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得巧妙问出实效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课堂提问的现状
  1.提问随意性较大
  提问是许多教師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可有不少教师课前不精心钻研教材,不能根据学生实际预设问题,上起课来,经常随意提问。这些随意性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有些问题又过于深奥,使课堂出现冷场,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时,一位老师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伏尔泰的形象之后,继续发问:“伏尔泰的形象有什么时代意义?”问得学生面面相觑。最终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学生也掌握得一知半解。这样的低效提问毫无意义,会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屡屡受挫。
  2 .提问数量过多
  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还自认为课堂精彩纷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体现。殊不知,学生根本找不到核心问题,不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3.剥夺了学生质疑提问的权利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疑”从哪里来?还是得由学生去自主探究、质疑发问才对。课堂教学本来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可是,不少老师却认为:学生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时间交给学生质疑提问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殊不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
  二、优化课堂提问、增强教学实效的策略
  1.要把握提问的时机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仅问题要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从孔子的话来分析,最佳的提问时机,就应该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渔家傲·秋思”时,有个学生问:“‘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塞下风景与哪里的风景有所‘异’?”我抓住这一时机,告诉学生:“是和他的家乡江南风景有‘异’。”但随即又抛出一个问题:“从词中看,塞下风景与江南风景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答案。紧接着,我又再次发问:“‘异’的仅仅只是风景吗?”学生很容易就领会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要提得巧妙,问得精准
  教师在备教材时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的提问都应该是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针对难点,问题必须精要恰当,准确无误。一旦学生解决了所提的问题,教师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余映潮老师教学“荔枝蜜”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余老师在学生充分预习、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紧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一句,抓住“高尚”一词进行反复突破,设计了三个问题来进行课文的教读:①作者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大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蜜蜂品质的高尚?②作者从什么样的角度描述、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③作者先是不喜欢小蜜蜂,后来又用充满感情和力度的“高尚”来赞美小蜜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从教学设计来分析,余老师以一词引出三问,提得巧妙。教师是真正在引导,学生是真正在学习,教学场面自然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
  3.通过巧提妙问激发学生兴趣
  巧妙的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老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巧妙地设计问题,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我在教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曾满怀激情地提出问题 :“从小到大,桥,在我们的记忆中总留有难以磨灭的印迹:从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到许仙、白娘子断桥一见钟情;从温庭筠的‘人迹板桥霜’到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从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桥,在人的心中总有一缕挥之不去的情结。”同时出示一组桥的图片,问学生:“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座桥?请描述一下?”这样的巧妙提问,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
  4.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中的“解惑”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来解答。如果学生不问、教师不答,教育的基本功能不就缺失了吗?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是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表现。教师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提问,让他们养成喜欢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学生们思维活跃,他们提的问题往往是角度新颖的,有时还会让教师从中得到启发、获得智慧。
  语文课堂本是精彩纷呈的,课堂提问的方式也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巧妙地提问,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发挥潜能,并且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巧提妙问,问出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张圩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社会救济事业开始向近代转型的时间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针对国民政府1943年颁布的《社会救济法》,从6个方面进行个案分析,认为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事业,虽不可能彻底完成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但开始稀疏地出现一些近代化特征的萌芽:社会救济范围更广泛,救济设施更丰富,救济程序更规范灵活,救济经费管理更制度化,救济方法更多种多样,救济机构职责更明确。较之传统的社会救济而言,民国的社会救济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21世纪前20年
摘要:行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个体内在的原因却是主要的。为此,我们要通过情感交流,引导他们转变,不断增加对他们的感情投入;尊重行困生的人格,让其自我转变;发掘行困生的闪光点,知人善用,增强其自信心,转变其学习态度。由此而切实、有效地解决一些行困生问题,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  关键词:行困生;情感交流;尊重;人格;闪光点    在中小学校出现的行为困难学生,即行困生,其根源可能来自社会、
摘要:在课程改革实验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提出了“课堂实效性研究”这一课题。本文论述了有效教学活动对课堂实效的重要影响,并着重分析了预设有效教学活动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教学活动;预设;有效性    近几年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活动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教师都预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此,我们提出了“课堂实效性研究”
在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大家普遍有这样的认识误区:高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跟高一、高二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高三复习课基础知识可以不复习了,应当以重难点知识为主,辅以各地调研题和历届高考真题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高考应试水平。所以从一轮复习开始,不少老师就开始大量训练对知识能力水平要求比较高的题目,甚至不惜采用题海战术,重复多次训练,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望题兴叹,望而
摘要: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幅度最大的一次,许多新的理念和内容需要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去认识、理解和体会。没有具体的方法可借鉴,只能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和实验。兴奋、困惑和摸索是笔者参与这次课改至今的感受和体会。  关键词:兴奋;困惑;摸索    和广大体育教师一样,笔者抱着成为一个适时的体育教师的初衷,求得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仔细阅读、认真研究,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新
摘要:农村教师培训是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培训质量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培训模式是提升农村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升位入手,探索了“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培训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农村教师培训;培训模式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的相对滞后制约着区域教育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升位,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理想道德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如何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落实政治课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教师;难点;人格魅力;教法魅力    初中政治由于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给教师提出两个难点:①政治课本身比较枯燥;②学生受年龄限制,对一些理论知识没有感性认识,难以理解。
日本东京一家贸易公司一位专门负责为客商订票的小姐,负责给德国一家公司的经理购买往返东京和大阪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每次去大阪,他的座位总在靠列车右边的窗口,每次回东京,又总在靠左边的窗口。问这位购票的小姐,答曰:为的是能让您往返都能欣赏美丽的富士山。这位德国经理深为感动,当然也就乐于和日本的这家公司进行贸易合作了。  管理的艺术是相通的。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往往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
摘要: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引入中、英文化范畴中的不同价值观:个体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前者源自英国,后者源自中国。本文分析这两种价值观产生的不同时代背景,然后就这两种价值观对英、汉语言产生的某些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什么是文化?古今中外,学者们对此提出过许多定义。季羡林先生曾统计过,有500多种。简单与复杂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的概念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