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張天夫的散文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风格气质。乡村的生活经验、深厚的学识修养与湘西北的自然风光成为他散文创作的理性资源。他的散文聚焦生长与养育他的乡村,记录着家乡的山水人事,作品中蕴含了作者对乡村的眷恋、对家乡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与时代的思考,是其乡村经验的表达与哲学思考的结果。张天夫以丰富的创造力和深刻的哲理性创作了一篇篇精彩的作品,以美好的想象建构了一个平静祥和的湘西北乡村世界,并通过精妙鲜活的语言展示了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世界,其散文中清新亮丽的乡土想象丰富了乡村叙事的表达,也为包括常德在内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关键词:张天夫散文;文学想象;乡村叙事
张天夫作为一位基层作者,兴趣广泛,写作是其重要的业余爱好。当然,他不把写作当成为稻粱谋的一种手段,更没有把它当成是仕途或事业上的一块敲门砖,他把自己置于一种书写者的“散养”状态,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灵魂的安宁和精神的滋养。他写作没有条条框框,想写就写,无话不写,有话就写,既不“为赋新词强说愁”,又不绞尽脑汁玩花样,更不讲究集中时间和精力只攻一个门类,相反,他性情所至,什么都写,诗词歌赋、通讯、特写、散文、杂文、纪实文学甚至小说都写,是属于全才、通才型写作者。这种综合的书写能力使他的散文随笔写作呈现一种多元化风格,他的散文既有叙事元素,又有抒情特质和杂文品相,同时还有个人与时代记忆之间达成的认同与反思。
张天夫扎根于湘西北深厚的土壤,就其散文创作而言,他能够另辟蹊径,聚焦乡村、乡情、乡景、乡俗、乡愿,既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哲学层面的学理思考,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旷达、禅意与散淡,他从不刻意追求语言的艰涩与委婉,也不端起架子,追求主流、宏大与气势,而是用真善美、用“小我”的欢喜与内心的情愁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清新自然的文学世界。张天夫的作品真诚而质朴,简洁且诗意,充满泥土的气息和山花的芳香,令人读来会心一笑,却又发人深省。
一、别有洞天的乡村叙事
张天夫的乡村书写没有受困于长期以来乡村固定写作的樊篱,他不是对往日岁月作扫描式书写,而是带着现代思维和时代的省思去审视脚下的这片故土,审视“高家峪”、“磨岗隘”和“老街”的沧桑变化,审视“贫贱的红薯”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正如席勒所说,“当我们开始感受到文明的辛酸时,我们马上就急切地渴望回到它那里去”{1},乡村是一大批文学创作者生长的基地和大本营,那里是他们情感的最终归属地,在上个世界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曲折道路里,乡村也是这一批作家身体和思想栖息的避难所。
张天夫的乡村书写走的是一条提纯美化式的“塑神话”与追求典型真实的“绘肖像”并行的路子,他既写出了美化后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也写出了内心深处的苦难和艰涩。雷蒙·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一书中说:“劳作的乡村几乎从来都不是一种风景。”{2}张天夫是一个从乡村的真实劳作体验中走出来的写作者,他看到的乡村既有着“沈从文式”美好的湘西风光,但也是一个斑驳陆离、疲惫不堪的苦难场。在散文《结绳》中,张天夫写自己在“上山下乡”运动中被下放到的“高家峪”,作者笔下的高家峪是一幅灰色调的素描:“土砖屋、草揉树、稻场、碾滚、屋档头的破瓦罐,屋檐下酣睡的黄狗,猪拱栏的声音……”{3}这些属于古老岁月的沧桑意象在上个世纪的高家峪重现。在高家峪画圈记工分的事情被作者比喻成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他自比为一位远古长者,每天绕着黄河、长江两条长绳打圈记事,记录的是高家峪一天男女老少的工作,也是高家峪所代表的民族记忆。文章的最后,作者用愤怒而又克制的声音向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又一次的结绳时代提出了问题:“今天,中国最聪明的城市,还会打圈吗?”