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典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因为文章本身即是经典,更重要的是经典课文有着较为浓厚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反观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对经典的重视程度仍不够,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利用多种方法提高倡导对经典的教学,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
G423
一、引言
语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什么构成了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通过阅读来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品读经典来体味人生。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的学习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起到统领作用。语文教学并不是刻意地复兴传统文化,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经典,实现人格的升华。
二、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现状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本质要求。但是我们也发现市面上可供小学生阅读的真正有内涵的书籍并不多,质量参差不齐。读书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而不是拿着诸如“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之类的“应试宝典”翻来覆去。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语文教学是不是已经变味走样,是否认为所谓课外阅读就是作文选,甚至是五花八门的漫画卡通读本、各色各样的脑筋急转弯。当然毋庸置疑这些书籍都有各自的阅读群体,但对小学生而言,应该学会读一些经典名著。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体现出一种经典阅读的导向。有教师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不适合读一些大部头的经典书籍,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有难度。诚然,小学生处在认知水平的较低层次,生活经历和阅历都还有限,对一些经典内容难以把握。但是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不能尝试触碰经典。像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现代作家如鲁迅、冰心、孙犁、吴伯萧等著名作家的很多文章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以学生认知水平不足而不去试读经典是对学生不负责的做法,更不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很多文章年幼时读起来自有当时的体会和认识,几十年后再拿起来翻阅时就会想起儿时读书的乐趣。这何尝不是语文教育和经典阅读的魅力呢?
我们也看到,不少学生在唯分数论和考试指挥棒的压力下,正逐步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力也在不断退化。课业负担太重导致学生不愿意阅读经典,而语文课上的教学又不太注重对经典的阅读,过于强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丧失殆尽,更谈不上拿起基本经典来细细品读。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单一,除了教科书和辅导材料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经典阅读。
三、如何通过经典阅读带动语文教学
(一)更新教师观念,发挥经典阅读的作用
语文学习不仅是学说话、学写字的过程,更是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增强情感体验的过程。它通过对经典的诠释,为学生展现了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情趣盎然的文化世界。我们也注意到,传统的语文教学仍然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人格素养的形成和文化的熏陶。我们过于强调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领悟。归根结底,语文教学还没有完全走出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还没有真正站到学生的角度上提供他们需要的精神财富。经典阅读能促进小学生不断地积累历史知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便是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让学生走上一条通往知识宝库的坦途,这与经典阅读的意义是一致的。换言之,重视经典阅读既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二)引导学生快乐阅读
为了让学生养成诵的习惯,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安排一定时间,比如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也可以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设计。如讲经典小故事、介绍一种当地民风民俗、结合教材谈谈体验等等,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关键在于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只要激发了学生参与诵读或演讲的兴趣,这种活動设计就是成功的。快乐阅读是一种体验,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我们应该让这种读书生活成为一种常态,并尽可能变得丰富多彩。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让经典阅读和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情趣盎然。除此之外,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经典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其中。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演讲口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活跃学习气氛,为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课内外阅讀相结合
语文学习具有固有的特点,其中重要表现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和信心。我们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经典阅读到底读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能通过学习经典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求知识。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以课外经典阅读带动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教师应整合其中适合在小学阶段开展学习的内容,如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关于做人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趣味性解读,启迪学生的思想。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世界名著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体会如在困境中战胜自我,如何胜不骄败不馁。
比如在《大禹治水》一课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课程设计。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两个要求,其中之一作为课上任务,另一个要求在课下完成。在本课的课堂学习环节,我们给学生提出了四个要求。理清课文中人物的关系;弄懂大禹治水的动机;说明大禹治水的方法;读懂课文中的因果关系。课后的两个任务是,查找本课内容的出处;查找关于大禹的详细资料并在课堂上分享。那么,通过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安排,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对经典教学内容全方位把握,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论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高尚情操的个体。无论以后从事何种职业,没有一定经典文章的储备都是非常遗憾的,也是非常危险的。读经典和语文教学相映成趣,语文教学离不开经典阅读,经典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获得快乐。
参考文献:
[1]李秀娟.引领孩子轻松步入经典阅读殿堂——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课堂内外,2012,11.
