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代诗歌在字面上相对浅显,加上文中又有注释,看上去似乎疑点少之又少,但相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教学上必须更深入一步,尤其是鉴赏,必须要学会,并且要举一反三。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引入“设疑”式教学,以“疑”为线索,始于生疑,终于释疑,通过求“疑”的启发教学,使学生理解的更深透。
“疑”式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学生质疑——教师设疑——学生述疑。
【关键词】:质疑;设疑;述疑
一、学生质疑
古代诗歌在教学要求上对课文熟读以至背诵。因此,学生在自我阅读时首先做到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再标出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和疑难字句。尤其是疑难字句的提出,加强了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疑,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发和开拓,思考才能更深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在目前美国盛行“SQ3R”学习法,其含义是S(Surrey)——纵览,(Question)——提问,3R(Read,Recite,Review)——阅读、背诵、复习。
1.纵览:在学习一课(书)之初,先概括地审查一遍,了解该课(书)的全貌,初步获得对全文框架的了解,把原先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起来,使未知的和已知的知识相结合,也使学习者对重点难点心中有底。
2.提问:在第二次粗读时提出疑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积极思考,并有重点、有分析地阅读,绝不盲目被动地“输入”。
3.阅读:这是读书的中心步骤,对重要章节要读得慢且透彻,边做笔记,边写批语,并不时返回前面去重温某些读过的内容,争取一遍读下来,并基本掌握全部内容。
4.背诵:这种背诵除了对重要的公式、定理要求一字不差外,一般只要求提纲挈领地记住主要内容。背诵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同时又促进理解。
5.复习: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复习。复习要及时,即学完一小段就复习一次,不要过分依赖总复习。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用这种学习法。为了开阔眼界,许多书只需略读即可。对于课本和需要精读的书,采用“SQ3R“学习法是很有效的。
事实上,在诗歌的教学这块内容里,疑问的提出使学生对诗歌本身更感到兴趣,而且记忆会更牢并且准确。在《孔雀东南飞》一文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把预习课文中碰到的,想到的问题写在纸上,结果每班各提出近60个不同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是大多数学生所关注的:他们为什么不私奔,刘兰芝再嫁与祥林嫂的再嫁为何命运不同?
课前学生提问质疑改变了学生原先的被动学习的局面。明显的,他们更主动的去探究,并且在探究过程中相互探讨,把许多小问题都消化掉。于是,在上课的十分钟,把学生在多遍阅读中存留下的主要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的方式由学生们相互答辩。
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不够深入,有时找不到关键,因此,对于诗歌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的问题,还是由教师设置。
二、教师设疑
教师设置的思考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能力的第二次跳跃。教师的设疑要巧妙,以疑为诱发、点拨和引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发散性,创新性和凝聚性。疑点要少而精,突出课文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设疑分为两部分内容:首先设置的问题应该抓住重点字词,落实全篇理解,然后延伸相比较,拓展触类旁通。两部分内容有先后顺序。
作为诗歌教学的指向性训练,必须让学生保持对诗歌阅读的敏感性,尤其是詩歌的关键词,主旨句,诗眼等等。
比如《蜀道难》一诗中,让学生理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再出现有什么作用,诗歌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这说明作者安排这三句话有什么用意?
比如《兵车行》一诗中,主旨句学生能明确,单主旨句所反映出什么问题,为什么前文的“耶娘妻子”哭声震天,后文的“重女轻男”的问题就迎难而解。
再如《客至》一诗,对于题目,让学生理解“宾客”的不同含义,并且举“相敬如宾”来辅助学生理解,进一步理解“无兼味”,“旧醅”,尔后顺理成章的解决了为什么“尽余杯”,并且也充分的理解作者的喜悦之情。
在提出问题时,不要求学生马上回答,而是在他们的多遍诵读之中,去理解,有时,多读一遍,他们便会顺着教师设置的问题,进一步的理解,深入的思考。比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几句中,问学生重点的词语有哪些,学生便会指出是“但见”,“为君开”。他们反复读这句诗,便理解了作者在诗歌中的情感,能回答问题也顺理成章了。他们能够描述出两幅画面。第一幅,草堂外的春景: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可是从“但见”二字我们可以窥知诗人心中的奥秘:原来他太寂寞了,深盼有人来此,可是不见人来,但见群鸥,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第二幅,门前凌乱的花径,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但是“客至”,那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气盎然。
再比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昔,今”,《旅夜书怀》的“独夜舟,沙鸥”,白居易的《过香积寺》的“咽,冷”等等,这些看上去简单实际却包含一定的文化淀积的字词,使学生在学习中不由自主的多遍诵读,既加深了理解,又增加了文化积淀,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学生发现短小的诗歌居然包含这么多的内容,而且连题目都不允许忽视,有时题目还是理解内容的钥匙,他们的诗歌学习中增添了咀嚼和诵读的乐趣。
三、学生述疑
学生述疑,是对有“疑”后所学知识的运用,巩固和迁移,这是教学的收尾环节,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它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并通过口述,把自己的理解认识表述出来,使刚刚获得的知识得到温习,巩固和运用。复述要求带有总结性的,并且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学生听课过程中的思路。
“学生质疑——教师设疑——学生述疑”教学过程,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多问,深思,复述,同时也是以教为主的善导,巧设,启发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以“疑”作为激发点,引导学生兴趣,并且教学生如何寻找问题,探究,发现,解决,使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充满了兴趣。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高考考试说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语文教学通讯》
