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的大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课作为陕西省教学能手的赛课类型,已有七年之久。选手们在备赛磨课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刚刚进入正题,时间就到了;课堂上“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只在细节上挖掘,缺乏整体观;不同体裁的文章,只局限于一个模板,而忽略了各种文体的独特性……尤其是现代诗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的语言表达上,忽视了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文本的写作背景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微型课自然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对于现代诗微型课的教学,我们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醒悟,逐步揭开“现代诗”神秘的面纱。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它的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因此,对于现代诗的微型课教学设计,我们可以从“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四个方面尝试。
  一、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诗歌教学分学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要求,其中包括: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可见,在小学阶段的三个学段中,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已成为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现代诗分布在各个年段,以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形式呈现。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诗歌主题单元,内容有《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这些现代诗或短或长,或情感细腻,或想象丰富,或语言独特,或意韵深远。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韵味。
  例如,冰心所作短诗《繁星(七一)》描写了诗人对童年的回忆,明月、藤萝、母亲三种意象,童年的幸福、对母亲的依恋在诗人的叙述中缓缓地流淌出来。“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月夜图,“上、下、中”三个方位词营造出了层次鲜明的空间感,进而形成鲜明的画面。学生自由读、分句读、配乐读等反复朗读,想象诗的图画美,感受诗的情感美和音乐美,体会到诗人对童年的美好的回忆、对母亲的眷恋。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宁静的月夜,皓月当空,洒下皎洁的清辉,寂静的园中只有夏虫的鸣叫。微风轻拂过树梢,藤萝的枝叶在窃窃私语。还是孩童的我,躺在母亲的膝上,听母亲喃喃的细语,讲述悠远的故事……
  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
  学习现代诗,学生要细细品味语言,揣摩形象可感、意味丰厚、韵味独特的语言,体会诗歌的韵味。品味现代诗语言可以从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语言风格两方面着手,体会语言在表达感情、表现主题方面的精妙之处。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也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
  例如,《白桦》一诗中,“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这一小节彰显了白桦的动静之美。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诗歌从不同角度描写白桦的美,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作者爱白桦,也爱自己的家乡、祖国和自然。在体味中,学生感受到这就是现代诗,字里行间抒发着作者情感,在品味语言中共同感受叶赛宁与他窗前的这棵美丽的白桦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例如,比较艾青的《绿》和宗璞的《西湖漫笔》中“绿”的异同之处。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让学生说一说。相同之处:都写出了绿色丰富和范围广的特点,表达了对“绿”的喜爱之情。不同之处:一篇是诗歌,一篇是散文。《西湖漫笔》的景象比较写实,而《绿》更多是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三、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学习现代诗,我们要追根溯源,知人论世,即对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个人经历详细了解,才能更加全面具体地理解诗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创作背景各不相同,要深入地阅读理解,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既要依托文本自身,又需要借助有关的背景资料。能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才能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所以,在学习课文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作者艾青的相关资料和《绿》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深入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课外收集艾青的其他诗歌,这时的收集资料就是摘抄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查找资料的目的和要求都很明确。
  在《绿》的微型课设计环节,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作者艾青和写作背景:1979年2月,艾青率领的全国诗人访问团,在天涯海角拾贝,在长途汽车里讲笑话,他的《盆景》《绿》《天涯海角》《希望》等就是这时期写的。《绿》不只是在描写一个具体的意向,诗人唤起了我们的联想,在我们的眼前仿佛是绿色的原野,绿色的山林,绿色的草原,绿色的海洋,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心情,绿色的希望。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和追求。学生讨论“綠”的内涵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交流、总结自己查阅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可从书籍、网络、实地调查、请教他人等多种途径获得,再把资料做成卡片,夹在书中,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进行了落实。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诗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无数诗人通过无尽的景象和意象,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诗歌主题单元,虽然现代诗在教材中并非第一次出现,但以往都是单篇课文的形式,此次以单元整组编排的形式呈现,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课本编排从单元导读页、诗篇、课后题、活动提示到阅读链接,再到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最后到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均是从想象、积累、诵读、创编、仿写方面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
  创编诗集、举办朗诵会等学习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让日常的实践活动与诗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韵律和谐、语言优美、哲理深刻、感情充沛的现代诗与儿童纯真的心灵碰撞出美丽的火花,在他们心中种下诗歌的种子,让学生愿意朗读诗歌、收集诗歌、创作诗歌,为拥有一个诗意的童年、诗意的人生开启大门。
  例如,教学叶赛宁的《白桦》时,可以借由此文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现代诗歌,从而实施“1+X”的阅读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又如,学完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要求学生抄写戴望舒的其他诗歌,学会创作诗歌,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和同学一起交流、分享,然后在班级里举办一次诗歌诵读会。
  总之,现代诗歌语文微型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时间短,任务重,整体观见细微处之呈现,同时也要注意适当取舍,合理分配时间,凸显重难点。我们需要坚守学生立场,链接学生生活,课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教师站在学生的后面”。既要基于学情,又要从文本出发,考虑到学生既有的生活体验和理解能力展开教学,才能引领学生体味现代诗歌独特的魅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第二学校
其他文献
校本课程是课改的产物,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而且有利于塑造学校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校本之花到底为谁而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关乎校本课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单纯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而言,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发展。校本课程最根本的追求应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生本”思想为突破口和落脚点。  一、校本课程开
期刊
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行动指引,西安新知小学一直将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化与推进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写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逐年投入大量资金、人力,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学校在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网络教学及信息化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经验。  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全国各学段学生延迟开学
期刊
公办学校在师资配置、硬件配置、财政拨款等方面基本相似,那公辦优质学校与公办薄弱学校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那就是课程。优质学校追求课程的丰富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评价的多元性,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综合素养的最大化发展。  在经开一小成立初始,我们就提出了“轻松高效”这一办学主旨,并研讨出 “乐学善思 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乐”是基础,是前提,是学生面对学习所呈现出的一种积极、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
期刊
生本教育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教育理念,它是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它的核心内涵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一种教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生本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它符合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符合素质教育时代的要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以强大的震撼力、冲击力和感染
期刊
一、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要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教师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谈到,教育的困难是“见树不见林”,所以“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认识树林,解决的方案就是“根除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扼杀了学生在现代课堂中的生动性。教
期刊
今天的研讨会我重点讲一下打造学校特色。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初心不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立足本校创特色,围绕学生办教育。北京、上海、外国,离我们很远。在我们身边有2000多名天真烂漫的孩子,有100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很多感人故事需要书写,有很多成功案例需要总结,也有一些教训需要反思。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有产生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肥沃土壤。
期刊
古人云:“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获取知识,我们该从何下手?在我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尤为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是快乐的、有趣的。  一、关爱激发信心  生活中一个亲切的问候、真诚的笑容都传递着爱的真谛,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像生命中的一缕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冰霜,又像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样重要,如果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只是单一要求学生“就文学文”,将会局限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与语文能力,不利于阅读知识的迁移。将“自主性阅读”融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模式、内容、形式单一固化的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足。基于此,本文以《望月》一课为例,简述如何应用“自
期刊
“长方形周长”是“周长”单元的第三课时,前两课时分别为“理解周长的意义”及“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长方形周长这节课中,教师应该追根溯源,引导学生了解“(长+宽)×2”其实也就是将每条边加起来。很多学生在没有学习计算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时,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但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仍停留在对公式的应用上,而忽视了对方法的理解。  笔者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符
期刊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落实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笔者从以下八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我们的教育始终要知道“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要服务于我们的国家,要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教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