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害怕邻居的关门声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k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当”,邻居家关门时发出的声音居然让张女士患上了“声响恐惧症”。张女士退休三四年了,一直生活得很平静。一天,她在家中猛然听到邻居新装防盗门关门时的“丁当”声,突然觉得震耳欲聋,心惊肉跳。
  从此,邻居每日关门开门的声音就让她坐卧不宁。张女士甚至要求邻居开关门时不要那么用力。可是,邻居依然如故。张女士为此和邻居吵了几架,彼此很不愉快。张女士的症状越发严重,一听到邻居的关门声就会心率加快,失眠惊醒。为躲避邻居的关门声,她搬了新居。可是她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不但害怕听到关门声,还怕汽车鸣笛声、人语喧哗,直至发展到害怕各种声响。结果家人只得小心侍候她,连走路讲话都不敢有大动静。张女士甚至还烧香上供,认为自己“冲撞”了什么。
  根据张女士的症状,她患上了“声响恐怖症”。那么,究竟她为什么对门声那么敏感和恐怖呢?
  老年人对声响敏感的原因很多:一是,可能耳朵对某些声音频率的反应较敏感。二是,可能对这类声音受过刺激性的心理创伤。三是,还可能有人格特征的原因。一般说来有类似强迫型人格的人,对某些过敏性的刺激容易发生强迫性的过分反应;有类似癔病型人格的人,对某些刺激容易发生过分的情感反应。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响声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就是说声响不单纯是听觉上的刺激,而是代表了与此相关的某种情绪的刺激。就张女士的情况说,很可能是对邻居“敌意”的心态,于是表现为对“关门声”过敏和反感,后来慢慢地泛化为对所有声响的过敏。
  张女士坦言,她对楼上楼下的关门声都不太在意,就是对门邻居一有动静,心里就特别紧张。开始,张女士家没有装防盗门,可是对门邻居却装了厚实漂亮的防盗门,为了不被邻居比下去,张女士家才装上防盗门。张女士看对门的女主人也很不顺眼:“感到人不好相处,从心里就讨厌她……”张女士的话证实了心理医生的推测。
  同时,张女士的全家人都把她当成很重的病人,让她潜意识里也就更加愿意扮演病人,对任何声音都非常敏感了。
  怎样帮助张女士走出心理困扰呢?首先,张女士需要明白她的困扰并不是单纯的音响问题,而是情绪问题,是与邻居的人际关系问题。因此,笔者提出第一条建议:张女士对害怕的事不能躲,别再想搬家或跟邻居吵架,而要反过来,跟邻居要和好。不妨找机会主动地与邻居和解,到对方家去串门。与邻居相处得融洽,就不会对邻居产生敌视。在好心情下去习惯邻居的门响,这样可以消除心理上的敏感性反应。
  过了一段时间,张女士很高兴说她已与邻居和解,她到对方家去串门,得到邻居的尊重与了解。邻居还让她亲手开关那个防盗门几次,习惯了“丁当”声。张女士对关门的响声也不再那么害怕了。同时在家人的帮助与督促下,张女士的活动范围与时间逐渐增加,不但能做家务,还开始参加老年大学的活动。家人也非常开心和放心了。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3月特别提醒  任凭百般忽悠 不让骗子得手    迷信型诈骗。打着算命、卜卦、相面以及“替人消灾”、专治邪病的幌子,自称是有名的道士、尼姑、和尚,经常持假证件活动在农村街道或集市,袭击目标多是中老年人。    婚介型诈骗。以丧偶、单身老年人为行骗对象,先跟对方交往一段时间,取得好感后,或让介绍人先得一笔数额不小的介绍费,或相处后甚至在成婚后,将家中的钱财洗劫一空。    合伙型诈骗。行骗者先是找到
期刊
2009年11月,坐落在哈尔滨的北大荒博物馆收到来自香港的一份特殊征集品——一个产自60年代印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8个红字的白瓷茶缸。这个白搪瓷茶缸主人就是曾经在黑土地上生活了8年的华侨老知青陈惠中。  陈惠中出生于一个印尼爱国华侨家庭,从小就感受着父亲满腔的爱国情怀。父亲陈灼瑞在棉兰做橡胶生意,是当地侨界知名的爱国人士,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利用做生意为祖国建设尽一份力量。1956年国庆,陈老先
期刊
北京市:天桥装电梯  北京市政协委员王国镇建议,在一些重点街道的过街天桥上加装电梯,以方便更多人群通行,提高利用率,适应老龄化社会。    重庆市:整治“虚假健康讲座”  重庆市政协委员杨光在提案中称,现在不少商家以“健康讲座”之名行高价销售牟暴利之实,涉嫌欺骗老年人钱财,贻误老年人病情。他建议,当地政府应该采取多种途径,有计划地组织中老年人学习保健知识,使非法健康讲座失去市场。    甘肃省:提
