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及衔接法考改革为视角

来源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法律硕士培养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需要,培养模式缺乏应用性与实践性,且授课方式与学术型硕士趋同,未能将培养高端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分析法律硕士培养困境的现实原因,结合法学教育经验及其他学科专业型硕士教改经验,得出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应当是在立足于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以衔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改革为侧重点,坚持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以及建立实习司法助理制度,以期建立符合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硕士培养模式。
其他文献
以国际权威的ISI Web of Science和国内的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搜集两个数据库2004—2014年中所报道的北部湾地区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对比分析,使用发文量、总
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网络在线资源的巧妙结合,能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线上网络课堂和线下实体课堂有效融合,教师有声有色地教,学生
结合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探讨把握文本言约义丰处、标点说话处、学生认识固化处,以及篇章了而未结处适时补白的策略。
《美国东方学会会刊》中所刊与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关文章多为书评和书讯,其作者如王靖献、夏志清、李欧梵、陈幼石等人皆为美国中国文学研究界的著名学者,其评论对象既包
郑小琼的诗歌写作在复杂多变的"文学场"中进行,发生了由底层写作向个人化智性写作的转变。诗歌主流话语权力对郑小琼诗歌写作首先产生了掣肘力,舆论化批评对诗歌文本内涵的忽视
2017年11月25—26日,2017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明秀校区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学院院
语文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无非在"教"与"学"两方面下工夫。笔者立足学生本位,试从"学"的视角,提倡孩子"做有品质的语文学人",并从"课堂""
壮族土官民族成分问题,既是壮族史和广西土司制度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广西壮族民众心中难解的情结。以往的广西土官民族成分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研究,但在个案研究上,在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