[2]王志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教育[J].神州,2012,2.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
G423
一、引言
语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什么构成了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通过阅读来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品读经典来体味人生。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的学习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起到统领作用。语文教学并不是刻意地复兴传统文化,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经典,实现人格的升华。
二、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现状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本质要求。但是我们也发现市面上可供小学生阅读的真正有内涵的书籍并不多,质量参差不齐。读书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而不是拿着诸如“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之类的“应试宝典”翻来覆去。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语文教学是不是已经变味走样,是否认为所谓课外阅读就是作文选,甚至是五花八门的漫画卡通读本、各色各样的脑筋急转弯。当然毋庸置疑这些书籍都有各自的阅读群体,但对小学生而言,应该学会读一些经典名著。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体现出一种经典阅读的导向。有教师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不适合读一些大部头的经典书籍,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有难度。诚然,小学生处在认知水平的较低层次,生活经历和阅历都还有限,对一些经典内容难以把握。但是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不能尝试触碰经典。像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现代作家如鲁迅、冰心、孙犁、吴伯萧等著名作家的很多文章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以学生认知水平不足而不去试读经典是对学生不负责的做法,更不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很多文章年幼时读起来自有当时的体会和认识,几十年后再拿起来翻阅时就会想起儿时读书的乐趣。这何尝不是语文教育和经典阅读的魅力呢?
我们也看到,不少学生在唯分数论和考试指挥棒的压力下,正逐步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力也在不断退化。课业负担太重导致学生不愿意阅读经典,而语文课上的教学又不太注重对经典的阅读,过于强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丧失殆尽,更谈不上拿起基本经典来细细品读。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单一,除了教科书和辅导材料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经典阅读。
三、如何通过经典阅读带动语文教学
(一)更新教师观念,发挥经典阅读的作用
语文学习不仅是学说话、学写字的过程,更是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增强情感体验的过程。它通过对经典的诠释,为学生展现了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情趣盎然的文化世界。我们也注意到,传统的语文教学仍然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人格素养的形成和文化的熏陶。我们过于强调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领悟。归根结底,语文教学还没有完全走出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还没有真正站到学生的角度上提供他们需要的精神财富。经典阅读能促进小学生不断地积累历史知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便是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让学生走上一条通往知识宝库的坦途,这与经典阅读的意义是一致的。换言之,重视经典阅读既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二)引导学生快乐阅读
为了让学生养成诵的习惯,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安排一定时间,比如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也可以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设计。如讲经典小故事、介绍一种当地民风民俗、结合教材谈谈体验等等,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关键在于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只要激发了学生参与诵读或演讲的兴趣,这种活動设计就是成功的。快乐阅读是一种体验,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我们应该让这种读书生活成为一种常态,并尽可能变得丰富多彩。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让经典阅读和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情趣盎然。除此之外,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经典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其中。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演讲口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活跃学习气氛,为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课内外阅讀相结合
语文学习具有固有的特点,其中重要表现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和信心。我们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经典阅读到底读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能通过学习经典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求知识。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以课外经典阅读带动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教师应整合其中适合在小学阶段开展学习的内容,如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关于做人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趣味性解读,启迪学生的思想。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世界名著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体会如在困境中战胜自我,如何胜不骄败不馁。
比如在《大禹治水》一课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课程设计。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两个要求,其中之一作为课上任务,另一个要求在课下完成。在本课的课堂学习环节,我们给学生提出了四个要求。理清课文中人物的关系;弄懂大禹治水的动机;说明大禹治水的方法;读懂课文中的因果关系。课后的两个任务是,查找本课内容的出处;查找关于大禹的详细资料并在课堂上分享。那么,通过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安排,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对经典教学内容全方位把握,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论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高尚情操的个体。无论以后从事何种职业,没有一定经典文章的储备都是非常遗憾的,也是非常危险的。读经典和语文教学相映成趣,语文教学离不开经典阅读,经典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获得快乐。
参考文献:
[1]李秀娟.引领孩子轻松步入经典阅读殿堂——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课堂内外,2012,11.
[2]王志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教育[J].神州,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