期刊
老郑与一名女子再婚后,他不但没有得到女儿的祝福,反而不得不一会儿当原告,一会儿当被告……    老年丧妻 偶遇忘年恋    郑同金是一家小型配件厂的老板,虽然是人过中年才开始创业,但是凭着过硬的技术,他的小厂办得红红火火,也赚了不少钱。郑同金买了一套二居室商品房,打算与妻子一起安度晚年。不料,1996年妻子病倒了,这一病就是10年,他花去了三十多万元,连小厂的生意也耽误了,但是也未能留住妻子,20
期刊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是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诗中的名句。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人难免上当受骗,如何化解被骗后的郁闷心情,镇静地迎接快乐的日子呢?    被骗何必自吞苦果  ■野夫    不久前,邻居老张在早市上买了一个假古董,得知被骗后天天到被骗地点去等,希望找到那个骗子,要回自己的钱。虽然被骗钱财不足以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只是一连几
期刊
苦难童年的温馨记忆    今年45岁的黄久生是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的老家在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晏岗村。从1996年开始,每年他都会拿出3万~10万元用于捐助家乡680户特困、五保老人。  黄久生6岁时母亲便去世了。父亲带着他和4岁的妹妹、两岁的弟弟一起生活。父亲常年流浪在外,走街串巷给别人补锅补盆。父亲不在家的日子,黄久生便带着妹妹下地干活儿、挑粪挣钱。  黄久生和妹妹的艰难生活
期刊
当退休生活遭遇烦恼  占玉    夏女士夫妻俩在几年内相继退休,在一起的日子多了,反而争吵也多了。夏女士很烦恼无奈,难道自己的退休生活就这样在争吵之中过下去吗?  其实,夏女士遇到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前夫妻间各忙各的,很少在一起相处,沟通不够,彼此没有时间进行交流。尽管夫妻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但由于孩子、工作等原因占据了生活的主导地位,彼此无暇顾及对方的个性,根本就没有时间认真了解和品味对方
期刊
事件回放:“自行车侠”隐身多日方现身    2009年岁末,很多人看到了这么一段既惊险又有趣的网上视频:  12月19日清晨温州街头,一位女青年正拎着手提包往公交车站赶。这时,一辆摩托车从她身后呼啸而来,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的“劫匪”瞬间把包抢走,女青年被拽了个趔趄,她着急地大喊:“抢劫啦!”  前方不远处,一个正骑着自行车的男青年听见呼喊,下车回头张望,眼见“劫匪”驾车逃窜,越开越快,马上就要与男青
期刊
车间主任转岗当保姆    2007年9月,时任辽南红光针织厂车间主任的黄艳玲因企业转制而下岗了。离开了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30年的地方,黄艳玲心里很不是滋味。  黄艳玲老伴3年前去世了,唯一的儿子又在南方打工,她不知该怎样面对以后的生活。  天无绝人之路。第二年春,一个电话使黄艳玲的命运发生了转机:中介公司告诉她,有一户人家想雇她做保姆,月薪1000元。  1000元对于黄艳玲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她
期刊
“天崩地裂也要还上父亲的欠债!”    郑宜栋是江西省上饶市黄沙岭乡麻墩村人,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宽厚、温和的人,他开办的油坊深得周边乡亲们的信任。父亲的勤劳、能干换来了一家人宽裕的生活,但在郑宜栋17岁那年,一场突袭而至的变故给他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1942年8月27日下午,郑宜栋正在场里堆稻草,伪保长带着四个乡丁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让郑宜栋跟他们出趟“官差”,郑宜栋不从,伪保长一声令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