是守旧的,难以接受新知识的,老年人的经验被视为是无效的。且逐渐从家庭的权威地位退出,变成子女的依附者。
(三)关系疏离风险
老年人退出生产领域,失去原有的职业角色,同事们来往较少。且伴随着配偶、亲友、同事的相继离世。这一切都增加了老年人的丧失感。由于权威的衰退,代际关系也面临风险。年轻人可能难以胜任养老的重任,由于代际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他们渴望隐私和独立的生活空间,不认可老年人的权威和经验,且日常生活中也年轻人也更愿意与手机或者电脑为伴,与老年人的沟通较少。于是老人和子女关系疏远,甚至出现隔阂。
(四)社会适应风险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围绕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去医院看病需要在网上预约、取号,水电费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缴纳,购物也主要通过扫码支付。虽然这些新兴技术省时便利,但由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正处于衰退阶段,迅猛发展的新技术新手段会令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可能不能受益于技术的更新,新技术反而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障碍,老年人难免要陷于“数位落差”的困境,面临社会适应的风险。 四、互联网技术带给老年人的机遇和挑战
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生产力的进步,都是新思想、新劳动、新要素、新能力等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关系体系上的凝结,作用的不是表象的“人-机”关系,本质上是“人-人”关系。认识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应用应用新技术、发展新技术,需要坚持公平正义以平衡技术迭代的外部性,既不能以正义之名阻碍技术进步,也不能以技术进步之名妨碍正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现实需求、价值体系不同,应本着积极、包容、审慎、共同而有差别的原则,考量技术进步对老年人权的影响。风险社会中老年人面临的上述自己几种风险依靠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在有效化解的同时,也为老年人适应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一)互联网技术带给老年人的机遇
1.促进生理健康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知识获取的方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知识平台,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壁垒,使得大众学习,人人学习成为可能。老年人处于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的阶段,患病机率较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较高。2017年在营养保健品行业,主要使用人群为老年人的滋补类保健品占全部市场比重已超过30%。虽然当前人口寿命得到了延长,但生命的长度不能等同于生命的质量,老年人更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拖累子女的同时也能够好好享受生活。老年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的保健知识,比如关于养生保健的文章与视频,这些都能扩展老年人健康方面的知识,老年人也很注重將所了解到的运用到生活中去,甚至转发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在提升其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能增进其生理方面的健康。
2.减缓权威衰退
风险社会中老年人面临多种角色的转换,主要有社会生产者角色的退出,朋辈群体的支持作用降低,家庭地位逐渐从主体地位转向对子女的依从地位,对于家庭事物的参与度和决策权也逐渐丧失。加之当今社会年轻人已不再固守安土重迁的思想,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在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但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平台能够缩短现实中的空间距离,使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老年人通过微信视频、微信群聊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且互联网的学习也能丰富老年人的知识面,改变落后观念,更容易赢得赢得年轻人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权威地位的衰退。“孩子在深圳上班准备买辆车,把看中的几款车发到了我们家的群里,我也给他提了点建议,他还接受了,要是没有微信我或许只知道他要买车,不可能影响到到他买车的决定中。”可见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老人不在场的跨时空的交流,使得老人能够便利地参与到子女的日常生活之中,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减缓权威地位的衰退而带给老人的低能感,促进老年人的自我认同。
3.增进关系距离
老年期亲情和友谊同样是老年人的重要情感需要,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联系朋友、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微信、抖音等作为重要代表之一,在人际沟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老人表示“通过微信群可以找到很久之前没有联系的老同学,每天在同学群里聊聊天,看看别人发的一些链接,挺有意思的”、“没事就爱刷刷抖音,看到好玩的还会跟孩子说,有的时候我们刷到相同的视频,就会聊很久,之前不会玩这些的时候都是他们在一边玩手机,我就在一旁看电视,说不了几句话。”可见互联网技术对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能够增进老年人与他人的距离,增进社会交往,重构非正式支持网络。
4.增强社会适应
老年人之前的自我价值感主要通过职业上的自我实现来满足,退休后缺乏了生活和工作上的目标,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之中,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老年人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这些媒介渠道获取更多的外部资讯,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尤其是微信的支付和预约功能够很好的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便利,使其也能够享受到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益处,增进对自我能力的认同。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老人都有加入微信群,其中加入最多的就是家人群和好友群,退休后很多老人仍然加入的有工作群和社区志愿服务的群以及一些技能学习的群,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老年人退休后与社会脱离,仍能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并且能扩展新的人际网络。
(二)互联网技术对老年人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在为老年人规避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风险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拥有一个健全的网络环境,其中网络安全、个人隐私的保护、获得基本资源的平等性、避免歧视的存在、准确信息的获得、健全的法律法规等是其必要的条件,但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发展时间短、相关技术仍在不断进步之中),如今的网络生活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不可避免的为老年人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安全方面的网络诈骗:一些带有病毒的扫一扫或者链接,就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威胁到个人的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可能会加剧老年人的不适,由于老年人获得知识技能的速度较慢,使得刚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很快面临更新或淘汰,难以跟上技术更新使得老年人容易陷入到网络恐慌之中。同时网络具有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使一些虚假信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传播,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对于微信中含有大量的信息,其真假难辨尤其是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传播的消息,往往会发生连锁反应,使一些虚假信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传播,尤其是一些对社会公众安全不利或者虚假造谣的信息,老年人防范意识较低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从而被虚假信息蒙蔽。
五、结论
互联网技术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现代社会给老年人带来的风险,但也会由于老年人自身辨别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下降,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速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的变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延现象,这种迟延产生的差距即文化堕距。因此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我们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人们自身的观念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一方面应加大数字反哺建设,另一方面应化解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加快网络规范。
【参考文献】
[1]韩庆祥.现代性的本质、矛盾及其时空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6(02):9-14.