{4}《结绳》向读者展示了“高家峪”美丽而又艰辛的历史,张天夫的“乡村情结”不仅寄托着他对乡村生活的感怀与追忆,而且他借乡村的深沉眷恋激起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代意识的渴求。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批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往城市,农民阶层的土地情结在不断地淡化。张天夫这一代人少年时期以土地为生存根本,成年后开始向城市迈进、在城市求生,乡村留下的种种记忆和生活习惯成为观照城市的特有方式。在散文《命中的红薯》中,张天夫写红薯的低贱和其顽强的生命力,写进入城市生活之后大家更看不起吃红薯的行为。经历过文革的作家的创作中普遍存在“饥饿叙事”的精神记忆,红薯正是张天夫饥饿记忆的精神寄托物。作者借红薯串联起历史与现在,串联起过去的种种苦难和现在的时代变迁。在《摆拍》中,作者讲述与好友为故乡的老街拍摄宣传视频:“我似乎做了件蠢事,我给故乡还愿,仅是一次对故乡、对自己的欺骗。”摆拍中的老街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老街,而那个残破的、却仍旧在努力支撑残破躯体的身姿才是老街。社会历史的变迁带来的是一个时代的悲悯和喜悦,在现代文明和梦中的故乡的两相参照中,不难看到作者对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处境的忧思,以及对原生态的乡村本土文化的珍视。
蛰居城市的繁华与喧闹, 但张天夫的心始终是属于乡村的,属于草垛、水井一样的质朴、纯粹与宁静。他把眷恋的文学目光投向生育养育了他的这片热土,其乡村散文书写继承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乡土散文“抒写乡村无法回避的苦难与令人向往的纯净、自由、质朴,传达作家面对乡野思考世界与人生的精神高度”{5}的人文传统。他的乡村叙事中既有大量传统的乡村影像与乡村书写,也有作者全新的当代文化意识的体现。张天夫的乡土散文直面乡村历史和发展中的问题,对地方文化的探索、对历史的哲学思辨和他个人的生命体验相结合,使他的作品带有极强的历史反思意味和现实主义精神。
二、根植大地的文化书写
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的澧阳平原西端孕育了湘西北,这块神奇的大地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地域的文化沉淀对一个作家的成长和文化人格的凝聚具有重大的作用,张天夫的散文创作扎根于湘西北的大地,源远流长的湘西文化增加了其创作的厚度,潇湘之水滋养着他清新而又温情的文字描写,茶禅之乡的传统丰富了其散文的韵味。他的散文讲述着湘西北的自然美景和湘西北视野观照下的故乡人事,带有明显的湘西北文化的烙印。 湘西北的山水不只是张天夫生活的空间,更是他事业和生命的一部分。张天夫对湘西北地域的书写体现在他对湘西北自然风光与当地历史人文的赞歌之中。他访壶瓶山作《壶瓶独卧》,写自己在山中物我两忘、独卧青山,听水声雷动、看瀑布飞扬、倚夕阳、拥山风、观壶瓶山之景。作者将耳目借给原本无情的山川,使得山川也拥有了人的色彩和主体的意识,充满了自然、宁静、和谐的艺术感染力。正如萧汉初评价《壶瓶独卧》,其“论意旨宏廓深邃,论格调高古超越,论想象富赡飘逸,论文采灵动璀灿”{6}。除了壶瓶山,张天夫也常写夹山,如《夹山秋行》和《再赋夹山》,作者眼中的夹山如一个翩翩少女,春天的夹山着绿装姿容淡雅,秋天的夹山着红妆风姿潇洒。张天夫写山写飞瀑也写村庄,他在《宁静敞亮北溪河》中描写了湖南省北部的一个小小村庄——北溪河,它离外面世界远,离自己的世界近,如世外桃源一般享受着其最原始的美丽。张天夫写的大体上都是寻常景物,描状无数人写过的瀑布和山川,但依然能从新颖的角度入手,别出心裁、不落俗套。在他的散文中仿佛能看到活脱脱的夹山、壶瓶山飞瀑、避世的北溪河,这些山河村庄闪耀着生命,在湘西北历史大地上闪闪发光。
自然之外,湘西北视野观照下的故乡人事、乡情与亲情也是张天夫时写时新的主题。写身边至亲至爱的佳作当推《奶脚》和《早行》,张天夫用一颗真挚而质朴的孝心来缅怀记忆中的母亲,一个劳累而温柔的农民母亲形象跃然于纸上。《奶脚》中写母亲亲手为一家人缝制了一双双布鞋,布鞋承载了母亲深沉的爱。缝布鞋是母亲能做到的很微小的事情,却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之中成为一件大事,化成人间最伟大的母爱。母亲逝世后,作者对母亲的爱与怀念就留在了柜子中的布鞋上。“我是因奶了母亲的乳汁,同时奶着母亲的布鞋,才有力量跋涉这个世界的。”{7}张天夫在文章最后将母亲的爱转化为自己在人生坎坷路上跋涉的全部力量,母亲的养育深恩和作者的深沉孝心在字里行间展现得淋漓尽致。