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My New Teachers教学设计郑颖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PEP小学英语》第五册中的第一个单元,它以MY NEWTEACHERS为单元主题,主要的语言结构为:Do you have new teachers?Yes,we have a new art teacher.Who’s your art teacher?Mr.HuWhat’s he/she like?He’s/She’sshort and thin.1S she strict?Yes.but she’s very kind.并围绕主题引出一系列词汇。在本单元主要学习的词汇中young、old、heavy、thin等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来直接对教师进行描述,而kind、strict、funny,active等词汇则需学生与教师在交往接触中感知、体验而产生;还有两个表示学校里人物称谓的词:principle,university student。本册每一单元新增加了以下几个部分:Brainstorm/Let’s find out/Let’stry/Pair work/Group work/Talkand draw。这些部分的加入,更加强了对学生语言听说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教材对比上来看,本次的教材内容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听、说、读、写并重。五年级上册要求学生在Let’s learn部分听、说、认读单词之后就达到正确书写的程度。
  旧话题带出新知识。五年级上册教材滚动复现旧话题、融合旧知识,带出新语言。本课U1 My Flewteachers与U3 My friends(Book 3)的话题就比较接近。一些形容词也都在两课当中出现过。
  双向式交流,跨文化交际。本套教材力求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情况的同时,也学会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自己国家的情况。这样,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不仅仅是听者,也能做到有话可说,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比如,五年级上册分别在各单元Good to know这个板块介绍了中国名字当中姓在前名在后的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视英语学科的学习。
  经过四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初步养成了英语学习的习惯并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能力。
  学生们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有差异。在教学设计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
  学生们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PPT、Word、网上信息检索、QQ群等常用软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运用所学词汇简单描述自己老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如Wehave a new English teacher.He’s tall and strong.He’s veryfunny.
  ②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s your Englishteacher?Mr.Carter.He’s fromCanada.What’s he like?He’s talland strong.
  ③能够听懂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简单对话。
  ④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NewTeacher。并能灵活替换歌词中的科目及表示人物特征的形容词。
  ⑤能听、说、认读A、B部分Let’stalk和Let’s tead部分的句型。
  ⑥能听、说、读、写A、B部分Let’slearn和Read and Write中的“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型。
  ⑦能读懂并理解A、B部分Readand write中的内容,并根据提示填充句子或回答问题。
  ⑧能了解Pronunciation部分的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能熟练读出例词。
  ⑨了解Story time、Task time、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整节课的教学设计都以学生的乐学、好学为出发点,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将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贯穿整节课,搭建自由学习、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将课堂的知识储备最大化。
  ③整合网络资源,使学习有梯度,各个英语水平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这节课中找到贴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有所得,做到因材施教。
  ④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课堂上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
  ⑤重视英语的交流性,运用情境教学法、歌曲教学法、复读教学法使学生张开嘴,敢于说英语、用英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热爱、尊重教师的情感。
  ②注重培养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
  ③培养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④了解西方国家对他人的称呼方式,从而能了解和尊重异国文化。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在班级群中提供本单元的教学视频链接,让学生进行预习,并上传预习检测表。(如下页图1)学生观看学习预习视频后根据个人情况完成检测表后,截图上传至群主题相册。教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1.Warming-up
  师生互致问候,总结班级QQ平台的自主学习的完成情况,并选出预习优秀的同学成为评价员,组织其他学生根据已完成的预习任务单,做对话,合作汇报。
  例如:
  A:What class do you have?
  B:I have math,Chinese,English,music and art.   A:
  Do you have newteachers?
  B.Yes,I do.
  A:Do you have
  newteachers?
  B:Yes,I do.(略)
  2.Presentation
  教师播放歌曲My New Teacher,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并指导学生跟唱;指导学生观看第2~3页的教学视频,引入新知。(http:∥www.56.com/u64/v_Nzk2MzA2Mzc.html)
  学生跟唱歌曲,随情入境,自主学习,了解新知。教师利用学生的已知,将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情境。应用媒体,通过听、唱、观等获知途径,全方位地了解新知。
  3.New Structures Learning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2~3页的教学视频,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词汇陈列到黑板上,解决学生的难点词汇,完成Task1。教师分级检测学生完成Task1的情况。(如图2)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浏览相关链接网站及资源,完成Task2“我的新老师”小档案。(如图3)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如本课涉及的“名字”表达。
  例如:
  A:Hello,Mr GuoQiang.