[2]汪斌.多维解释视角下中国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发展,2020,26(03):98-106.
[3]赵建国,刘子琼.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20(05):14-26+126.
[4] 杜鹏,汪斌.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J].人口研究,2020,44(04):3-17.
[5]庞涛,岳琳琳.技术赋能与人本关怀——信息技术对老年人生活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社会工作,2020(29):31-32.
【关键词】现代性;互联网技术;老年人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信息通讯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20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人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可见互联网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同时伴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老龄化开始在全球引起重视,预计到2050年,中国开始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即“老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会带给老年人哪些机遇和挑战,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规避现代社会带给老年人的风险,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关于互联网技术与老年人的相关研究
信息化和老龄化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老年人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关系,对于影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因素,汪斌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从新人力资本、家庭禀赋等角度构建了中国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本土化解释模型。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收入、健康状况、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对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有显著的正效应。居住地有网络、子女数量越少和空巢的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可能性更大。其次关于互联网技术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心理健康、再社会化等角度进行研究。例如:赵建国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心理健康的提升作用高于生理健康,并且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社区参与在此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中介作用。马玲杰从需求层次研究微信对于老年人的影响,认为微信主要是满足了老年的生活需求,增进了老年人与亲友和子女的沟通。丁琦瑶从积极老龄化角度认为微信为老年人“赋能”,增强了他们的社會参与度,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有促进作用。但也有学者提出由于老年人的辨识能力的下降,互联网中的信息鱼龙混杂,容易对老年人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过度暴露个人信息,引发危机;淡化现实人际交往,导致中老年情感危机;传播虚假信息,误导中老年人。关于对待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态度,有学者提出应树立起对老年群体网络使用的新观念,积极进老年群体能动性的数字融入,提升信息社会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加强年轻人的数字反哺,净化网络环境,提升老年人的辨别能力。
根据以往的研究,关于互联网与老年人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及互联网对老年人在继续社会化、社会支持、需求层次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而从现代性这一视角下去探讨的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从现代性视角下去分析互联网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促进积极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老年人所面临的风险
“现代性”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用来在总体性上反思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即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及其蕴含的思想观念,并寻求发展的再生之路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根本特质,是对现代化的“本质”、“特性”的概括和表达。吉登斯例举了伴随现代技术而来的种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制度性风险的强调,另一个是分析了风险社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吉登斯看来,生活在高度现代性世界里,便是生活在一种机遇与风险的世界中。同样,老年人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风险并不比传统社会更多,但是某些风险与现代化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凸现出来。
(一)身体风险
首先,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和健康教育的普及,人口的死亡率在20世纪以后有显著的下降,人口寿命延长,但这并不代表着人类在晚年就拥有健康的身体。在医学统计中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提高人类患病率不断提高。其次,身体受伤的可能性总是无时无刻不存在,即使是在最为熟悉的场景中也是如此。例如居家光滑洁净的瓷砖地面和儿童玩具增加了老人跌倒的风险。以及身体风险的极致——死亡,由于死亡距离老年人更近一些,也给老年人带来了更多的焦虑。
(二)权威衰退风险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于经验而是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更具竞争力,老年人在年龄分层中的地位下降。老年人被看作是守旧的,难以接受新知识的,老年人的经验被视为是无效的。且逐渐从家庭的权威地位退出,变成子女的依附者。
(三)关系疏离风险
老年人退出生产领域,失去原有的职业角色,同事们来往较少。且伴随着配偶、亲友、同事的相继离世。这一切都增加了老年人的丧失感。由于权威的衰退,代际关系也面临风险。年轻人可能难以胜任养老的重任,由于代际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他们渴望隐私和独立的生活空间,不认可老年人的权威和经验,且日常生活中也年轻人也更愿意与手机或者电脑为伴,与老年人的沟通较少。于是老人和子女关系疏远,甚至出现隔阂。
(四)社会适应风险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围绕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去医院看病需要在网上预约、取号,水电费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缴纳,购物也主要通过扫码支付。虽然这些新兴技术省时便利,但由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正处于衰退阶段,迅猛发展的新技术新手段会令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可能不能受益于技术的更新,新技术反而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障碍,老年人难免要陷于“数位落差”的困境,面临社会适应的风险。 四、互联网技术带给老年人的机遇和挑战
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生产力的进步,都是新思想、新劳动、新要素、新能力等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关系体系上的凝结,作用的不是表象的“人-机”关系,本质上是“人-人”关系。认识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应用应用新技术、发展新技术,需要坚持公平正义以平衡技术迭代的外部性,既不能以正义之名阻碍技术进步,也不能以技术进步之名妨碍正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现实需求、价值体系不同,应本着积极、包容、审慎、共同而有差别的原则,考量技术进步对老年人权的影响。风险社会中老年人面临的上述自己几种风险依靠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在有效化解的同时,也为老年人适应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一)互联网技术带给老年人的机遇