《早行》中写母亲在寒夜里为“我”下厨送行,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坚韧摇晃的背影更是我们民族母亲形象的代表。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爱、有缅怀、有悲痛,他强烈而真实的情感使母亲的形象才能够被刻画得如此传神和动人。《乱世中的古人》中,作者写“我”与桥舅爷的互动,在故乡观照下的捕鱼画面十分温馨,充满温情。作者借捕魚一件闲事解读了湘西北大地的闲散与平静,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剥离了人们刻板的世俗相,扑面而来的是父老乡亲的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野性生命力。
湘西北的夹山自古便是举世驰名的茶禅祖庭,禅宗文化作为湘西北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影响着张天夫的文学创作。张天夫的散文中多处谈及坐禅问法,他的文章中总是深藏着一颗禅心,浸透着禅的思想。散文《禅无思》凭借其独特的对“禅”的思考和卓越的遣词造句能力获得了中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单篇作品奖。张天夫对禅意的独到理解和运用令人惊奇,在《禅无思》中,作者阐释了“禅”本来就是无一物,是没有思想的,只是在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中,“禅从乡下草庐里被请了出来,换上高跟鞋,一歪一扭地来到都市的试衣镜前,任凭先生小姐们为她挑选时装”{8}。在他看来,真正的禅意恰恰就在言语之外,不托寺庙甚至不托万物而生。张天夫把自己的体察和感悟融于社会自然的精深妙微, 把坐禅问道中冥想沉思的思考方式融入到艺术构思中,使他的作品更显单纯质朴, 自然真切。林清玄曾在自己的散文序言中讲道:“散文创作中的精神家园感, 其实是一种艺术深层次上与宗教高等的极限。”{9}张天夫散文中的禅意正是在繁杂的现代生活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为当代社会和都市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
湘西北的地域文化是张天夫文学创作的根本,这片地域赋予作家探索心灵的能力,我们能到感受到张天夫守护地域文化的精诚之心。湘西北的土地上寄托着张天夫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受,他凭借自己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文学创作力,将故有的文化意识和湘西北的地域风情相融合,构建出属于他的文学意义上的湘西北。他的湘西北的大地上流动着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蕴含着他对当代湘西北人生活样态和生命形式的感动和提升。{10}
三、充满诗意的审美世界
张天夫的散文中有许多妙语隽言,语言有力而丰饶,遣词造句清新脱俗,语言极力避免落俗。同时张天夫的散文中充满了他的哲理思考和理性升华,他的思考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对时代的审视,也有对文化的反思。张天夫的散文正是在其诗意的语言和思考的理性升华上,建立了一个清新明丽的审美世界。
首先,张天夫对生命真实而深沉的感知和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充满诗意与美的生命形态,建造了一个“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审美世界。读张天夫的作品,常常看到他用寥寥数语写出对象的动态之美,为自然之物赋予生命,静态的事物在他笔下犹如曼妙少女,活灵活现。他在《井》中写:“秋月羞羞答答地只从平台边露半只杏眼,把一线秋波抛进院子水泥地上,想试探小院的深浅。”{11}《三人行》中,他写时下喝茶已经变成了附庸风雅的事情,品茶一事也有了诸多附加的名头,他便将茶比作“一位清亮亮的少女子被绞上了五花大绑”{12}。在《万水归宗》中,八十岁高龄的多田侑史离开夹山时,作者不写老人却写夹山如人:“夹山凝视蹒跚的背影,放出满山鸟语,做千年一次恭迎,又匆匆做千年一次送别。”{13}在张天夫的笔下,审美客体已不是纯粹的、无生命的客观事物,山水日月皆有灵,它们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存在。