《学习园地》
“疑”式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学生质疑——教师设疑——学生述疑。
【关键词】:质疑;设疑;述疑
一、学生质疑
古代诗歌在教学要求上对课文熟读以至背诵。因此,学生在自我阅读时首先做到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再标出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和疑难字句。尤其是疑难字句的提出,加强了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疑,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发和开拓,思考才能更深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在目前美国盛行“SQ3R”学习法,其含义是S(Surrey)——纵览,(Question)——提问,3R(Read,Recite,Review)——阅读、背诵、复习。
1.纵览:在学习一课(书)之初,先概括地审查一遍,了解该课(书)的全貌,初步获得对全文框架的了解,把原先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起来,使未知的和已知的知识相结合,也使学习者对重点难点心中有底。
2.提问:在第二次粗读时提出疑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积极思考,并有重点、有分析地阅读,绝不盲目被动地“输入”。
3.阅读:这是读书的中心步骤,对重要章节要读得慢且透彻,边做笔记,边写批语,并不时返回前面去重温某些读过的内容,争取一遍读下来,并基本掌握全部内容。
4.背诵:这种背诵除了对重要的公式、定理要求一字不差外,一般只要求提纲挈领地记住主要内容。背诵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同时又促进理解。
5.复习: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复习。复习要及时,即学完一小段就复习一次,不要过分依赖总复习。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用这种学习法。为了开阔眼界,许多书只需略读即可。对于课本和需要精读的书,采用“SQ3R“学习法是很有效的。
事实上,在诗歌的教学这块内容里,疑问的提出使学生对诗歌本身更感到兴趣,而且记忆会更牢并且准确。在《孔雀东南飞》一文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把预习课文中碰到的,想到的问题写在纸上,结果每班各提出近60个不同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是大多数学生所关注的:他们为什么不私奔,刘兰芝再嫁与祥林嫂的再嫁为何命运不同?
课前学生提问质疑改变了学生原先的被动学习的局面。明显的,他们更主动的去探究,并且在探究过程中相互探讨,把许多小问题都消化掉。于是,在上课的十分钟,把学生在多遍阅读中存留下的主要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的方式由学生们相互答辩。
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不够深入,有时找不到关键,因此,对于诗歌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的问题,还是由教师设置。
二、教师设疑
教师设置的思考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能力的第二次跳跃。教师的设疑要巧妙,以疑为诱发、点拨和引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发散性,创新性和凝聚性。疑点要少而精,突出课文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设疑分为两部分内容:首先设置的问题应该抓住重点字词,落实全篇理解,然后延伸相比较,拓展触类旁通。两部分内容有先后顺序。
作为诗歌教学的指向性训练,必须让学生保持对诗歌阅读的敏感性,尤其是詩歌的关键词,主旨句,诗眼等等。
比如《蜀道难》一诗中,让学生理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再出现有什么作用,诗歌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这说明作者安排这三句话有什么用意?
比如《兵车行》一诗中,主旨句学生能明确,单主旨句所反映出什么问题,为什么前文的“耶娘妻子”哭声震天,后文的“重女轻男”的问题就迎难而解。
再如《客至》一诗,对于题目,让学生理解“宾客”的不同含义,并且举“相敬如宾”来辅助学生理解,进一步理解“无兼味”,“旧醅”,尔后顺理成章的解决了为什么“尽余杯”,并且也充分的理解作者的喜悦之情。
在提出问题时,不要求学生马上回答,而是在他们的多遍诵读之中,去理解,有时,多读一遍,他们便会顺着教师设置的问题,进一步的理解,深入的思考。比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几句中,问学生重点的词语有哪些,学生便会指出是“但见”,“为君开”。他们反复读这句诗,便理解了作者在诗歌中的情感,能回答问题也顺理成章了。他们能够描述出两幅画面。第一幅,草堂外的春景: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可是从“但见”二字我们可以窥知诗人心中的奥秘:原来他太寂寞了,深盼有人来此,可是不见人来,但见群鸥,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第二幅,门前凌乱的花径,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但是“客至”,那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气盎然。
再比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昔,今”,《旅夜书怀》的“独夜舟,沙鸥”,白居易的《过香积寺》的“咽,冷”等等,这些看上去简单实际却包含一定的文化淀积的字词,使学生在学习中不由自主的多遍诵读,既加深了理解,又增加了文化积淀,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学生发现短小的诗歌居然包含这么多的内容,而且连题目都不允许忽视,有时题目还是理解内容的钥匙,他们的诗歌学习中增添了咀嚼和诵读的乐趣。
三、学生述疑
学生述疑,是对有“疑”后所学知识的运用,巩固和迁移,这是教学的收尾环节,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它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并通过口述,把自己的理解认识表述出来,使刚刚获得的知识得到温习,巩固和运用。复述要求带有总结性的,并且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学生听课过程中的思路。
“学生质疑——教师设疑——学生述疑”教学过程,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多问,深思,复述,同时也是以教为主的善导,巧设,启发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以“疑”作为激发点,引导学生兴趣,并且教学生如何寻找问题,探究,发现,解决,使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充满了兴趣。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高考考试说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语文教学通讯》
《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