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话题,让学生能说会道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的会话训练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内外的普遍重视。怎样加强听说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以及用英语会话的能力,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相当重要又迫切的任务。我们这儿的外来民工子女较多,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用英语进行会话交流的能力更是差劲。如何使那些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学生告别“哑巴英语”,而主动积极地与他们的伙伴进行英语交流呢?近年来,我根据教材的内容,有意识地寻找合适的话题,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英语会话能力。那么,我们应怎样选择合适的话题呢?
  一、话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
  如果说源于生活的文艺作品才有血有肉,有生命力、感染力,如果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习作,那么我认为,在英语口语训练中,我们选择的话题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去思索、交流,因为由他们耳闻目睹、亲身经历所获得的材料更容易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因此,我尽可能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生发一些简单的话题。如教完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10Thank you 后,我给了学生这样一个话题:星期天与你的伙伴去KFC。他们对KFC较感兴趣,于是一些原来不大乐意的学生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次的交流中来,将原先学过的句型也运用进来。如:
  S1:Let’s go to the KFC.S2:Great! But how ?
  S1: By bike.S2: No, By bus. All right?
  S1:Some hamburgers? S2: Yes, one, please.
  S1:Some juice?S2: Yes, please.
  ……
  二、话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
  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从他们的知识能力出发,自我尝试、感受一下,要使大多数学生有共同语言;再运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调动全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想说、敢说、能说、会说并能说好。如在教完3A Unit11 A boy and a girl后,我给了学生这样的话题:参加英语小记者的应聘。我让会话能力较差的学生模仿教材内容中的“My name is…, I’m from …, I’m ten/nine…, I’m fat/ thin/ tall/ short”这几句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在上面内容的基础上再增加“My hair is …, My eyes are …, I like…”,其余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课文中所学的内容仿说。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有话可说,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话题要尽量与新旧知识相联系
  会话练习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恰当的话题既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又可以帮助学生延伸和拓展新知识。因此,教师选择的话题既要与前面所学的知识相关联,又要为后面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融会贯通,系统地领会、吸收和运用。如在教完5B Unit4Halloween后,我给了学生这样一个话题:圣诞节将要来了,我们要准备些什么?学生对各种节日比较感兴趣,圣诞节对于他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大部分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自由发挥,畅所欲言。通过练习,学生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Let’s go to …, How much …,How about …”等句型,又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句型“What do … need”, 还为六年级要学的At Christmas打下了基础。
  四、话题要有新意和创意
  口语训练是英语教学中一项普遍的、持久的工作,如果我们选择的话题一直停留在课本内容中,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提不起精神,激发不出他们学习的欲望。如果我们所选的话题能在内容和形式上翻翻花样,换换花色品种,常有一定的变化革新,就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精神一振之感,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汶川地震等话题,就能引发学生心灵与情感的共鸣,使他们有兴趣、有情趣、有乐趣,能在踊跃参与、一吐为快中相得益彰。
  五、话题要能信手拈来
  我们既要科学选取话题并有周密的安排、预设,做到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又要能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学过程中的小插曲等等,在掌握火候后恰当地生成新的话题。这样就更容易拨动大多数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的兴奋点,营造群情激奋、跃跃欲试的生动氛围,实现“无心插柳柳成荫”。记得在教授6B Unit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时,我发现学生对“have a picnic”特有兴趣,就突发奇想,在巩固阶段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假如自己准备去野餐时该做些什么。根据他们的回答,我适时进行调控,最后让他们自己进行语段输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而闪现,表达的欲望越发强烈并能脱口而出。这样,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总之,我们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话题,创设一定的情境,改变学生进行英语口头表达时羞于开口和金口难开的状况,让他们学会善于倾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结合生态敏感地区——衢州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情况,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个4层次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多种器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表现无声的书面文字语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听
选择高效、准确的样品消解方法是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再现性。本文通过对镉、砷重金属在食品中的存在形态及酶处理工艺进行分析,探讨
简单介绍了GPS RTK技术作业原理及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沙河南至漳河南段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是一项解决航空、航天、航海及陆行各类运动体的位置、姿态、速度、轨迹检测、跟踪、决策与控制等问题的综合性高新前沿技术。随着对航空器、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