其次,张天夫从古典文化中取道的散文语言化唐诗、典故、禅宗公案于其中,兼具厚重的历史感和清新朴素的诗词美。单看《中国哲学的法眼》一篇,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上双向移动,从春秋典故讲到唐宋诗词,从老庄的无为走到孔子的仁义,从草庐的《出师表》到长安城的双子星,作者化典故于胸中,诗歌辞赋贯穿文章首尾。散文语言具有古诗词的风韵,如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蝉,化作翩翩飞舞的黄蝶,被杨万里从大宋的田野上追过来,一眨眼,飞入菜花无处寻......”{14}《万水归宗》中,作者的扁舟从唐代的善会和尚飘到大宋的圆悟,扁舟仰赖的一汪泉水再顺着时间铺成的长河流向一九九二年的夹山,流回二零零八年的碧岩泉。作者对夹山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借文字回到历史的现场,触摸历史留下的褶皱,感叹历史带给夹山独特的风韵。张天夫的许多文章都熟练自如地运用丰富的人文典故和历史资料,语言的历史感彰显了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与飞扬的文采。 张天夫的散文也具有哲学层面的学理思考,这使其作品思想内涵更加深邃,艺术境界更加宏大。张天夫的散文写石、写茶、写石门山水,写的都是小事小物。在散文《三人行》中,张天夫谈及自己的两位好友便是茶与石,石头教人朴实无华,遵循自然;茶教人无为清净,少刻意而为之。但是其散文指向的都是大的境界和大的思想,写出的是历史、时代、社会、国家。张天夫的散文中暗藏着他强烈的社会关切,他的知青记忆转化成了一种宝贵的思想积累,个人的时代记忆上升为他的理性经验和人生智慧,这在他的散文中多有体现。《风化》一篇的最后写道:“万重大山也没能阻挡住那场没有人性的革命的风化,至今仍残破不堪;更可哀痛的是,在我们普天下皆认为获得了第二次解放的同时,全社会又正在遭到更弥久的不是革命的人性的风化……”{15}作者用沉痛的语气讲述记忆中的一场革命,也对当下社会进行发问,提出了隐含教诲和富于理性气息的启示。
正如丁东对《天不在意》的评价:“文采因沉思而凝重,大地因才气而生辉。”张天夫的散文语言富有文采、带有很强的思想性,个人情怀、家国情怀与作家本人的美学意识一起构成了其作品的文学天地和审美天地。
张天夫的作品融审美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地域色彩和创新意识于一身,其作品的语言、形式、内涵都独树一帜,如泛舟之大江,处处皆风光。张天夫深愛着脚下生他养他的这片乡土,故乡的山川既是他生命的摇篮, 也是他文学的归属。从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努力向外探索世界的奥秘和向内寻找心灵的归宿,能看到一位文人站在渫水河边感受生命的千百种可能性,记录自然万物的呼吸与变化。张天夫无疑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其才识和思想带有其故乡和湘西北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其作品丰富了现代乡村散文书写和湘西北地域文化的内涵。一言以蔽之,张天夫乡村叙事中的文学想象为文学湘军、特别是常德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注释:
{1}[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徐恒醇译:《美育书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2}[英]雷蒙·威廉斯著,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乡村与城市》,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67页。
{3}{4}{8}张天夫:《结绳》,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93页、第198页、第48页。
{5}陈艳玲:《打开缺口寻找新天地——在场主义对散文观念的革命》,《当代文坛》2015年第7期。
{6}萧汉初:《石火留光 天人妙文——张天夫散文赏评》,2009年7月13日,blog.sina.com.cn/s/blog_48262dfe010
0eghc.html,2020年11月15日。
{7}张天夫:《奶脚》,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9}林清玄:《林清玄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10}刘宁:《评张天夫的<天不在意>》,《常德日报》2016年1月11日。
{11}{15}张天夫:《井》,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第117页。