1.促进生理健康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知识获取的方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知识平台,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壁垒,使得大众学习,人人学习成为可能。老年人处于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的阶段,患病机率较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较高。2017年在营养保健品行业,主要使用人群为老年人的滋补类保健品占全部市场比重已超过30%。虽然当前人口寿命得到了延长,但生命的长度不能等同于生命的质量,老年人更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拖累子女的同时也能够好好享受生活。老年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的保健知识,比如关于养生保健的文章与视频,这些都能扩展老年人健康方面的知识,老年人也很注重將所了解到的运用到生活中去,甚至转发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在提升其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能增进其生理方面的健康。
2.减缓权威衰退
风险社会中老年人面临多种角色的转换,主要有社会生产者角色的退出,朋辈群体的支持作用降低,家庭地位逐渐从主体地位转向对子女的依从地位,对于家庭事物的参与度和决策权也逐渐丧失。加之当今社会年轻人已不再固守安土重迁的思想,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在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但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平台能够缩短现实中的空间距离,使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老年人通过微信视频、微信群聊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且互联网的学习也能丰富老年人的知识面,改变落后观念,更容易赢得赢得年轻人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权威地位的衰退。“孩子在深圳上班准备买辆车,把看中的几款车发到了我们家的群里,我也给他提了点建议,他还接受了,要是没有微信我或许只知道他要买车,不可能影响到到他买车的决定中。”可见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老人不在场的跨时空的交流,使得老人能够便利地参与到子女的日常生活之中,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减缓权威地位的衰退而带给老人的低能感,促进老年人的自我认同。
3.增进关系距离
老年期亲情和友谊同样是老年人的重要情感需要,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联系朋友、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微信、抖音等作为重要代表之一,在人际沟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老人表示“通过微信群可以找到很久之前没有联系的老同学,每天在同学群里聊聊天,看看别人发的一些链接,挺有意思的”、“没事就爱刷刷抖音,看到好玩的还会跟孩子说,有的时候我们刷到相同的视频,就会聊很久,之前不会玩这些的时候都是他们在一边玩手机,我就在一旁看电视,说不了几句话。”可见互联网技术对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能够增进老年人与他人的距离,增进社会交往,重构非正式支持网络。
4.增强社会适应
老年人之前的自我价值感主要通过职业上的自我实现来满足,退休后缺乏了生活和工作上的目标,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之中,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老年人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这些媒介渠道获取更多的外部资讯,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尤其是微信的支付和预约功能够很好的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便利,使其也能够享受到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益处,增进对自我能力的认同。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老人都有加入微信群,其中加入最多的就是家人群和好友群,退休后很多老人仍然加入的有工作群和社区志愿服务的群以及一些技能学习的群,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老年人退休后与社会脱离,仍能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并且能扩展新的人际网络。
(二)互联网技术对老年人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在为老年人规避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风险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拥有一个健全的网络环境,其中网络安全、个人隐私的保护、获得基本资源的平等性、避免歧视的存在、准确信息的获得、健全的法律法规等是其必要的条件,但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发展时间短、相关技术仍在不断进步之中),如今的网络生活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不可避免的为老年人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安全方面的网络诈骗:一些带有病毒的扫一扫或者链接,就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威胁到个人的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可能会加剧老年人的不适,由于老年人获得知识技能的速度较慢,使得刚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很快面临更新或淘汰,难以跟上技术更新使得老年人容易陷入到网络恐慌之中。同时网络具有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使一些虚假信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传播,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对于微信中含有大量的信息,其真假难辨尤其是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传播的消息,往往会发生连锁反应,使一些虚假信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传播,尤其是一些对社会公众安全不利或者虚假造谣的信息,老年人防范意识较低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从而被虚假信息蒙蔽。
五、结论
互联网技术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现代社会给老年人带来的风险,但也会由于老年人自身辨别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下降,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速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的变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延现象,这种迟延产生的差距即文化堕距。因此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我们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人们自身的观念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一方面应加大数字反哺建设,另一方面应化解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加快网络规范。
【参考文献】
[1]韩庆祥.现代性的本质、矛盾及其时空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6(02):9-14.
[2]汪斌.多维解释视角下中国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发展,2020,26(03):98-106.
[3]赵建国,刘子琼.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20(05):14-26+126.
[4] 杜鹏,汪斌.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J].人口研究,2020,44(04):3-17.
[5]庞涛,岳琳琳.技术赋能与人本关怀——信息技术对老年人生活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社会工作,2020(2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