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现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有80%的学生是来自重庆市的彭水县,他们戏称自己是386199部队的留守人员。
彭水县是我市的贫困县,为了贫困改变生活甚至命运,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于是在家里就只留下妇女、老人和孩子。因此人们都管他们叫386199部队的留守人员(注: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留守的人们,不但忙地里的庄稼,还要保证孩子吃、穿;劳动强度大、文化程度底,因此他们就没有精力和能力来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教育更是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被外界称为“留守儿童”。
2009年,我任教的重庆市旅游学校与彭水县政府合作,由当地政府资助,将3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学生送到重庆旅游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以帮助他们尽快脱离贫困生活,改善生存条件。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有30名彭水学生。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我事先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我校一个普通生,三年的学费是7500元,住读生还要交纳住宿费,另外还有书本费,等等。这对城市学生来说没有问题,但对彭水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沉重负担。报到注册后,我利用第一次班会时间,向每位同学了解情况,我从彭水来的同学发言中听出了他们大多家庭经济情况差、生活环境不好,缺乏基础教育,因而到了学校,特别是面对城市孩子时就缺乏自信,显得有些自卑。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将政府如何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对贫困学生进行扶持的政策进行宣讲,又以职场中同事间如何友好相处为主题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再从职业学校的特点作解释,逐步打消彭水同学的顾虑,让他们感悟到了集体的温暖、团队的力量。思想顾虑解开了,自卑感消失了,自信回到了彭水同学的脸上。
彭水的同学因为家远要长时间住读,学习要稳定,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我在安排寝室时充分考虑彭水学生的利益,尽量将他们安排在一起,以便相互照顾。寝室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我要求在同学中选一位称职的室长,充当老师与同学沟通的桥梁和寝室的管理者。对此,我首先提出当室长的条件,就是能否关心每一个室员,爱自己的室员,处理好寝室发生的事情。做到下情上达,把自己不能处理的事,及时地通知班主任。选举的方式可以自荐、推荐,也可以无记名投票。这样方式选出的室长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随即我召开室长会,对室长提出要求,教室长怎样处理室员间的矛盾,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法、程序和报告的程序,我同时把自己的电话、QQ号告诉每一位同学,遇到事情以后,解决的程序怎样,怎样以最小的代价,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处理。
现在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也比较现实,与其遮掩现实还不如如实告诉他们现在的处境和走出困境的办法,更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我组织了以《第一次走出大山》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畅谈来到繁华的都市的感受。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了对大都市羡慕和期待;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听到了他们想远离大山,和城里人一样在大都市里生活的心声。作为一个职高生,毕业后留得下来吗?怎样留下来?现实问题困扰着他们。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就不能安下心来学习。在班会总结时,我给他们分析道:每年确实都有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些大学生不能就业,一是因为缺乏专业技能,能说但不能做;二是不愿意吃苦,小看基础工作造成的。而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外,更主要的就是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学到一技之长,就业时,靠自己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再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能在城市里挣得一片天,才能留得住、继续能发展。我真诚地告诫他们,要备加珍惜在旅游学校学习的机会,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习基础知识,苦练技能,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场中锻炼培养技能,感悟职场的艰辛,感悟人生真谛。
人都不可能成为全才,更何况是一个职高生呢?我班学生所学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前厅服务、吧台服务、酒吧调酒员、中餐服务员、西餐服务员、茶艺服务员、收银员、客房服务员等工作。我班有这样一个来自彭水的女生,自身条件不是很好,毕业后找工作有一定困难。于是我建议她在酒店的客房方面发展,争取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做一名出色的客房服务员或管理者。她听从了我的建议,也乐意去做。于是我特意领她到教授客房课的老师那里去拜师。“她可是要靠客房的技能求生存的哟”,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强调。在老师的“特别”关照下,这名学生特别努力,客房技能日渐熟练。虽然她文化成绩有时不如人意,但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取得的成绩,同样可以得到学校的认可(我校实行的是学分制,科目之间学分可以替代)。人生就是在选择和放弃中度过的,当你选择了奋斗目标,那么就应该为之而努力,其他的就可以“将就”一点。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了老师每时每刻都在为他们的前途量身考虑的信息,也成为了同学们学习技能的动力。
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为了让学生将来在职场中能立足,老师不但要教会他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主要的是要教育他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吃苦耐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作风。我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工作中,强调做事要注意细节,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感染、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放弃,更要学会坚持。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应成为阻止自己达成目标的障碍,当发生冲突时,为达目标只能放弃了。有一个女生原本留有长长的指甲,作为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不符合要求的,但在我没有完成以上工作的时候,我没有简单地要求她:这是学校规定的,这是行业要求的,必须剪掉,等等。不久,再看她的手时,她已偷偷地将指甲剪掉了。她已学会放弃了,知道什么是该坚持的。
教无定法,育人也一样。每一代的学生都各有其所特有的个性。在注重普遍性,在研究这个年段学生生理、心理、行为等共有特征的同时,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关注和研究的他们的个性,了解他们成长的经历,家庭背景,家长的态度和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等,以及他们自身的生理、心理的特点。这样老师才能在教育上真正有发言权,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才会有效果。通过彭水留守儿童这一实例可以看出,老师仅仅是做他们的朋友是远不够的。重要的是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和他们一起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在潜移默化中,把先进的、正确的人生理念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授之以鱼,只能解一时之饱,而授之以渔,才能解终生之困。老师就是灯塔,照亮同学们人生之路,让他们回归平常,融入社会之中。