{12}张天夫:《三人行》,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13}张天夫:《万水归宗》,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
{14}张天夫:《中国哲学的法眼》,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45页。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刘 瑶
关键词:张天夫散文;文学想象;乡村叙事
张天夫作为一位基层作者,兴趣广泛,写作是其重要的业余爱好。当然,他不把写作当成为稻粱谋的一种手段,更没有把它当成是仕途或事业上的一块敲门砖,他把自己置于一种书写者的“散养”状态,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灵魂的安宁和精神的滋养。他写作没有条条框框,想写就写,无话不写,有话就写,既不“为赋新词强说愁”,又不绞尽脑汁玩花样,更不讲究集中时间和精力只攻一个门类,相反,他性情所至,什么都写,诗词歌赋、通讯、特写、散文、杂文、纪实文学甚至小说都写,是属于全才、通才型写作者。这种综合的书写能力使他的散文随笔写作呈现一种多元化风格,他的散文既有叙事元素,又有抒情特质和杂文品相,同时还有个人与时代记忆之间达成的认同与反思。
张天夫扎根于湘西北深厚的土壤,就其散文创作而言,他能够另辟蹊径,聚焦乡村、乡情、乡景、乡俗、乡愿,既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哲学层面的学理思考,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旷达、禅意与散淡,他从不刻意追求语言的艰涩与委婉,也不端起架子,追求主流、宏大与气势,而是用真善美、用“小我”的欢喜与内心的情愁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清新自然的文学世界。张天夫的作品真诚而质朴,简洁且诗意,充满泥土的气息和山花的芳香,令人读来会心一笑,却又发人深省。
一、别有洞天的乡村叙事
张天夫的乡村书写没有受困于长期以来乡村固定写作的樊篱,他不是对往日岁月作扫描式书写,而是带着现代思维和时代的省思去审视脚下的这片故土,审视“高家峪”、“磨岗隘”和“老街”的沧桑变化,审视“贫贱的红薯”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正如席勒所说,“当我们开始感受到文明的辛酸时,我们马上就急切地渴望回到它那里去”{1},乡村是一大批文学创作者生长的基地和大本营,那里是他们情感的最终归属地,在上个世界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曲折道路里,乡村也是这一批作家身体和思想栖息的避难所。
张天夫的乡村书写走的是一条提纯美化式的“塑神话”与追求典型真实的“绘肖像”并行的路子,他既写出了美化后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也写出了内心深处的苦难和艰涩。雷蒙·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一书中说:“劳作的乡村几乎从来都不是一种风景。”{2}张天夫是一个从乡村的真实劳作体验中走出来的写作者,他看到的乡村既有着“沈从文式”美好的湘西风光,但也是一个斑驳陆离、疲惫不堪的苦难场。在散文《结绳》中,张天夫写自己在“上山下乡”运动中被下放到的“高家峪”,作者笔下的高家峪是一幅灰色调的素描:“土砖屋、草揉树、稻场、碾滚、屋档头的破瓦罐,屋檐下酣睡的黄狗,猪拱栏的声音……”{3}这些属于古老岁月的沧桑意象在上个世纪的高家峪重现。在高家峪画圈记工分的事情被作者比喻成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他自比为一位远古长者,每天绕着黄河、长江两条长绳打圈记事,记录的是高家峪一天男女老少的工作,也是高家峪所代表的民族记忆。文章的最后,作者用愤怒而又克制的声音向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又一次的结绳时代提出了问题:“今天,中国最聪明的城市,还会打圈吗?”{4}《结绳》向读者展示了“高家峪”美丽而又艰辛的历史,张天夫的“乡村情结”不仅寄托着他对乡村生活的感怀与追忆,而且他借乡村的深沉眷恋激起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代意识的渴求。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批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往城市,农民阶层的土地情结在不断地淡化。