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尔路过音乐教室,总不免感慨上音乐课真好,那跃动的音符总能让人如痴如醉,不仅学生如是,执教的老师如此,连我这个数学教师也心生羡慕之心!每当数学课堂上对学生发火后,我总想到:难道数学课堂就不能像音乐课那样生动活泼吗?在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这样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数学课是活动的课堂,那么如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活泼乐学?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番摸索,以下就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获得的一些体会: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计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因此,没有情趣的课堂教学只会使学生食之无味,甚至会扼杀了一个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适时地创造和谐、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求知活动中。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中,教师先出示一个商店门口挂有营业时间:8:00~17:00的图片,后出示问题:小明在下午的5:30去这家商店,却发现店家已关门了,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商店会关门了呢?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因此学生很感兴趣,产生了激烈地讨论。然而不同的理解角度,使得学生在讨论时出现了分歧,有着不同的见解。一部分学生可能一开始就从生活的各种角度出发去猜测这个问题,并非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时候老师不必立马否定从生活角度去思考问题得出的观点,可多听几位同学的见解,加以引导,并适时地对观点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赞赏他们能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可以让他们以小老师的身份先向其他同学说说是自己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并对有疑惑的同学所提出来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来疑惑不解的学生,听了身边同学的讲解,顿时豁然开朗;作为小老师的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信心、积极性大增。通过这样课堂情境的创设:提出问题,学生课堂讨论质疑、解疑,不仅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也真正让课堂动起来了。
2 贯穿课堂游戏,释放孩子天性
在孩子们纯真的眼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如果失去了孩童的纯真与快乐,那么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苍白无趣了。所以想要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心中的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着他们,就必须要合理的将课堂教学游戏化,让游戏激起课堂海洋中的千层浪,为学生创造一种“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例如二年级上册有《数学广角》这一教学内容。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将数学广角的各项内容创设成类似公园游玩的情景,使整个活动成为一个游戏的整体。课堂上学生做数学就像逛公园,参观了这里还想参观那里,做完了这项还想玩那项,同时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的任务,老师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虽然这样的课堂很受学生欢迎的,但是对课堂游戏进行的教学尺度把握是及其重要的,老师应切记课堂教学的目的,必须依据不同的课型设置不同的游戏,最终让游戏为教学服务,而不是孩子所谓的过家家。
3 体验成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他人的肯定是自信的源泉,是前进不息的动力。因此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虽然课堂上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有正确的见解,但是孩子的天性潜力是无限的,有时候会有很多意想不到见解。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肯定,同时引领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曾听过一位名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执教者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给了学生以最大的鼓励。在其中一个设计“千分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发自内心鼓励性语言给我留下的印象颇为深刻。“是啊,百分号有2个圆圈,千分号不就有3个圈嘛!”、“与众不同,有见解!”、“这两个同学把3个圆圈串起来,或者都放到斜线的右边去,我想也有道理,免得分子和后面的圆圈混淆。”、“送点掌声给他!”在这一堂课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老师的激励性,在老师表扬性的语言中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致高涨。学生都从课堂中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并且也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不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我们都能发现一些惊喜,设计“千分号”的这一教学环节不论对好学生还是后进生而言,并不存在着太多的基础问题,因此在教学的整个活动中很好地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做到人人参与,人人都是学习上的主人,从而很好的改变了后进生在很大程度上感觉自己是跟着别人走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应考虑到这一部分被忽略的学生,应该给他们课堂中有发挥的余地。
4 爱心感化,走近心灵
要使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乐学、爱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必须有一个明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在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师生关系才能实现。而师爱又是最好的表达方式,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紧张情绪,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使课堂更为活跃,更具参与性。教师的爱是无私的,体现在一言一行中,面容和蔼,注视亲切,举手投足之间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鼓舞,看到老师的信任。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一个合作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而不应该是一个指挥者去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放开手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
课改探索之路是无止境的,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在这一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必将找到一条更适合我们,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必将能把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一首优美的乐曲深深地吸引着那双双求知的眼神,奏响那学习兴趣的主旋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计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因此,没有情趣的课堂教学只会使学生食之无味,甚至会扼杀了一个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适时地创造和谐、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求知活动中。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中,教师先出示一个商店门口挂有营业时间:8:00~17:00的图片,后出示问题:小明在下午的5:30去这家商店,却发现店家已关门了,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商店会关门了呢?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因此学生很感兴趣,产生了激烈地讨论。然而不同的理解角度,使得学生在讨论时出现了分歧,有着不同的见解。一部分学生可能一开始就从生活的各种角度出发去猜测这个问题,并非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时候老师不必立马否定从生活角度去思考问题得出的观点,可多听几位同学的见解,加以引导,并适时地对观点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赞赏他们能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可以让他们以小老师的身份先向其他同学说说是自己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并对有疑惑的同学所提出来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来疑惑不解的学生,听了身边同学的讲解,顿时豁然开朗;作为小老师的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信心、积极性大增。通过这样课堂情境的创设:提出问题,学生课堂讨论质疑、解疑,不仅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也真正让课堂动起来了。
2 贯穿课堂游戏,释放孩子天性
在孩子们纯真的眼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如果失去了孩童的纯真与快乐,那么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苍白无趣了。所以想要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心中的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着他们,就必须要合理的将课堂教学游戏化,让游戏激起课堂海洋中的千层浪,为学生创造一种“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例如二年级上册有《数学广角》这一教学内容。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将数学广角的各项内容创设成类似公园游玩的情景,使整个活动成为一个游戏的整体。课堂上学生做数学就像逛公园,参观了这里还想参观那里,做完了这项还想玩那项,同时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的任务,老师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虽然这样的课堂很受学生欢迎的,但是对课堂游戏进行的教学尺度把握是及其重要的,老师应切记课堂教学的目的,必须依据不同的课型设置不同的游戏,最终让游戏为教学服务,而不是孩子所谓的过家家。
3 体验成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他人的肯定是自信的源泉,是前进不息的动力。因此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虽然课堂上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有正确的见解,但是孩子的天性潜力是无限的,有时候会有很多意想不到见解。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肯定,同时引领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曾听过一位名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执教者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给了学生以最大的鼓励。在其中一个设计“千分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发自内心鼓励性语言给我留下的印象颇为深刻。“是啊,百分号有2个圆圈,千分号不就有3个圈嘛!”、“与众不同,有见解!”、“这两个同学把3个圆圈串起来,或者都放到斜线的右边去,我想也有道理,免得分子和后面的圆圈混淆。”、“送点掌声给他!”在这一堂课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老师的激励性,在老师表扬性的语言中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致高涨。学生都从课堂中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并且也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不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我们都能发现一些惊喜,设计“千分号”的这一教学环节不论对好学生还是后进生而言,并不存在着太多的基础问题,因此在教学的整个活动中很好地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做到人人参与,人人都是学习上的主人,从而很好的改变了后进生在很大程度上感觉自己是跟着别人走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应考虑到这一部分被忽略的学生,应该给他们课堂中有发挥的余地。
4 爱心感化,走近心灵
要使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乐学、爱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必须有一个明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在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师生关系才能实现。而师爱又是最好的表达方式,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紧张情绪,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使课堂更为活跃,更具参与性。教师的爱是无私的,体现在一言一行中,面容和蔼,注视亲切,举手投足之间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鼓舞,看到老师的信任。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一个合作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而不应该是一个指挥者去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放开手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
课改探索之路是无止境的,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在这一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必将找到一条更适合我们,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必将能把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一首优美的乐曲深深地吸引着那双双求知的眼神,奏响那学习兴趣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