彭水县是我市的贫困县,为了贫困改变生活甚至命运,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于是在家里就只留下妇女、老人和孩子。因此人们都管他们叫386199部队的留守人员(注: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留守的人们,不但忙地里的庄稼,还要保证孩子吃、穿;劳动强度大、文化程度底,因此他们就没有精力和能力来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教育更是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被外界称为“留守儿童”。
2009年,我任教的重庆市旅游学校与彭水县政府合作,由当地政府资助,将3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学生送到重庆旅游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以帮助他们尽快脱离贫困生活,改善生存条件。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有30名彭水学生。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我事先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我校一个普通生,三年的学费是7500元,住读生还要交纳住宿费,另外还有书本费,等等。这对城市学生来说没有问题,但对彭水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沉重负担。报到注册后,我利用第一次班会时间,向每位同学了解情况,我从彭水来的同学发言中听出了他们大多家庭经济情况差、生活环境不好,缺乏基础教育,因而到了学校,特别是面对城市孩子时就缺乏自信,显得有些自卑。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将政府如何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对贫困学生进行扶持的政策进行宣讲,又以职场中同事间如何友好相处为主题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再从职业学校的特点作解释,逐步打消彭水同学的顾虑,让他们感悟到了集体的温暖、团队的力量。思想顾虑解开了,自卑感消失了,自信回到了彭水同学的脸上。
彭水的同学因为家远要长时间住读,学习要稳定,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我在安排寝室时充分考虑彭水学生的利益,尽量将他们安排在一起,以便相互照顾。寝室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我要求在同学中选一位称职的室长,充当老师与同学沟通的桥梁和寝室的管理者。对此,我首先提出当室长的条件,就是能否关心每一个室员,爱自己的室员,处理好寝室发生的事情。做到下情上达,把自己不能处理的事,及时地通知班主任。选举的方式可以自荐、推荐,也可以无记名投票。这样方式选出的室长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随即我召开室长会,对室长提出要求,教室长怎样处理室员间的矛盾,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法、程序和报告的程序,我同时把自己的电话、QQ号告诉每一位同学,遇到事情以后,解决的程序怎样,怎样以最小的代价,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处理。
现在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也比较现实,与其遮掩现实还不如如实告诉他们现在的处境和走出困境的办法,更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我组织了以《第一次走出大山》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畅谈来到繁华的都市的感受。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了对大都市羡慕和期待;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听到了他们想远离大山,和城里人一样在大都市里生活的心声。作为一个职高生,毕业后留得下来吗?怎样留下来?现实问题困扰着他们。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就不能安下心来学习。在班会总结时,我给他们分析道:每年确实都有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些大学生不能就业,一是因为缺乏专业技能,能说但不能做;二是不愿意吃苦,小看基础工作造成的。而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外,更主要的就是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学到一技之长,就业时,靠自己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再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能在城市里挣得一片天,才能留得住、继续能发展。我真诚地告诫他们,要备加珍惜在旅游学校学习的机会,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习基础知识,苦练技能,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场中锻炼培养技能,感悟职场的艰辛,感悟人生真谛。
人都不可能成为全才,更何况是一个职高生呢?我班学生所学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前厅服务、吧台服务、酒吧调酒员、中餐服务员、西餐服务员、茶艺服务员、收银员、客房服务员等工作。我班有这样一个来自彭水的女生,自身条件不是很好,毕业后找工作有一定困难。于是我建议她在酒店的客房方面发展,争取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做一名出色的客房服务员或管理者。她听从了我的建议,也乐意去做。于是我特意领她到教授客房课的老师那里去拜师。“她可是要靠客房的技能求生存的哟”,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强调。在老师的“特别”关照下,这名学生特别努力,客房技能日渐熟练。虽然她文化成绩有时不如人意,但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取得的成绩,同样可以得到学校的认可(我校实行的是学分制,科目之间学分可以替代)。人生就是在选择和放弃中度过的,当你选择了奋斗目标,那么就应该为之而努力,其他的就可以“将就”一点。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了老师每时每刻都在为他们的前途量身考虑的信息,也成为了同学们学习技能的动力。
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为了让学生将来在职场中能立足,老师不但要教会他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主要的是要教育他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吃苦耐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作风。我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工作中,强调做事要注意细节,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感染、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放弃,更要学会坚持。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应成为阻止自己达成目标的障碍,当发生冲突时,为达目标只能放弃了。有一个女生原本留有长长的指甲,作为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不符合要求的,但在我没有完成以上工作的时候,我没有简单地要求她:这是学校规定的,这是行业要求的,必须剪掉,等等。不久,再看她的手时,她已偷偷地将指甲剪掉了。她已学会放弃了,知道什么是该坚持的。
教无定法,育人也一样。每一代的学生都各有其所特有的个性。在注重普遍性,在研究这个年段学生生理、心理、行为等共有特征的同时,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关注和研究的他们的个性,了解他们成长的经历,家庭背景,家长的态度和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等,以及他们自身的生理、心理的特点。这样老师才能在教育上真正有发言权,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才会有效果。通过彭水留守儿童这一实例可以看出,老师仅仅是做他们的朋友是远不够的。重要的是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和他们一起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在潜移默化中,把先进的、正确的人生理念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授之以鱼,只能解一时之饱,而授之以渔,才能解终生之困。老师就是灯塔,照亮同学们人生之路,让他们回归平常,融入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