张天夫这一代人少年时期以土地为生存根本,成年后开始向城市迈进、在城市求生,乡村留下的种种记忆和生活习惯成为观照城市的特有方式。在散文《命中的红薯》中,张天夫写红薯的低贱和其顽强的生命力,写进入城市生活之后大家更看不起吃红薯的行为。经历过文革的作家的创作中普遍存在“饥饿叙事”的精神记忆,红薯正是张天夫饥饿记忆的精神寄托物。作者借红薯串联起历史与现在,串联起过去的种种苦难和现在的时代变迁。在《摆拍》中,作者讲述与好友为故乡的老街拍摄宣传视频:“我似乎做了件蠢事,我给故乡还愿,仅是一次对故乡、对自己的欺骗。”摆拍中的老街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老街,而那个残破的、却仍旧在努力支撑残破躯体的身姿才是老街。社会历史的变迁带来的是一个时代的悲悯和喜悦,在现代文明和梦中的故乡的两相参照中,不难看到作者对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处境的忧思,以及对原生态的乡村本土文化的珍视。
蛰居城市的繁华与喧闹, 但张天夫的心始终是属于乡村的,属于草垛、水井一样的质朴、纯粹与宁静。他把眷恋的文学目光投向生育养育了他的这片热土,其乡村散文书写继承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乡土散文“抒写乡村无法回避的苦难与令人向往的纯净、自由、质朴,传达作家面对乡野思考世界与人生的精神高度”{5}的人文传统。他的乡村叙事中既有大量传统的乡村影像与乡村书写,也有作者全新的当代文化意识的体现。张天夫的乡土散文直面乡村历史和发展中的问题,对地方文化的探索、对历史的哲学思辨和他个人的生命体验相结合,使他的作品带有极强的历史反思意味和现实主义精神。
二、根植大地的文化书写
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的澧阳平原西端孕育了湘西北,这块神奇的大地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地域的文化沉淀对一个作家的成长和文化人格的凝聚具有重大的作用,张天夫的散文创作扎根于湘西北的大地,源远流长的湘西文化增加了其创作的厚度,潇湘之水滋养着他清新而又温情的文字描写,茶禅之乡的传统丰富了其散文的韵味。他的散文讲述着湘西北的自然美景和湘西北视野观照下的故乡人事,带有明显的湘西北文化的烙印。 湘西北的山水不只是张天夫生活的空间,更是他事业和生命的一部分。张天夫对湘西北地域的书写体现在他对湘西北自然风光与当地历史人文的赞歌之中。他访壶瓶山作《壶瓶独卧》,写自己在山中物我两忘、独卧青山,听水声雷动、看瀑布飞扬、倚夕阳、拥山风、观壶瓶山之景。作者将耳目借给原本无情的山川,使得山川也拥有了人的色彩和主体的意识,充满了自然、宁静、和谐的艺术感染力。正如萧汉初评价《壶瓶独卧》,其“论意旨宏廓深邃,论格调高古超越,论想象富赡飘逸,论文采灵动璀灿”{6}。除了壶瓶山,张天夫也常写夹山,如《夹山秋行》和《再赋夹山》,作者眼中的夹山如一个翩翩少女,春天的夹山着绿装姿容淡雅,秋天的夹山着红妆风姿潇洒。张天夫写山写飞瀑也写村庄,他在《宁静敞亮北溪河》中描写了湖南省北部的一个小小村庄——北溪河,它离外面世界远,离自己的世界近,如世外桃源一般享受着其最原始的美丽。张天夫写的大体上都是寻常景物,描状无数人写过的瀑布和山川,但依然能从新颖的角度入手,别出心裁、不落俗套。在他的散文中仿佛能看到活脱脱的夹山、壶瓶山飞瀑、避世的北溪河,这些山河村庄闪耀着生命,在湘西北历史大地上闪闪发光。
自然之外,湘西北视野观照下的故乡人事、乡情与亲情也是张天夫时写时新的主题。写身边至亲至爱的佳作当推《奶脚》和《早行》,张天夫用一颗真挚而质朴的孝心来缅怀记忆中的母亲,一个劳累而温柔的农民母亲形象跃然于纸上。《奶脚》中写母亲亲手为一家人缝制了一双双布鞋,布鞋承载了母亲深沉的爱。缝布鞋是母亲能做到的很微小的事情,却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之中成为一件大事,化成人间最伟大的母爱。母亲逝世后,作者对母亲的爱与怀念就留在了柜子中的布鞋上。“我是因奶了母亲的乳汁,同时奶着母亲的布鞋,才有力量跋涉这个世界的。”{7}张天夫在文章最后将母亲的爱转化为自己在人生坎坷路上跋涉的全部力量,母亲的养育深恩和作者的深沉孝心在字里行间展现得淋漓尽致。《早行》中写母亲在寒夜里为“我”下厨送行,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坚韧摇晃的背影更是我们民族母亲形象的代表。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爱、有缅怀、有悲痛,他强烈而真实的情感使母亲的形象才能够被刻画得如此传神和动人。《乱世中的古人》中,作者写“我”与桥舅爷的互动,在故乡观照下的捕鱼画面十分温馨,充满温情。作者借捕魚一件闲事解读了湘西北大地的闲散与平静,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剥离了人们刻板的世俗相,扑面而来的是父老乡亲的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野性生命力。
