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永州市中医院 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中药内服与穴位贴敷相结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42例,临床显效4例,患者好转4例,没有发现无效患者,其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35例,临床显效3例,患者好转3例,临床无效9例,其总有效率是82%。在治疗过程当中,均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两组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应予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面神经损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19-02
患者在脑卒中后,其面神经损伤主要为面神经麻痹,在其中则以面神经炎在临床上最为多见,而发病原因大多数是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由于其局部的血液循环不佳所导致的[1~2]。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中药内服与穴位贴敷相结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1岁,上述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中药内服与穴位贴敷相结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2.1 西药治疗:应用100mg维生素B1和500mg维生素B12每天肌注一次;30mg强的松每天口服一次,并连续口服7天-10天。20ml复方丹参液加入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中每天静滴一次,连续7天-10天。
1.2.2 中药内服:方选牵正散与八珍汤加减: 僵蚕、蝉蜕、当归、党参、茯苓各12g,防风、白蒺藜、川芎、白芍各15g,鸡血藤、益母草各30g,20g白芷,9g白附子,15-30g黄芪,10g白术,炙甘草、全蝎(冲服)各6g,3-6g桂枝。2条蜈蚣(冲服)。上述每日一剂用水煎至150ml,口服。
1.2.3 穴位贴敷:将马钱子研制成细末放在风湿止痛膏的中心部位,在患侧的颊车、下关、太阳穴位贴敷,每3天可更换1次。如果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应停止贴敷。
1.3 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其口角牵正,其眼睑闭合功能良好,而其他面肌的功能也完全恢复;临床显效: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基本消失或者明显改善,其口眼歪斜能够逐渐的恢复正常,却遗留下程度不同的面肌功能的障碍;患者好转:患者临床症状较前减轻,其口眼歪斜较前缓解,而面肌的功能恢复却不明显;治疗无效:患者上述症状与体征均没有任何改善者。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两组间进行相互比较应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42例,临床显效4例,患者好转4例,没有发现无效患者,其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35例,临床显效3例,患者好转3例,临床无效9例,其总有效率是82%。在治疗过程当中,均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两组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P<0.01
3 讨论
3.1 脑卒中后面神经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口噼"的范畴,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而本病的机理主要是由于卫外不固,再加之正气不足与脉络空虚,所以风邪能够乘虚入中脉络,导致气血痹阻[3~4]。而对于失治或者误治不愈者,则多因挟痰流窜患者经络,导致气血瘀滞,进而脉络痹阻,患者筋脉失养[5]。而风则为百病之所长,因正气不足,有风邪乘虚而进入络脉,所以应使用养血和营,通络化痰祛风之法,取八珍汤合牵正散加减。本方中防风、白术、黄芪能固表扶正;其防风还能疏散经络风邪,黄芪能益气;而白附子辛散,则善去面头之风邪;白蒺藜、蝉蜕、僵蚕、蜈蚣能化痰,并祛除络中之风,并且可以止痉;而全蝎是止搐祛风要药;其六药合用,则力专效著。益母草、鸡血藤、白芷、白芍、川芎、当归能和血养血,化瘀活血,同上药进行合用可有血行气行即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而益母草则利水活血,对初次患病的患者特别适宜。白芷与川芎二药合用能够扩张患者面部的毛细血管,进而改善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之功效,能够促进面神经损伤的恢复。白芍与桂枝调和营卫,使血脉温通。而四君子则和胃健脾,不但有脾主肌肉的含意,还有防止祛风等诸药伤胃的功能。上述诸药合用,可共起养血益气和营,通络化痰祛风之效,进而使痰消邪去,达到通畅经络。患者面部为手足三阳经结聚散布之处,因循行表浅,所以易感外邪,能够影响到其经气正常的布散,导致气血痹阻,进而经脉失养,发生面神经损伤、面瘫等症。
3.2 本文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中药内服与穴位贴敷相结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42例,临床显效4例,患者好转4例,没有发现无效患者,其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35例,临床显效3例,患者好转3例,临床无效9例,其总有效率是82%。在治疗过程当中,均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两组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3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应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红.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24例疗效观察 [J]. 山东医药, 2009, 49 (23) _2
[2]陈增力,吴刚,崔福玲等.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诊断与中西医结合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9)
[3]朱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108例临床观察 [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4) .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0.14.032
[4]谢怡琳,吴炳煌. 吴炳煌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特析 [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 26 (12)