  B.Please call me GuoQiang OrMr Liu.
  学生通过媒体资源,学会并掌握了部分单词,对于那些学生认知有困难的单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及翻译软件查找学习,教师给予相应的帮助,促使学生牢固掌握本课词汇及句型。
  4.Practice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听力练习,结合学校及学生日常生活对该题进行拓展训练;组织学生完成Pair Work,Let’s talk部分,检测学生对本课主要表达的掌握情况;完成书中第4页的阅读练习,并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该项练习。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巧妙拓展练习设计,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梯度练习,学生在自主完成听力练习、小组合作对话练习、阅读练习的过程中,全方位地巩固练习了本课涉及的各项学习内容。
  5.Consolidations
  教师给予相应的示范,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再次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创编对话,简要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选择性家庭作业。
  A项作业:小组合作,依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创编对话。
  B项作业:请学生运用PPT软件,在一周的时间内编辑制作一个题为“——and I”的单元,介绍一位你爱的老师,家人或朋友等,要求对他们的描述要准确,单元内容依据学生个人能力完成。
  学生依据个人能力,运用PPT完成选择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生动全面地展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及优秀学生监督员登录班级QQ平台,给予相应评价,并请完成情况优异的学生在下周的英语课上做汇报,与其他同学分享英语知识,并通过这项活动,升华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学反思
  本课英语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预习环节到作业布置,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可谓无处不在,它们被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英语课堂的小主人。在多媒体教室学习英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够熟练地打字、下载图片、网上信息检索、运用PPT等。教师在课前要对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检测,以保证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多媒体平台的正常运作,充分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设计亮点
  1.整合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在本节课的教学课程中,从预习环节到作业布置,使用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巧妙地将两者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学习英语知识的小主人。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就通过班级的QQ平台,发布了预习的任务单,学生可直接登录平台,完成预习后,将任务单上传到群相册中,班级学生可互相浏览他人的预习作业,并给予评价。教师将学习与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评价的机会。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在教师活动栏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是“指导、组织与评价”,教师走下讲台,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获取语言材料,把“习得”和“学得”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自身能力的不同去获取相应的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成为真正的课堂小主人。
  2.高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平台与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高效地运用了两个技术平台。一个是班级QQ平台,另一个是多媒体语音教学平台。班级QQ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更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本课教学中预习的优秀任务单以及最终的选择性作业就会保留在空间的专属文件夹里,作为学生期末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校为英语学科搭建了理想的教学平台,即功能设备非常先进的多媒体语音教室。这节课就是在多媒体语音教室完成的。该教室可实现网上资源查找、浏览、下载学习资料,以及一切语音平台功能。在本课的教学中,多次运用小组合作对话的形式练习,语音平台不仅能够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也可以让教师在同一时间内检测更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3.借助各项多媒体技术,体验多种学习及评价方式
  在多媒体教室学习英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我们面对的学生恰恰具备了这种多媒体应用能力。基于学生这样的优秀技术能力,他们在这节课上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通过浏览网络资源,下载相应图片完成学习任务,登录平台学词汇及句型,制作并上传自己的单元PPT作业,学生体验到了多种学习方式及多媒体技术带给他们的便捷与快乐。这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也使得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这些评价方式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均有体现。在这节英语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评价的执权者,学生比老师更有发言权。
其他文献
屏幕或者显示器,不管是台式机的,还是平板电脑的,或者是手机的,都有若干产品参数,这些参数对眼睛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以及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显
On the base of filtering composite additives in laboratory, the industrial property-modified prebaked car-bon anodes containing composite additives were prepare
以三聚氯氰为原料,合成三嗪烯丙基衍生物,并与双马来酰亚胺发生共聚反应.研究了2,4,6-三(2-烯丙基苯氧基)1,3,5-三嗪(TAPT)与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DPM)不同组成比例对共
采用长链烷基盐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将改性后的蒙脱土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酸酐固化剂充分混合固化制得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viscous pressure bulging process is presented.The viscous pressure bulging process of hemispherical sphere is analyzed by the nume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