湘西北的夹山自古便是举世驰名的茶禅祖庭,禅宗文化作为湘西北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影响着张天夫的文学创作。张天夫的散文中多处谈及坐禅问法,他的文章中总是深藏着一颗禅心,浸透着禅的思想。散文《禅无思》凭借其独特的对“禅”的思考和卓越的遣词造句能力获得了中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单篇作品奖。张天夫对禅意的独到理解和运用令人惊奇,在《禅无思》中,作者阐释了“禅”本来就是无一物,是没有思想的,只是在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中,“禅从乡下草庐里被请了出来,换上高跟鞋,一歪一扭地来到都市的试衣镜前,任凭先生小姐们为她挑选时装”{8}。在他看来,真正的禅意恰恰就在言语之外,不托寺庙甚至不托万物而生。张天夫把自己的体察和感悟融于社会自然的精深妙微, 把坐禅问道中冥想沉思的思考方式融入到艺术构思中,使他的作品更显单纯质朴, 自然真切。林清玄曾在自己的散文序言中讲道:“散文创作中的精神家园感, 其实是一种艺术深层次上与宗教高等的极限。”{9}张天夫散文中的禅意正是在繁杂的现代生活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为当代社会和都市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
湘西北的地域文化是张天夫文学创作的根本,这片地域赋予作家探索心灵的能力,我们能到感受到张天夫守护地域文化的精诚之心。湘西北的土地上寄托着张天夫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受,他凭借自己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文学创作力,将故有的文化意识和湘西北的地域风情相融合,构建出属于他的文学意义上的湘西北。他的湘西北的大地上流动着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蕴含着他对当代湘西北人生活样态和生命形式的感动和提升。{10}
三、充满诗意的审美世界
张天夫的散文中有许多妙语隽言,语言有力而丰饶,遣词造句清新脱俗,语言极力避免落俗。同时张天夫的散文中充满了他的哲理思考和理性升华,他的思考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对时代的审视,也有对文化的反思。张天夫的散文正是在其诗意的语言和思考的理性升华上,建立了一个清新明丽的审美世界。
首先,张天夫对生命真实而深沉的感知和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充满诗意与美的生命形态,建造了一个“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审美世界。读张天夫的作品,常常看到他用寥寥数语写出对象的动态之美,为自然之物赋予生命,静态的事物在他笔下犹如曼妙少女,活灵活现。他在《井》中写:“秋月羞羞答答地只从平台边露半只杏眼,把一线秋波抛进院子水泥地上,想试探小院的深浅。”{11}《三人行》中,他写时下喝茶已经变成了附庸风雅的事情,品茶一事也有了诸多附加的名头,他便将茶比作“一位清亮亮的少女子被绞上了五花大绑”{12}。在《万水归宗》中,八十岁高龄的多田侑史离开夹山时,作者不写老人却写夹山如人:“夹山凝视蹒跚的背影,放出满山鸟语,做千年一次恭迎,又匆匆做千年一次送别。”{13}在张天夫的笔下,审美客体已不是纯粹的、无生命的客观事物,山水日月皆有灵,它们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存在。
其次,张天夫从古典文化中取道的散文语言化唐诗、典故、禅宗公案于其中,兼具厚重的历史感和清新朴素的诗词美。单看《中国哲学的法眼》一篇,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上双向移动,从春秋典故讲到唐宋诗词,从老庄的无为走到孔子的仁义,从草庐的《出师表》到长安城的双子星,作者化典故于胸中,诗歌辞赋贯穿文章首尾。散文语言具有古诗词的风韵,如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蝉,化作翩翩飞舞的黄蝶,被杨万里从大宋的田野上追过来,一眨眼,飞入菜花无处寻......”{14}《万水归宗》中,作者的扁舟从唐代的善会和尚飘到大宋的圆悟,扁舟仰赖的一汪泉水再顺着时间铺成的长河流向一九九二年的夹山,流回二零零八年的碧岩泉。