[5]于金栋,张静,曹世强等. 近十年中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综述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6 (9) _3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中药内服与穴位贴敷相结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42例,临床显效4例,患者好转4例,没有发现无效患者,其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35例,临床显效3例,患者好转3例,临床无效9例,其总有效率是82%。在治疗过程当中,均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两组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应予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面神经损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19-02
患者在脑卒中后,其面神经损伤主要为面神经麻痹,在其中则以面神经炎在临床上最为多见,而发病原因大多数是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由于其局部的血液循环不佳所导致的[1~2]。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中药内服与穴位贴敷相结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1岁,上述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中药内服与穴位贴敷相结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2.1 西药治疗:应用100mg维生素B1和500mg维生素B12每天肌注一次;30mg强的松每天口服一次,并连续口服7天-10天。20ml复方丹参液加入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中每天静滴一次,连续7天-10天。
1.2.2 中药内服:方选牵正散与八珍汤加减: 僵蚕、蝉蜕、当归、党参、茯苓各12g,防风、白蒺藜、川芎、白芍各15g,鸡血藤、益母草各30g,20g白芷,9g白附子,15-30g黄芪,10g白术,炙甘草、全蝎(冲服)各6g,3-6g桂枝。2条蜈蚣(冲服)。上述每日一剂用水煎至150ml,口服。
1.2.3 穴位贴敷:将马钱子研制成细末放在风湿止痛膏的中心部位,在患侧的颊车、下关、太阳穴位贴敷,每3天可更换1次。如果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应停止贴敷。
1.3 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其口角牵正,其眼睑闭合功能良好,而其他面肌的功能也完全恢复;临床显效: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基本消失或者明显改善,其口眼歪斜能够逐渐的恢复正常,却遗留下程度不同的面肌功能的障碍;患者好转:患者临床症状较前减轻,其口眼歪斜较前缓解,而面肌的功能恢复却不明显;治疗无效:患者上述症状与体征均没有任何改善者。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两组间进行相互比较应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42例,临床显效4例,患者好转4例,没有发现无效患者,其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35例,临床显效3例,患者好转3例,临床无效9例,其总有效率是82%。在治疗过程当中,均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两组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P<0.01
3 讨论
3.1 脑卒中后面神经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口噼"的范畴,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而本病的机理主要是由于卫外不固,再加之正气不足与脉络空虚,所以风邪能够乘虚入中脉络,导致气血痹阻[3~4]。而对于失治或者误治不愈者,则多因挟痰流窜患者经络,导致气血瘀滞,进而脉络痹阻,患者筋脉失养[5]。而风则为百病之所长,因正气不足,有风邪乘虚而进入络脉,所以应使用养血和营,通络化痰祛风之法,取八珍汤合牵正散加减。本方中防风、白术、黄芪能固表扶正;其防风还能疏散经络风邪,黄芪能益气;而白附子辛散,则善去面头之风邪;白蒺藜、蝉蜕、僵蚕、蜈蚣能化痰,并祛除络中之风,并且可以止痉;而全蝎是止搐祛风要药;其六药合用,则力专效著。益母草、鸡血藤、白芷、白芍、川芎、当归能和血养血,化瘀活血,同上药进行合用可有血行气行即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而益母草则利水活血,对初次患病的患者特别适宜。白芷与川芎二药合用能够扩张患者面部的毛细血管,进而改善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之功效,能够促进面神经损伤的恢复。白芍与桂枝调和营卫,使血脉温通。而四君子则和胃健脾,不但有脾主肌肉的含意,还有防止祛风等诸药伤胃的功能。上述诸药合用,可共起养血益气和营,通络化痰祛风之效,进而使痰消邪去,达到通畅经络。患者面部为手足三阳经结聚散布之处,因循行表浅,所以易感外邪,能够影响到其经气正常的布散,导致气血痹阻,进而经脉失养,发生面神经损伤、面瘫等症。
3.2 本文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中药内服与穴位贴敷相结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42例,临床显效4例,患者好转4例,没有发现无效患者,其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痊愈35例,临床显效3例,患者好转3例,临床无效9例,其总有效率是82%。在治疗过程当中,均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两组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3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应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红.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24例疗效观察 [J]. 山东医药, 2009, 49 (23) _2
[2]陈增力,吴刚,崔福玲等.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诊断与中西医结合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9)
[3]朱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108例临床观察 [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4) .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0.14.032
[4]谢怡琳,吴炳煌. 吴炳煌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特析 [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 26 (12)
[5]于金栋,张静,曹世强等. 近十年中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综述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6 (9) 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