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锻炼对水分胁迫下甘蔗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_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干旱锻炼能否提高甘蔗的耐旱性,以干旱敏感型品种(\'ZZ2\'\'FN\')和耐旱型品种(\'TD\'\'ZZ9\')为试验材料,在水分胁迫前进行干旱锻炼,分析水分胁迫下不同处理甘蔗的生理生化响应差异.结果 显示,水分胁迫下,与未经干旱锻炼的甘蔗相比,经干旱锻炼的4个品种均表现出较高的光合速率、Fv/Fm、植株生长速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但低于正常灌溉处理;并且经干旱锻炼的甘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说明水分胁迫前进行干旱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甘蔗的耐旱能力;而且不同甘蔗品种的锻炼效果不尽相同,与未经干旱锻炼甘蔗相比,经干旱锻炼的甘蔗品种的抗旱生长情况表现为\'ZZ2\'>\'FN\'>\'TD\'>\'ZZ9\',说明干旱敏感型甘蔗品种的锻炼效果比耐早型品种好.通过对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干旱锻炼下甘蔗叶片中MDA含量与其他生理指标相比更能精确地反应甘蔗受旱情况.可见,经干旱锻炼甘蔗植株可以通过改变生理响应来提高自身的耐旱性.
其他文献
通过控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和降水量,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及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的各项生长指标,探究不同添加量的生物炭对缺水植物生长促进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结果 表明:生物炭的添加可以提高土壤的田间持水率、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以及土壤的pH;干旱条件下,增加生物炭的用量能促进黑麦草植株的增高,但高剂量的生物炭抑制黑麦草的生长;生物炭加入并不能持续性的保持土壤中的水分,高浓度(>15%)的生物炭反而增大土壤中水分的流失,但由于生物炭中钾元素为植物对抗干旱提供了必要条件.适当添加生物炭(5%)可缓
磷和铁均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在土壤中大多以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难溶或微溶性化合物形式存在.木霉菌(Trichoderma sp.)是植物根际有益真菌,在缺铁条件能够产生将不溶性铁转化为可溶性铁的嗜铁素,在促进植物生长、缓解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磷胁迫对嗜铁索的合成以及磷、铁胁迫对木霉菌在植物根际定殖的影响尚未见研究.本试验发现,磷胁迫同样能提高嗜铁素产量以及嗜铁素合成相关基因sidA的表达,采用抗利福平标记法测定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T6以及
为探究红薯藤及其生物质炭还田对旱地红壤微生物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1)常规处理(CK);(2)3000 kg/hm2红薯藤还田(S1);(3)6000 kg/hm2红薯藤还田(S2);(4)1000 kg/hm2红薯藤生物质炭还田(BC1);(5)2000 kg/hm2红薯藤生物质炭还田(BC2),研究不同剂量红薯藤及其生物质炭还田对红壤微生物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CK相比,在0-10 cm土层中,BC1的土壤基础呼吸增加17.93%,S1、S2、BC2的土
为制备重组7S大豆球蛋白α-亚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α并导入大肠杆菌.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筛选,在OD600为0.6,30℃培养9h的培养液中,目的 蛋白占总蛋白的25.83%.采用镍亲和色谱柱和含350 mmol/L咪唑的磷酸盐缓冲液进一步纯化.在毫克级范围内获得纯度达70.0%的目标蛋白,为进一步的结构和理化研究提供足够的材料.
为缓解小麦镉毒害降低籽粒镉含量合理选用氮肥,探究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小麦镉吸收转运规律、土壤根际pH、叶片SPAD值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 表明镉胁迫条件下,硝态氮处理有利于小麦千粒质量及旗叶SPAD值的提高,且SPAD值与千粒质量间呈显著正相关;铵态氮处理显著降低根际pH、提高植株镉积累量以及籽粒镉含量,根际pH与镉积累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小麦对镉的吸收在开花期前基本结束,出苗到拔节期是镉快速吸收的主要阶段.贡献率分析表明籽粒镉来自于花前根系(29%)和茎秆(71%)储存镉的再转移,且不同氮肥形态间
为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ZSY-1脂肽物质对番茄采后软化和早疫病发生的影响,以番茄(\'奇番一号\')为试验对象,通过贮藏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质量浓度脂肽物质采前喷雾和采后浸泡2种处理方式对番茄采后早疫病发生和软化控制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较优处理方式下与软化相关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和脂氧合酶活性以及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采后浸泡处理明显优于采前喷雾处理;采后浸泡处理方式下以脂肽物质质量浓度为200 μg/mL和400μg/mL时
对育成期高能饲喂的开产与未开产蛋鸡进行肝脏转录表达谱差异分析,探明在高能饮食状态下肝脏中影响开产的基因,为提高产蛋打下基础.以高能饲粮饲喂育成期蛋鸡为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开产与未开产鸡的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HTSeq和DESeq等方法分析基因表达量并运用qRT-PCR验证,并以超几何分布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显示,各样本测序质量均较高.与未开产鸡相比,开产鸡有285个基因表达上调,209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有60个显著富集的GO功能(F
本文立足于农经管理实际,对之做出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进一步搞好农经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旨在揭示小麦白粉菌BgtFTT1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白粉菌分生孢子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解析14-3-3蛋白在小麦白粉菌无性生殖调控中的作用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序列分析和PCR扩增技术克隆BgtFTT1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BgtFTT1的序列特征和分子结构,监测该基因在白粉菌产孢过程中的表达动态.结果 表明,BgtFTT1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91 bp,编码1个含有296个氨基酸的偏碱性亲水蛋白,预测的分子质量为34.18 ku,属于14-3-3蛋白家
为了研究隔行去雄携带顶叶对被去雄及未去雄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去雄(CK)、去雄携带0片顶叶(S0)、去雄携带1片顶叶(S1)、去雄携带2片顶叶(S2)共4个处理,其中不去雄(CK)处理为对照.结果 表明,去雄携带顶叶提高了单位面积玉米产量,增加了被去雄玉米的单穗籽粒产量和千粒质量,降低了秃尖长,但对未去雄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去雄携带顶叶有效增加了冠层内透光率,使玉米冠层内光能分布更加合理;与对照相比,去雄携带1片顶叶(S1)显著提高了被去雄玉米灌浆期、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