作者对夹山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借文字回到历史的现场,触摸历史留下的褶皱,感叹历史带给夹山独特的风韵。张天夫的许多文章都熟练自如地运用丰富的人文典故和历史资料,语言的历史感彰显了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与飞扬的文采。 张天夫的散文也具有哲学层面的学理思考,这使其作品思想内涵更加深邃,艺术境界更加宏大。张天夫的散文写石、写茶、写石门山水,写的都是小事小物。在散文《三人行》中,张天夫谈及自己的两位好友便是茶与石,石头教人朴实无华,遵循自然;茶教人无为清净,少刻意而为之。但是其散文指向的都是大的境界和大的思想,写出的是历史、时代、社会、国家。张天夫的散文中暗藏着他强烈的社会关切,他的知青记忆转化成了一种宝贵的思想积累,个人的时代记忆上升为他的理性经验和人生智慧,这在他的散文中多有体现。《风化》一篇的最后写道:“万重大山也没能阻挡住那场没有人性的革命的风化,至今仍残破不堪;更可哀痛的是,在我们普天下皆认为获得了第二次解放的同时,全社会又正在遭到更弥久的不是革命的人性的风化……”{15}作者用沉痛的语气讲述记忆中的一场革命,也对当下社会进行发问,提出了隐含教诲和富于理性气息的启示。
正如丁东对《天不在意》的评价:“文采因沉思而凝重,大地因才气而生辉。”张天夫的散文语言富有文采、带有很强的思想性,个人情怀、家国情怀与作家本人的美学意识一起构成了其作品的文学天地和审美天地。
张天夫的作品融审美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地域色彩和创新意识于一身,其作品的语言、形式、内涵都独树一帜,如泛舟之大江,处处皆风光。张天夫深愛着脚下生他养他的这片乡土,故乡的山川既是他生命的摇篮, 也是他文学的归属。从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努力向外探索世界的奥秘和向内寻找心灵的归宿,能看到一位文人站在渫水河边感受生命的千百种可能性,记录自然万物的呼吸与变化。张天夫无疑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其才识和思想带有其故乡和湘西北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其作品丰富了现代乡村散文书写和湘西北地域文化的内涵。一言以蔽之,张天夫乡村叙事中的文学想象为文学湘军、特别是常德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注释:
{1}[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徐恒醇译:《美育书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2}[英]雷蒙·威廉斯著,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乡村与城市》,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67页。
{3}{4}{8}张天夫:《结绳》,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93页、第198页、第48页。
{5}陈艳玲:《打开缺口寻找新天地——在场主义对散文观念的革命》,《当代文坛》2015年第7期。
{6}萧汉初:《石火留光 天人妙文——张天夫散文赏评》,2009年7月13日,blog.sina.com.cn/s/blog_48262dfe010
0eghc.html,2020年11月15日。
{7}张天夫:《奶脚》,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9}林清玄:《林清玄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10}刘宁:《评张天夫的<天不在意>》,《常德日报》2016年1月11日。
{11}{15}张天夫:《井》,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第117页。
{12}张天夫:《三人行》,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13}张天夫:《万水归宗》,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
{14}张天夫:《中国哲学的法眼》,选自《天不在意》,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45页。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