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在金融扶贫的背景下,扶贫小额信贷作为有效防止返贫和精准脱贫的主要方式,应在现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小额信贷在国内快速发展的20年,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不足、成本高、金融环境较差等。此类问题影响着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金融扶贫为背景,对从此类问题进行了浅析研究,从扩大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普及金融知识的力度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金融扶贫;精准扶贫;小额信贷
扶贫小额信贷作为有效防止返贫和精准脱贫的主要方式,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为全面脱贫提供有力的支撑。现阶段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对扶贫小额信贷的要求更为严格,小额信贷作为防止返贫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以其无需抵押和灵活的特性改变了以往贫困人口贷款难的状况,不仅为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还防止返贫的现象发生。
一、扶贫及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
(一)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
十八大召开以来,脱贫攻坚工作被党中央视为重中之重,脱贫成绩显著。2012年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至0.6%(2010年标准,数据来源于wind )。全国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至11567元,年均增长9.7%。2016年至2019年有780个贫困縣脱贫摘帽。国家对剩余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各地区各部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集中精力、攻坚克难。为实现至2050年前后贫困对象可持续脱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脱贫之后防止返贫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国内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
1994年小额信贷的模式被引入中国,1998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小额信贷作为人户的扶贫资金开始被推广。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五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扩大小额贷款的受益面,增强小额贷款对贫困户的增益效果。2017年五部门又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扶贫小额信贷是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推出的金融精准扶贫产品。
二、金融扶贫下小额信贷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不足
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不足,导致贫困人口的贷款额度不足。扶贫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专项扶贫资金和国际组织或机构的无偿资助。随着脱贫工作的深入,贫困地区对于资金需求也逐渐增多,扶贫贷款额度的不足限制了贫困人口发展生产的力度。从2012年至2018年,财政对扶贫贷款贴息额度12.28亿元增长至131.63亿元,反映了扶贫贷款规模在逐步扩大,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不足侧面阻碍了贫困人口的生产发展。
(二)小额信贷的成本高
小额信贷与普通的借贷相比,贷款的金额较小,一般情况下贷款的利率比较低,这对于放贷金融机构来说增加了成本。总体上,小额信贷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小额信贷所需要的员工数量多,从而增加了人工费用。由于小额信贷主要的对象是农户以及贫困人员,因此涉及面广,工作量比较大,需要的人员数量多。第二是宣传了解小额信贷的时间较长。由于于农户及农村贫困人员对于小额信贷的认识度不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他们进行宣传和解释,为他们提供小额信贷及政策信息,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这些情况导致了小额信贷业务成本的增加。
(三)小额信贷的金融环境较差
随着小额信贷逐步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并使用小额信贷来解决经济问题或提高收益。这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进步的空间。但是我国金融环境较差,在以下两个方面阻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第一是各种非法信贷层出不穷,在近年,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正规的小额信贷。第二是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基本的金融知识匮乏,金融素养偏低,从而缺少征信意识。
三、金融精准扶贫下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
对于扩大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有以下建议,第一是允许开展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同业拆借,可以及时调取资金,平衡资金余缺。第二是允许小额信贷机构开展存款业务来增加资金,可以充分利用金融资源。第三是完善国际捐助和政府补助等,满足扶贫小额信贷的资金需求。
(二)完善金融扶贫机制
为了使金融机构在小额信贷成本较高的环境当中正常发展,需要完善金融扶贫机制,保证金融机构的长期运行。首先可以对小额信贷的担保方式进行改进,比如用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来进行担保,还可以通过担保公司来为借贷者提供担保服务。其次是要建立小额信贷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主体在流程中的责任并做好相关工作,比如对未能及时还款的借贷人进行催款、乡镇的金融服务中心需要做好相关的审核和调查工作。
(三)加强普及金融知识的力度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基本的金融知识匮乏。首要任务是宣传小额信贷的诚信理念,使借贷者们能够树立小额信贷的按时还款意识。其次为小额信贷的借贷者进行信用评定,并将评定的结果公开,使借贷者意识到信用的重要性,进而在借贷过程中能够自觉规范行为,还可以对信用评级高﹑还款能力较强的借贷者增加贷款。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农村地区借贷者进行宣传和解释,为他们提供小额信贷及政策信息,使他们对小额信贷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理解小额信贷能为农业增收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东生.实施差异化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助力打牢乡村振兴战略基础的对策建议——以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例[J].经济界,2018(05):74-79.
[2]陈银娥,苏志庆,何雅菲.微型金融对女性减贫的影响:基于金融赋权视角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03):30-38.
关键词:金融扶贫;精准扶贫;小额信贷
扶贫小额信贷作为有效防止返贫和精准脱贫的主要方式,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为全面脱贫提供有力的支撑。现阶段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对扶贫小额信贷的要求更为严格,小额信贷作为防止返贫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以其无需抵押和灵活的特性改变了以往贫困人口贷款难的状况,不仅为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还防止返贫的现象发生。
一、扶贫及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
(一)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
十八大召开以来,脱贫攻坚工作被党中央视为重中之重,脱贫成绩显著。2012年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至0.6%(2010年标准,数据来源于wind )。全国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至11567元,年均增长9.7%。2016年至2019年有780个贫困縣脱贫摘帽。国家对剩余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各地区各部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集中精力、攻坚克难。为实现至2050年前后贫困对象可持续脱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脱贫之后防止返贫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国内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
1994年小额信贷的模式被引入中国,1998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小额信贷作为人户的扶贫资金开始被推广。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五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扩大小额贷款的受益面,增强小额贷款对贫困户的增益效果。2017年五部门又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扶贫小额信贷是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推出的金融精准扶贫产品。
二、金融扶贫下小额信贷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不足
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不足,导致贫困人口的贷款额度不足。扶贫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专项扶贫资金和国际组织或机构的无偿资助。随着脱贫工作的深入,贫困地区对于资金需求也逐渐增多,扶贫贷款额度的不足限制了贫困人口发展生产的力度。从2012年至2018年,财政对扶贫贷款贴息额度12.28亿元增长至131.63亿元,反映了扶贫贷款规模在逐步扩大,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不足侧面阻碍了贫困人口的生产发展。
(二)小额信贷的成本高
小额信贷与普通的借贷相比,贷款的金额较小,一般情况下贷款的利率比较低,这对于放贷金融机构来说增加了成本。总体上,小额信贷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小额信贷所需要的员工数量多,从而增加了人工费用。由于小额信贷主要的对象是农户以及贫困人员,因此涉及面广,工作量比较大,需要的人员数量多。第二是宣传了解小额信贷的时间较长。由于于农户及农村贫困人员对于小额信贷的认识度不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他们进行宣传和解释,为他们提供小额信贷及政策信息,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这些情况导致了小额信贷业务成本的增加。
(三)小额信贷的金融环境较差
随着小额信贷逐步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并使用小额信贷来解决经济问题或提高收益。这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进步的空间。但是我国金融环境较差,在以下两个方面阻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第一是各种非法信贷层出不穷,在近年,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正规的小额信贷。第二是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基本的金融知识匮乏,金融素养偏低,从而缺少征信意识。
三、金融精准扶贫下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
对于扩大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有以下建议,第一是允许开展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同业拆借,可以及时调取资金,平衡资金余缺。第二是允许小额信贷机构开展存款业务来增加资金,可以充分利用金融资源。第三是完善国际捐助和政府补助等,满足扶贫小额信贷的资金需求。
(二)完善金融扶贫机制
为了使金融机构在小额信贷成本较高的环境当中正常发展,需要完善金融扶贫机制,保证金融机构的长期运行。首先可以对小额信贷的担保方式进行改进,比如用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来进行担保,还可以通过担保公司来为借贷者提供担保服务。其次是要建立小额信贷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主体在流程中的责任并做好相关工作,比如对未能及时还款的借贷人进行催款、乡镇的金融服务中心需要做好相关的审核和调查工作。
(三)加强普及金融知识的力度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基本的金融知识匮乏。首要任务是宣传小额信贷的诚信理念,使借贷者们能够树立小额信贷的按时还款意识。其次为小额信贷的借贷者进行信用评定,并将评定的结果公开,使借贷者意识到信用的重要性,进而在借贷过程中能够自觉规范行为,还可以对信用评级高﹑还款能力较强的借贷者增加贷款。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农村地区借贷者进行宣传和解释,为他们提供小额信贷及政策信息,使他们对小额信贷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理解小额信贷能为农业增收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东生.实施差异化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助力打牢乡村振兴战略基础的对策建议——以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例[J].经济界,2018(05):74-79.
[2]陈银娥,苏志庆,何雅菲.微型金融对女性减贫的影响:基于金融赋权视角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03):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